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性昏迷患者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四新;崔国胜;刘刚

    目的:探讨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性昏迷患者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性昏迷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2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GCS评分、NIHSS评分、5-HT、DA和Ach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2组GCS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GCS评分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NIHSS评分治疗后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5-H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DA和Ach治疗后升高(P<0.05);观察组DA和Ach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厥阴经电刺激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性昏迷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 脑波治疗仪辅助治疗脑性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研究

    作者:洪丽蓉;狄海波;陈波;沈国理;喻森明;汪婧平;祝宇平

    [目的]探观察脑波治疗仪治疗脑性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脑波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脑波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脑波治疗仪治疗,根据昏迷恢复量表(com recovery scale-revised,CBS-R)评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脑波治疗组CBS-R由(5.6±1.9)增至(12.4±4.5);对照组CRS-R由(5.2±1.7)增至(9.6±4.80);脑波治疗仪的临床有效率为70.0%;对照组为40.0%;脑波组的平均促醒时间为(22.1±7.8)d,对照组为(26.9±4.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波治疗仪辅助治疗对脑性昏迷患者具有良好的促醒作用.

  • 手厥阴经电刺激对脑性昏迷患者促醒作用

    作者:刘四新;崔国胜;柳爱军;夏清岫;王立胜

    目的:探究手厥阴经电刺激对脑性昏迷患者促醒作用.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性昏迷患者为研究,随机抽取12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2组.常规治疗患者归为对比组,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患者归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及右侧椎动脉(R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差异并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为(9.74±1.28)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以及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LVA、RVA的Vm以及Vs水平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BA、LVA、RVA的Vm以及Vs水平均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性昏迷患者,采用手厥阴经电刺激可提高其GCS评分以及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具有较佳的促醒作用,可推广使用.

  • 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脑性昏迷疗效观察

    作者:刘四新;崔国胜;柳爱军

    目的 观察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脑性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脑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昏迷程度、脑功能障碍、意识苏醒状况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并评估2组治疗后意识苏醒总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GCS和EEG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DR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意识苏醒总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苏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BA、RVA及LVA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手厥阴经电刺激治疗脑性昏迷,可有效提高患者脑部血流量,改善脑部病理生理状态,缓解患者昏迷程度和脑功能障碍,对于促进患者的苏醒具有积极的作用.

  • 感知唤醒干预对ICU脑性昏迷患者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艳;顾宇丹

    目的 探讨感知唤醒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ICU)脑性昏迷患者中对觉醒意识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ICU接收的脑性昏迷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脑性昏迷患者40例为观察组,实施感知唤醒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GCS、EEG、DRS评分、ABEP潜伏期、意识状态恢复和苏醒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2周、3周、4周后GCS、EE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ABEP绝对潜伏期和峰间潜伏期均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状态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知唤醒干预运用于ICU脑性昏迷患者中可显著提高觉醒意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手厥阴经电刺激对脑性昏迷的治疗

    作者:孙龙;韦鹏翔

    脑损伤性及脑卒中引起的昏迷或迁延性昏迷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治疗方面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方法,目前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药物治疗、高压氧、电刺激及对症支持治疗等.经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此类病人是目前研究热点,中医针灸在脑性昏迷的促醒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 手厥阴经电刺激对脑性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韦鹏翔;孙龙;刘四新;刘靖;刘红玲;张小津;李秀芬

    目的 研究手厥阴经电刺激对脑性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机制.方法 20例脑性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治疗组(n=10),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即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厥阴经电刺激.在第一次治疗前,对两组病人均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患者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PI).检测结束后立即给以治疗组病人手厥阴经电刺激30min,刺激结束后在同一体位,同一条件下行第二次检测.对比刺激前后即时的血流变化情况.每天给予手厥阴经电刺激30 min,持续电刺激1个月后再次对对照组及刺激组进行相同TCD指标的检测,比较检测结果.1个月后两组治疗相同.对比治疗3(个月时的GC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语言功能情况.结果 刺激组患者手厥阴经电刺激对脑性昏迷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状态有明显的即刻效应.持续刺激1个月后,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伤后3个月时,刺激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刺激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非刺激组.结论 手厥阴经电刺激能提高脑性昏迷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对于促进脑性昏迷患者的苏醒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 静滴纳洛酮及胃内注入安宫牛黄丸治疗脑性昏迷的临床探讨

    作者:黄影柳

    目的观察分析静滴纳洛酮及胃内注入安宫牛黄丸对脑性昏迷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4例脑性昏迷病人均予静滴纳洛酮6~8 mg/d,胃内注入安宫牛黄丸2丸/日,予入院时,24小时、72小时、及1周应用Glasgow-Pittsburgh评分,预后采用GOS国际评分.结果治疗组入院时,24小时、72小时,1周G-P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恢复良好有差异,死亡率减低.结论静滴纳洛酮及胃内注入安宫牛黄丸抢救脑性昏迷有显著疗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 对重型颅脑外伤后脑性昏迷患者的治疗体会

    作者:王天成;邹建军;刘会;张佩斯;岳楠;刘姝

    由于重型颅脑外伤原因引起的昏迷,通称为脑性昏迷.这一类病人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及时,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苏醒及恢复生理功能.自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本院收治4例重症颅脑外伤后脑性昏迷病人,疗效显著.

  • 基于脑性昏迷患者感知水平的唤醒干预对其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潘守国

    目的 探讨感知水平唤醒干预措施在脑性昏迷患者干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ICU科2012-01-2016-01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伴重度脑性昏迷,根据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分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ICU护理措施,观察组39例在常规ICU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脑性昏迷患者感知水平的唤醒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理前后不同时期GCS评分(格拉斯昏迷评分)、EEG(脑电图评分)、DRS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并比较2组(ABEP)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潜伏期意识状态以及苏醒情况.结果 干预2~4周后2组GCS、EEG及DRS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BEP潜伏期情况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状态恢复总有效率及苏醒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脑性昏迷患者感知水平的唤醒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意识状态,有助于患者预后苏醒,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 胃管注入安宫牛黄丸治疗脑性昏迷的研究

    作者:徐静泓;朱祖福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分全身性疾病和颅内疾病两大类.而脑性昏迷,主要指由颅内疾病、代谢性疾病所致昏迷,包括脑血管病、闭合性脑外伤、感染性疾病,肝肾性脑病、糖尿病酮症、低血糖、中毒等.本文剔除脑血管疾病、脑外伤所致脑性昏迷,其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但随着昏迷持续时间延长,必然导致脑功能不可逆损害,及许多并发症,影响脑复苏,影响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为此,我科于1995年应用胃管注入安宫牛黄丸治疗脑性昏迷50例,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 电针对脑性昏迷患者早期促醒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惜瑜;韦志杰

    目的:观察和研究电针对脑性昏迷者早期促醒的疗效.方法:将82例脑性昏迷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而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段苏醒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电针刺激后脑动脉血流速度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5%,高于对照组;平均苏醒时间治疗组为(19.00±3.50)d、对照组为(30.00±2.00)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疗程时,治疗组NIHSS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电针刺激后,治疗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电针刺激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电针能明显促进脑性昏迷者旱醒.

  • 感知水平的唤醒干预在改善脑性昏迷患者觉醒意识中的应用

    作者:龙英华

    目的 探讨感知水平唤醒干预措施应用于脑性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脑性昏迷的患者56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0月脑性昏迷的患者5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开展感知唤醒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在不同时期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苏醒情况及意识状态.结果 患者在治疗后1、2、3、4周末,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在1~10 d、11~20 d及21~30 d观察组苏醒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感知水平的唤醒干预措施应用于脑性昏迷患者,能改善其意识状况,并促进苏醒.

  • 应用"唤醒优质服务链"对脑性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观察

    作者:殷世明;何平

    目的 观察"唤醒优质服务链"对神经外科监护室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 2011年4月实施"唤醒优质服务链"以前的85例作为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护理为主,辅以促醒治疗;2011年4月后实施"唤醒优质服务链"的78例为试验组,接受促醒治疗早期介入、与常规治疗护理并重、多科室密切合作的"唤醒优质服务链".对患者出现呼唤反应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第1周两组患者呼唤反应和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第4周两组患者呼唤反应和G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唤醒优质服务链"可提高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呼唤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多感官综合促醒模式对ICU病房脑性昏迷患者意识觉醒及预后康复影响分析

    作者:徐茜;耿钰娟

    目的:分析多感官综合促醒模式对ICU病房脑性昏迷患者意识觉醒及以后康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收治的76例颅脑损伤伴重度脑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多感官综合促醒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GCS评分、EEG评分、DF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意识状态恢复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平均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多感官综合促醒模式用于ICU病房脑性昏迷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意识状态,促使患者尽快苏醒,预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