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刘代红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较剧,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味配合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京慧

    目的 观察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26例,用消炎痛、维生素B1、维生素E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近期显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穴综合疗法治疗PHN见效快,疗效确切.

  • 隔蒜灸加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作者:赵蓬

    我们从2001年12月-2003年12月采用隔蒜灸加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较明显的疗效,报告如下.

  • 野木瓜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作者:郭玮;李研

    笔者于2007年5月-2009年7月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野木瓜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98例PHN患者均为我院门诊自愿患者,符合PHN诊断标准[1].男50例,女48例,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后遗神经痛平均病程1.4个月(1~2个月).疼痛部位:头面部14例,躯干部74例,肢端部10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跳痛、针刺样疼痛或灼痛.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电针结合利多卡因湿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王先文;谭以和;温小飞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湿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6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5例,予1次/d电针治疗,结合3次/d利多卡因局部湿敷;对照组34例,采用阿米替林50 mg晚上睡前半小时口服加1次/ d波姆光局部照射治疗.结果 2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均得到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P=0.00);而实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电针结合利多卡因局部湿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满意.

  • 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分析

    作者:周蜜

    目的 观察中药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益气活血汤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和维生素B1片,并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2组疗程各4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2周、4周后的疼痛缓解及消失情况,及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痊愈病例无复发.结论 益气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西医疗法更有优势.

  • 散风清热组方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周郅轲;廉晓日

    目的 观察散风清热组方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62例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给予散风清热中药组方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照组31例口服加巴喷丁胶囊,2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治疗前、治疗4周结束时及第6周随访时的疼痛程度进行测评,进而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4周结束时和第6周随访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散风清热组方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

  •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4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少波

    带状疱疹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蛇丹"等[1]相似.其后遗神经痛是治疗中为棘手的难题.

  • 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预防50岁以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meta分析

    作者:唐挺;步怀恩;贾敏;郗艳国;徐嵩淼;李璐;张玉环

    目的 评价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对预防50岁以上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CBM、Wan Fang和VIP(从建库至2015年10月),纳入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椎旁神经阻滞与空白或安慰剂对照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可结合或不结合基础治疗.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标准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个研究,合计1 3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6个月时PHN的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RR=0.39,95%CI(0.16,0.94)];除对照组出现1例严重不良反应外,其余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目前的证据,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能预防或降低50岁以上患者PHN的发生率,且安全较好,但尚缺乏更多高质量的研究,目前还不能得到更为可靠的结论.

  • 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孙春秋;温为伟;陈圣丽;楼小航;徐田红

    目的 评价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活血理气通络方口服,同时口服呋喃硫胺片(50mg/次,3次/d)、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盐酸阿米替林片(25 mg/次,2次/d)、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00 mg/次,1次/晚).对照组30例只采用后4种西药治疗.治疗10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较西药更好.

  •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配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沈悦;张懿;徐晶;杨平安

    目的 研究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配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临床疗效.方法 80例PHN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对照组行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肌注3 ml,2次/d,注射间隔时间3~5 h)治疗,联合组则行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无菌纱布均匀涂抹3~6 g,保鲜膜封存,紧贴肌肤表面,2次/d,用药间隔时间3~5 h)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且对照组和联合组患者均于治疗后第3天、1周和2周行随访,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对患者进行疼痛度评分,并观察患者的疼痛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第3天、1周和2周联合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VAS评分治疗后第3天、1周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第2周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第3天、1周和2周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联合组,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例患者出现注射点轻度疼痛,停止治疗后,自行恢复.结论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PHN疾病,治疗效果显著,不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 辣椒碱搽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杜袁芸;朱威;连石;冯景春;赵广;刘全忠

    目的:观察评价辣椒碱搽剂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方法,于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PHN患者240例,符合意向性分析并纳入疗效评价的患者23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7例)和对照组(114例).治疗组中男52例,女65例,平均年龄(59.23±10.12)岁,平均病程5(1,398)月;对照组中男53例,女58例(3例缺失性别资料),平均年龄(57.44±11.32)岁,平均病程5(1,110)月.治疗组用0.075%的辣椒碱搽剂,对照组用空白基质搽剂,分别涂擦于PHN部位,3次/d,疗程为2周,每周复诊1次.对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本试验中共脱落28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6例无用药后的评价数据).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PHN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2%(101/117)和31.58%(36/11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烧灼感、局部刺激发红、肿胀等.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17%(11/120)和8.33%(10/12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辣椒碱搽剂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而较为安全的药物.

  • 多柔吡星注射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一雄;许宝珠;颜景佳;江长城;庄渊钊;周建英

    目的 观察多柔吡星注射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2例.对照组予以脉冲射频治疗,每周2次,每次3 main;试验组予以多柔吡星每次10 mg,每2周1次,经椎间孔注射.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54%(45例/52例)和69.23%(36例/5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L-6分别为(174.83±23.72)和(321.65 ±45.89) pg·mL-1,IL-10分别为(183.46 ±28.11)和(164.67±21.31) μg·mL-1,VAS评分分别为(2.32±0.65)和(3.51±0.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阻滞区皮肤麻木和心慌,对照组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柔吡星注射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促进炎性因子平衡,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印道春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上常见,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科于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PHN,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护理干预对维生素B12肌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晓英;孙艳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维生素B12肌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未应用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RS评分为(0.28±2.11)分, 低于对照组的(2.36±2.3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维生素B12肌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推广.

  • 氨酚羟考酮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然;沈爱蓉;李兆生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N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名PHN患者随机分为氨酚羟考酮组(A组,n=45)和氨酚羟考酮片联合卡马西平联合治疗组(B组,n =45),治疗4周.观察各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缓解强度(VAS评分)变化、镇痛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镇痛显效率高于氨酚羟考酮组(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氨酚羟考酮联合卡马西平治疗PHN,镇痛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是PHN止痛可供选择的措施之一.

  • 氨酚羟考酮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春水;陈燕;牟韵竹;陈星;丁小洁;眭维耻

    目的:探讨氨酚羟考酮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72例PH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每次口服氨酚羟考酮片0.33 g,bid;对照组36例,每次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0 g,bid,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氨酚羟考酮片治疗PHN安全、有效.

  • 氨酚羟考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勇;鄢建勤;郭曲练;程智刚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氨酚羟考酮组(A组,n=22)和盐酸曲马朵组(B组,n=22),分别给予口服氨酚羟考酮片和盐酸曲马朵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强度(PI)变化、疼痛缓解度(PAR)、镇痛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服药后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氨酚羟考酮组的镇痛显效率虽高于盐酸曲马朵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酚羟考酮治疗PHN患者镇痛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是PHN止痛的有效措施之一.

  • 氨酚羟考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作者:刘国海;刘俊敏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与双氯芬酸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维生素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服用氨酚羟考酮,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钠,分别于治疗结束及1月后进行疗效对比,于治疗前、治疗3,7,14,30 d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及1月后试验组痊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下降.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药物治疗

    作者:马冰洁;马柯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目前公认的一线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或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二线药物包括强阿片类药物和辣椒素乳膏.局部用利多卡因是否作为一线药物尚存在争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建议联合用药,尤其是联用局部5%利多卡因贴片和口服药物.新的治疗药物A型肉毒素(BTX-A)和KAI-1678还需进一步研究.

992 条记录 8/50 页 « 12...567891011...495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