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诊信息的三元体系分类

    作者:李红;王全年;红艳

    中医四诊信息是通过望、问、闻、切所获得的病情资料,往往比较庞杂零散,需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从而使复杂的认识对象系统化和条理化。本文从全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将四诊信息按三元体系进行系统分类分为三大类:病因三元分类;病-症-证三元分类;气-液-固三元分类,为临床的诊断和用药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基于中医四诊信息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李学良;许朝霞;王忆勤;郭睿;郝一鸣;雷昭;徐琎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医药治疗前后的中医四诊信息、证型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利用中医舌面象一体仪、中医问诊量表、脉象仪、声诊信息采集系统、肺功能仪采集33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前后(1~5个月)的四诊信息及肺功能指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治疗前后四诊参数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哮喘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面色及舌体子区域的颜色、苔色等均有显著变化的参数;哮喘患者声诊参数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哮喘患者经治疗后鼻塞等肺系症状出现的频率减少;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参数差异不显著。哮喘患者治疗后FEV1.0%升高,说明哮喘患者通气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中医四诊客观化检测可为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病情演变观察以及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

  • 基于医案挖掘的痉病四诊信息研究

    作者:谭子虎;吴永贵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痉病的四诊规律.方法:收集古今痉病医案,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后,采用统计软件对痉病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寻求其规律.结果:痉病的主要症状有:四肢抽搐、神昏、牙关紧闭、发热、口渴、谵语、角弓反张;舌红、苔黄、舌绛、舌淡、脉数、脉弦.痉病的核心证素为:热、津亏、动风.结论:本医案挖掘的结果具有可靠性,为痉病接下来的证素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亦为痉病指南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 糖尿病肾病分期证候分布与聚类分析探索

    作者:周迪夷;赵进喜;牟新;刘文洪;周旦阳;刘颖慧;马国玲;胡永宾;寿成珉;陈家炜

    目的:基于疾病分期,探索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量表的制作方法,制定DN中医证候问卷,对180例患者进行了分层、横断面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Ⅲ期以气虚、阴虚表现多见,兼有内热、血瘀、痰湿;Ⅳ期在Ⅲ期基础上出现了血虚、阳虚,还可兼有热结、湿浊表现.V期本虚更甚,还可兼有气滞、郁热等多种表现.对症状条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8种证候组合.结论:DN中医证候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血瘀证贯穿病程始终,证素组合多样,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具有可行性.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四诊信息的网络描述

    作者:史琦;赵慧辉;陈建新;杨易;王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HT)或糖尿病(DM)患者四诊信息的复杂网络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研究提供新方法、新依据.方法:采用复杂熵聚类方法构建1576例冠心病患者的107项四诊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应用Pajek 2.0软件计算网络属性指标,绘制四诊信息复杂网络可视化图.结果:冠心病合并HT或DM网络均为非连通网络;抽象化网络图显示合并HT患者更易出现心悸、头晕和恶心呕吐,合并DM患者中气短、倦怠乏力和五心烦热更常见;反映证型方面,合并HT患者以气虚证为主,兼见血瘀、气滞等证;合并DM患者以气虚证为主,兼见阴虚、阳虚和脾虚证.结论:复杂网络分析技术结合Pajek可视化平台,可以清晰、直观的反映四诊信息(群)分布特点及相应证型的规律.

  • 绝经综合征中医四诊信息及证候特点分析

    作者:吴宏进;张志枫;许家佗;徐莲薇;戴薇薇;陈应超;车立娟

    目的:临诊收集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并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的文献研究,建立绝经综合征中医临床诊断记录表,收集367例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候分布表现为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心肾不交证>心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症状分布表现为烘热汗出>腰膝酸软>弦脉>头晕>健忘>耳鸣>心悸怔仲>倦怠乏力等;舌脉象分布:肝肾阴虚证以舌质红、少苔为主,肝郁气滞证以舌淡红、苔薄黄为主,脾肾阳虚证以舌淡白、苔薄白为主,心脾两虚证以舌淡红、苔薄白为主,心肾不交证以舌淡红、苔薄白为主;各证型脉象以不同程度弦脉为主;绝经综合征各证型有其特征性的舌象、脉象定性及定量指标;且各证型之间舌象、脉象定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综合征证型临证分布,肝肾阴虚证居第一位,其次为肝郁气滞证、心肾不交证,其症状、舌象、脉象也因证候分布规律而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

  • 原发性肝癌中医数字化、量化四诊信息特征研究

    作者:张治霞;王京平;牛婷立;芦煜;牛欣;杨学智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医数字化、量化四诊信息,探讨中医数字化、量化在原发性肝癌诊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30例健康人,应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采集受试者数字化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肝癌患者分为6种证型:气结血瘀证、食浊阻滞证、气滞血阻证、正虚瘀结证、肝郁气滞证、肝阴虚证.正常组脉率稍高于肝癌组,脉力、流利度低于肝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肝癌组在弦紧度、脉压、变异系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获取原发性肝癌患者数字化、量化的四诊信息,有利于对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辅助诊断、辨证分型及处方用药.

  • 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人群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

    作者:牟新;周迪夷;庄爱文;刘颖慧;陈慧萍;胡永宾;寿成珉;陈家炜;周旦阳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候学的调查、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人群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本研究利用《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00例2型糖尿病和23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人群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对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根据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均为本虚标实之证,糖尿病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火热证为主;糖尿病肾病在此基础上,以阳虚更为明显,逐渐发展为阴阳两虚,瘀血证贯穿病程始终.结论:对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程阶段分别采用聚类分析进行证候学研究,这种思路和方法对探讨证候演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从历代医家治疗痹证医案探讨痹证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

    作者:刘学文;简晖;张启明;查青林;吕爱平

    四诊所获得的信息由特定的症状、舌象、脉象组成,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在中医证候分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医学将全身症状和舌脉象看成是诊断和疗效判断的重要依据,现代医学则认为与病变部位不相关的症状是一些病理变化的主观反应,而更关注疾病诊断相关的症状、体征和病理检查,这也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主要的区别之一.中医理论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找到中医症状和舌脉象的客观规律,并探索这些规律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影响.我们以前针对一种疾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在西医诊断中不被重视的症状或者症状组合与疾病的一些客观指标有相关关系,同时一些症状组合与一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也有相关关系[3,4].本研究以历代医家治疗痹证医案入手,分析总结症状和舌脉象的内在规律,初步探索了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以及与中医证候分类的关系.

  • 从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胃炎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

    作者:查青林;喻建平;王江;于烨;刘学文

    我们以前针对一种疾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在西医诊断中不被重视的症状或症状组合与疾病的一些客观指标有相关关系[1-2],同时,一些症状组合与一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也有相关关系[3-4].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炎症细胞和体温变化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作者:郑硕;杨宝钟;邢彤;曹刚;黄强;王吉亭;胡璇;李铁;曹建春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患者炎症细胞、体温变化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130例DVT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患者,采集年龄、性别、体温、血常规、下肢静脉彩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炎症细胞与体温变化、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湿热下注证、血瘀湿阻证、气滞络阻证分别为37、64、29例。中性粒细胞升高在血瘀湿阻证为明显(P<0.05),与皮肤色红具有较密切的关联(OR=1.287,95%CI:9.412-21.247)。单核细胞升高在湿热下注证中为明显,与腓肠肌压痛(OR=7.364,95%CI:1.189-45.603)、皮温升高(OR=6.683,95%CI:1.791-24.938)、皮肤紧绷(OR=6.107,95%CI:1.423-26.203)、乏力(OR=3.302,95%CI:1.002-9.169)等有较密切关联。体温升高在湿热下注证为多见,以单核细胞升高为多见。结论 DVT常伴炎症细胞及体温升高,湿热下注证与体温升高、单核细胞升高关系密切,血瘀湿阻证与中性粒细胞升高关系密切。

  • 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冠心病患者四诊信息分布模式的研究

    作者:史琦;陈建新;赵慧辉;杨易;郑乘龙;王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四诊信息的复杂网络分布模式,为临床辨证分型研究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 以1 4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的70项四诊信息作为数据来源,采用互信息关联方法构建70个节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应用Pajek 2.0软件绘制四诊信息复杂网络的可视化图,包括不同类别节点图、不同大小节点图和k-核心网络图,计算网络各属性指标,进行网络的评价及四诊信息分布模式意义的挖掘.结果 70项四诊信息中的47项作为节点参与网络的形成,其余23项为孤立点.度值较大的“倦怠乏力”“健忘”和“腰膝酸软”形成网络中心,周围辐射状依次排列着反映气虚、阴虚、血瘀、痰浊、阳虚、热蕴、气滞、脾虚的四诊信息节点的组合网络.由聚类系数为1的节点的“邻居”组成的四诊信息群可能是某种证型的特异性反映.k-核心网络结果提示:四诊信患5-核心网络主要涵盖气虚、气滞、阴虚、阳虚、血瘀5种证型.结论 复杂网络分析技术为中医四诊信息分布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四诊信息中的症状单元

    作者:张启明;王义国;白舒霞;张明鑫;闫丽芳;张磊;于东林;王永炎

    类似于生物分类中的基本阶元--物种,中医四诊信患中存在症状单元.作为相对独立的临床现象,每一症状单元仅由一个症状部位和一个症状性质组成.基于历代医案,本文提取了累计频率为99.9%的症状单元415个,其中包含症状部位62个,症状性质243个.另外还提取了症状单元的限定因素57个.希望这一工作有利于四诊信息的规范和分类.

  • 大鼠宏观体征采集探讨证候的方法学评述

    作者:刘蕾;郭淑贞;陈建新;仇琪;李春;王伟

    从三个方面探讨大鼠宏观体征采集的内容和方法.首先是从外观表征入手,通过研究者直接观察获得模型动物的四诊信息,如形体、活动、皮毛色泽、眼睛、尾部、爪甲、唇、二便等;其次通过借助仪器获得某方面的数值或图像等变化来反映动物宏观体征,如测定体温、心电图、电生理等;后从方法 学角度来评价大鼠宏观体征,具体分为定量方法 和半定量方法.通过对宏观体征的观察采集,探索出一套利用动物模型自身的宏观体征来评定其证候属性的思路和方法.

  • 老年颤证中医四诊信息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岑;曹克刚;林良达;邹忆怀;高颖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颤证患者临床资料、四诊信息进行调查及聚类分析,了解老年颤证的症状特点.分析证候特征.方法 收集符合老年颤证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详细询问病史与搜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证候学调查,建立临床调查内容指标数据库,运用描述与计算机SPSS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次老年颤证临床调查55例患者,症状的聚类分析出现起病形式并运动震颤类症状、静止性震颤类症状、认知并姿势平衡障碍类症状、疼痛麻木类症状和兼见各症并肢体颤振类症状5大聚类形式.结论 老年颤证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与中医兼见症状间存在症状群.

  • 糖尿病肾病分期证候分布特点研究

    作者:周迪夷;赵进喜;牟新;刘文洪;周旦阳;刘颖慧;马国玲;胡永宾;寿成珉;陈家炜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提供依据.方法 将180例DN患者分为Ⅲ,Ⅳ,Ⅴ3期,按照量表的制作方法,制定DN中医证候问卷,对患者进行了分层、横断面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频数统计.结果 Ⅲ期以气虚证、阴虚证表现多见,兼有内热证、血瘀证、痰湿证表现;Ⅳ期在Ⅲ期基础上出现了血虚证、阳虚证表现,还可兼见水湿证、痰湿证、内热证、热结证、血瘀证的表现.Ⅴ期本虚更甚,还可兼有气滞证、郁热证、湿浊证、血瘀证、热结证等多种表现.结论 DN中医证候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随着病情进展,标实证候趋于多样,血瘀、湿邪贯穿病程始终.

  • 21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分布特点

    作者:刘志斌;杨冀平

    目的 研究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的分布特点.方法 以某HIV感染者/AIDS患者门诊病例资料为数据来源,进行HIV感染者/AIDS患者常见临床流行病学信息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于"三期十二型"进行HIV感染者/AIDS患者临床证型诊断分类结果: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占27.14%;气血两亏型占15.71%;气阴两虚,肺阴不足型占9.52%;热毒内蕴,痰热壅肺型占6.19%.HIV感染者/AIDS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体征包括乏力(64.29%)、头痛(50.00%)、腰痛(49.05%)、气短(42.38%)、咳嗽(41.43%)、皮肤瘙痒(38.57%)、恶心(36.19%)、腹泻(30.48%)、发热(28.10%)、皮疹(27.62%)等;舌象以红舌(40.95%)为主,舌苔以白苔(36.19%)为多见;脉象以细脉(71.90%)、沉脉(25.71%)和弦脉(27.62%)多见.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分布有一定规律,症状体征主要集中在肺脾肾三脏.

  •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作者:王芳;王军;贺金亮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方法:对国内收载的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四诊信息、证素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探索慢性心力衰竭证候规律.结果: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证候主要包括气喘,浮肿,心悸、胸闷,神疲乏力,小便不利,畏寒等;舌象主要为苔薄白,舌紫暗,舌暗淡;脉象主要为脉细,脉沉,脉弦,脉结等;病位证素主要为心、脾、肾,病性证素主要为水停、阳虚、血瘀.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以阳虚为本,水停、血瘀为标.

  • 两分类项目反应理论在中医证候中的应用

    作者:陈炳为;许碧云;陈启光;王澄淑;申春悌;陆岩;郑建光

    目的 应用项目反应理论研究中医证候量化中证候的效度并评价证候相应的两分类四诊信息的重要性.方法 以1 280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为例,利用单参数、双参数及三参数分别进行拟合,得到区分度系数、难度系数及信息函数的估计值.结果 三个IRT模型中,两参数模型结果佳.所筛选出的肝阳上亢证九个四诊信息的区分度均有统计学意义,测试信息函数在能力为0.6时达到大,而且小便黄赤、面红两个指标在能力上信息量分别达到20.48%与19.82%.所筛选出的九个四诊信息能较好地反映肝阳上亢证,其中小便黄赤、面红是两个重要的指标.结论 在中医的证候规范标准研究中应用项目反应理论模型是可行的.

  • 应用循证方法探索古文献高血压病的证候要素

    作者:申春悌;陈炳为;沈春锋

    目的:探讨中医古代文献高血压病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范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以高血压病为基点,从古代文献中提取、分析与其相关的中医证候要素;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高血压病中医症状与证候要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高血压病前8位病性类证侯要素分别是:内火、阴虚、阳亢、痰(浊)、内风、内热、血虚、气虚;前6位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是:肝、心、肾、脾、胃、胆.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要素病性多集中于阴虚、阳亢、火盛、痰(浊),病位多集中于肝、心、肾,对于该病临床复杂的证候要素,应采用降维升阶的方法,进行多因素研究.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