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疗的相关进展

    作者:曹娜;申东方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引起急性迟缓性瘫痪的常见病因之一,以迅速进展的对称性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GBS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由前驱感染引起免疫系统错误识别周围神经髓鞘与病原体,造成神经髓鞘脱失甚至轴索损害.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是治疗GBS的有效措施,但仍然有部分患者遗留运动或感觉异常.目前有关GBS发病机制及诊疗的相关研究也有了更深入的进展.

  • 神经节苷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的实验研究

    作者:靳凌;张晓雷;李继民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对实验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分别对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神经节苷脂组、银杏叶提取物组大鼠脑组织缺血、水肿等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缺血90min再灌注1h、3h、6h神经节苷脂组高信号区的体积显著小于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银杏叶提取物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为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脑保护剂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精确的神经影像学信息.

  •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郭广锋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干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于治疗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评分减少更为明显.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干梗死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ogo-A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虞欢东;曹利民;裴静波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ogo-A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5月浙江省萧山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控制颅内压、预防感染、营养脑细胞和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针100 mg静滴,1次/d,连用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和Nogo-A蛋白水平变化,并比较随访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S100B蛋白和Nogo-A蛋白水平[(1.15±0.24)、(0.79±0.18)、(181.15 ±42.87)、(109.16±31.92)μg/L]均较治疗前[(1.59±0.38)、(1.60±0.41)、(218.02±44.12)、(215.81±50.45) μg/L]明显下降(P< 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9%,较对照组的64.86%明显升高(x2=6.19,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效果,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S100B蛋白和Nogo-A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冠峰;张允岭

    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联合组.普通组只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联合组在普通组的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78±4.69)分,明显低于普通组患者(x2=10.557,P<0.05).普通组治疗有效率为76.00%,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联合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组(P<0.05).联合组的全血低切黏度为(5.3±0.3)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10.4±1.4) mPa·s,血浆比黏度为(1.5±0.2)mPa·s,均明显低于普通组患者(t=4.523、5.051、4.221,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黏度,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疗效观察

    作者:徐彦;李作吉;董玉珍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5月~2008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朱敏;苏彩云;陈巧玲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淮北矿工总医院就诊的HIE的患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GM-1与重组人EPO的联合用药治疗,治疗持续10~14 d.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表(NBNA)评价两组患儿出生后7、14、28 d的神经行为;采用智能发育评估量表(CDCC)和中枢神经系统评价量表(Gesell)分别对两组患儿3月龄和6月龄时的智能发育和发育商进行评价,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两组患儿在出生后7d时,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出生后14d和28 d时,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6月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及Gesell评分均显著高于3月龄(P<0.05),研究组3月龄及6月龄患儿MDI、PDI评分及Gesel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且两组后遗症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组人EPO与GM-1联合用药可以明显改善HIE患儿的神经行为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神经节苷脂治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维;杨立坚;李曦;黄俊强;谭龙;李威;彭杰

    目的 研究神经节苷脂治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酶(T)、髓鞘碱性蛋白(MBP)、D-二聚体(D-D)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4.03%)明显高于对照组(82.09%) (x2=4.542,P<0.05);术后28 d,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385、17.989、13.698,P<0.05或P< 0.01),血清T、MBP、D-D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t=10.875、14.669、6.893,P<0.05或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有助于提高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调节血清T、MBP、D-D含量有关.

  • 早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陈华轩;唐辉;李承科;任海波;范润金;何家全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4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早期高压氧组)48例,B组(神经节苷脂治疗组)50例,C组(早期高压氧+神经节苷脂治疗组)51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3个月后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 治疗1周、2周后C组GCS评分显著高于A、B组(P<0.01).治疗3个月后A、B、C 3组Barthel指数分别为51.48±9.35、50.48±9.05、68.95±8.69,预后良好率分别为39.58%、42.00%、68.64%,死亡率分别为33.33%、34.00%、11.76%.C组Barthel指数、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A、B组(P<0.01),并且C组死亡率显著低于A、B组(P<0.01).结论 早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预防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疗效观察

    作者:廖景升;李壮华;卢星照;杨素雯

    奥沙利铂(Oxaliplatin)为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其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组成的mFOLFOX6方案已成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治疗的有效方案之一[1].

  • 临床各种体液标本中神经节苷脂变化意义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爱民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Ggs)是一类含唾液酸的糖鞘脂,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神经组织及以外的器官,参与细胞膜细菌毒素、病毒和糖蛋白受体结构的组成,在细胞分化、黏附、癌基因转化、调节免疫反应、脊神经突触传递以及细胞凋亡等方面均起作用[1,2].许多疾病Ggs的含量和组成均有明显变化,可为疾病发病机制、预后及诊断提供依据.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及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

    作者:李振东

    目的 观察缺血性卒中联合应用长春西汀、神经节苷脂及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6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另外观察组再予以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MDA均低于对照组,且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IS联合应用长春西汀、神经节苷脂和依达拉奉治疗,对控制其病情发展和促进康复有良好的作用.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胡娜

    目的 对新生儿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经神经节苷脂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共90例.将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人数相同.运用胞二磷胆碱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1)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有效患儿分别为43和37例,其有效率分别为95.56% 和82.2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吮吸能力以及原始反射和意识恢复时间上都明显较短(P<0.05).(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接受2周以及4周的治疗后,行为神经评分效果显著提高(P<0.05).结论 与常规的胞二磷胆碱针治疗相比,神经节苷脂在 HIE 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更好,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行为神经评分.

  • 神经节苷脂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具体运用

    作者:宗菊仙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脂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此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我院收治的4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62.50%),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 中药足浴结合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姚丽琴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展开中药足浴+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以下简称神经节苷脂)+甲钴胺联治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50例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DPN患者,随机分组,25例给予神经节苷脂+甲钴胺治疗者为甲组,25例在甲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足浴为乙组,比较改善症状与运动、感觉传导速度.结果乙组有效率为96.00%,甲组为64.00%,P<0.05;乙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改善质量优于甲组,P<0.05.结论 以中药足浴 + 神经节苷脂 +甲钴胺联合治疗 DPN 效果显著.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东;宋伟;夏国庆;王东晓;王卿峰;祝启海

    目的:分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传统治疗方案上行盐酸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临床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良好。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红艳

    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0.73%,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性,还可改善患儿的治疗预后。

  • 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田凤珍

    目的:探讨分析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重度窒息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临床体征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度窒息新生儿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治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术中与术后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作者:孙正杰

    目的:观察术中与术后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1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痊愈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为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术中与术后使用神经节苷脂实施治疗,能够有效提升MMSE评分,并且治疗效果显著。

  • 神经节苷脂配合康复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作者:张雪芳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在降压、降脂、活血等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2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根据MMSE和ADL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可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障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202 条记录 12/61 页 « 12...9101112131415...606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