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体皮肤及血液的荧光光谱分析

    作者:于常青;刘凡光;顾瑛;李家泽

    目的通过比较皮肤和血液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特征,探索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在体表进行无创血液成分分析的可行性. 方法鲜红斑痣病人 34例,男性 15例,女性 19例.分别测量患者病变处及与病变处相对照的正常处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所用激发光为自制 Nd∶YAG脉冲激光器三倍频后产生的 355 nm激光,用光纤传输激发光和测量点发出的荧光,应用 OMA系统(使用 Andor公司相增强器)用于采集记录荧光光谱,并测量人抗凝全血的荧光谱作为参照. 结果表皮在 600~ 700 nm光谱段对血液荧光几乎是透明的,在此波段,皮肤与血液荧光谱十分相似,在皮肤的荧光谱中含有血液的 609.2、615.2、623.3、631.1、639.2、666.7、673.3、679.9和 687.9 nm特征荧光峰. 结论通过荧光光谱分解,可以在体表进行血液荧光光谱检测,该方法有望成为无创血液分析的技术途径.

  • 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技术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渊璟;张阳德;任力峰

    自从1984年Alfano等[1]报道利用低功率激光诱导乳腺、肺组织的自体荧光,Richards等[2]用290~600 nm波长范围的激光诱发结肠粘膜组织产生自体荧光以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LIF)技术进行光谱分析,早期诊断大肠恶性肿瘤.

  •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血清中抗双链DNA抗体

    作者:姜晓峰;黄丽娟;李兴库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方法.方法采用大肠杆菌质粒DNA作为抗原,用荧光噻唑橙衍生标记双链DNA(dsDNA),利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CE-LIF)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的抗双链DNA(dsDNA)抗体.结果 40例SLE患者有23例阳性,占57.5%;25例其他免疫病患者仅有1例阳性;45名正常人全部阴性.与放射免疫法(Farr)和斑点免疫法(DIBA)比较的结果为:CE-LIF的敏感性高于DIBA法,特异性高于Farr法.结论该法简便、可靠,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SLE患者中的抗dsDNA抗体.

  • 激光诱发肿瘤荧光图像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会航;高卫平

    激光诱发肿瘤荧光图像定位方法是利用光敏剂在癌组织中的选择聚集性和受激发射荧光特性,通过实时检测荧光图像,可较为准确地识别恶变肿瘤组织的范围,能在肿瘤手术过程中对肿瘤图像进行实时显示,有效减小手术或其它治疗对患者重要器官的损伤;此外,在早期诊断癌症的过程中,这种方法可以引导组织活检,并为X射线检查提供辅助信息,对早期癌变组织进行诊断和定位.

  • 实验鼠脑组织对新型光敏剂NPe6吸收的荧光研究

    作者:陈燕;Aizawa Katsuo

    目的测量了新型光敏剂NPe6(Mone-L-Aspartyl Chlorin e6,NPe6)在白鼠(BALB/C,雄性)脑组织中的吸收情况,为减少光动力学疗法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提供关键的实验数据.方法首次采用了激光诱导荧光产额测量的方法,测得NPe6在脑组织中的吸收情况,并观测激光照射下给予NPe6和未给予组鼠的不同反应.结果实验测量光敏剂NPe6在鼠脑组织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与已报道的同位素标记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观测了激光照射下给药和未给药组鼠的不同反应,发现在相同给药量和激光辐照能量下,随着给药和激光辐照时间间隔的延长,死亡的鼠数目减少;未给药组鼠对激光照射没有可察觉的反应.结论 NPe6能被正常脑组织迅速摄取和排除,可望能用于临床.

  • 微流控芯片电泳免疫法检测β2微球蛋白

    作者:潘爱平;王惠民;金庆辉;赵建龙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电泳技术的快速微量蛋白检测方法.方法:用过量FITC-β2-MG抗体,与分析体系中β2-MG发生非竞争性免疫反应,FITC-β2-MG抗体和免疫反应形成的荧光免疫复合物通过微流控芯片电泳实现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荧光信号.结果:分别考察了电泳缓冲体系、pH值等对芯片电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H8.33、45mtnol/L TBE缓冲液分离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实现了β2-MG标准品的分析,建立了微流控芯片电泳免疫分析方法.结论:微流控芯片电泳免疫分析方法可在2 min内完成一次样品的电泳分析,且试剂和样品消耗少,灵敏度高,改善了常规免疫分析的不足.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大鼠脑组织多巴胺含量

    作者:刘广印;沈佐君;何晓东;伊茂礼

    目的:采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建立检测大鼠脑组织多巴胺含量的方法.方法:低温匀浆大鼠脑组织离心后,取上清用pH 11.0 10 mmol/L硼砂缓冲液,在室温下衍生反应10 h连接上FITC荧光基团;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为pH 10.3 100 mmol/L硼酸-Tris缓冲液.结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方法检测限(S/N=3)达2.1 nmol/L水平,批内相对标准差(RSD)为3.4%,回收率达96.05%,在10-8~10-10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应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可检测鼠脑组织多巴胺含量.

  •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仪组装与性能测试

    作者:余长柱;姜同翠;马云鹏;吴婷妮;李俊

    目的 组装一台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仪.方法以473 nm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为激发光源,自制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采用共线型光学结构,用VB2为模型化合物进行该分析仪的性能评价.结果 VB2的浓度检出限为2.0×10-9 mol·L-1(7.5×10-7 g·L-1),质量检出限为4.0×10-18 mol(1.5×10-15 g),在1.0× 10-8 ~ 1.0×10-6 mol·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结论 自组装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仪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在生物医学及皮肤科的应用

    作者:赵永亮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包括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发射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不同分子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具有不同的特征,临床上可利用不同分子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特征方面的差异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在生物医学的应用包括肿瘤诊断,脉管疾病和代谢疾病;皮肤科应用包含银屑病、色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皮肤恶性肿瘤和外用光敏剂.

  •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法分析人血清白蛋白

    作者:郭滔

    目的:建立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测定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方法.方法:HSA经异硫氰酸荧光素衍生后,在硼砂-硼酸缓冲体系中(pH8.6),于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内(50 cm×75μmi.d)分离,在激发波长488 nm,测定波长520 nm下进行荧光测定.结果:HSA在2.0~2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为0.5 mg/L,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为9.78%.10 min内可完成一次毛细管电泳分析.结论:方法快速灵敏,可用于血样分析.

  •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在胃肠道癌症诊断的研究

    作者:王欣;张阳德

    激光光谱以其极高的光谱和时间分辨率、灵敏度以及无损、安全、实时等优点而成为医学光子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其中,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诊断组织肿瘤的研究更是备受关注.

  • 芯片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盐酸阿霉素注射剂中盐酸阿霉素含量

    作者:彭怀东;孙悦;莫满芳;杨端辉;李海秀

    目的 建立用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盐酸阿霉素注射剂中盐酸阿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荧光素钠为内标物,20 mmol/L的Na2B4O7 -NaOH缓冲溶液(pH 10.0)作为电泳缓冲液,采用夹流进样和分离方式,进样电压500 v,分离电压1800 V.结果1.5 min内即可完成进样和分离,盐酸阿霉素质量浓度在0.58~5.8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检出限为0.17 μg/mL(S/N=3),加标回收率为97.7% ~101.5%,结论 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法简单、快速、准确,样品用量少,可用于测定盐酸阿霉素注射剂中盐酸阿霉素的含量.

  •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黎源倩;杨经国;周颖;邹晓莉;米建萍;曾红燕

    目的自行组建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装置.方法以波长543.5 nm He-Ne 激光为激发光源, 滤色片-单色仪分光,光电倍增管检测,用计算机采集和处理电泳图谱.结果优化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的设计和分析参数,用该装置获得了高信噪比毛细管电泳谱.对罗丹明类荧光试剂(Sulforhdamine B)溶液的检出限为10-9 mol/L,线性范围为1×10-6~1×10-9 mol/L.采用该装置检测了分枝杆菌DNA的PCR扩增产物、酶切产物以及人血清白蛋白.结论所组建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装置结构合理,灵敏度高,成本低、光路校准方便,分离效能明显高于常规琼脂糖电泳,能作为研究生物样品中DNA片段和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检测手段.

  •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慢性牙周炎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康帅;袁焕焕;魏巍;郭宜洛;王淑敏;戎晓佩;江媛;王璐璐;侯玉

    目的:探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慢性牙周炎检测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随机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8名,非慢性牙周炎患者12名,两组均使用激光照射其4个第一磨牙,观察是否有红色荧光,检测并记录4个第一磨牙各位点的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出血指数(BOP)及菌斑指数(PLI)等指标.另选取因正畸或阻生拔除的健康牙及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离体牙各20个,分别用激光照射并观察牙面是否存在红色荧光.分析慢性牙周炎与红色荧光、红色荧光和牙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红色荧光牙数显著大于非慢性牙周炎患者(P<0.05);显示有红色荧光的牙PD、CAL、BOP、PLI均大于非红色荧光牙(P<0.05);牙周炎离体牙中显示有红色荧光牙数也高于正常离体牙(P<0.05).结论:激光诱导在牙周围产生的红色荧光与慢性牙周炎存在密切关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