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MDA、SOD及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张新;罗伟;李保东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已知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及其脂质过氧化作用参与了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害.自由基可引起红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使细胞变形性降低和细胞膜结构破坏,引起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导致血液流变性的异常[1].

  • Fenton体系、H2O2损伤红细胞膜分子流变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黄益民;虞欣;赵辉;郭金良;孙素琴;公衍道;李勇

    Fenton反应体系是由H2O2和二价阳离子配制成的反应体系.为区分Fenton反应体系和单纯H2O2作用分别对红细胞膜脂质及蛋白分子流动性影响的不同,本文通过微吸管法、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ESR)、激光拉曼波谱仪等分别对体外Fenton反应体系和单纯H2O2作用30分钟后,及恢复3小时后的红细胞膜剪切弹性模量μ、细胞表面指数Si、膜整体结构、膜蛋白分子τp及脂质分子τl相对旋转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①Fenton反应体系导致了红细胞膜的μ值明显增加,但Si无明显改变;②Fenton反应体系使红细胞膜中的β-胡罗卜素构象的卷曲形式增加,提示膜整体结构改变;③Fenton反应体系致使红细胞膜蛋白分子τp及脂质分子τl明显延长;④恢复3小时后除红细胞膜脂分子τl值外,上述改变的可逆性较差;⑤H2O2作用只引起红细胞膜τp值增加,但并未影响膜脂质分子流动性和红细胞变形性;因此证明Fenton反应体系作用后红细胞流变性的改变主要为其中的自由基损伤所致.

  • 急性低氧运动对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形态的影响及电解质饮料的干预效果

    作者:许春艳;胡扬;田野;刘海平;张海霞;鲁政

    目的:探讨急性低氧运动对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以及补充电解质饮料的干预效果.方法:受试者为8名健康成年男性,均进行两次实验.第1次为急性低氧运动加补充电解质饮料(运动前和运动中)实验,第2次为急性低氧运动不补充任何液体实验,两次实验间隔1周.受试者以70%大摄氧量(VO2max)强度在低氧环境(O2浓度为15.5%,环境温度为20℃,湿度为55%)下进行1小时的功率自行车运动.分别测定受试者运动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其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不补液情况下,受试者运动后的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增加(P<0.01).红细胞形态由双凹圆盘形变为一面凸、一面凹的草帽形.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电解质饮料,受试者运动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运动前相比变化均不显著(P>0.05),且运动后红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电解质饮料可缓解急性低氧运动对机体血液流变性产生的不良影响.

  • 急性肾衰竭家兔红细胞流变性变化

    作者:许帼杰;刘静佩;籍强;吴佳昱;王增娟;李宝亮;姜华;牛春雨;赵自刚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ARF)家兔红细胞流变性变化.方法:38只健康家兔分为对照组(n=8)与模型组(通过肌肉注射1%HgCl2复制ARF模型,分为12 h、24h、48h三个亚组,n=10).在相应时间点,乌拉坦麻醉后,经颈动脉插管留取动脉血标本,检测肾功能与红细胞流变性指标.结果:模型组家兔血浆尿素、肌酐在12 h、24h、48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延长组间呈升高趋势.模型组12 h红细胞电泳时间高于对照组,电泳率、电泳迁移率低于对照组;模型组24h红细胞电泳时间低于12 h,电泳率、电泳迁移率显著高于12 h;模型组48h红细胞电泳指标与其它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家兔血沉、血沉方程K值和血沉校正K值随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但仅在48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间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在ARF发展进程中,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电泳率与迁移率降低,后逐渐恢复正常;血沉指标逐渐增高.

  • 临床外科领域中的红细胞流变学研究

    作者:张东;赵砚丽

    红细胞流变学主要研究红细胞在流场中的变形、聚集和粘附特性及其生化基础.研究不同病理条件下这些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红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有形成分,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对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有重要影响.临床红细胞流变学研究多集中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内科系统疾病上,而近年来外科学领域对红细胞流变学的研究显著增多,取得了很多成果,现就红细胞流变学在临床外科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静脉输入休克肠淋巴液对正常大鼠红细胞流变性的作用

    作者:鲁蓓;李志鹏;张立民;司永华;张玉平;赵自刚;牛春雨

    目的 观察静脉输入休克肠淋巴液对正常大鼠红细胞流变性的作用.方法 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后,引流低血压1~3h的肠淋巴液.将引流的休克肠淋巴液离心去细胞后的淋浆以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经股静脉回输至正常大鼠(2 ml/kg),时间为30 min;另一组大鼠输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输液结束后2.5h,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红细胞电泳能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变形性与聚集性等反映红细胞流变性的指标.结果 静脉输入休克肠淋巴液降低了正常大鼠红细胞的电泳率与迁移率,延长了红细胞电泳时间,但对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休克肠淋巴液是引起红细胞流变性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 12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红细胞流变性分析

    作者:韩英;聂英坤;姜礼红;于卫刚;朱秀英

    目的探讨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对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影响,阐明改善血液粘滞度和微循环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方法对 12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实验组)和 100例无骨质疏松症的门诊体检者(对照组),分别采用 LBY- N6A自清洗螺旋式粘度仪测定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电泳指数;统计学分析采取两组间比较的 t检验.结果(1)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沉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 P<0.05;(2)骨质疏松症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及电泳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3)骨质疏松症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红细胞流变性的改变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除补充钙剂、维生素 D及激素替代治疗外,也应该重视血液粘度和微循环的改善.同样,临床工作中的防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时所采用的降纤、降粘治疗,也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起重要作用.

  • 通脉促活胶囊对兔红细胞流变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剑刚;许勇钢;兰洁英;马增香

    目的观察通脉促活胶囊对兔实验性高粘滞血症的红细胞流变性的作用.方法用高分子右旋糖苷对兔造成高粘滞血症,即血瘀证动物模型,通过对动物血液粘度和红细胞流变性指标的检测,观察通脉促活胶囊的药理作用.结果通脉促活胶囊具有降低血液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和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给药后,红细胞聚集指数为14.29±5.06%,红细胞变形指数为45.58±6.41%,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脉促活胶囊具有降低兔血液粘度,增加细胞流动性,改善红细胞流变性的作用,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绝经妇女促性腺激素和血脂水平与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特点

    作者:孙慧谨;王卫光;吴畏;胡晓玲;江芹

    目的观察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和血脂水平与红细胞流变性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性激素、血脂、红细胞流变性的测定.结果 (1)在女性刚进入更年期阶段(40~50岁),血脂水平及雌激素水平尚在正常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加(51岁以后),血脂水平逐渐升高,雌激素水平则逐渐降低,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则呈先逐渐升高然后逐渐降低.(2)绝经妇女大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处于异常状态,但随着年龄的增加(61岁以后),绝经妇女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形指数等指标更加异常显著变化.结论女性进入绝经期后,其血脂水平和雌激素水平,以及红细胞流变学等均逐渐发生异常改变.维持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对降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十分有益.

  • 11种中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吉中强;宋鲁卿;高晓昕;刘宗田;牛其昌;刘孟宇

    目的:观察11种调脂中药对大白鼠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聚集及变形的影响.方法:大白鼠随机分组,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及变形指数.结果:赤芍、大黄、黄连、枳实、银杏叶、山楂、徐长卿、茶叶、葛根、灵芝、陈皮均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作用(P<0.001),赤芍、枳实、黄连的抑制作用较阿斯匹林明显(P<0.05~0.01),赤芍等10种中药能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P<0.05~0.01),所有11种中药对红细胞变形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11种中药能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赤芍、大黄、黄连、枳实、山楂、徐长卿、茶叶、葛根、灵芝、陈皮还具有降低红细胞聚集的作用.

  • 血塞通对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相关参数的影响

    作者:王萍;李彗风;宋鲁卿

    ①目的观察血塞通对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流变性、甲襞微循环改变的影响.②方法86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血塞通,安慰剂组(41例)口服安慰剂,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服药后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流变性、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并与对照组(38例)进行比较.③结果2型糖尿病病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率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性明显降低,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F=7.5~17.2,q=4.2~8.4,P<0.05、0.01).血塞通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率,并能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加快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q=4.0~11.9,P<0.05、0.01).④结论血塞通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聚集,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加快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

  • 连续腰麻对老年病人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龚琰;符丽;陈传义;何柱良

    数仅T3低于T0(P<0.01),而CEA组均低于T0(P<0.01),但麻醉后各时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在整个围术期均未改变.结论:连续腰麻可以改善老年病人红细胞流变性,有利于减少围术期血栓发生.

  • 合理选用红细胞流变性指标是诊断血液高黏滞的需要

    作者:张翼;秦任甲

    目的:针对目前国内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报告单存在指标项目过多的现状,通过分析某医院现行的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报告单,揭示红细胞流变性检测中报告单所反映的各种存在问题,指出指标设置的不合理之处,从而提供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规范化建设的原则.方法:通过对现行由厂家提供的某医院的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报告单的分析,列举报告单中指标设置及其检测结果的各种存在问题,揭示红细胞流变性检测指标设置的混乱性.结果:通过对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报告单的分析,发现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报告单的红细胞流变性存在指标过多,指标优劣混杂、指标定义不清的混乱状况.结论:目前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报告指标设置混乱的状况,已经对临床医生准确判断血液高黏滞造成严重影响.文章提出改进的必要,并强调指出,有关专家、学者应对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报告指标设置加强研究,有关主管部门、学术机构应组织专门的研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报告的规范化方案,尽早改变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混乱状况.

  • 骨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但伶;季道如;黄燕;陈玉培

    目的:观察骨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5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不同时间点红细胞流变学特征以及术前和手术结束时红细胞压积和钾离子浓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洗涤前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变形性下降,经过洗涤处理后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洗涤前相比,实验组洗涤后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而钾离子浓度明显降低.结论:骨科手术中,输入洗涤后的自体血液对机体整体血液流变学特性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 不同压力CO2气腹对兔动脉血气和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作者:叶占勇;刘合年;李军;徐贵森;刘英海;侯景利

    目的 研究不同压力CO2气腹对兔动脉血气分析值和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18只雌性健康兔按气腹压力随机均分为3组:气腹压0mmHg组(Ⅰ组)、气腹压10mmHg组(Ⅱ组)和气腹压15mmHg组(Ⅲ组).每组兔均在不同的压力下接受气腹1h.测定CO2气腹前5min(T0)、CO2气腹后30min(T1)、CO2气腹后60min(T2)的动脉血气分析值和红细胞流变性参数.结果 气腹后30~60min,Ⅱ组与Ⅰ组比较,pH、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下降(P<0.05),PaCO2、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显著增加(P<0.05).Ⅲ组各参数变化更为显著(P<0.01).PaO2、红细胞压积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CO2气腹后,动脉血pH下降、PaCO2升高,红细胞流变性减弱.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