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组织细胞肉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管瑜;吴春;王璇;时姗姗;叶胜兵;马恒辉;石群立;周晓军;饶秋;谭洋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组织细胞肉瘤(H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对2012-2016年2例原发性HS患者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例1,男,38岁,反复低热3月余.检查发现双侧颈前及锁骨上区多枚淋巴结肿大.入院后行淋巴结活检.例2,女,21岁,因右上肢疼痛1月余伴病理性骨折入院.入院后行“右肱骨近端肿瘤刮除植骨内固定术”.镜下大量单核组织样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体积大,胞质嗜酸或空泡状,核呈圆形、卵圆形,异型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68、CD163、lysozyme均(+),SMA、desmin、CD3、S-100、CD30、CD20、CD43、EMA、HMB45、CD21/35、Clusterin、Langerin、CD1a均(-).例2,BRAF V600E(+).病理诊断:2例均确诊为组织细胞肉瘤,其中1例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结论 组织细胞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应与淋巴造血系统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针对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威罗菲尼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大规模临床验证.

  • 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 V600E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冯冬冬;刘宝国

    目的 探讨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68例合并CLT的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通过Sanger测序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状态,将患者分为BRAF V600E突变阳性组(观察组)和突变阴性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钙化类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腺外侵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34、1.139、0.650、1.262、1.665,均P>0.05);两组间肿瘤大小、超声下癌灶形态、癌灶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071、3.877、6.96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合并CLT的PTC患者中,癌灶数量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是否携带BRAF V600E突变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263,95 % CI 0.049~1.402, P=0.118; OR=2.152,95 % CI 0.666~6.956, P=0.200).结论 携带BRAF V600E突变对合并CLT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响不显著.

  • BRAF V600E突变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外侵犯的关系

    作者:盛今东;邓建华;赵治艳;张玉洁;刘宝国

    目的:探讨BRAF V600E突变状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甲状腺切除术的262例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同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和BRAF V600E突变的检测。结果 BRAF V600E阳性与阴性患者甲状腺外侵犯的发生率分别为30.6%(45/147)及10.4%(12/115), CLNM阳性与阴性患者甲状腺外侵犯的发生率分别为30.8%(37/120)及14.1%(20/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一BRAF V600E阳性或CLNM阳性的患者PTC发生甲状腺外侵犯的风险显著增高(OR=5.02,95%CI=1.56~16.13,P=0.007;OR=3.94,95%CI=1.07~14.46,P=0.039)。BRAF V600E阳性合并CLNM的PTC患者发生甲状腺外侵犯的风险进一步增高(OR=11.09,95%CI=3.54~34.74, P<0.001)。结论 BRAF V600E突变及CLNM与PTC发生甲状腺外侵犯相关。 BRAF V600E阳性伴CLNM的PTC患者发生甲状腺外侵犯的风险进一步增高。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V600E突变与RET基因重排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少雄;掌娟;赵夫娟;鲍伟;张桂平;刘晓丹;吴畅;张金芳;凌铭;王开昕;谭敏

    目的:探讨BRAF V600E突变及RET基因重排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180例PTC患者的手术标本,以30例其他类型甲状腺良性或恶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提取DNA和RNA,检测BRAF V600E突变及RET基因重排状况。分析BRAF V600E突变、RET基因重排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原发灶直径、甲状腺包膜外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PTC中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为59.4%(107/180),对照组中未检测到BRAF V600E突变。 PTC中RET基因重排阳性率为42.2%(76/180),对照组中未发现RET基因重排。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在性别、发病年龄及肿瘤直径分层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在甲状腺包膜外浸润(χ2=5.46,P=0.01)、颈部淋巴结转移(χ2=3.36,P=0.02)及临床分期(χ2=6.36,P=0.03)分层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RET基因重排阳性率在性别、发病年龄和肿瘤直径分层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在不同甲状腺包膜外浸润(χ2=3.45,P=0.04)、颈部淋巴结转移(χ2=5.78,P=0.03)及临床分期(χ2=6.48,P=0.01)分层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RAF V600E突变及RET基因重排与PTC患者的甲状腺包膜外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状况有关。

  • β链蛋白和BRAF V600E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军梅;刘朝霞;徐作霖;崔云;杜江;徐丽;李桂林

    目的 检测β-catenin和BRAF V600E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评估其在颅咽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的颅咽管瘤标本.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不同类型颅咽管瘤的形态学特征,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其β-catenin、BRAF V600E以及Ki-67的表达.结果 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ACP)中,细胞核β-catenin呈阳性,见于漩涡状细胞丛、鬼影细胞旁的移行细胞和(或)散在分布的单个细胞,阳性率高达93% (39/42);而乳头型颅咽管瘤(PCP)中,细胞核未见β-catenin的阳性表达,仅细胞膜呈阳性表达.在PCP中,BRAF V600E的阳性比例为7/8,而ACP均呈阴性.3例颅咽管瘤的形态不典型,2例β-catenin呈细胞核阳性,符合ACP;1例显示上皮表面的纤毛BRAF V600E阳性,符合拉克氏囊肿伴鳞状上皮化生.ACP中,β-catenin核阳性细胞其Ki-67呈阴性.8例复发ACP患者的2次标本其β-catenin阳性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catenin、BRAFV600E分别为ACP和PCP的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形态不典型的颅咽管瘤的分型和鉴别诊断.

  • ER、PR、CD56和BRAF V600E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丽儒;杨虎;李双;宋旭东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e receptor,PR)、CD56和BRAF V600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R、PR、CD56和BRAF V600E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1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54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及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中ER、PR、CD56和BRAFV600E蛋白的表达.[结果]ER、PR和BRAF V600E在PTC组高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及结甲组;CD56在PTC组表达缺失,腺瘤组及结甲组高表达;ER、PR、CD56和BRAF V600E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R、PR、CD56和BRAF V600E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指标.ER、PR、CD56和BRAF V600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无关.

  • 新疆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 V600E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师艺;刘铭;马志萍;庞雪莲;张巍;崔文丽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原发性PTC 178例,石蜡包埋组织经QIAGEN试剂盒提取DNA,经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TC中BRAF基因点突变.结果 178例原发性PTC中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142例,突变率为79.8%(142/178).患者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被膜外侵犯BRAFV600E基因点突变率高(P均<0.05),而BRAFV600E基因点突变与患者性别、多灶性及淋巴结转移灶和肿瘤部位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新疆地区PTC中BRAFV600E基因点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作为PTC诊断提供依据.

  • BRAF VE1抗体在结直肠癌中检测BRAF V600E突变的应用

    作者:时姗姗;王璇;夏秋媛;陆珍凤;叶胜兵;杨万瑞;马恒辉;饶秋;周晓军

    目的 使用BRAF VE1抗体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样本中BRAFV600E位点突变,并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采用ARMS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状态,并使用测序验证.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样本中BRAF VE1抗体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2.9%.与甲状腺样本BRAF V600E突变相比,结直肠癌标本为细胞质着色,染色呈棕黄色.结论 免疫组化法可高效、快速、低成本初步筛选结直肠癌的BRAF V600E突变,但需分子检测进一步确认.

  • BRAF基因突变在胶质瘤中研究进展

    作者:王猛

    BRAF是RAF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睾丸组织中,通过Ras/Raf/Mek/Erk信号联级通路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BRAF基因突变在多种肿瘤如大肠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黑色素瘤等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基因突变在胶质瘤中有明显表达,不同突变方式对胶质瘤的影响不同,BRAF V600E抑制剂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本文就BRAF基因的突变方式、突变机制以及BRAF V600E抑制剂在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江晓燊;解乃昌

    目的 探讨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抗BRAF V600E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TC(n=50)、结节性甲状腺肿(n=30)、甲状腺腺瘤(n=25)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的表达,半定量分析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表达与PTC临床病理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 PTC 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的阳性表达率为74%(37/50),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 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Ⅰ~Ⅱ期 vs Ⅲ~Ⅳ期)和组织分型(经典型 vs 滤泡亚型)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甲状腺被膜外组织受侵犯与否对其表达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检测PTC石蜡组织切片BRAF V600E突变蛋白质的表达,可为PTC鉴别诊断,手术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资料.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 BRAF V600E 和 MAP2K1基因突变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曾凯旋;郭英;刘一雄;张微晨;张月华;李明阳;李侠;魏洁;吕杨;赵丹珲;王哲;闫庆国;郭双平

    目的:探讨我国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中 BRAF V600E 和MAP2K1基因突变发生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5例 LCH 组织标本,采用桑格测序法检测其中BRAF V600E 和 MAP2K1基因突变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 BRAF V600E 蛋白的表达。分析 BRAF V600E、MAP2K1基因突变与 LCH 临床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单/多系统)的关系。结果:在35例 LCH 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82.9%侵及骨组织,97.1%是单系统 LCH(single system LCH,SS -LCH),2.9%是多系统 LCH (multi -system LCH,MS -LCH)。桑格测序法检测 BRAF V600E 基因突变率为17.1%,MAP2K1基因突变率为14.3%,MAP2K1与 BRAF V600E 基因突变有互异性;免疫组化法检测 BRAF V600E 阳性表达率为28.6%,涵盖了桑格测序法测得的突变病例。BRAF V600E 和 MAP2 K1基因突变更多出现在未成年组(35.7%和28.6%),其中 BRAF V600E 突变在未成年人组与成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28);BRAF V600E 和MAP2K1基因突变对生存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我国 LCH 患者大部分都是 SS -LCH,主要侵及的部位是骨组织,且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为97.1%。桑格法所测的 BRAF V600E 和 MAP2K1基因突变率均低于西方报道,两者存在互异性,分别为17.1%和14.3%。所有 MAP2K1基因突变都是点突变,没有框内缺失突变,发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c.112 G >A p.E38K;BRAF V600E 和 MAP2K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未成年组中,提示各年龄层中 LCH 的发病机理可能不同,可能 RAS /RAF /MEK/ERK 通路在未成年人 LCH 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外这两种突变对 LCH 的生存无影响。

  • BRAF VE1抗体在检测结直肠癌BRAF V600E基因突变中的应用

    作者:张翔雁;武杰;冉雯雯;赵涵;邢晓明

    目的 研究石蜡包埋结直肠癌组织中BRAF V600E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条件,并评估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选用4例石蜡包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2例为测序证实的BRAF V600E突变型,2例为BRAF V600E野生型),分别在不同的抗原修复时间(24、32、40、48、56和64 min)下,采用抗BRAFV600E(VE1)鼠单克隆抗体进行BRAF V600E蛋白检测;选取佳条件,对116例结直肠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免疫组化阳性病例进行验证;以ARMS-PCR法为金标准检测11 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状态.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BRAF V600E免疫组化佳抗原修复时间为32 min;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BRAF V600E诊断的灵敏度为100%(3/3),诊断的特异度为99.1%(112/113),阳性的预测值为75%(3/4),阴性预测值为100%(112/112);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为99.1%(115/116).结论 采用BRAFV600E(VE1)抗体免疫组化染色与基因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是一种较为经济可靠的BRAF V600E筛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