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海绵窦区解剖学观察

    作者:梁强;李强;丁永忠;谢民;周旺宁;段磊

    目的 通过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海绵窦解剖研究,进一步明确海绵窦内神经血管关系,为海绵窦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8具成人尸头(共16侧海绵窦)上应用0度和30度柱状硬性内窥镜,模拟扩大经鼻入路进行海绵窦区解剖研究.结果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可清楚的显露海绵窦内结构;相关解剖标志有利于解剖定位.结论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是海绵窦区解剖及手术的佳入路.

  •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阮伦亮;靳凯;谭松;王福超;牟家民;王晓澍;霍钢;郑履平;孙晓川;杨刚

    目的 探讨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治疗.分析肿瘤的切除程度,患者的视力、视野改善情况,内分泌功能变化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全切除22例(69%,22/32),近全切除8例(25%,8/32),次全切除2例(6%,2/32).存在视力、视野损害的28例患者中,24例(86%,24/28)术后视力、视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腺垂体功能减退加重或出现新发腺垂体功能减退17例(53%,17/32),新发尿崩症12例(48%,12/25).13例(41%)术后出现嗅觉减退,3例(9%)出现严重记忆减退,发生脑脊液漏伴严重颅内感染1例(3%),脑干出血1例(3%).随访时间为4 ~22个月.随访期内复查MRI均未见肿瘤复发,1例死亡.结论 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安全、有效,全切除率高;但仍可能导致或加重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的损害,因此手术治疗过程中对于内分泌功能的保护仍需持续关注.

  • 扩大经鼻入路至鞍上区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作者:鲁晓杰;陈开来;王清;季卫阳;李兵;孙继勇;李江安

    目的 研究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至鞍卜区域的解剖.方法 选用20例尸头标本,模拟神经内镜下扩人经鼻入路,显露至鞍上区域,研究其周围解剖.结果 提出蝶安腔骨性后壁解剖学分区方法,描述视交叉上间隙、视交叉下间隙和眼动脉三角等解剖学慨念及其临床意义.结论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人路可以较好地显露鞍上区域.

  •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治疗鞍上型颅咽管瘤

    作者:寿雪飞;何文强;叶钊;马增翼;沈明;李士其;赵曜;叶红英;李益明;王镛斐

    目的 探讨多种技术辅助下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治疗鞍上型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91例鞍上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鞍结节入路切除肿瘤.术后定期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鞍区增强MRI扫描和内分泌检查.结果 91例患者中,全切除53例(58.2%),大部分切除13例(14.3%),次全切除25例(27.5%).术后68例(74.7%)患者的垂体柄达到解剖保留.62例视力、视野损害的患者中,35例(56.5%)术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3例,颅内感染3例,严重电解质紊乱3例,下丘脑功能障碍2例,颅内出血2例,鼻出血2例,视力下降1例.病理学检查均为颅咽管瘤.83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 ~ 54个月,平均(18.0±9.7)个月.内分泌检查显示新发肾上腺皮质激素轴功能减退34例,甲状腺激素轴功能减退30例,性腺激素轴功能减退15例,垂体后叶功能减退18例.鞍区MRI增强扫描发现肿瘤残留8例并进行放疗,2例复发接受再次手术.结论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治疗鞍上型颅咽管瘤患者的疗效较好,手术优势在于可以大限度、安全地显露肿瘤,并大限度地保留垂体柄.

  • 内镜下扩大经鼻手术入路治疗颅底中线病变研究进展

    作者:杜崇颖;何理盛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是在扩大经鼻蝶入路和神经内镜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相关解剖的研究进展,手术适应证已经扩展至处理颅底中线病变,如鞍上、鞍前、鞍后、鞍旁、斜坡和颅颈交界处等方面病变.现就以上各方面国内外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至颅底斜坡区的解剖学特点

    作者:许德栋;王文波;李勇;段震映;姚翰勋;戚圣金;夏学巍

    目的:观察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至颅底斜坡区的解剖标志,为内镜下进行该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5具,应用硬质内镜( Karl Storz)经双侧鼻腔插管,模拟扩大经鼻入路进行斜坡区解剖学观察。结果斜坡区划分为3个部分:上斜坡、中斜坡、下斜坡。鞍旁颈内动脉管隆起、斜坡旁段颈内动脉管隆起、视神经管隆起等为斜坡区骨性解剖标志,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脑神经Ⅵ、脑桥、椎动脉、脑神经Ⅸ~Ⅻ、延髓等为硬膜下解剖标志。结论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至颅底斜坡区的解剖学标志明确,可依据上述解剖标志进行该入路手术。

  • 扩大的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汤文龙;曾宪海

  •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中的几个重要解剖标志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勇;仇波;陶钧;王维;王健超;王义宝;王运杰

    目的:观察扩大经鼻手术入路中的几个重要解剖标志,为经鼻颅底外科手术入路方案的制定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10例尸头标本进行扩大经鼻入路神经内镜解剖,操作方法为双鼻孔入路,颅底开放范围包括后组筛窦、蝶窦及中上斜坡,外侧完整暴露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斜坡段。结果确认了筛前、筛后动脉的正常解剖位置,探明了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OCR)的解剖构成,内镜下观察重新对海绵窦进行解剖分区,并从经鼻内镜视角对展神经进行解剖分段。结论熟悉上述经鼻入路重要解剖标记,对于提高该手术入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扩大经鼻入路处理斜坡病变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作者:李俊峰;王守森;王如密;郑和平;张发惠

    目的 研究扩大经鼻入路到达斜坡区的相关显微解剖结构.方法 采用7例防腐尸颅,模拟经鼻手术入路,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对涉及的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和拍照.结果 前鼻棘至鞍底、鞍背和斜坡隐窝连线长度分别为(78.3±4.7)mm、(83.1±3.4)mm和(82.1±5.9)mm;以鼻腔底平面为基线,与上述结构矢状面夹角分别为31.4.±1.5.、33.1.±1.7.和31.1.±2.5..颈内动脉后垂直段间距为(18.0±1.8)mm,两侧展神经穿斜坡硬膜处间距为(22.1±1.6)mm.斜坡硬膜主要由脑膜背侧动脉供血.扩大经鼻入路斜坡骨质开窗两侧方界限为颈内动脉,上方为鞍底,向下扩展受鼻孔、硬腭的限制.结论 显微镜下扩大经鼻入路可良好显露中上斜坡区解剖结构,适用于中上斜坡区病变手术.

  • 扩大经鼻入路处理颅底病变的应用现状

    作者:吕剑;王守森;王如密

    扩大经鼻入路在传统经鼻蝶人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目的是以扩大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处理扩大的颅底病变,前方可到达颅前底后部,侧方可进入海绵窦内,后方可达到中上斜坡区,必要时还可进入硬膜下展开操作.本文就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的若干进展进行综述.

  •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与开颅入路切除颅咽管瘤对比分析

    作者:谭松;阮伦亮;靳凯;王福超;牟家民;黄华;杨刚

    目的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与开颅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46例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和54例开颅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肿瘤切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内镜组较开颅组肿瘤直径更大[(3.5±1.3)cm vs.(3.0±0.8)cm,P<0.05],切除率更高(67.4%vs.46.3%,P<0.05),术后视力、视野损害改善更佳(84.2%vs.59.5%,P<0.05),而术后腺垂体功能减退(56.5%vs.75.9%,P<0.05)、 永久性尿崩症(51.4%vs.72.7%,P<0.05)的发生率更低,但脑脊液漏发生率更高(4.3%vs.0.0%,P>0.05),住院时间更长[(17.0±3.6)d vs.(13.1±2.3)d,P<0.01].嗅觉减退(34.8%)和鼻出血(2.2%)为内镜组特有的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相比开颅入路肿瘤全切率、临床症状缓解率更高,部分并发症更低,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海绵窦解剖研究进展

    作者:梁强;丁永忠;李强

    近10余年来,神经内镜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与各种神经外科新技术、新工具,包括神经导航技术、立体定向技术、超声、激光等日益融合,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基本覆盖了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神经内镜已经成为许多神经外科医师的有力工具[1].海绵窦的位置深在,其内神经、血管丰富,容易损伤.应用传统开颅方式到达海绵窦内需要经过外侧壁上很多重要的神经、血管组织,创伤大且视野狭小模糊,而神经内镜恰恰具有人路直接、利用天然孔道,创伤小,视野广泛、清楚的特点.近几年来,应用内镜,通过扩大经鼻入路进入海绵窦已成为海绵窦区解剖研究的热点,为海绵窦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现综述如下.

  •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新进展

    作者:阮伦亮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儿童,占儿童颅内肿瘤的6%~8%[1].颅咽管瘤是神经外科领域治疗难令人满意的疾病之一[2].因其邻近重要的神经及血管组织,且往往包裹下丘脑-垂体轴,故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 目前对于颅咽管瘤治疗仍然以手术切除为主,在保留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前提下,大限度地切除肿瘤被认为是手术目标. 除了传统开颅手术入路,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较多的医疗中心开始开展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颅咽管瘤[3-6],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逐步得到证实[7],因此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对于改善颅咽管瘤的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本文就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 扩大经鼻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

    作者:薛亮;荆俊杰;魏梁锋;王守森;王如密;郑和平;张发惠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人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解剖特征,为相关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10例防腐尸颅,按经鼻路径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颈内动脉与蝶窦外侧壁和垂体的关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情况,测量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各分段与中线的距离.结果:前鼻棘到颈内动脉隆起凸点的连线长度为(74.5±3.1)mm,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可分为鞍旁部和斜坡旁部,主要有2个分支;前垂直段、前曲段、水平段、后曲段、后垂直段内侧壁与中线的距离分别为(7.4±1.0),(9.0 4±1.3),8.3±2.5),(7.6±1.4)和(8.9±1.5)mm.结论:采用扩大经鼻入路可处理侵袭海绵窦内侧腔的病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是扩大经鼻入路处理海绵窦病变所遇到的主要解剖结构,熟悉相关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对于减少术中出血、安全处理海绵窦病变有重要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