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血管神经症的药物治疗

    作者:王淑艳;王林

    心血管神经症呈逐渐增高趋势,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本文就其治疗药物做一综述,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 部队神经症患者89例分析

    作者:付树旺;王晓慧;高明秀;徐振红;韦美;陈爱勤

    神经症是一组常见的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它对社会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也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因素之一[1].本文分析了部队发生神经症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降低该病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战士神经症20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文忠;段连胜

    神经症的患病率、人群构成特征、社会心理因素等已为国内文献报道[1,2],但战士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神经症的临床资料甚少,本文以综合性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资料为依据,对200例战士神经症患者进行分析.

  • 神经症在基层医院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罗悦性

    神经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1],由于种种原因常造成误诊和漏诊.本文对本院诊治的63例在基层医院误诊的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找出误诊原因,减少误诊.

    关键词: 神经症性障碍 误诊
  • 房树人测试在神经症患者中的运用进展

    作者:盛丽娟;孙欣;汪健健;赵丽萍

    神经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其发病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国内大多使用客观量表进行神经症的人格测试,但客观量表作为西方国家的产物,用于国人具有很多不足和缺陷。房树人测试在人格测试中具有代表性,能为神经症患者的心理评估、人格测试、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新的平台和方法,从而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目前国内房树人测试在神经症患者的运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信效度方面、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还需得到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

    作者:张鸿;郭阳;郑东明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法)测定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ese neurologic functional scale,CNFS),并与2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IGF-1水平[(99.48±33.76)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79.90±35.47)μ,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4,P<0.05).大梗死组IGF-1水平[(71.41±22.37)μg/L]显著低于中梗死组[(107.99±23.15)μg/L](q=3.05,P<0.05)及小梗死组[(134.96±25.24)μ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5.44,P<0.01).中梗死组IGF-1水平显著低于小梗死组(q=3.21,P<0.05).病情重度组IGF-1水平[(74.57±22.54)μg/L]显著低于中度组[(102.11±23.07)μg/L](q=2.91,P<0.05)及轻度组[(131.58±23.89)μg/L](q=6.25,P<0.01).病情中度组IGF-1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q=3.26,P<0.05).CNFS差者IGF-1水平低,急性脑梗死组言语功能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IGF-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7和-0.55,P<0.01).结论:IGF-1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IGF-1与CNFS关系密切,监测IGF-1的变化对判断病情轻重及估计预后均有临床意义.

  • 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心理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叶兰仙;王欢;王有德;张兰;梁德胜;郭岩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者是否需合并抗抑郁剂治疗及不同抗抑郁剂对脑卒中后心理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完成观察治疗者87例.对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NS)及修订的巴氏指数量表(MBI)进行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CNS评分比较,帕罗西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丙米嗪组与对照组及帕罗西汀组与丙米嚎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MBI评分比较,帕罗西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丙米嗪组与对照组及帕罗西汀组与丙米 嗪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HAMD评分比较,帕罗西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丙米嗪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帕罗西汀组与丙米嗪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AMA评分比较,帕罗西汀组与对照组及丙米嗪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帕罗西汀组与丙米嗪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帕罗西汀与丙米嗪对焦虑、抑郁症状有效率为87%及85%,明显优于对照组缓解率47%,帕罗西汀、丙米嗪和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分别为90%,70%,57%(帕罗西汀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丙米嗪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心理障碍者需合并抗抑郁剂治疗,帕罗西汀与丙米嗪抗焦虑、抑郁疗效相同,前者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对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佳.

  • 杏丁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应

    作者:陈文武;田爱兰;翟蕾;翟秀玲;张永利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痴呆症治疗方法和药物较多.杏丁和吡拉西坦(脑复康)是一种循环障碍改善剂和神经细胞保护剂,可减慢脑组织功能减退,对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目的:观察杏丁与吡拉西坦联合应用治疗血管性痴呆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对象:2000-10/2002-03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3例.干预:治疗组以杏丁注射液20 mL加吡拉西坦8 g分别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吡拉西坦8 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两组其他治疗药物无差别.两组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以复查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估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神经功能症状的改善.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②疗效分析.结果:91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23.26±5.12)分和(2.78±3.46)分]与对照组[(19.14±3.21)分和(15.21±2.29)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79,15.44,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13.68±7.83与对照组17.33±8.8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总显效率+进步)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两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X2=15.48,P<0.01).结论:治疗组治疗后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杏丁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显著改善其认知功能.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认知本质

    作者:马莹

    目的:探讨精神分析理论及技术的本质与作用. 方法:对弗洛伊德的有关文集反复解读、分析,以实践案例为论据进行论证. 结果:纵观精神分析理论及其整个治疗过程,精神分析是以分析移情为技术基石,从知和情两个层面上寻求突破点,以改变患者不合理认知为目的而根除神经症病因的心理治疗范式. 结论:精神分析理论在神经症的本质认识上具有认知特色,精神分析只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技术,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才是精神分析治疗的核心.

  • 脏腑虚实辨证用药治疗神经症

    作者:王学军

    神经症是一种具有多种自觉症状的精神障碍.类似于祖国医学的"百合病"、"恐症"、"脏躁"、"梅核气"等疾病的某些表现.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并结合西药及心理治疗,临床疗效满意且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均较单一用药降低.

  • 高压氧综合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25例分析

    作者:张秀海;梅志忠;耿怀旺;王艳玲

    脑卒中患者通过高压氧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改善情况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比,高压氧治疗组有效率达79.1%,对照组为64.3%,结果显示高压氧治疗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

  • 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关系

    作者:李荣继;周炳科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关系,为康复处方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999-01/2003-12贺州市富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06例.在脑卒中患者住院3,9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测定,以评价脑卒中后VD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结果在脑卒中患者住院3个月时,伴有VD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不伴有VD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7.4±2.2和28.2±1.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轻、中、重3组不同程度痴呆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8.2±1.7,25.6±1.3和33.6±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脑卒中9个月时,无痴呆,疾呆程度较前严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1±6.2和25.6±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无痴呆、痴呆程度无变化或有所好转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1±6.2和18.5±5.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痴呆程度越重,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脑卒中后VD的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呈正相关.

  • 足部按摩治疗神经症

    作者:高辉;赵晓丽

    将60例住院神经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心理护理结合足部按摩治疗,对照组均采用对症的首选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高神经症的治愈率.

  • 超声波辅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作者:马福红;崔宁陵;谢静晖;王威;魏莉

    目的观察超声波辅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1999-01/2002-12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44例,其中21例脑出血患者(治疗组)病后10~15 d加用超声波治疗一两个疗程(剂量0.75~1 W/cm2),23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于发病后7 d和25~4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计算功能缺损减少百分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功能缺损减少百分数分别低于对照组和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超声波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超声波辅助治疗有益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降低病残程度.

  • 急性脑梗死添加弗斯兰治疗对其早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

    作者:黄富清;蒋波;谭利明;肖志杰;吴军

    目的:观察弗斯兰(活脑灵)添加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附和入选条件的 128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次序依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64例,采用单盲法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及基础治疗加用弗斯兰治疗 3周.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至治疗后第 90天.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SS)标准于治疗前、治疗后第 14, 28, 90天各评定 1次, Barthel指数 (BI)于治疗后第 28, 90天各评定 1次. 结果:治疗前两组间 C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CSS: 18.67± 8.45比 17.78± 8.64, t=0.573, P=0.568 >0.05),治疗后第 14, 28天及第 90天两组间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CSS: 9.10± 6.62, 6.49± 5.56, 4.33± 3.51比 12.73± 8.54, 10.33± 7.35, 7.38± 6.06; t=2.618, 3.242, 3.405; P均 < 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第 28天及治疗后第 90天的 BI在弗斯兰组亦优于对照组( BI: 75.49± 23.09, 82.30± 21.61比 61.33± 26.29, 72.00± 21.83; t=3.149, 2.607; P均 < 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用药后综合疗效分析弗斯兰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91.8%比 83.3%;基本控制率: 31.1%比 18.3%;χ 2=8.239,P=0.041< 0.05). 结论:弗斯兰添加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预后的改善.

  • 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抑郁与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

    作者:吕永良;钱连华;周宝娣;朱伟;沈明强

    目的:探讨首次发作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抑郁与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为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出院3个月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7例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定,以HAMD总分20分为界限分为抑郁组(n=36)和非抑郁组(n=51),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认知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抑郁组HAMD总分(26.97±5.94)高于非抑郁组(11.96±3.03),各因子分也高于非抑郁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两组脑梗死灶数量、两组左侧、右侧及双侧梗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抑郁组MMSE总分(19.64±5.22)低于非抑郁组(25.84±4.77);抑郁组SSS总分(18.58±8.00)高于非抑郁组(7.57±5.2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HAMD总分、因子分与MMSE总分呈负相关(r=-0.658~-0.248),与SSS总分呈正相关(r=0.275~0.728).结论:恢复期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与认知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 坦洛新治疗男性早泄96例

    作者:姚剑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α受体阻滞剂对男性早泄的疗效.方法:96例病人,年龄36 a±s5 a(25~57 a),用坦洛新0.4 mg,po,qn.15 d为一个疗程,全疗程为3 mo.疗程结束后按治愈和改善统计总有效率.结果:治愈率20%,改善率45%,总有效率65%,其中30~45 d这一期间的有效率占总有效率的39%.不良反应发生率19%均较轻微.结论:坦洛新对早泄有一定的疗效,治疗方便,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治疗早泄的手段之一.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神经症多中心研究

    作者:汪昕;吕传真;余慧贞;邵福源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活动降低、常有焦虑和各种躯体不适表现的疾病.氟哌噻吨为神经阻滞剂,小剂量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为双相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特性,为观察其疗效及可能副作用,现总结上海4家医院对35例神经症进行开放性研究结果.

  • 剖宫产对儿童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梦龙;静进

    近年来对于分娩方式国内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剖宫产率不断升高.欧美国家的剖宫产率己达20%~30%[1],国内近年多数医院报道,剖宫产率在50%以上.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其安全性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但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亦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存在以下几点:①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损伤、感染显著减少,麻醉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使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②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初产妇逐年增多,由于产前教育和围产保健相对不足,使缺乏分娩经验的孕妇普遍存在对分娩的恐惧,缺乏分娩信心而拒绝试产或不知道阴道助产的优点,害怕产钳、胎吸助产会给胎儿留下后遗症要求剖宫产;③由于产科工作的高风险性,及社会、家庭的高标准、严要求,给产科一线医生带来强大的精神负担,为把分娩时间控制在短,希望分娩因素对分娩过程的不良影响减到少,使剖宫产指征过松;④医患矛盾的增多也导致剖宫产率升高,近年来有些医疗单位由于阴道助产如产钳等技术萎缩造成新生儿并发症,常促使医生倾向于选择剖宫产.

  • 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糜盘英;唐杼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0例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预后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A、HAMD、PSQI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明显减少因心理障碍引起的各种躯体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65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