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结膜松弛症26例分析

    作者:郭沂新;田杰

    目的 观察球结膜松弛的临床症状,0.1%爱丽滴眼液对轻度球结膜松弛症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6例(51只眼)轻度球结膜松弛并有泪溢或干眼等症状的患者系统观察,局部给予0.1%爱丽滴眼液缓解症状.随访2~4个月.结果 51只眼给予0.1%爱丽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状改善者42只眼(82.35%);泪膜破裂时间≥10 s者46只眼(90.20%);眼表荧光素染色正常者38只眼(74.50%).结论 0.1%爱丽滴眼液对轻度结膜松弛症所致的干眼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结膜疾病 治疗
  • 妇产科术后群发球结膜充血的原因分析

    作者:郑凤君;陈殷钰;阮菊琴;卢慧琴

    为查明23例妇产科患者术后群发球结膜充血的原因,进行了临床资料的收集与调查,对患者结膜病灶及医疗器械做采样检测,对麻醉用药、治疗用药、术野用药、麻醉方式做原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及医疗器械表面细菌均为阴性,麻醉用药、麻醉方式均无异常.23例患者术野均应用术尔泰250ml腹腔留置、自然吸收.经改用术野术尔泰250ml腹腔冲洗吸出后未再发生球结膜充血现象,并对术尔泰使用病例做系统回顾分析.结果说明,群发球结膜充血与术尔泰产品批次及使用方法有关.

  • 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在球结膜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符之瑄;张兴儒;韩竹梅

    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自问世以来,以其无创、非接触、高分辨率的优势,迅速在眼科领域推广应用,检查部位从眼后节黄斑、视神经,发展到眼前节结构的观察及相关疾病的诊治,为临床诊疗与科研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临床资料.近年来,前节OCT技术被应用于球结膜的参数测定(如球结膜厚度测量)、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评估,以及结膜松弛症、翼状胬肉、睑裂斑、结膜肿瘤、球结膜淋巴管扩张等球结膜组织结构观察与结膜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拓展了前节OCT的应用领域.

  • 结膜松弛症眼表知觉敏感度观察

    作者:张兴儒;许琰;李青松;刘晔翔

    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是指球结膜过度松弛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的一组病变[1,2].在临床上常被视为老年人正常的生理现象,而被忽视.在国内还没有被广大的眼科医生所认识.我们1996年开始就对结膜松弛症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诊治,为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对6例结膜松弛症患者进行眼表知觉敏感度检查比较,现报告如下.

  • 放射核素动态显像评估结膜松弛对泪液排出的影响

    作者:张兴儒;沈江帆;王雁程;刘晔翔;李青松;许琰

    目的:评估结膜松弛症对泪液排泄系统的影响.方法:结膜松弛症与对照组各8例(16只眼),在SPECT下,用99 mmTcO-4动态显像,比较结膜松弛症组与对照组T1/2值和结膜松弛症组手术前后的T1/2值.结果:结膜松弛症组T1/2值(292±198)明显大于对照组(110±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58,P<0.01).结膜松弛症组手术后T1/2值(245±115)较手术前明显缩短(356±18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3.18,P<0.01).手术切除松弛结膜后解除了对泪液排泄系统的影响,患者的溢泪症状改善.结论:结膜松弛症中泪液排泄系统功能不全,泪液排泄延缓.

  • 结膜蝇蛆病一例

    作者:曹雪梅;闫文艳;卢爱东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1岁,左眼被"马蜂"撞击后异物感、流泪6小时来诊.患者于2001年9月18日12时许在市区街路上行走,左眼被一只"马蜂"撞击后即觉异物感、流泪,未经诊治,至晚6时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门诊就医.当时检查:双眼视力1.0,双眼压指测Tn.

  • 眼结膜乳头状瘤一例

    作者:金建新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因右眼内眦部乳头状赘生物10天,于2002年6月就诊眼科.患者10天前右眼不明原因出现痒、干涩,伴异物感,并见内眦部有一粉红色赘生物,且逐渐增大.全身体检:口腔内右颊侧粘膜及舌腹可见多个溃疡,余组织未见异常.

  • 右眼结膜囊线虫一例

    作者:刘爱书;李芳红

    1 病例简介患儿男,10个月,因多次发现右眼结膜囊内有线虫于2001年1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儿半个月前曾多次与3月龄小狗玩耍,体检未见其他异常.

  • 单纯球结膜下出血原因分析

    作者:王宇宏;金书红;郭光;朱敏

    单纯球结膜下出血是指在没有炎症和直接外伤的情况下,球结膜自发形成的出血,临床上较常见.我们将在门诊收集的84例本病患者作了临床检查,就其发病原因作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结膜疾病
  • 眼表疾病与眼表重建

    作者:陈家祺

    1 概念早在1984年Nelson就提出了眼表疾病的概念[1].从解剖学上说,眼表包括上下睑缘间的整个粘膜上皮衬里.从组织学上讲,这一上皮层覆盖了两个主要的区域,即角膜和结膜.眼表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睁眼状态下的清晰视觉.它包括角、结膜上皮和泪膜.这三者关系紧密,相互影响.任何一者的改变都将导致眼表的不稳定.因此,从狭义的角度,眼表疾病仅指角、结膜上皮的疾病.而从相对广义的角度说,眼表疾病应包括角结膜浅层疾病和可导致泪膜功能异常的疾病,即"眼表泪液疾病".

  • 结膜新月形切除术与双极电凝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江利红;张兴儒;张靖华;应坚;史春;李青松

    目的 探讨结膜新月形切除术与双极电凝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60例(60只眼)结膜松弛症手术病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只眼.一组行双极电凝治疗术,另一组行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术后眼表面疾病指数( OSDI)积分、结膜松弛的程度、泪河高度、BUT、手术并发症、手术操作时间来评价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双极电凝治疗术与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术后8周OSDI积分分别为(7.80±2.46)、(8.46±2.36)分,松弛结膜残留积分分别为2分及3分,泪河正常眼比例分别为86.6% (26/30)及93.3% (28/30),BUT≥10 s的眼比例分别为56.6% (17/30)及60.0% (18/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7,1.29;x2=0.741,0.069;P >0.05).术后8周双极电凝术并发症积分低比结膜新月形切除术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29);双极电凝手术操作时间(9.53±3.15) min短于结膜新月形切除术的(18.59±7.6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75,P=0.000).结论 结膜松弛症行双极电凝和松弛结膜新月形切除具有相当的疗效,双极电凝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方法更简便.

  • 结膜切除与结膜切除并巩膜固定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小强;陈凤菊;汤欣

    目的 比较结膜切除与结膜切除并巩膜固定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33例(33只眼)结膜松弛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纯切除组和切除固定组.单纯切除组行单纯结膜切除术,切除固定组行结膜切除和巩膜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结膜松弛情况、BUT及反映主观症状的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积分情况.术后结膜松弛情况和BUT的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法,OSDI分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术后6个月单纯切除组结膜松弛者比例为6/16,切除固定组结膜松弛者比例为1/17,丽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9).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BUT正常比例(单纯切除组:8/16、9/16、10/16,切除固定组:8/17、10/17、11/17)均较术前提高(单纯切除组:3/16,切除固定组:4/17),术后6个月时A、B两组BUT正常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切除组P=0.029,切除固定组P=0.037),但术后各时间点上两组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两组术后6个月时OSDI分值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单纯切除组:术前22.35±14.68,术后6个月7.76±2.42,切除固定组:术前21.83±15.73,术后6个月7.21±2.39),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切除组:t=6.598,P<0.01,切除固定组:t=6.603,P <0.01),但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647,P=0.537).结论 结膜切除与结膜切除并巩膜固定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后者复发率更低.

  • 结膜松弛定位与定量片的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孙琪;王毅;周一龙;周丽琴;莫百军

    目的 探讨结膜松弛定位与定量片在结膜松弛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集30例双眼Ⅲ级结膜松弛症患者门诊手术,按患者手术的先后顺序,双眼交替行单纯结膜切除术、结膜松弛定位与定量片下的结膜切除术(即片下结膜切除术).按上述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两组,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主、客观疗效评价.主观疗效以有效率、治愈率为评价指标;客观疗效以裂隙灯显微镜形态学变化、泪河测量、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眼表荧光素染色(Fl)、第一荧光素染色试验为评价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主观疗效评价术后1个月,单纯结膜切除术治愈5只眼(16.7%),改善13只眼(43.3%),无效12只眼(40.0%);片下结膜切除术治愈12只眼(40.0%),改善16只眼(53.3%),无效2只眼(6.7%).两组间有效率(χ2=9.317,P<0.01)、治愈率(χ2=4.0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单纯结膜切除术有效率逐步增加,片下的结膜切除术有效率稳定,治愈率仍高于单纯结膜切除术.客观疗效评价术后1个月,两组间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0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9只眼(χ2=26.447,P<0.01);泪河测量,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8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30只眼(χ2=15.000,P<0.01);BUT,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2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8只眼(χ2=19.200,P<0.01);S I T,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8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5只眼(χ2=4.022,P<0.05);Fl,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0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8只眼(χ2=6.667,P<0.05);第一荧光素染色试验,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2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4只眼(χ2=10.00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S I T检测,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8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9只眼(χ2=0.07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S I T检测,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0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1只眼(χ2=0.077,P>0.05);Fl,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3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8只眼(χ2=3.268,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片下结膜切除术使切除松弛结膜定位、定量的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较少.

  • 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多种大范围结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程钧;王君怡;段豪云;王爽;丛林;谢立信

    目的 探讨结膜病灶切除联合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多种大范围结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大范围结膜病变患者11例(12只眼)的治疗效果.患者平均年龄(46±23)岁,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随访时间(24.8±12.4)个月.手术方法:取新鲜供体角膜缘上皮组织进行细胞消化分离,将细胞置于去上皮的羊膜上培养生长,使其形成3~5层复层的细胞膜片备用.切除结膜病灶,取与结膜缺损相应大小的角膜缘上皮细胞膜片覆盖于巩膜裸露处,对位缝合结膜与角膜缘上皮细胞膜片,术后7d拆线.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变累计范围、手术效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1例(12只眼)患者中合并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6例(6只眼),结膜复合痣3例(3只眼),结膜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1例(1只眼),巨大皮样脂肪瘤1例(2只眼).所有患者的结膜病变累及范围均超过2个象限.所有患者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无明显的刺激症状.由于手术操作的损伤,手术结束时,角膜缘上皮细胞膜片上会有少量小片状上皮缺损,随着术后细胞的增殖修复,上皮会逐渐愈合并趋于牢固,且与自体结膜上皮的界限逐渐消失.术后上皮的愈合时间为3~7 d,平均(4.5±1.2)d.术后未观察到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观察到原发病复发情况.结论 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大范围的结膜病变可使病变切除区域迅速上皮化,可降低原发病复发几率,有效避免术后睑球粘连的发生,术后炎性反应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结膜松弛症患者球结膜淋巴管扩张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兴儒;刘晔翔;盛霞;周欢明;韩竹梅;符之碹;李青松;项敏泓

    目的 探讨结膜松弛症发生发展与球结膜淋巴管扩张的关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门诊2012年1月至3月就诊的60 ~ 80岁患者中,按结膜松弛症诊断标准连续入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0例非结膜松弛症的眼科患者作为临床对照组.用裂隙灯检查法观察球结膜淋巴管扩张情况,采用相干光断层成像(OCT)球结膜和筋膜图像扫描分析,手术切除淋巴管扩张区结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采用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D-240对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鉴定.对各级结膜松弛症淋巴管扩张发生百分比进行x2检验,对结膜松弛症等级与球结膜淋巴管扩张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0例(183只眼)结膜松弛症患者中伴有球结膜淋巴管扩张者29只眼,占15.84%;对照组100例(200只眼)球结膜淋巴管扩张者8只眼,占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6,P<0.001).按照结膜松弛症分级标准:Ⅰ级中球结膜淋巴管扩张为8.60%,Ⅱ级中球结膜淋巴管扩张为12.96%,Ⅲ级中球结膜淋巴管扩张为37.03%,Ⅳ级中球结膜淋巴管扩张为44.44%.各级结膜松弛症淋巴管扩张发生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8.61P<0.001);结膜松弛症等级与球结膜淋巴管扩张发生有相关性(r =0.271,P<0.001).OCT扫描淋巴管扩张多为球结膜上皮下,部分位于球结膜固有层,边界清楚,囊腔内充满液体,有单腔或多囊腔,未累及筋膜.11例组织病理学显示球结膜固有层轻微的慢性炎症改变伴有大量淋巴管扩张,扩张的淋巴管腔内充满粉红色淡染的淋巴液,淋巴管标记物证实扩张的管腔为淋巴管.结论 球结膜淋巴管扩张可能是结膜松弛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结膜松弛症分级增高,球结膜淋巴管扩张发生增加.

  • 结膜松弛症患者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张兴儒;项敏泓;吴庆庆;李青松;许琰;孙安国

    目的 比较结膜松弛症和正常人泪液中蛋白质成分的差异,从而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结膜松弛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各8例(8只眼),采用毛细管从每只眼收集15ul泪液,应用shotgun方法 检测泪液蛋白质,分别行溶液内酶解、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MS)行质谱鉴定后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结膜松弛症组泪液中共有蛋白质356个,正常人泪液中共有蛋白质352个,两组中有119个蛋白质相同.对泪液中蛋白质按基因本体注释(GOA)分类后,发现结膜松弛症组中出现的部分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质、凋亡相关蛋白质及炎性反应相关蛋白质在正常对照组中缺失,并且在结膜松弛症泪液中发现了防御素.结论 shotgun方法 可有效分离和分析泪液蛋白质,结膜松弛症患者泪液中的特异性成分提示结膜松弛症可能与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有关.(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35-140)

  • 眼睑结膜淀粉样变性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手术疗效

    作者:崔莹;李彬;陈涛;赵颖;李冬梅

    目的 总结并探讨眼睑结膜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整理2007年2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同仁医院眼整形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1例眼睑结膜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病理学检查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刚果红染色.1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7例伴有上睑下垂的患者行眼睑结膜肿物切除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1例下睑肿胀增厚的患者行眼睑结膜肿物切除联合下睑成形术.1例上睑肿物的患者行上睑肿物切除术.2例单纯结膜病灶的患者行结膜肿物切除术.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就诊年龄13~59岁,平均年龄31岁,中位数年龄21岁.8例为眼睑肿胀增厚、结膜结节状肿物,其中7例伴有上睑下垂;1例为上睑肿物;2例为半月皱襞结膜肿物.全身检查未发现系统性淀粉样变性.1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切除眼睑结膜病灶,其中7例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均诊断为淀粉样变性.随访时间1~9年,9例患者病情稳定,1例结膜病变进展,1例失访.结论 眼险结膜淀粉样变性多表现为眼睑结膜肿块或弥漫增厚,手术治疗效果多较为满意.

  • 义眼座植入同期利用羊膜移植结膜囊重建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崔红光;陈艳红;郦惠燕

    目的探讨结膜囊狭窄患者义眼座植入同期利用羊膜移植重建结膜囊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结膜囊狭窄患者行义眼座植入同时行结膜囊重建术.术中下穹隆采用埋线法固定在眶下壁骨膜,保存羊膜移植于结膜缺损区,上下睑缘褥式缝合.每周打开眼睑并用荧光素试纸染色,观察结膜上皮生长情况.术后2个月拆除上下眼睑缝线,定制合适的义眼.结果术后第4周20只术眼羊膜表面全部被结膜上皮覆盖,其余3只术眼发生羊膜融解,结膜上皮未愈.术后2个月4只Ⅰ度结膜囊狭窄患眼全部治愈;10只Ⅱ度结膜囊狭窄患眼中8只治愈,2只好转;9只Ⅲ度结膜囊狭窄患眼中3只术眼痊愈、3只术眼好转,余3只术眼无效,其中1只术眼半年后重新行结膜囊成形术.完成治疗的21例患者无义眼座暴露、感染及睑球粘连等并发症,对术后眼座的活动度和外观比较满意.结论对于Ⅰ和Ⅱ度的结膜囊狭窄采用保存羊膜移植同期行眼座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Ⅲ度结膜囊狭窄采用保存羊膜移植疗效欠佳.(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005-1008)

  • 上海市曹杨新村街道60岁及以上人群结膜松弛症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李青松;张兴儒;邹海东;彭金娟;史才财;周欢明;张桂丽;项敏泓;李轶捷

    目的 探讨上海市曹杨新村街道≥60岁人群结膜松弛症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08年9月至10月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曹杨新村街道抽取调查点5个,对其中≥60岁222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询问病史,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眼部检查,并确立结膜松弛症的诊断.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试验,并进行保证调查质量的重复性检验.应用SPSS 10.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完成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应调查2225人,实际调查2110人,受检率为94.85%,其中确诊为结膜松弛症930例(1762只眼),人群患病率占44.08%.随着年龄增大,结膜松弛症患病率逐渐增高(χ2=10.44,P<0.01).结膜松弛症Ⅰ级556例943只眼占患眼53.52%,Ⅱ级246例647只眼占患眼36.72%,Ⅲ级120例162只眼占患眼9.19%,Ⅳ级8例10只眼占患眼0.57%.患眼组视物模糊、视疲劳、疼痛症状发生比例分别为43.02%、10.73%、9.02%,明显高于非患病组37.02%、6.79%、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44、20.54和19.74,P值均<0.01).松弛结膜堆积于下眼睑部位多见于鼻侧和颞侧(944只眼,占患眼53.58%).患病眼的下睑缘位置多见为角膜缘上型(2589只眼,占61.35%),下睑缘张力分类多为内翻型、内倾型(分别占7.04%和6.63%).患病眼泪河异常的比例(87.23%)明显高于非患病眼(24.49%)(χ2=1615.81,P<0.01).结论 结膜松弛症是年龄相关性眼病,伴有明显的眼表损伤症状、体征和泪液异常.在社区人群中,结膜松弛症多为轻度的Ⅰ级和Ⅱ级,下睑缘的位置和张力是影响结膜松弛症患病的重要因素.

  • 结膜松弛症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作者:张兴儒;蔡瑞霞;王宝华;李青松;刘晔翔;许琰

    目的观察结膜松弛症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方法对病变组17例结膜松弛症患者松弛结膜组织和对照组15例单纯白内障患者球结膜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Verhoeff弹力纤维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和Mallory磷钨苏木素染色方法.对照观察两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结膜松弛症患者结膜组织表现为结膜鳞状上皮增生,角化不全,基底细胞疏密不等的色素沉着,固有层间质出血,弹力纤维减少.结论结膜松弛症患者的松弛结膜组织发生了结膜上皮增生,弹力纤维减少及慢性炎性病变等病理改变.弹力纤维的减少可能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

    关键词: 结膜疾病 上皮 增生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