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修复肌腱损伤108例分析

    作者:李改平

    目的 报告不同类型的肌腱损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08例不同类型的肌腱损伤进行显微手术修复,平均随访17.5个月(6~24个月),根据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优63例,良37例,差6例;失败2例,优良率92%.结论 对不同类型的肌腱损伤,早期修复,术后恰当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新鲜锤状指伸指肌腱止点重建改良固定16例分析

    作者:侯金玲;王立新

    目的 探讨一种伸指肌腱止点重建的改良固定方法.方法 术中用直径0.8 mm克氏针横行穿过末节基底备用,将伸肌腱近断端细钢丝改良Bunnell法固定后于甲根两侧皮下穿出后分别固定于横行穿过末节基底克氏针两侧.结果 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皮肤均未出现压伤.锤状指畸形矫正,伤指活动无疼痛.结论 采用细钢丝末节指骨横行克氏针固定改良伸肌腱止点重建,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 牵伸应力对肌腱延长区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兰秀夫;林月秋

    目的:观察肌腱切断后形成的肌腱延长区在牵伸应力作用下生物力学强度的变化,探讨用于治疗肌腱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建立肌腱牵伸延长的动物模型,设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第1周开始延长,速度为1 mm/d分早晚两次进行,术后4周停止延长,开始被动活动距小腿关节,2次/d,以增加局部的应力刺激,术后分别于3,6,9,12周取材,检测形成的肌睫延长区的生物力学强度.结果:实验组经牵伸后明显长于对照组,12周时的大断裂载荷为58N,对照组为32 N,经非配对t检验,t=27.6,P<0.01,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空白对照组218 N.结论:肌腱切断后在缓慢牵伸应力作用下不断延长,形成的肌腱延长区的断裂载荷明显大于对照组,超过了正常肌腱大断裂载荷的1/4,能够满足其日常生活的生理需要.

  • 预防屈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克云;章庆国

    屈肌腱损伤修复后粘连的防治一直是手外科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预防粘连的新方法,包括非生物材料(如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生物材料、生物制品及药物、射线照射等的应用,对预防粘连都有一定的效果.

  • 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作者:陆丽君;高慧秋

    目的 探讨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后手功能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指屈肌腱松解术30例患者术后早期行康复功能训练,6~12个月定期随访.结果 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功能评价法,功能优良者26例,中4例.恢复工作时间2~6个月,病人自觉功能满意占91%,较好占6%,一般占3%.结论 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系统地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是取得远期良好疗效的重要环节.

  • 腓骨短肌转位联合肌腱瓣翻转和Bosworth法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作者:韩文冬;张强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6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按早期、后期分别采用腓骨短肌转位联合肌腱瓣翻转和Bosworth法修复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 62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6年,腓骨短肌转位联合肌腱瓣翻转组优良率为90.63%,Bosworth法修复组优良率为73.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腓骨短肌转位联合肌腱瓣翻转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疗效.

  • 尿毒症患者双侧股四头肌腱髌骨附丽部完全撕脱1例

    作者:季卫平;李浩;王小玲

    1病例资料患者,男,34岁,因血透后从床上跌落致膝部肿痛、活动障碍20 d,于2011年2月6日入院.曾在外院诊断为"双侧膝腱断裂".患者10年前患肾衰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7年前行肾移植;3年前移植肾丧失功能,又行维持性血透至今.因此,不敢轻易手术而转来本院.查体:T 36℃,BP 16/11 kPa,慢性肾病面容,无尿,贫血貌,双膝轻肿,屈曲位不能伸直,双髌骨上方看到明显凹陷,触之有空虚感,浮髌征(+).

  • 屈趾肌腱吻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的形态学和生物力学

    作者:尹宗生;王姚斐;华兴一;汤健

    目的研究屈趾肌腱吻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对其愈合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健康红宝鸡,其中3只6趾不做手术,用于正常鸡足屈趾深肌腱不抗阻力主动屈曲所需力的测定;51只双侧足的第三趾屈趾深肌腱切断后行改良Kessler法吻合,术后实验足不用任何固定,对照足予管型石膏固定.24只用于术后3、7、14、21 d的形态学观察,30只用于术后即刻和3、7、14、21 d的生物力学性能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各个时间段,实验足肌腱愈合的形态学观察均优于对照足,实验足的抗断裂力均不差于对照足,实验足从术后即刻开始其抗断裂力均大于正常鸡足肌腱不抗阻力主动屈曲所需力.结论屈趾肌腱吻合术后进行早期主动活动是可行的,而且可以提高肌腱的愈合质量.

  • 改良Kessler法吻合屈趾肌腱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王姚斐;尹宗生;华兴一;胡勇;黄其龙;王伟

    目的研究屈指肌腱吻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 30只成年健康红宝鸡为实验动物,3只6趾用于正常鸡足不抗阻力主动屈曲力学测定.27只将双侧趾深屈肌腱横断后用改良Kessler法吻合,术后实验足不用任何固定,对照足予管型石膏固定,术后即刻、3 d、7 d、14 d、21 d分别对肌腱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并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足和对照足在各个时间组的抗断裂力均大于正常鸡足不抗阻力主动屈曲所需的力,实验足在各项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中均优于对照足. 结论屈指肌腱吻合术后进行早期主动活动是可行的.

  • 透明质酸钠预防肌腱粘连42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焱;王愉思;徐勇强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共65根手指肌腱断裂行一期修复,术中采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肌腱,在肌腱鞘管内注入医用透明质酸钠2mL,缝合皮肤。术后观察手指活动度。【结果】经过平均5个月的随访,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标准评定疗效,疗效优良者44根,优良率为77.2%。2指疗效差者半年后行肌腱松解术,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透明质酸钠具有预防或减轻肌腱粘连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防肌腱粘连的生物材料。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指屈肌腱损伤

    作者:屈湘华;肖东民;黄军铭

    [目的]探讨防止指屈肌腱损伤修复发生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5年3月住院的指屈肌腱损伤53例96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指屈肌腱以及腱鞘或健周组织,术后早期进行保护性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按TAM评价法评定疗效:优 48指;良37指;可11指,优良率88.6%.[结论]新鲜的指屈肌腱损伤,在显微外科技术下,注意无创操作,一期高质量的缝合,保护肌腱的血运和营养,结合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能有效的防止肌腱粘连.

  • 腓骨长肌转位与倒V-Y跟腱成形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陈良文;刘赛平

    [目的]比较倒V-Y跟腱成形术与腓骨长肌转位术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为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倒V-Y跟腱成形术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12例(A组),腓骨长肌转位术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15例(B组),术后均进行康复训练,采用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疗效评定:A组,优8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83.3%;B组,优12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3.3%.两组疗效比较B组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倒V-Y跟腱成形术与腓骨长肌转位术均是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方法,但后者疗效优于前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腱损伤/外科学
  • 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切口的改进

    作者:郑钦洪;刘克;郭天明;李振鹏

    闭合性跟腱断裂并不少见,一般需手术治疗,但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1-3].本院自1995年8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53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关键词: 腱损伤/外科学
  • 指屈肌腱切割伤的一期显微修复(附35例报告)

    作者:孙拥军;田新水

    作者于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91例指屈肌腱切割伤病人进行显微修复和非显微修复,其疗效对比报道如下.

  • 手指Ⅱ区屈肌腱损伤31例治疗体会

    作者:谢建军;龚立大;董忠根

    手指屈肌腱断裂修复后常出现肌腱粘连,尤其是拇指的掌指关节近端至近节指骨中部和2~5指纤维鞘管起始至指浅屈肌止点的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后肌腱粘连发生率非常高,本院从1999~2001年对31例此类患者采用改良的Kessler缝合法修复,结合早期患指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儿童屈指肌腱陈旧性损伤的治疗

    作者:杜晓杰;王萃芳;林虹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屈指肌腱损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儿童屈指肌腱陈旧性损伤12例12指,术后2d开始被动屈伸锻炼.结果经6~20月随访,功能恢复良好,按照TAM测定方法评定,优良率占91.7%.结论精细的手术操作、恰当的手术方式,早期被动屈伸锻炼,减少创面渗血、减少炎症反应和水肿是减少肌腱粘连的关键.

  • 缝线锚钉在闭合性跟腱近止点断裂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江春宇;沈卫锋;罗远明

    目的 探讨应用缝线锚钉修复闭合性跟腱近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应用缝线锚钉修复闭合性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采用Arner-Lindholm标准对跟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20(15.2 ±5.4)个月,Arner-Lindholm标准评价功能:优20例,良5例.结论 应用缝线锚钉修复闭合性跟腱近止点断裂,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优良、并发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肌腱损伤粘连防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志俊;程少丹;施杞

    在手外科领域中,肌腱问题占很大比例,损伤肌腱修复术后极易导致粘连,一定的粘连有利于断端获得血管输送血液的营养,同时还使肌腱周围增生结缔组织膜的成纤维细胞接触肌腱而发挥修复作用.但粘连过多又使修复后的肌腱功能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手的各种运动功能.因此,防止粘连成了手部肌腱外科的一个中心问题,是手外科领域至今尚未能解决的难题.现就近几年有关肌腱损伤粘连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 长屈肌腱移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护理

    作者:李玲;宋如;欧阳梅莉;贺葵

    目的 为提高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围术期护理水平.方法 总结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27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护理经验.结果 27例患者均功能恢复,无一例出现跟腱再断裂.结论 对于陈旧性跟腱缺损患者,良好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 双枚带线锚钉治疗跟腱断裂33例

    作者:张树峰;高长城;叶武智;张永宏;叶文义

    目的:探讨双枚带线锚钉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跟腱断裂患者33例,全部采用双枚带线锚钉固定编织缝合治疗,术后小腿石膏固定6周,后期进行功能训练,术后随访9个月至3年评价疗效。结果:按Armer Lindholin评定标准:优21例,良6例,差6例,均未出现跟腱的再次断裂,优良率为81.8%。结论:采用双枚带线锚钉缝合修复跟腱断裂临床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