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痛中心对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时间的影响

    作者:秦伟毅;钱洪津;唐绍辉;卢勇;彭雄;段天兵

    目的 通过建立胸痛中心和运用现代物联网技术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等监测数据,探讨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PCI)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STEMI急诊PCI患者435例,分为2010年组(98例)、2011年组(114例)和2012年组(223例),记录胸痛中心建立前后3年发病-首次医疗接触(FMC)、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打开(FMC2B)、入门-球囊打开(D2B)变化及和救治效果.用非正态计量资料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多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患者发病-FMC 2010、2011和2012年组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2、62、78 min,各年组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368).2010、2011和2012年FMC2B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87.0、313.5、421.8 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D2B中位时间分别为107、78、59 min,各年组间D2B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通过各种途径转运来院的患者D2B均有明显的改善(P =0.008),但自行来院患者的D2B各年组未见改善(P=0.846).结论 胸痛中心建立和胸痛急救物联网的应用能有效的缩短STEMI患者D2B的时间,但要缩短发病-再灌注时间还必须建立整个区域的胸痛救治体系和全社会的参与.

  • 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严金川;梁仪;王中群;徐良洁;刘培晶;袁伟;陈小节

    目的 观察区域化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救治的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经济学指标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非我院首诊的ACS患者(包括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发病时间在24 h以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根据患者是否为“区域化协同救治”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FMC-to-B时间、门-球(D-to-B)时间、转诊时间、心功能、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及药占比等指标有无差别,并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研究组FMC-to-B、D-to-B、转诊时间及获得知情同意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106±33) min,(31±8)min,(62±18,8±3) min] vs.[(231 ±35) min,(109 ±26)min,(98 ±31) min,(28±11) min,研究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较对照组改善,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日[(8.7±4.1)d vs.(13.2±6.4)d]、住院费用[(44123.0±3427.0) vs.(51587.0±5 621.0)元]及药占比(9.3% vs.11.2%)明显减少,研究组MACE事件为6.2%,对照组为16.8%.结论 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缩短FMC-to-B时间,减少MACE事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品管圈对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颖;王宝玉

    目的 运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品质.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开展以"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品质"为主题的QCC活动,调查影响7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的因素,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观察QCC活动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绕行率及现场处置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开展QCC活动后,院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绕行率由活动前的58.2%提高至91.7%,现场处置时间由42.1 min缩短到29.3 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在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品质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绕行率,极大缩短现场处置时间,同时提高QCC活动小组成员的综合素养.

  • 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陈文明;郭金成;柳子静;王国忠;高国旺;张正海;张立新;张海滨

    目的:评价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 FMC2 B )时间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40例,根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FMC2B时间建议,分为FMC2B达标组(59例)和FMC2B未达标组(81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FMC2B达标的因素。结果140例患者中,首诊到非直接PCI医疗机构转运者58例,直接呼叫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到院31例,直接到潞河医院就诊51例。 FMC2B 中位时间为106.16 min,达标率为42.1%(59/1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诊10 min内完成心电图(OR 5.61,95%CI 1.91~16.88,P=0.002)、常规工作时间就诊(OR 5.11,95% CI 1.88~13.85,P=0.001)、患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OR 4.16,95% CI 1.53~11.34,P=0.005)和发病时意识到心脏问题(OR 2.58,95%CI 1.13~5.91)与FMC2B达标率高有关,转运PCI(OR 0.37,95%CI 0.15~0.92)则与FMC2B达标率低有关。结论57.9%直接PCI的STEMI患者FMC2B时间没有达到指南建议标准,尤其是转运PCI患者。首诊心电图完成时间、就诊时间、转运PCI和患者的文化程度、发病时意识到心脏问题是FMC2B达标的独立预测因素。

  • 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国钦;李健豪;张稳柱;梁嘉永;张在勇;雷汉东;宋明才

    目的 探讨具有地区特色的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时间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在胸痛中心运行前后18个月收治的诊断STEMI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372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院内绿色通道组156例,胸痛中心组216例.比较两组患者总缺血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FMC-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2B)时间以及住院病死率、PCI次日心力衰竭发生率、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院内绿色通道组和胸痛中心组患者发病至FMC时间分别占总缺血时间61.7%,62.0%.胸痛中心组患者总缺血时间[(281.0±102.7) min比(365.2±115.6) min,P=0.016]、发病至FMC时间[(174.3±97.5) min比(225.4±104.6) min,P=0.037]、FMC2B[(106.7±61.2) min比(139.8±75.7) min,P=0.042]、D2B[(75.2±45.4) min比(102.4±53.7) min,P=0.044]、知情同意时间[(5.6±3.2) min比(16.9±12.8)min,P=0.004]与院内绿色通道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院内绿色通道组比较,胸痛中心组总缺血时间平均减少了84.2 min,其中发病至FMC时间平均减少了51.1 min,FMC2B平均减少了33.1 min.胸痛中心组患者FMC2B (70.8%比34.6%,P<0.001)及D2B达标率(75.9%比40.4%,P<0.001)显著高于院内绿色通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痛中心组患者在PCI次日心力衰竭发生率与院内绿色通道组比较明显降低(13.0%比23.7%,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胸痛中心组患者在CCU的监护时间比院内绿色通道组缩短[(64.3±13.7) min比(92.6±15.7) min,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立规范的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需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能够缩短STEMI患者FMC2B时间、D2B时间;同时还需完善健康教育宣传体系等,能够进一步缩短患者总缺血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

  •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新进展及挑战

    作者:刘寅;高静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冠心病急性事件(慢病急性期)具有高发病、高致死致残、高花费的特点,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也是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的关键控制点.近些年,AMI治疗策略的不断优化以及新型治疗手段的应用,依据近期的大型临床试验,国内外不断更新AMI的治疗指南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本文分享了AMI救治领域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展望新的学术前沿,对国内外新治疗指南和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析.

  •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时间节点研究进展

    作者:魏腾飞;赵蓓;王守力

    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有效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主要的救治措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已成为各种指南一致推荐的首选方法.PPCI可大限度缩短发病至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间、恢复有效心肌再灌注,降低STEMI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1].而这一时间包括了多个时间段,即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首次医疗接触至入门就诊、入门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等.

  • 胸痛中心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影响

    作者:秦伟毅;钱洪津;周伟梁;卢勇;曾凡杰;彭雄;段天兵

    目的 通过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患者的发病-首次医疗接触(FMC)、百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2B)和入门-球囊扩张(D2B)的观察以及不同来院方式对救治时间的影响,探讨胸痛中心运作对STEMI患者急诊PCI的影响.方法 选择435例STEMI急诊PCI患者,通过胸痛中心运作和流程的改进,观察胸痛中心运作对缩短发病-FMC、FMC2B和D2B时间作用.结果 STEMI患者发病-FMC 2010、2011和2012年组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2、62、78 min,各年组间无差异(P=0.368).2010、2011和2012年FMC2B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87.0、313.5、421.8 min,组间无显著差异(P=0.135).D2B中位时间分别为107、78、59 min,各年组间D2B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通过各种途径转运来院的患者D2B均有明显的改善(P=0.008),但自行来院患者的D2B各年组未见改善(P =0.846).结论 胸痛中心模式不仅仅局限在医院还必须扩大到整区域,缩短发病到再灌注时间必须依靠患者、家庭、社区和完整的医疗保健体系、胸痛救治网络的建设、EMS系统建设和与医院的无缝衔接、规范化胸痛救治流程推广和持续改进以及反复高质量的全员培训.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院前延误的相关因素

    作者:桑园园;石虎伟;杨承健;韩志君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前延误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因AMI就诊的患者240例,年龄18~89岁.收集并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发病情况、就诊经过、来院方式、既往史等)等信息,通过半封闭式调查患者求医延迟及首次医疗接触选择倾向性的主观原因.结果:在240例患者中,32.92%发生院前延误,7.9%就诊院前时间超过24 h.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典型症状、归因错误、糖尿病及未呼叫急诊医疗(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是院前延误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典型症状、糖尿病病史是发生归因错误的危险因素.结论:AMI患者对症状分析错误属常见现象,典型症状有助于患者进行正确归因,降低院前延误的风险.EMS是AMI患者佳转运方式,可缩短患者就诊院前时间.

  •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前救治效率的影响

    作者:周欣荣;赵倩;杨毅宁;陈铀;王燕;张雨晨;马翔;马依彤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前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0月经120急救系统、本院急诊科或其他医疗机构转运来院的急性胸痛,经首份心电图证实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的患者共4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5例(75.99%),女性109例(24.01%).分为2015年组、2016年组和2017年组,观察胸痛中心建立前、建立后1年及建立后2年STEMI患者发病-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FMC-球囊扩张(FMC2B)时间和从挂号就诊到球囊扩张的时间(D2B)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1)2015、2016和2017年STEMI患者发病至FMC、FMC2B时间、D2B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和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逐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7年FMC2B达标率呈逐年增高趋势(P<0.05).2015-2017年救护车或转诊到院比例逐年增高.(2)2015-2017年患者院内病死率、PCI术后院内心力衰竭率逐年降低;心脏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有缩短趋势,总费用逐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可有效的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前救治效率.

  • 镇江市院前救治37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孙义萍;吴敏;纪学颖;邱晨;陈志刚;何斌;潘鑫

    目的 分析院前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特点,并为优化ACS救治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镇江市急救中心2015年1-12月院前救治所有ACS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共救治376例,其中男232例,女144例,平均年龄(69.89±13.88)岁,男平均(68.72±14.32)岁,女平均(71.78±12.98)岁,男女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1,P=0.038);患者以>60岁的老年人为主,共297例,占78.99%,>60岁和≤60岁人群的比例为3.76∶1,≤44岁与>44岁ACS患者人数,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70,P=0.031);一年中4月份为高发期,共44例(11.71%),一天中主要高峰时段出现在09:00~19:59为28例(7.45%);应急平均时间[6(6)]min;其中5min内者为155例(41.22%).结论 镇江地区突发ACS老年患者之间可能存在性别差异,院前急救中仍需确保首次医疗接触的质量,确保患者受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