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寒地区冠心病辨证治疗前后 QTcd、JTcd 及 CRP 的变化

    作者:郭勤

    目的:观察高寒地区虚实2型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前后 QT 离散度(QTd)和 JT 离散度(JTd)与 C -反应蛋白(C - 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比较134例高寒地区冠心病(CHD)患者中偏实型组69例与偏虚型组65例 QTd 、JTd 和校正 QTd(QTcd)和校正 JTd(JTcd)及 CRP 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偏实型组与偏虚型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QTd、QTcd、JTd 、JTc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治疗前后 C -反应蛋白(C - reactive pro-tein,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QTcd、JTcd 与 CRP 在治疗的变化中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4、0,57,P <0,01)。结论中医辨证论治高寒地区冠心病(CHD)偏实型与偏虚型患者,治疗前后 QTcd、JTcd 及 CRP 有显著的改善,在临床中医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 前后 QT 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比较

    作者:万明勇;郑春华;邹思纹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后 QT 离散度(QTd)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成功实施 PCI 的 AMI 患者78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 PCI 前及术后2周检测 QTd 和 HRV 相关指标,对照组在入组时检测。HRV 指标主要包括24 h 全部正常 RR 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 RR 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及正常相邻 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 R - R 间期相差≥50 ms 占总窦性心率的百分数(PNN50)等。结果 QTd 及 QT 矫正离散度(QTcd)在正常对照组及 AMI 患者 PCI 治疗前后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660.300,F =499.095,P ﹤0.05),观察组治疗后 QTd 及 QTcd 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P ﹤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与对照组之间有关 SDNN、SADNN、rMSSD 及 PNN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103.068,F =69.145,F =89.471,F =45.27,P 均﹤0.05)。治疗前后 HRV 时域各指标比较,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 P ﹤0.05)。结论 HRV及 QTd 联合分析,可对 AMI 患者诊治和预后做相对准确的评估。

  • 左室舒张功能分期与 QT 离散度的关系

    作者:柴青芬;邵玮玮;李玉玲;阮伟丽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功能分期和 QT 离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舒张功能不全75例,分为松弛功能受损型、假性正常型和限制性充盈型,并设立正常型作为对照组.心电图选取常规12导联,记录各导联的 QT 值,计算 QT 离散度(QTd)和校正 QT 离散度(QTcd).结果:QTd、QTcd 分别为:正常型(20.8±5.7)ms,(26.1±5.4)ms;松弛功能受损型(27.1±4.3)ms,(34.1±6.6)ms;假性正常型(32.3±6.7)ms,(38.1±6.8)ms;限制性充盈型(39.4±9.5)ms,(47.5±11.6)ms(P<0.05).结论:病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 QTd、QTcd 较正常型延长,且随着舒张功能不全分期的加重,其 QTd、QTcd 逐渐延长,说明心肌细胞电活动的不稳定性及不同步性增加.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王宏军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对校正 QT 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 UAP 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心绞痛疗效明显提高,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缩短,QTcd 明显降低(P <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改善 UAP 疗效,降低 QTcd。

  • 观察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 QT 离散度变化

    作者:杨朔;孙建敏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 QT 离散度变化。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128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分为冠心病组80例、正常组48例,观察比较平板运动试验 QT 离散度。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组运动前 QT 离散度有显著差异性,并且在运动中差异进一步扩大,运动后仍有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QT 离散度联合 ST 段指标观察能显著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率,是简单、无创性检测方法,值得临床重视。

  •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覃湘林;陈丹;王宏

    目的探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 QT 离散度(QTd)及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将 68 例 AMI 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 例)与对照组(35 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对照组仅进行基本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 QTd 的变化和观察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 QTd 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对 AMI 患者的 QTd 有改善作用,降低 AMI 患者的远期猝死及心衰发生率.

  • 心率减速力及 QT 离散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硕;冷永群;卢佳佳;宋旷蓉;邓宇英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DC)及 QT 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心衰组),随访一年,根据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43例)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57例);根据有无心源性猝死分为猝死组(18例)和生存组(82例)。同期100例在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早期 DC 值和 QTd 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衰组、室性心律失常组及猝死组患者的 DC 和 QTd 值分别和对照组、非室性心律失常组及生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 QTd 与 DC 呈负性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 DC 和 QTd 值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敏感指标。

  • 急性砷及砷化物中毒心电图分析暨QT离散度对预后的观察

    作者:王晋云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急性砷中毒心肌损害及观察QT离散度(QTd)对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常规12导联同步描记.结果急性砷及砷化物中毒可致广泛组织器官损害,而心血管系统出现早且较明显.结果表明:QT间期延长、QTd增大>ST-T改变>传导阻滞>其它.结论QTd的增大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程呈正相关,是预测心脏事件、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之一.

  • 96例重症肺炎患儿QT离散度与心功能改变的关系探讨

    作者:王辉;吴海波;赵小兵

    目的:重症肺炎患儿心电图检查 QT 离散度与患儿心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96例确诊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是否合并心衰,分为心衰组39例、肺炎组57例,同龄正常儿童5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三组儿童的心功能、心肌酶谱指标及心电图 QT 离散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心衰组患儿的QT 离散度测定值显著大于肺炎组、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衰组患儿的 CK-MB、ɑ-HB-DH 测定值显著的大于肺炎组、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衰组患儿心功能指标 LVEF、FS、CI、PFVA 测定值显著小于肺炎组、健康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婴幼儿的 PFVME 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衰组患儿心功能指标的 QT 值与 LVEF、FS、CI、测定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0.05);与 PFVME、PFVA 的相关系不明显(P >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心电图检查 QT 离散度测定,对于判断患儿心功能受损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患儿的诊治。

  •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 QT 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袁义燕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 QT 离散度(Qtd,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接受 PCI 术治疗 ACS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变化,心电图监测治疗前后两组 QT 离散度的变化,两组均随访1年,统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指标(mPAR、PRU)、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体40配体(sCD40L)水平及QT 离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MPAR、PRU 均低于对照组[(30.26±8.42)%、(114.36±10.26)U 比(39.33±9.4)%、(143.86±12.65)U](t =4.542、11.454,均 P <0.05),其 hs-CRP、sCD40L 低于对照组[(2.12±0.62)mg/L、(1.71±0.94)μg/L 比(2.94±0.44)mg/L、(2.76±1.23)μg/L](t =6.748、4.289,均 P <0.05),且 QTd、QTcd 低于对照组[(25.41±3.32)ms、(26.12±4.26)ms 比(29.52±2.98)ms、(30.51±3.97)ms](t =5.826、4.768,均 P <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或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比15.00%)(χ2=3.913,P <0.05)。结论 ACS 患者 PCI 术后采用替罗非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减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缩短 QT 离散度,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 脑利钠肽对心肌梗死兔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

    作者:徐红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对兔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区缝隙连接蛋白43(Cx43)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 组),心肌梗死组(MI 组),心肌梗死后人重组脑利钠肽(recombinan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干预组(rhBNP 组)。rhBNP 组自术后即刻给予 rhBNP (0.01μg/ kg/ min)持续静脉泵入24 h;MI 组、Sham 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入。术后8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电生理实验;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显微镜技术检测 Cx43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MI 组较 Sham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P <0.01),rhBNP 组较 MI 组 LVEF 提高(P <0.05)。MI 组较 Sham 组 QT 离散度明显延长(P <0.01),rhBNP 干预后 QT 离散度缩短(P <0.05)。Sham 组的 Cx43荧光斑分布较均匀,MI 组梗死灶周 Cx43的数量较 Sham 组明显减少,且分布紊乱,rhBNP 组梗死灶周 Cx43数量增加,不均一分布的程度减轻。结论脑利钠肽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 Cx43的重构,这可能是脑利钠肽抑制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机制。

  • 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

    作者:李莉;黄贵雨;董建增;张军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 方法: 记录61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前后静态12导联心电图, 计算QTd,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61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性治疗前QTd为(105.7±41.3) ms,介入性治疗后QTd为(59.4±28.6) ms,前后相比QTd差异有显著性(P<0.01).PTCA术后与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QTd分别为(62.9±29.2) ms和(56.2±28.1) ms,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 冠心病经介入性治疗后QTd明显减小,QTd可作为介入手术后心肌再灌注成功的参考指标.是否可作为冠脉再狭窄的早期指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高血压病左室收缩功能与QT离散度分析

    作者:龙佑玲;林桦;苏勇;谭志胜;王庆淑

    QT离散度(QTd)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的程度,其对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预测已有较多报道[1,2].高血压常因心脏功能不全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本文作者对正常组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QTd与PEP/LVET作相关分析,旨在了解EH者左室收缩功能与心肌复极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EH组:1997~1998-08因EH住院患者100(男54,女46)例,年龄38 ~80(59±13)岁,Ⅰ期30例,Ⅱ期47例,Ⅲ期23例,高血压的诊断和分期按WHO标准.正常组 :同期住院患者50(男26,女24)例,年龄28~74(57±13)岁,均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脏血管疾病.1.2 方法二组患者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同步描记Ⅱ导联心电图、颈动脉图(CPW)和心音图,纸速25,50,100 mm/s,仪器采用ECG-6353心电机械图仪.1.3 观察指标①QTd:QT间距的测量及计算由一位医师负责,每例测量导联不少于8个导联,每个导联至少测量3个QT间距,取其均值.②左室射血时间与左室射血前时间的比值(PEP/LVET).1.4 统计学处理各测定值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均数的差异用t检验,PEP/LVET与QTd,心率校正的QTd(QTcd)之间的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并作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2 结果2.1 正常组与EH组QTd及PEP/LVET比较 EH组QTd,QTcd及PEP/L VET均较正常组明显延长或增大(P<0.01),见表1.表1 正常组与EH组QTd及PEP/LVET比较 (±s)指标正常组(n=50)EH组(n=100)QTd(ms)31±1142±12bQTcd(ms)32±1547±15bPEP/LVET0.33±0.060.44±0.09b与正常组比较,bP<0.01.2.2 EH组中QTd及PEP/LVET分期比较三期高血压中QTd,QTcd不随高血压的增加而延长,PEP/LVET随高血压分期的增加而增大,Ⅰ期与Ⅱ期比较QTd,QTcd及PEP/LVET 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期与Ⅲ期QTd,QTcd无显著性差异,PEP/LVET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2.表2 EH组三期之间QTd及PEP/LVET比较 (±s)高血压分期例数QTd(ms)QTcd(ms)PEP/LVETⅠ期3040±842±140.37±0.05Ⅱ期4747±15b44±23b0.46±0.07bⅢ期2342±1544±140.58±0.09d与Ⅰ期比较,bP<0.01;与Ⅱ期比较,dP<0.01.2.3 EH组中QTd与PEP/LVET的关系根据心功能状态将EH者分为三组进行比较,心功能异常Ⅰ组QTd,QTcd较心功能正常组延长(P<0.05),心功能异常Ⅱ组较心功能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见表3.用直线回归分析100例EH者的QTd,QTcd与PEP/LVET的关系, 结果表明PEP/LVET与QTd,QTcd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7174,P<0.01;r=0.7168 ,P<0.01).表3 EH组中不同心功能状态下QT离散度比较(±s,ms)心功能(PEP/LVET)例数QTdQTcd心功能正常组(≤0.40)3636±840±10心功能异常Ⅰ组(0.41~0.49)3445±8a48±9a心功能异常Ⅱ组(≥0.50)3063±15b77±22a与心功能正常组比较,aP<0.05,bP<0.01.3 讨论心脏作为高血压的靶器官之一,其损害主要包括心肌肥厚及大、小冠脉病变.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可导致心肌细胞的肥大及心肌间质细胞的增殖,从而加重了心功能障碍及心肌细胞复极不均一,因此高血压者QTd及PEP/LVET均出现异常.本文结果表明,EH组QTd,QTcd及PEP/LVET显著大于正常组,即高血压患者存在显著的心肌复极不均和左室收缩功能障碍.QTd,QTcd与PEP/LVET呈显著正相关,当PEP/LVET<0.50时,QTd ,QTcd较心功能正常组延长(P<0.05);当PEP/LVET≥0.50时,QTd,QTcd较心功能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说明QTd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3],随心功能障碍的加重,其心肌复极不均的程度更为明显,当心功能受损达某一程度时(PEP/LVET≥0.50),即存在显著的心肌复极不均.QTd作为反映心肌复极不均的指标,对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律失常性猝死的预测有重要意义.本文中PEP/LVET≥0.50时,QTd显著延长,故认为PEP/LVET≥0.50是一项预后不良的指标.Ⅲ期高血压中QTd,QTcd不随高血压分期的增加而延长,Ⅰ期与Ⅱ期比较QTd,QT cd有显著性差异,而Ⅱ期与Ⅲ期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高血压的临床分期不反映其心肌复极的情况.作者认为QTd可作为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之一,并提示QTd长的导联是病变所在的区域.PEP/LVET可作为一预后不良的指标[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