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中医体质学说论治慢性肾脏病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于敏;张波;王姣;史耀勋

    从中医体质学说探讨从体质论治慢性肾脏病(CKD)的意义.在临床治疗中根据CKD不同的中医体质分型,确立从体质论治CKD的基本治疗原则和药物的选择,及从体质论治CKD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具有"治病求本"的实际临床意义,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更能体现"个体化治疗"的思想.

  • 血肌酐、血尿素氮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时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迟雁青;刘琼;林海英;王秀芬;刘茂东;王保兴;李英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与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EA)的相关性,及CREA和BUN在不同年龄组CKD患者肾功能的敏感性.方法 测定96例CKD患者的CREA、BUN和GFR,依年龄分组进行相关关系的统计学处理,得出每组患者GFR与BUN、CREA的相关性.结果 全组患者GFR与BUN、CREA均旱负相关关系,P<0.01.且rBUN绝对值小于rCBEA绝对值;分组分析提示任一组GFB与BUN、CREA全部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全组患者结果一样;小于70岁的患者rBUN绝对值小于rCREA绝对值,大于等于70岁的患者其rBUN绝对值大于rCREA绝对值.结论 临床工作中,利用CREA和BUN评价CKD患者的肾功能时,应考虑到年龄因素可能会导致它们敏感性的变化.小于70岁的患者,CREA的敏感性高于BUN;对于等于大于70岁的患者,BUN的敏感性可能高于CREA.

  • 内源性硫化氢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晓光;邵凤民

    长期以来,环境中的H2S曾因其对人体的毒性被认为是一种有毒气体,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相继在大鼠和人类的脑组织中发现了含量相当高的内源性H2S后,才认为它具有生理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H2S是继NO、CO之后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1],同NO、CO一样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目前H2S与CKD的关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对H2S在CKD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CKD3~5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154表达能力的变化

    作者:杨涛;王惠明;颜奇;丁国华

    目的 探讨了CKD 3 ~5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154表达能力的变化.方法 以健康人外周血为对照组,以未接受血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3 ~5期(未透析组)及CKD 5期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透析组)外周血为实验组,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频率、CD3+ CD8-T细胞CD154的表达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KD 3 ~5期未透析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所占频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5期透析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为72.05% ±2.65%;未透析组为63.06%±3.37%;透析组为68.92%±3.22%).离子霉素联合佛波酯刺激全血后,各组表达CD154的CD3+ CD8-T细胞占CD3+ CD8-T细胞比例:未血液净化组(73.61%±1.91%)较对照组(79.78%±2.00%)及血液净化组(78.94%±2.4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取PBMC后用离子霉素联合佛波酯刺激,各组间CD15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 3 ~5患者存在CD3+ CD8-T细胞CD154表达能力下降,可能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 合并SAHS对CKD患者并发CVD的影响

    作者:李娜;杨林瀛;郭凤玲;郑洪飞;姜锋;庞桂芬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对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调查92例CKD患者合并SAHS的情况,并分析CKD病情严重程度与SAHS患病率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KD合并SAHS时对其CVD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92例CKD患者合并SAHS的患病率为83.70%(77/92),以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为主(49.35%,38/77);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合并SAHS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终末期肾脏病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HS是CKD患者并发CVD的预测危险因子(OR=9.41,95% CI:2.16-41.03);CKD合并SAHS患者CVD患病率明显高于CKD未合并SAHS者(P<0.05)。结论:CKD患者容易合并SAHS,且以CSA为主;同时,SAHS可以增加CKD患者并发CVD的风险。

  • 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汤海波;张晓斌;闫红;孙静;蔡红丽;陈秋月

    目的:了解血清胱抑素 C(Cys C)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评价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健康人群50例,明确诊断慢性肾脏病的患者50例,对所有健康人群组及慢性肾脏病组入选者检测 Cys 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运用改良的 MDRD 公式计算两组的 GFR,对两组入选者的患者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慢性肾脏病组进行跟踪监测上述检查1年,每3个月查1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人组的不同性别、体重的血清 Cys C 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慢性肾脏病组的血清 Cys C 较 Scr 更早的升高,与 GFR 呈负相关。结论:血清 Cys C 与 Scr 相比,不受性别、体重的影响,可以更敏感、有效的反应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指标,且其取材简便,价格不高,可以作为评价肾功能的新指标。

  • 以中医整体观念论治慢性肾脏病

    作者:王世荣;平高华;牛春兰

    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肾脏病于急性阶段未经控制后的慢性转归,中医从整体观点出发,认为五脏一体,天人相应,心身统一,并以此为依据,阐释与论治慢性肾脏痛.

  • 健脾益肾化浊祛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CKD2~3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欧娇英;高建东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浊祛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CKD2~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服健脾益肾化浊祛瘀方。两组均为3个疗程(一个疗程为4周)后,观察两组的中医证候、Scr、BUN、eGFR、Cys-c、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8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各项证候,明显降低Scr、尿素氮、Cys-c、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eGFR(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BUN、24 h尿蛋白定量、Scr值、Cys-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GFR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益肾化浊祛瘀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CKD2~3期的中医证候,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

  • sCD146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蒋宏伟;洪明玉;汪年松;周毅;严春华

    目的:探讨外周血sCD146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意义及其与肾功能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入选101例CKD患者,CKD1期28例,CKD2期25例,CKD3期16例,CKD4期14例,CKD5期18例,(无血透患者).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sCD146水平.分析sCD146在CKD各期中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组CKD患者sCD14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6.22±30.83)ng/ml.sCD146水平随着CKD1~5期进展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sCD146与Scr、BUN、β2-MG、CysC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6,0.680,0.685,0.604),与eGFR、Hb呈负相关(r分别为:-0.802,-0.586).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Scr是影响sCD146的独立因素.结论:sCD146与CKD肾脏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sCD146较好地反映了CKD患者肾功能的进展及严重程度;sCD146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内皮细胞的早期损伤情况,其能否作为检测CKD患者肾功能损伤新的内源性标志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 徐州地区老年健康体检者慢性肾脏病流行情况

    作者:卓朗;刘奇;丁伟洁;宋慧;杨科;王盖;汪秀英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在老年人群中的流行状况及常见危险因素.方法 以简化的肾脏疾病饮食调整研究(MDRD)公式求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使用美国肾脏病诊治K/DOQI提出了CKD的诊断和分期标准.结果 CKD患病率为26.63%,其中男性25.49%,女性29.07%(x2=9.562,P=0.002).60岁组患病率21.21%,平均每5岁递增3.05%,到85岁组已经达到36.45%.在全部CKD患者中CKD1期为占40.66%,2期占37.53%,3期占21.14%,4期占0.67%.尿镜检红细胞阳性率21.03%,蛋白尿阳性率5.96%,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5.81%,三者均随着年龄组增加而增加.结论 该地区老年人群CKD患病率较高,随年龄增长快,女性略高于男性,以尿红细胞阳性为主.CKD的发生与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浆黏度血症、高尿酸有相关关系.体检中应重视尿液检查,结合血肌酐检测和eGFR值的估计应该成为CKD早期诊断常规项目.

  •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丹

    目的 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探讨心肌酶谱对预测CKD非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78例CKD3~5期非透析患者及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血清心肌酶谱水平( LDH、AST、CK、CK-MB、IMA). 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相比,CKD各期心肌酶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随CKD进展呈升高趋势(P<0.05). 结论 随病情进展, CKD患者心肌酶谱渐升高,定期监测心肌酶谱水平对判断早中期、透析前期CKD患者心血管病变具有一定价值.

  • 钙离子阻断剂保护慢性肾脏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长江;周全;王小琴

    钙离子阻断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由于其降压效果肯定,对脂质代谢等影响小,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应用。近年研究发现, CCB 对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CKD)有一定的益处,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延缓CKD的进展。肾脏内钙离子通道主要分布于肾血管和肾小管。在肾小球入、出球小动脉壁上,不同亚型的钙离子通道分布不同,L型通道主要分布于入球小动脉壁,而T与N型通道则在入、出球小动脉壁上均有分布[1]。而这些特点正是CCB保护肾脏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拟就CCB对CKD的保护机制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 慢性肾脏病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

    作者:李婉莎;余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以甲状旁腺增生肥大、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增高和钙磷代谢紊乱为特征.SHPT还可引起各种骨病,增加软组织和血管钙化的风险,提高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目前SHPT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磷结合剂、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VDRA)及钙敏感受体(CaSR)激动剂等.本文综述SHPT治疗的药物临床评价,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 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作者:王佳;余毅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KD)5期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然而目前对于CKD 5期透析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尚无可供参考的相关指南.本文结合近年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研究,综述血栓素A2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血小板糖蛋白(GP) Ⅱ b/Ⅲ a受体拮抗剂及P2Y12受体拮抗剂在CKD透析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磷管理

    作者:许琳;关天俊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特征之一,并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是导致CK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磷水平可改善CKD患者的预后.本文总结高磷血症的发病原因及控制目标,从饮食控制、透析清除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结合近年研究成果综述高磷血症的治疗方法.

  • 复方α-酮酸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降压作用研究

    作者:李松杨;陈松;张正华;马骏

    目的 评价复方α-酮酸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CKD3~5期非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64例,患者均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2.52g/次,一日3次)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甲状旁腺素(PTH)和肾功能变化.结果 64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PTH均显著降低,但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KD患者采用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酮酸治疗对血压控制可能有帮助.

  • 复方α酮酸对CKD3~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降压作用探讨

    作者:李松杨;顾波;马骏;董蓓晔;赵颖丹;王汉清

    目的 观察复方α-酮酸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降压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CKD3~5期非透析伴高血压患者103例,接受低蛋白饮食(一日0.6 g/kg)联合复方α-酮酸(一日3次,每次2.52 g)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白蛋白(Alb)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103例患者治疗前平均收缩压(SBP)为(163.4±15.8) mmHg,治疗后为(137.5±14.8) mmHg,治疗前平均舒张压(DBP)为(87.9±12.9) mmHg,治疗后为(77.0±9.6) mmHg,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总有效率达83.5%.治疗后PTH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后BUN、Scr及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不同分期亚组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均显著降低,但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指标评价表明,CKD 3期患者治疗后Scr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CKD伴高血压患者采用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血压控制,对CKD 3期患者肾功能改善效果显著,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4~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沈杰;周蓉;蒋茜;冯雪芳;陈闽东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4~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肾内科就诊和治疗的10例慢性肾脏病4~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给予非布司他20 mg/d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尿酸水平及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评价上述患者接受非布司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接受非布司他治疗后,10例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有升高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试者均未见有痛风发作,未出现胃肠道反应、白细胞计数下降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慢性肾脏病4~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接受低剂量非布司他较短时间治疗即可获得良好的降血尿酸效果,同时安全性较好.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其他肝外器官疾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钰雯;翁亚丽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目前全球慢性肝脏疾病常见的原因.NAFLD除可增加与肝脏疾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与其他肝外器官疾病有关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超出肝脏相关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CVD)、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肾脏疾病(CKD)引人关注.本文简要概述NAFLD及其与T2DM、CVD和CKD等肝外器官疾病的相关研究.

  • 慢性肾脏病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其治疗策略

    作者:李婉莎;余毅

    钙磷代谢紊乱是慢性肾脏病(CKD)特别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各类肾性骨病,还可促进血管钙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死亡风险,有效控制和管理钙磷代谢紊乱与CKD患者的长期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总结CK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病情况、危害、监测频率、靶目标值及其治疗策略,从维持正常血钙、降低高血磷、控制异常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等方面简要综述钙磷代谢的管理策略.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