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现况调查

    作者:许委娟;黄满丽;胡健波;许毅

    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74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10.5万人,中国艾滋病流行态势复杂,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1].性生理已成熟的大学生,在性观念逐步开放的今天,婚前性行为的增多及性伴的不稳定性使得大学生面临更多发生危险性行为的机会.

  • 嵊泗县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作者:陈阿苟;费军良

    嵊泗县自2005年发现首例输人性艾滋病以来,报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经性接触传播的比例逐年上升,且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2007年我县被列入浙江省艾滋病防治娱乐场所干预项目县,2007年3-4月我们对县城娱乐场216名女性从业人员开展了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 江山市6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吴奇;周庆荣;郑升龙;王萍;毛丽

    目的 了解江山市6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老年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6—2017年江山市≥60岁HIV/AIDS病例资料,对其人口学特征、 传播途径和检测发现途径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17年江山市共报告HIV/AIDS病例163例,其中≥60岁HIV/AIDS病例74例,占45.40%.年龄大91岁,平均为(70.62±8.04)岁;男性65例,占87.84%;已婚有配偶45例,占60.81%;文盲或小学学历68例,占91.89%;农民65例,占87.84%.74例≥60岁HIV/AIDS病例均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感染,其中商业性性接触传播63例,占85.13%.通过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健康体检发现30例,占40.54%.结论 江山市≥60岁HIV/AIDS病例主要为男性、 农民、 已婚有配偶、 文盲或小学学历,主要通过商业性性接触传播.

  • 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效果分析

    作者:毛利君;樊虹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评估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16年237例HIV/AIDS抗病毒治疗个案随访记录,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经抗病毒治疗3、6、9、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步增长,治疗不同疗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基线治疗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6,P<0.05).结论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免疫重建效果显著,早期治疗效果好,故艾滋病管理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40例临床分析

    作者:任体莲;张国丽;王春玉;冯丽娟;王彪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认识,降低双重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2005~2010年收治的4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免疫状况:CD4+T>350/μl 4例(10%),CD4+T 200~350 /μl 10例(25%)、CD4+T 100~200/μl 16例(40%),CD4+T 50~100/μl 5例(12.5%),CD4+T<50/μl 5例(12.5%).影像表现:肺结核24例(60%)、结核性胸膜炎15 例(37%)、原发综合症1例(3%).转归:治愈30例(75%)、好转 4例(10%)死亡6例(15%).诊断途径:HIV/AIDS筛查结核检出17例(42.5%)、结核病发病检出 HIV/AIDS 23例(57.5%).常合并多种病原菌感染.结论 结核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常见的可治愈的机会性感染,也是晚期艾滋病死亡的常见原因、结核病能促进艾滋病病程进展.对可疑结核病人进行艾滋病筛查,对HIV/AIDS患者定期筛查结核,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降低双重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非艾滋病村初婚校外青少年婚外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作者:刘志勇;轩志东

    2007年,我国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1].

  • 澜沧县15~49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高丽;李晓春;王丽艳;张小波;罗跃光;王春泉;邱光平;王璐

    [目的]了解澜沧县15~49岁的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确定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4~8月,对澜沧县2008年底以前报告在访的15~49岁H1V感染者291例进行调查,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者艾滋病知晓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291例.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9.69%,对"看似健康的人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较低(80.41%、81.7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汉族为94.90%,少数民族为87.05%(P<0.05);文盲、小学者为77.14%,初中及以上为97.25%(P<0.01);农民为86.98%,其他人群为97.37%(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户籍、不同传播途径感染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静脉吸毒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结论]澜沧县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文化程度和被感染的途径是影响知晓率的因素.

  • 2007年菏泽市10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心理状况调查

    作者:康殿民;朱晓艳;傅继华;刘学真;廖玫珍;林彬;张娜;张晓菲;吕翠霞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2007年5月,在菏泽市选择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109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进行测试.[结果]调查109例,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和修订常模(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修订常模(P<0.01);SCL-90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均为高度正相关关系(P<0.01);42例(占38.53%)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67例(占61.47%)存在抑郁症状;SAS量表总分、SDS量表总分、SCL-90量表总分与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分,SAS量表总分、SCL-90量表总分与客观支持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与其社会支持相关.

  • 2004~2007年湛江市艾滋病检测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情况分析

    作者:苏华瑜;梁光;叶桂梅;陈轮

    [目的]了解湛江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和艾滋病流行现状,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方法]对2004~2007年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HIV抗体检测情况与HIV感染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合计检测各类标本147 387份,检出抗-HIV抗体阳性的316例,阳性率为0.21%,其中艾滋病病人72例,死亡15例.抗-HIV抗体阳性率,2004年为2.72%,2005年为2.70%,2006年为0.16%,2007年为0.11%;哨点监测为1.29%,自愿免费咨询检测为12.17%,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监测为4.59%,血站、医疗机构等样品为0.12%.316例HIV感染者中,湛江市籍人员占84.81%,市外流动人员占15.19%;男性占87.34%,女性占12.66%;20~39岁占65.82%;无业和农民占61.39%;已婚占42.09%,未婚占38.92%,离异占2.53%,未婚同居占0.63%,不详占15.82%;静脉吸毒感染占60.13%,性接触传播占25.95%,母婴传播占0.31%,不详占13.61%.[结论]近四年来湛江市HIV感染者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主要从重点人群检测中发现,以20~39岁、无业和农民、静脉吸毒感染为主.

  • 1993~2008年台山市艾滋病资料分析

    作者:刘文锦

    [目的]了解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订相应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3~2008年台山市艾滋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3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至2008年累计发现HIV感染者1 70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05例、死亡235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 708例分布在全部18个乡镇中的17个,多的是台城镇(410例)、斗山镇(203例)、端芬镇(151例)、白沙镇(142例)、四九镇(131例)、冲蒌镇(131例);男性1527例,女性181例;3~14岁8例,15~34岁626例,35~54岁1 049例,55~75岁25例;无业人员421例,农民408例,家务及待业人员394例,工人67例;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者占87.65%,异性性接触传播的占7.96%.[结论]台山市的艾滋病主要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异性性接触传播逐年增多.

  • 应用PDCA模式对社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家属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刘琴;吕明磊;贾秋龙;程文芳

    目的:探讨应用PDCA模式对社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家属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采取一般早期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6个月.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简易应对问卷积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提高,消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降低;焦虑自评量表(SAS)、忧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OL-BREF)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PDCA模式对社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家属进行早期干预,可提高感染者的生存质量.

  • HIV/AIDS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晓峰;李晶;戴卫东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特点,为HIV/AIDS患者宫颈癌的防治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166例HIV/AIDS患者[HIV(+)组]与476例非HIV感染患者[HIV(-)组],比较两组患者的HR-HPV感染率及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检测结果.结果:HIV(+)组的HR-HPV感染率(38.55%,64/166)显著高于HIV(-)组(10.50%,50/476)(P<0.001).HIV(+)组中20例行宫颈活检,其中13例(65.00%)发生CIN Ⅰ以上病变;HIV(-)组中21例行宫颈活检,19例(90.48%)发生CIN Ⅰ以上病变.HIV(+)组中HR-HPV(+)与HR-HPV(-)者的CD4<200cell/μl的比率分别为29.29%和17.48%,差异显著(P=0.03).结论:HIV/AIDS患者感染HR-HPV的风险显著高于非HIV感染者,对HIV-HPV联合感染者应进行连续追踪观察.HIV/AIDS患者感染HR-HPV可能与免疫系统的破坏程度有关.

  • 湖北省十堰市1998-2009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报告

    作者:邓晓;唐桂珍;李郁;毛立峰;刘经凤

    1 流行概况我市自1998年8月4日报道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止2009年6月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99例(其中外地36例).从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上分析,我市艾滋病感染涉及面广,市辖八个县市区均有疫情报告,但地区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房县、竹山、竹溪艾滋病疫情居前三位,占本地总报告数的67.22%(2011299).本地感染者主要分布:房县76例(死亡30例)、竹山县65例(死亡18例)、竹溪县60例(死亡29例)、茅箭区15例(死亡3例)、张湾区6例(死亡2例)、郧西县16例(死亡3例),郧县69例(死亡1例)、丹江口市16例(死亡10例).

  • HIV感染者心理干预前后抑郁状况比较

    作者:孙凌云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9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与心理干预前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0.6~0.69和0.7以上两组相比,干预后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抑郁严重度减轻,主要分布在0.5~0.59和0.6~0.69两组.结论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他们的抑郁程度.

  • 南阳市2005年新确认的HIV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卢千超;施建春;李秀菊;王卫民

    目的 分析南阳市2005年新确认的HIV感染者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HIV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全市新确认的HIV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年新确认684例HIV感染者,有偿采供血感染的人占64.6% (442/684),既往受血感染占13.6%(93/684),异性性传播占18.7%(128/684),其中HIV感染者配偶间性传播占51.6%(66/128),婚外性传播占48.4%(62/128).确认的684例HIV感染者中,通过自愿咨询检测(VCT)发现的人占59.1%(404/684).结论 我市新确认的HIV感染者中经性传播的比例正在上升;HIV感染者主要通过VCT发现;应进一步加强VCT工作.

  • 全程管理模式干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效果分析

    作者:吴卫群;章晓云;卢洪霞;胡艳宁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模式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0例HIV感染者实施全程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运用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研制的HIV感染者生存质量量表(MOS2HIV)、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分别于入组时、干预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研究,并记录HIV感染者随访覆盖率、失访率.结果: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情况在干预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覆盖率100%,无失访.结论:通过全程管理模式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其自身的生存质量、抑郁情况、焦虑情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能有效地的管理HIV感染者,为成功控制艾滋病开辟了新的模式.

  • 艾宁颗粒治疗坦桑尼亚HIV/AIDS临床研究

    作者:白文山;李博;那奥咪;王健;梁碧颜

    目的:探讨艾宁颗粒及中医辨证治疗坦桑尼亚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坦桑尼亚的坦桑莫西比利国立医院中坦传统医学中心的艾滋病门诊患者,临床观察50例HIV/AIDS服用艾宁颗粒的疗效,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记录症状积分,并检测体质量、免疫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有较明显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乏力、皮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体质量保持稳定.CD4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药艾宁颗粒可能会改善HIV/MDS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免疫功能,没有发现不良反应.

  • 湖北省15~49岁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作者:马丽娜;宋涛;余思义

    艾滋病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1],截至2010年10月31日,湖北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6 430例,其中,艾滋病人3 904例,死亡1993例.200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对全省15 ~49岁人口中的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校内青少年、被监管人员及女性性工作者6类人群的知晓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为了解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下一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于2010年11月对湖北省15 ~49岁人群艾滋病知识进行了调查分析.

  • 医护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与职业暴露防护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邱兴庆;龚文胜;詹磊;张静

    医护人员在日常诊疗工作中遇到艾滋病患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1],掌握正确的艾滋病防治与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可以提高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能力,避免职业暴露事故发生[2],他们处于防治艾滋病工作的第一线,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知识和态度不仅关系到病人的救治,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的认知[3].研究表明,对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教育十分必要,有助于他们掌握艾滋病知识、及时发现传染源、采取措施阻断传播、消除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歧视和偏见[4],不同群体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别较大[5].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市部分城市和乡镇医护人员开展了系列干预活动,对效果进行了评估.

  • 淮安市2000-2009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孙修福;胡锦流;张兆辉;吴丽萍

    截止2009年底,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中国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态势(1).淮安市2000-2009年累计发现HIV/AJDS 135例,为了解淮安市HIV/AIDS流行特征,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对淮安市2000-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

174 条记录 7/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