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老年人真菌球性鼻窦炎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观察

    作者:刘英;季青;封新荣;刘文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后复发的处理.方法 总结60例中老年真菌球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鼻内镜检查评分.术后复发者行上颌窦冲洗.结果60例中临床主要症状依次为流涕、鼻塞、鼻腔异味、鼻涕倒流和涕中带血,常见体征为中鼻道狭窄及黏膜肿胀、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附着及息内阻塞,76.92%具有典型的CT特征.术后视觉模拟量表及鼻内镜检查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术后术腔完全恢复需6个月.4例复发患者通过上颌窦冲洗病情均完全控制.结论 中老年真菌球性鼻窦炎临床特征及鼻腔检查结果各异,CT扫描对诊断有特殊价值.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段,术后病情控制需6个月时间,上颌窦冲洗在治疗术后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 鼻内镜鼻窦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及鼻腔容积的影响

    作者:何清泉;李振安;余凤慈

    目的:研究鼻内镜鼻窦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气道阻力及鼻腔容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5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接受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阻力、嗅觉功能、鼻腔容积与鼻腔小横截面积。结果术后1、4、8、12周时,观察组鼻气道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同时观察组嗅觉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8、12周时,观察组鼻腔容积(NCV)、鼻腔小横截面面积(NMC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有助于增大鼻腔容积与鼻腔小横截面面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嗅觉功能。

  • 鼻内镜鼻窦手术中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

    作者:岳伟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鼻窦炎患者206例,根据是否患有慢性鼻窦炎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121例。记录两组患者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泡状中鼻甲、下鼻甲及鼻丘气房肥大、中鼻甲反向偏曲及钩突气化等鼻腔鼻窦解剖变异现象。结果观察组鼻中隔偏曲、下鼻甲及鼻丘气房肥大、泡状中鼻甲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中鼻甲反向偏曲及钩突气化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鼻中隔偏曲均以高位偏曲为主,但观察组鼻中隔高位偏曲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泡状中鼻甲、鼻丘气房及下鼻甲肥大均为慢性鼻窦炎发展中的重要结构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 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及生活质量转归的研究

    作者:訾晓雪;赵莉;金鹏;屠燕怡;李昂;史丽

    目的:探讨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CRS)(伴有/不伴有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后嗅觉的转归及其生活质量(QOL)的改善情况。方法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44例,其中伴有鼻息肉的患者33例,不伴有鼻息肉的患者11例,于术前行鼻部 CT 检查(冠状位+矢状位),Lund-Mackay CT 评分,并分别于术前、术后4周及12周行 T&T 嗅觉测试、嗅觉 VSA 评分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NOT-20)。结果术后4周嗅觉 T&T测试59.5%的患者嗅觉有改善,术后12周 73.0%的患者嗅觉有改善。术后4周嗅觉 vas 评分有77.3%的患者嗅觉有改善,术后12周 86.4%的患者嗅觉有改善。统计学显示嗅觉 T&T 测试及嗅觉 VAS 评分术后4周及12周的得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001),术后4周及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20,0.147)。SNOT-20评分术前与术后4周及12周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001),术后4周与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术前 Lund-Mackay CT 评分与 T&T 嗅觉测试、嗅觉 VAS 评分呈正相关(r =0.569,P <0.0001;r =0.782,P <0.0001)。结论鼻内镜术后患者嗅觉及 QOL 均明显改善,术后4周与12周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病变范围与嗅觉障碍程度呈正比。

  •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出血的影响

    作者:郭艳红;马莎;王济生

    目的:评价短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出血的影响。方法96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 A 组33例、B 组31例及 C 组32例,A 组术前7 d 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及罗红霉素口服,B 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鼻剂喷鼻及罗红霉素口服,C 组给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及罗红霉素口服。三组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按统一方案手术。对比三组术中出血量及 A、B 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变化。结果A、B、C三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1.70±18.62)mL、(73.16±19.23)mL、(90.16±15.97)m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7.34,P <0.01)。A 组用药后血清皮质醇浓度降低(P <0.01),但在正常值范围内;B 组用药前后血清皮质醇浓度无变化(P >0.05)。结论短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可减少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中出血,且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影响。

  •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作者:赵春晨;邵渊;龚继涛

    目的:分析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均行鼻内镜下泪囊开放术,术后行泪道冲洗,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30例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治愈28例(93.3%),好转2例(6.6%)。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视野清晰、无面部瘢痕,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和美容的要求。

  • 内镜翼突入路治疗中颅底良性占位性病变

    作者:郑朝攀;周敬淳;韩灵;张搏;马玲国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突入路切除中颅底病变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例经鼻内镜翼突入路手术切除中颅底良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鞘瘤3例,蝶旁囊肿2例,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炎性假瘤1例,纤维血管瘤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综合征1例。随访4~36个月。结果9例均成功手术切除,随访期内无复发。5例术后上颌神经分布区域出现麻木感,3例出现鼻腔干燥症状,随后逐渐减轻。患者术后均无脑脊液鼻漏、脑膜炎等症状。结论经鼻内镜翼突入路手术切除颅底占位性病变能够达到微创手术切除良性肿瘤的要求。

  •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处理医源性上颌窦异物

    作者:夏思文;孙月;黄益灯;李小苗;何帅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处理医源性上颌窦异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为11例医源性上颌窦异物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开窗上颌窦异物取出术。结果11例上颌窦异物均一次取出,术后上颌窦自然口引流好,黏膜愈合佳。术后随访3至6个月,鼻腔、鼻窦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处理医源性上颌窦异物具有视野好、操作方便、损伤小、功能保护佳的优点,处理巨大异物优势更明显。

  • 静脉全麻对鼻内镜手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作者:王宏梗;陈东生;林群;黄方;洪育明;黄建强

    目的:观察综合措施基础上静脉全身麻醉对鼻内镜手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为静脉全麻组,B组为吸入全麻组。两组患者诱导气管插管后,A组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B组以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两组均行桡动脉置管测压和采血,综合措施包括:手术开始前15 min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及静脉注射蛇毒类血凝酶1.0单位。观察手术开始前30 min(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90 min(T2)及手术结束后30 min(T3)4个时间点的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功能变化。记录2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与T0比较,T1、T2、T33个时间点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及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综合措施基础上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有助于减少鼻内镜手术中出血量。

  •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伴哮喘患者鼻内镜围手术期药物治疗

    作者:陈国静;蔡晓岚;李学忠;张立强;朱慧涛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CRSwNP)伴支气管哮喘患者鼻内镜围手术期药物治疗原则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09例 CRSwNP 伴支气管哮喘患者行鼻内镜手术(ESS)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对哮喘进行全面评估,哮喘完全控制6个月后行 ESS 手术治疗,围手术期采用雾化吸入及全身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无哮喘急性发作,仅1例患者术后第2天因口服镇痛剂出现喘息;术后随访1~3年,采用鼻内镜检查并行 ESS 临床疗效评估,病情完全控制者5例(4.59%),病情部分控制者94例(86.24%),病情未控制10例(9.17%);仅1例术后13个月因股骨头坏死行手术治疗。结论全面细致的哮喘病情评估和 ESS 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有利于防止围手术期哮喘发作及控制术后 CRSwNP 患者鼻息肉复发,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 鼻内镜下经鼻径路解剖翼腭窝区临床观察

    作者:沈鹏;孙中武;李建瑞;杨立军;马亮;张明生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经鼻径路观察翼腭窝区的临床解剖特点,以期为手术提供参考。方法5例(10侧)成人尸头标本经乳胶灌注后,在0°鼻内镜下分别经蝶腭孔和上颌窦后壁两种手术径路显露翼腭窝,再开放蝶窦,充分暴露视神经、颈内动脉及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观察各解剖结构的三维立体关系。结果不同手术径路显露翼腭窝的范围不同,祛除上颌窦内侧壁后能大程度显露翼腭窝内所有解剖结构,开放蝶窦后能观察翼腭窝与蝶窦区域相关结构的解剖关系。结论只要熟悉鼻内镜下翼腭窝及邻近区域的解剖结构及关系,选择合适的病例,鼻内镜下经鼻行翼腭窝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鼻内镜下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观察

    作者:林熹;林昶;张榕

    目的:观察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术后上颌窦黏液纤毛传输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9月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31例(52侧),对照组29例(50侧)。采用功能性鼻内镜的常规术式,在切除钩突开放上颌窦口时,研究组采用经前囟钩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 Messerklinger 术式。根据术后1年时的 VAS 评分、Lund-Kennedy 评分、黏液纤毛传输时间(MTT)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术后1年研究组 VAS 评分为0.93±0.69,对照组为1.91±0.99(t =-3.21, P <0.01);研究组 Lund-Kennedy 评分为0.89±0.67,对照组为2.03±0.91(t =-3.76,P <0.01);两组窦口开放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94%,P >0.05)。研究组52侧(100%)的活性炭均从上颌窦口下缘流出;对照组47侧中,有8侧(17.02%)活性炭颗粒滞留于窦腔,不能从窦口排出,15侧(38.46%)从窦口下缘排出,20侧 (51.28%)从后缘和(或)上缘排出,4侧(10.25%)从前缘排出。研究组平均黏液纤毛传输时间为(21.87±4.76)min,对照组为(34.21±3.96)min(P <0.01)。结论采用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有利于上颌窦纤毛传输功能的恢复,较传统的 Messerklinger 术式效果更好。

  • 70°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剥推融切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

    作者:金永钢;李建瑞;张栋;王宇;柳宁宁;钱海龙

    目的:探讨70°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剥推融切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17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剥推融切术,再辅以相应药物治疗,分析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317例均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70°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剥推融切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具有视野清晰、界限清楚、出血少、患者康复快等特点。

  • 鼻内镜手术后并发空窦综合征4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艳;张庆泉;宋瑞英;王丽;姜绍红;柳忠禄

    目的:探讨空窦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1例空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诊断标准。结果鼻内镜术后并发空窦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系鼻窦口结构改变而致气流改变,温度差异的气流刺激窦腔黏膜而发生临床症状。41例患者经过物理或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应重视保留鼻腔黏膜和鼻窦窦口组织结构。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眶-颅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

    作者:李安;李娜;姜彦;于龙刚;刘慧;许彤;孔祥斌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眶-颅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累及鼻腔鼻窦、眼眶、颅底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3例,5~17岁,中位年龄13岁。临床表现为鼻塞、头痛、流涕、嗅觉减退,其中1例伴双眼视力下降。病变累及筛骨4例,蝶骨2例,额骨2例,上颌骨2例,颧骨、颞骨、枕骨1例。结果4例均在鼻内镜下经鼻将病变组织大部分切除。随访13~123个月,鼻塞、头痛、流涕均逐渐消失,嗅觉好转,鼻腔黏膜上皮化良好。1例视力下降者术后视力略有好转,但4年后视力再次下降行二次手术。4例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眶-颅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安全、有效,损伤小,不仅可以恢复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对预防及治疗并发症也有积极作用。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良性肿瘤

    作者:祝康;何莹;闫静;夏翠;高滢;郑国玺;侯瑾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鼻腔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诊治并完成1年随访的17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实施手术,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鼻腔血管瘤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5例。结果术中出血量为5~150 mL,中位数为30 mL。手术时间为20~55 min,中位数为35 mim。术后2个月术腔上皮化良好,无出血、鼻腔干燥等并发症。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 鼻渊舒口服液对FES S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作者:鲜昆仑;钟诚

    目的: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应用鼻渊舒口服液,探讨其对FESS术后窦口鼻道复合体早期恢复阶段的影响并分析其意义。方法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收治成人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及3个试验组:阿莫西林组(S1)、鼻炎丸组(S2)和鼻渊舒组(S3),每组25例。术后3周比较恢复评分(RS)及窦口鼻道复合体需氧菌培养阳性率(ACRO),并比较术后6个月疗效。结果术后3周恢复评分鼻渊舒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周ACRO及术后6个月疗效比较,鼻渊舒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渊舒口服液可能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微生态系有一定调节作用,因此对FESS术后早期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从而影响其早期良性转归。

  • 鼻内镜下两种不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分析

    作者:朱发梅;郑家法;陈祖尧;王敏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两种不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取鼻内镜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40例)作为治疗组,单纯鼻内镜中鼻道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随访1年,治疗组治愈39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32例,无效8例(χ2=4.507,P <0.05)。结论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优于单纯鼻内镜中鼻道径路手术,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方式。

  • 鼻内镜下生物羊膜+明胶海绵治疗鼻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红奇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应用生物羊膜+明胶海绵治疗鼻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46例鼻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7例采用生物羊膜+明胶海绵治疗,对照组19例单独使用明胶海绵治疗,分别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分别随访,治疗组有效率96.3%,对照组有效率68.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镜下应用生物羊膜+明胶海绵治疗鼻腔粘连是一种方便、有效的好方法。

  • 额窦病变手术径路选择及疗效分析

    作者:陈翊民;王佳蓉;邱连升

    目的:探讨额窦病变手术径路选择,并分析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30侧)额窦病变,包括额窦炎、额窦囊肿、脓囊肿、骨瘤等,其中17例采用鼻内镜手术,11例采用鼻内镜联合鼻外双径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改善或消失,没有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无法完全处理或内镜不能安全达到的额窦后壁或额窦病变部位于超过瞳孔中央假想垂直线外侧的可采取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术前充分阅读 CT,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中仔细辨认解剖结构,精确定位,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前的综合治疗及术后的定期复查、清理术腔也至关重要。

122 条记录 2/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