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节苷脂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PAL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翔;陈亮;侯义红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水平(PAL)和神经功能评分(NDS)水平.结果 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L评分低于对照组,N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明显,可使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水平得以有效降低,神经功能得以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小军;徐建中;赵志刚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商品名为施捷因,化学式:C73H131N3O31,分子量1546.9.

  • 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患儿的31例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研究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患儿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31例新生儿缺氧血脑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儿中24例治愈,5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5%。结论围产期缺氧是产生新生儿缺氧血型脑病的主要因素,ct 扫描是其重要的诊断手段,而采用苯巴比妥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 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和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和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生后第6、12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和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

  • 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丹参酮单独用药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对比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酮Ⅱ a 磺酸钠与丹参酮单独用药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治疗组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患者的 nds 都显著降低(均P <0.05),adl 评分却显著升高(均P<0.05)。在治疗后的第6、12d,治疗组患者的 n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 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26%,70%)均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20%,60%)。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酮Ⅱ a 磺酸钠治疗比丹参酮Ⅱ a 磺酸钠单独用药治疗效果更显著。

  • 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04月至2014年0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支持,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1次/天,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1次/天,均以10~14天为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17例,总有效为51.43%;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机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控制血压、抗血小板凝聚、控制脑水肿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学指标、血清SOD、MDA、TNF-α及IL-6水平,分析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OD明显升高、MDA、TNF-α及IL-6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学,提高血清SOD、降低MDA、TNF-α及IL-6水平有关。

  • 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伟星;龚文劲;贺启荣;张高炼;梁建平;朱云中;韦可聪;周庆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神经节苷脂(GM1)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中,观察使用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神经节苷脂(联合组,48例)的治疗效果,并与同期接受微创穿刺清除术病例(常规组,46例)比较。结果在术后3个月,常规组和联合组国际通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达到Ⅰ级+Ⅱ级分别有23例(50.0%)和34例(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88)。结论MPst 联合 GM1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在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7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浆指标变化情况(IL-6、IL-10、IL-1β)。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IL-6、IL-10、IL-1β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证实,神经节苷脂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改善患儿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5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nBna 分值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普及。

  • 神经节苷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72例,按照不同给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神经节苷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NIHSS、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显著,既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又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行为神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减少相应的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神经节苷脂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庄雷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GMI)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8例,以神经节苷脂40 mg+5%GS 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 d;合并丹红注射液20 ml+5%GS 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 d.对照组48例,以丹红注射液20 ml+5%GS 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14 d.两组基础用药治疗相同.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NDS评分及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ND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GMl)联合丹红注射液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 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邵传锋;陈佩雷;吴赛珍;陈朴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应用于急性出血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经济效益.方法 分析乐清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脑外科和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40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68例和对照组(单独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72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药物花费.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的病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48,P=0.04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患者颅内出血体积均减少,但观察组减少程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0,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患者血肿周围水肿面积均减少,但观察组减少程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856,P<0.001);治疗前2组外周血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78,P=0.867),治疗2周后,2组患者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170,P<0.001);治疗前2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9 ±4.2)d vs.(25.8±6.4)d,t=17.030,P<0.001).2组在药物花费数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764.3±1 002.9)元vs.(5 499.7±998.5)元,t=1.875,P=0.062].结论 神经节苷脂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出血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且不显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作者:韩新生;李政国;梁洪勇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80 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两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行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29/33)、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综合治疗婴儿发育迟缓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张玲;唐久来;吴德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治疗婴儿发育迟缓(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08年5月~ 201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114例首诊年龄为3~4个月龄的GD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56).治疗组在给予早期干预基础上加用GM1 20m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相同早期干预.随访至12个月龄时,以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社会适应、语言、个人社交能区的D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龄时两组患儿5个能区的D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DQ差值比较发现,治疗组各能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GDD患儿的认知运动发育均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改善预后.

  • 神经营养药物对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安素芬;习伟然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新乐市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4例早产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活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纠正胎龄40周时呼吸暂停发生率、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纠正胎龄3个月和6个月时发育商(DQ)值以及纠正胎龄3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组患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低于脑活素治疗组(x2=8.021,P<0.05),NBNA评分显著优于脑活素治疗组(t=7.9919,P<0.05);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组患儿纠正胎龄3个月和6个月时DQ值均显著高于脑活素治疗组(=6.809、7.197,P<0.05);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脑活素治疗组(Z =7.806,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能够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以及神经细胞的再生,其对早产脑损伤患儿疗效确切,对于患儿早期恢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及神经功能学评分的影响

    作者:桂心;谢小红;黄晓霞;张仁荣;吴克林;李洪忠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PAL)及神经功能学评分(ND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包括血糖和血压的控制,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 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丁苯酞治疗,丁苯酞口服,0.2g/次,3次/d.神经节苷脂100 mg加入到250 mL0.9% NaCl溶液中,静脉注射,1次/d.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聚集水平(PAL)和N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0% (21/25)比56.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0) mmol/L比(5.5±1.1) mmol/L,(1.5±0.3) mmol/L比(1.7±0.4) mmol/L,(2.9±0.5) mmol/L比(3.1±0.6) mmol/L,P >0.05].观察组PAL、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2.7±3.2)%比(59.4±3.0)%,(5.2±2.1)分比(7.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PAL和NDS评分,临床上值得推广.

  •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何大伟;李占甫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00 mg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及30 mg依达拉奉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合治疗;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患者均予以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相应的复查,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比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于治疗急性脑出血来说,神经节苷脂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临床疗效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对颅脑外伤的神经保护效果

    作者:周待令;张鹏;汪峰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颅脑外伤( 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压氧组(39例)和联合组(39例)。高压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时间为80~90 min,每日1次,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期,每日100 mg +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静脉滴注;维持阶段,每日40 mg+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4周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 MMSE)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水平、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并统计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血清NSE、MBP 的水平以及MCA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高压氧组患者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高压氧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8%(9/39)比30.77%(12/39),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可有效保护TBI患者脑部神经,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1202 条记录 11/61 页 « 12...891011121314...606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