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浪儿童预防艾滋病教育需求评价

    作者:陈晶琦;何舒青;王粉燕;王永红;胥健;李婷

    目的 了解流浪儿童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为在流浪儿童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面对面访谈方式,于2006年在郑州和成都对53例13~15岁儿童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53名流浪儿童中,分别有60.4%(32/53)、54.7%(29/53)、35.8%(19/53)和47.2%(25/53)的儿童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与他人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静脉吸毒、异性间性交行为、同性间性交行为和母婴途径传播.分别有41.5%(22/53)、35.8%(19/53)、26.4%(14/53)的儿童知道艾滋病病毒并不通过拥抱、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和共餐传播.有13.2%(7/53)的流浪儿童回答有过性交行为;7.5%(4/53)回答第1次性交行为是不情愿的.67.3%(35/52)的流浪儿童想了解预防AIDS知识.结论 流浪儿童缺少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要重视在流浪儿童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并通过受教育的儿童向其他儿童和同伴传播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技能.

  •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与行为的关系

    作者:袁茵;欧阳旭伟;李仲强;唐鹏;邱剑;鲁娓;杨改芳;袁梦

    目的:探讨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长处与困难问卷( SDQ)对129名流浪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4.985,-4.720,-2.291,-3.798,-4.826,-3.623;P<0.05);男生敌对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573,P<0.01);二次以上流浪的儿童焦虑、偏执、强迫显著高于初次流浪的儿童(t=2.55,1.98,2.272;P<0.05);留守过的流浪儿童偏执、精神病性分数显著高于未留守过的流浪儿童(t=2.398,2.234;P<0.05)。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问题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亲社会行为相关性较弱(P<0.05)。结论负性经历对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负性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与问题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 流浪、流动与非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

    作者:杨鹤林;徐丽华;黄志勇;蒋正华

    目的::探讨流浪儿童、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方法:采用16-PF对流浪儿童、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分别进行团体测验,并对3组儿童人格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结果:3组儿童除了乐群性、稳定性、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外,其他人格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流浪与非流动儿童比较:聪慧性、兴奋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自律性、紧张性、3项次级人格因素( X1、X3、X4)及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Y1~Y4)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流动与非流动儿童比较: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3项次级人格因素(X1、X2、X4)及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Y1~Y4)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而流浪与流动儿童比较:只有聪慧性、有恒性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组儿童人格并未完全形成,但非流动儿童心理更健康,人格形成相对更完善,而流浪与流动儿童存在类似的心理健康问题。

  • 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

    作者:蒋正华;孙楠;黄志勇;杨鹤林;杨健身;徐丽华

    目的 探讨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两组群体的人格特质及其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16pf对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分别采取个体施测与团体施测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的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得分均未达平均水平,其中,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得分分别为20.23±3.93、20.36±4.05;流浪儿童的紧张性、忧虑性、敏感性、幻想性、敢为性等因素得分较高,流动儿童的忧虑性与紧张性得分较高,两组的聪慧性与独立性得分均较低,流浪儿童的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流浪男生的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流动男生,而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得分显著低于流动男生;流浪女生的敢为性及内外向性得分均显著高于流动女生.结论 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并未得到健康发展,流浪儿童较流动儿童更为敏感,两组间,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的差异表现.

  • 无主流浪儿童22例特点分析及管理

    作者:何丽婵

    儿童是社会的希望、国家未来的栋梁,本来应该在亲人的呵护、社会的期盼中成长.然而,有那么一小部分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障碍的儿童流浪街头,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其心理、生理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人们虽然同情他们,但又爱莫能助.

  • 流浪儿童精神病病人的临床护理

    作者:胡芳琴;胡晓岚

    [目的]探讨流浪儿童精神病病人的护理技巧及要点,为流浪儿童精神病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流浪儿童精神病病人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总结出流浪儿童精神病病人的护理特点。[结果]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了流浪精神病病人的安全性及疗效。[结论]流浪儿童精神病病人的病情有其独特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及时、正确的护理,才能保障患儿的安全性,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其早日康复并降低复发几率。

  • 流浪儿童艾滋病知识水平及态度调查

    作者:王凤清;马迎华;吕晓静

    目的 了解流浪儿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为今后在流浪儿童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郑州市295名流浪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结果 在被调查的295名流浪儿童中,分别有68.1%,61.7%,74.6%的儿童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徒手接触感染者的伤口、不使用安全套与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母婴途径传播;分别有35.9%,44.7%,31.5%的儿童知道与感染者同桌进餐、与感染者拥抱、吃艾滋病病人做的饭菜不会传播艾滋病;分别有8.1%,7.1%的儿童知道不能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营养来预防艾滋病.结论 相比同龄学校儿童,流浪儿童不仅知识知晓率偏低,预防意识淡薄,同时缺乏拒绝诱惑的能力,属于感染艾滋病的脆弱人群.

  • 流浪儿童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付慧鹏;霍军;孔德荣

    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1].本研究对流浪儿童的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造成儿童流浪的家庭养育因素,为儿童流浪问题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 流浪儿童与普通儿童个性特征差异的调查分析

    作者:董亚辉;刘忠;王立娟;王淑珍;王秀丽

    目的:了解长期流浪儿童与普通儿童个性特征的差异情况。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流浪儿童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预防接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入组时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两组儿童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掩饰性(L)等各项性格特征进行评估对比;同时按不同流浪时间(1年以内短期组、1年以上长期组)对流浪儿童分组,并对比两组 EPQ 各项因子得分。结果流浪儿童性格普遍偏向孤僻、难适应外界环境 E(男 t=3.42,P <0.01;女 t=2.78;P <0.05),有明显掩饰倾向 L(男 t=2.87,女 t=2.35;P <0.05),高度情绪不稳定性 N(男 t =2.74,女 t =2.34;P <0.05)及不良的精神质特征 P(男 t =2.37,女 t =2.77;P <0.05)。长期流浪组各项个性特征异常程度较短期组更严重 E(t =2.87,P <0.01);P(t =2.36;P <0.05);N(t =2.39;P <0.05);L(t=2.13;P <0.05)。结论流浪儿童与普通儿童个性特征存在明显差别,流浪儿童个性特征明显偏离正常,长期流浪者更严重。

  • 弱势儿童的发育行为和心理问题分析

    作者:刘峻峰

    弱势儿童是指享受不到正常儿童生活和亲情缺失的儿童, 如留守儿童,受虐待、被忽视的儿童, 被拐卖、流浪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残疾的儿童, 单亲、暴力家庭、父母不合及家长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等.他们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也无经济收入,相对于成人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发育行为和心理问题已是弱势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

  • 社工介入对流浪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康复效果观察

    作者:叶秀萍

    目的 探讨社工专业小组活动对流浪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康复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45例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社工专业小组活动,时间1年,分别在活动前后应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社工专业小组活动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WeeFIM评价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活动前(p<0.001或p<0.01).结论 社工介入流浪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康复治疗,有效提高了患儿行为技能和适应性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 流浪儿童的自我意识与行为检出情况及两者的相关分析

    作者:袁茵;欧阳旭伟;李仲强;唐鹏;邱剑;鲁娓;杨改芳;袁梦

    目的 探讨流浪儿童自我意识与问题行为及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对60名流浪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1)自我意识各维度低于常模水平的比例分别为73.7%,22.2%,63.2%,28.9%,42.1%,63.2%;(2)问题行为各维度的检出率分别为5.3%,21.1%,21.1%,7.9%,亲社会行为的异常检出率为22.2%;(3)除行为与情绪症状、焦虑与同伴交往问题不存在相关外,自我意识与问题行为的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的两两负相关关系(P<0.05),行为适当性、智力与学校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流浪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偏低,自我意识与行为有较高的相关性,提升自我意识水平可以预防和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 流浪儿童自我意识行为及人格相互关系的探讨

    作者:袁茵;欧阳旭伟;苟兴元;田商隐;邱剑;鲁娓;杨改芳;袁梦

    目的 探讨流浪儿童自我意识、问题行为及人格三者的相互关系,为日后问题行为的干预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了60名流浪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流浪儿童多经历过留守,重要他人去世等负性经历,经历过留守的流浪儿童合群、幸福和满足感得分低于未经历过留守的流浪儿童,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未经历过留守的流浪儿童;2)人格的神经质、精神质与自我意识、问题行为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3)人格的神经质、精神质在自我意识对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 自我意识通过人格的中介机制对流浪儿童问题行为发挥作用,提升流浪儿童自我意识的同时应引导形成健全人格.

  • 绘画疗法对3名流浪儿童心理干预的研究

    作者:于璐

    流浪儿童是指那些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 h,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人困境的少年和儿童[1].流浪儿童已成为一个足以引起社会重视的弱势群体.诸多研究表明,许多流浪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因此,需要系统的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本研究就是考察绘画疗法对流浪儿童的心理干预效果.

  • 广州市流浪儿童疥疮流行情况调查

    作者:麦海振;卢艾

    目的了解流浪少年儿童在被救助期间疥疮的发病情况和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我们对广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心(以下简称救助儿童中心)在2001~2003年间被救助的2507名年龄在6~14岁的流浪儿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流浪儿童疥疮发病率为(784/2507)31.27%,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冬、春季的发病率高于夏、秋季.结论了解流浪儿童疥疮的流行情况,对预防和控制疥疮的流行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疥疮 流浪儿童 调查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