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拟益气活络方联合利伐沙班片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作者:党德军;刘喜军;王甲鹏;吴大静;刘斌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络方联合利伐沙班片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9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益气活络方内服治疗,15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统计治疗期间及随访3个月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测量治疗前后下肢周径,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监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1)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差异性显著(P<0.05);(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下肢大腿周径差和小腿周径差均有所缩小,而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差缩小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差异性显著(P<0.05);(3)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各指标改善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4)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hs-CRP、IL-6、IL-8、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络方联合利伐沙班片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缩小下肢周径,其机制与药物协同作用改善髋关节术后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发挥抗炎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 益气活络方与利伐沙班片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评价

    作者:刘锋

    目的:探究益气活络方与利伐沙班片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84例在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术后行利伐沙班片治疗,实验组42例术后行益气活络方+利伐沙班片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下肢DVT发生率及其他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静脉血流速度显著加快,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显著减小,APTT、PT显著升高,D-D、FIB显著降低,且实验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利伐沙班片基础上应用益气活络方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 利伐沙班片在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孙培龙;王文胜

    目的 分析利伐沙班片在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普外科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全部患者均实施普外科手术治疗及对症处置,对照组在术后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术后给予利伐沙班片口服,比较两种用药在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比较(PT、APTT、Fg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疗效相当.结论 利伐沙班片与丹参注射液相比,均可有效预防普外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安全性较好,故值得推广应用.

  • 利伐沙班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林琳;王力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试验组采用利伐沙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7%,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9%,试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片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利伐沙班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老年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朋伟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老年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入住本院的113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中失血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术中失血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利伐沙班片预防老年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更优.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军;张文胜;裴效瑞;连镇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0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肢症状评分、血栓大小、患肢周径、皮温、凝血生化指标和炎症标志物.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7%和9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肢皮肤温度、皮肤色泽、肿胀、疼痛、通畅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肢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栓大小、患肢周径和皮温值均显著减小(P<0.05),且治疗组血栓大小、患肢周径和及皮温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延长(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凝血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显著下降(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炎症标志物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凝血–纤溶系统,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较研究

    作者:冯湧;马文泽;于学超;张同华;王进辉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老年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天津港口医院收治的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低分子肝素组(64例)和利伐沙班组(56例).低分子肝素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2 mL/次,1次/d,第3天后剂量调整为0.4 mL/d.利伐沙班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片,10 mg/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0 d.比较观察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中失血量、血液相关指标和血栓弹力图(TEG).结果 治疗后,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关节置换手术中,两组术中总失血量和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d,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T和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d,利伐沙班组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利伐沙班组凝血因子反应时间(R)、血凝块成形时间(K)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描记图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ngle)、大振幅(MA)和综合凝血指数(CI)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低分子肝素组和利伐沙班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6.88%、3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片预防老年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优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利伐沙班治疗老年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长付;刘起理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治疗老年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恶性肿瘤并发DVT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sc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250 U/次,1次/d。治疗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片/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血流速度的变化,同时检测用药后 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9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周径差显著缩小,同时血流速度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两个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出血患者。结论利伐沙班治疗老年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会增加出血的不良事件。

  •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煜虎;武政;宋建华;冯阳阳

    目的:探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5 mL溶于0.9%生理盐水25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患肢膝上差、膝下差、静脉血流速度、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膝上差、膝下差、FIB均显著降低,患侧血流速度、APTT、PT、TT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与抗凝的临床观察

    作者:聂升波;沈向阳;汤继磊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形失血与抗凝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82例,均由同一组医师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结合患者的自主选择应用抗凝药物,其中低分子肝素钙35例(低分子肝素钙组),利伐沙班片21例(利伐沙班片组)华法林钠26例(华法林钠组),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及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并应用Gross方程计算出患者术后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结果:三组患者在体重、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隐形出血量,低分子肝素钙组隐性失血量401.14±20.85ml;利伐沙班片组隐性失血量(402.24±24.91)ml;华法林钠组隐性失血量400.27±25.56ml。比较三组患者隐形失血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存在大量隐形失血,其中隐形失血量估计可达显性失血量的4~5倍。2.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三种不同抗凝药物在隐性失血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 利伐沙班联合低分肝素钙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栓塞效果

    作者:梁柳丹;林明宽;周韶璋;汪英男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和口服华法林序贯治疗,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第1个月、第2个月的血气分析参数、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第1个月、第2个月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对照组治疗后第1个月、第2个月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和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第1个月、第2个月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右心房平均压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右心房平均压、肺循环阻力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周右心室射血分数、肺循环阻力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伐沙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晚期肺癌合并肺栓塞的效果优于华法林组,并且利伐沙班起效快,出血风险小,疗效安全.

  • 利伐沙班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作者:钟益玮;胡翔;陆阳

    目的:制备利伐沙班片剂,优选适合中试生产的佳处方。方法通过设计不同处方,对增溶剂、崩解剂、黏合剂、填充剂的用量及工艺进行考察,并进行了中试三批放大,测定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含量均匀度和有关物质等指标。结果用利伐沙班为主药,以乳糖、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增溶剂,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黏合剂、以硬脂酸镁为润滑剂,以胃溶型薄膜包衣预混剂为包衣材料,制得利伐沙班片。结论该制剂工艺稳定,制得利伐沙班片(10 mg)与原研市售品溶出行为相似,质量符合规定。

  • 红桃消肿合剂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作者:荆警提;张卫红;孙颖

    目的:观察红桃消肿合剂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8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8例,曾患有下肢静脉血栓者1例,拒绝口服中药红桃消肿合剂者2例,因经济原因行其他术式者2例,终纳入符合标准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桃消肿合剂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3d、7d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DVT发生0例,对照组DVT发生3例,两组患者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桃消肿合剂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甚佳.

  • 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

    作者:张浩;钟浩;杨旋芳

    目的:观察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60例气虚血瘀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骨科基础治疗,以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10h给予口服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肢伤一方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血小板计数(BPC)、D-二聚体、凝血功能、DVT发生率、切口引流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前1天,2组BPC、D-二聚体水平、PT、APTT和FIB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4天,2组BPC水平均较术前1天下降(P<0.05,P<0.01).术后14天,治疗组的BPC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术后1天,2纽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1天上升(P<0.05).术后14天,2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后1天下降(P<0.01),PT、APTT均较术前1天延长(P<0.01),FIB含量均较术前1天减少(P<0.01);治疗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T、APTT长于对照组(P<0.01),FIB含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14天DVT发生率和术后1天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治疗气虚血瘀证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D-二聚体水平,预防DVT,具有良好的效果.

  • 利伐沙班片体外溶出度方法的建立

    作者:李雪竹

    目的:建立利伐沙班片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浆法,以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伐沙班的浓度并计算溶出度,色谱柱为YMC-Triart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溶液(60:40),流速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利伐沙班在5.40~12.96 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0.28%(n=9);3批样品在30 min时的溶出度均在95%以上.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利伐沙班片溶出度的测定.

  • HPLC法测定利伐沙班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作者:袁利杰;刘辉;杨本霞;郑子栋

    目的:建立利伐沙班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利伐沙班片中利伐沙班的含量,并对其有关物质进行检测.色谱柱为Ultimate LP-C18(250 mm×4.6 mm,5μm),乙腈-0.01 mol·L-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同时采用NP-HPLC法测定利伐沙班片中R-利伐沙班的含量,色谱柱为CHIRALPAK AD-H(250 mm×4.6 mm,5μm),以甲基叔丁基醚-异丙醇-二乙胺(70∶ 30∶0.1)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RP-HPLC法中主峰和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利伐沙班的线性范围为0.009 6 ~0.167 mg·mL-1,平均回收率(n=9)为99.7%;NP-HPLC法中R-利伐沙班与利伐沙班能完全分离,R-利伐沙班的线性范围为1.78~5.35 μg·mL-1,平均回收率(n=9)为100.7%.3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99.1%、99.9%、100.2%,单个大杂质分别为0.03%、0.06%、0.14%,总杂质分别为0.10%、0.13%、0.19%;3批样品中R-利伐沙班的含量分别为0.023%、0.021%、0.020%.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可用于利伐沙班片的质量控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