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aget骨病的临床特征及唑来膦酸盐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伟;王茹;陈佳;左庆瑶;王志新;王红;邓微

    目的 分析Paget骨病(PDB)的临床特点及应用唑来膦酸盐(Zol)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病理确诊PDB的1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受累骨骼不同,分为单骨型组和多骨型组;按照是否有病理性骨折,分为骨折组与非骨折组;比较分析各组间临床各项指标.于应用Zol 5 mg静脉单次输注治疗治疗2周后随诊.结果 15例患者年龄为(45.53±12.78)岁;男女比例为12:3;多骨型9例,单骨型6例;病程(7.71±6.97)年,Zol有效率为100%,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100%)及低钙血症(47%).治疗前多骨型组较单骨型组:碱性磷酸酶(AL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及骨钙素(OC)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多骨型组较单骨型组:tP1NP、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OC均有明显升高(P<0.05).所有PDB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P1NP、Ca有明显下降(t=-3.741、-2.847,P=0.007、0.014);OC及甲状旁腺素(PTH)有明显升高(t=3.052、3.375,P=0.009、0.005).单骨型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P1NP、Ca有明显下降(P<0.05);PTH明显升高(P<0.05).多骨型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P1NP、ALP、Ca有明显下降(P<0.05);OC及PTH有明显升高(P<0.05).骨折与非骨折PDB患者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B的发病特征为发病率低,以散发为主,患者年龄相对较轻,男性居多,多累及四肢长骨,ALP、tP1NP均有明显升高,而且多骨型高于单骨型,血钙正常或偏低,X线、全身骨扫描核素显像及骨骼病理会有相应改变,Zol治疗有效.

  • 唑来膦酸盐治疗Paget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华;夏维波;姜艳

    Paget病,以骨骼一个或多个区域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增加伴有骨骼修复不良,进而导致骨重建失调和骨转换增加为主要特征.发病具有一定的年龄和地域差异,我国少见.其发病受环境和遗传的影响.目前,双膦酸盐是Paget病的主要治疗药物.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骨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唑来膦酸盐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给药方式为单剂注射,临床实验证明能快速持久地缓解病情,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Paget病 唑来膦酸盐
  • 畸形性骨炎1例报道

    作者:范保萍;李丽丽;栗夏莲

    目的:分析1例Paget 骨病( Paget's disease of bone , PDB)患者诊治经过,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提高及时治疗率,减少其致残率。方法整理1例PDB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 X线片特征及病理特征,给予单次静脉注射唑来膦酸盐5 mg,3、6、9个月后观察相关指标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PDB患者经唑来膦酸盐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血清碱性磷酸酶、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胶原特殊序列显著持续下降。结论单次静脉给予唑来膦酸盐是治疗PDB的良好选择。提高医生对PDB的认识是避免误诊的佳手段。加强长期随访是治疗的重要一部分。

  • 唑来膦酸盐与骨质疏松症

    作者:张晓梅;刘忠厚

    目的 双膦酸盐是目前抗骨质疏松治疗常用药物.唑来膦酸盐是每年1次静脉注射用双膦酸盐,探讨唑来膦酸盐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PubMed上检索应用唑来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及其他疾病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 HORIZON-PFT 3年研究表明唑来膦酸盐与安慰剂比较,能明显降低椎体、非椎体骨折风险,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增加骨小梁容量.在90 d内行髋部骨折外科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的HORIZON-RFT研究发现唑来膦酸盐与安慰剂比较能够明显降低再发骨折风险,降低全因死亡率,增加髋部及股骨颈骨密度.绝经后低骨密度妇女从阿伦膦酸钠改为唑来膦酸盐3个月内平均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先下降,后逐渐增至绝经前妇女正常范围,且可维持腰椎骨密度值12个月.另一研究表明与阿伦膦酸钠比较,唑来膦酸盐能更迅速的降低骨吸收标志物,抑制骨吸收.在安全性方面唑来膦酸盐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急性一过性不良反应,如发热、肌痛、流感样症状,主要为轻到中度,常发生在静脉输注后3 d内,3~7 d左右缓解.研究表明唑来膦酸盐短期内可能引起肾功能的变化,但长期对肾功能未发现明显影响.颌骨骨质疏松性坏死可能与唑来膦酸盐相关,但发生率较低,且多发生在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和转移癌的患者中,尚未证实颌骨骨质疏松性坏死风险增高与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批准剂量的唑来膦酸盐有关.其他少见的副作用包括房颤,无症状及一过性低钙血症,尚需要大样本长期研究证实.结论 每年1次唑来膦酸盐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新的选择.

  • 唑来膦酸盐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覃裕;邱冰;朱思刚;罗春山;陈黔;宋红;王大寿;潘奇;曹启辉

    目的 分析唑来膦酸盐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1组21例和对照2组21例. 观察组患者行唑来膦酸盐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对照1组患者行单纯的唑来膦酸盐治疗,对照2组患者行单纯的脉冲电磁场治疗. 测量、评价并统计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骨密度(BMD)、疼痛程度(VA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同时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转换生物标记物,包括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骨钙素(OC). 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腰椎正位(L2-4)及右股骨颈BMD值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患者平均VAS和ADL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同时,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ALP、O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唑来膦酸盐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快速缓解骨痛,且降低骨转换生物标记物水平,控制骨量减少.

  • 口服及静脉应用双磷酸盐治疗绝经后的骨质疏松临床研究

    作者:李国新;袁忠治;温健;吴海龙;汤晨逢

    目的 探讨口服及静脉应用双磷酸盐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及依从性.方法 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福善美组及密固达组,福善美组口服阿仑膦酸盐每周一次,密固达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一次,两组患者均同时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分别于3周后及12个月后进行疼痛评分及骨密度的评价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后福善美组及密固达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骨密度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口服或静脉应用双磷酸盐均安全有效,但静脉应用双磷酸盐能提高患者抗骨质疏松用药的依从性.

  • 唑来膦酸盐单次静脉输注治疗Paget骨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伟;李全志;王茹;陈佳;左庆瑶;王志新;王红;邓微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盐单次静脉输注治疗对中国人Paget骨病(Paget's disease of bone,PDB)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诊患者明确复发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确诊PDB后应用唑来膦酸盐5 mg静脉单次输注(zol 5 mg sf)治疗的患者15例,分别于治疗2周、2月及每年随诊骨代谢指标及全身骨扫描核素显像.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45.53±12.78)岁;男女比例为12∶3;多骨型9例,单骨型6例;平均病程(7.71±6.97)年,zol 5 mg SF有效率为100%,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100%)及低钙血症(47%).碱性磷酸酶(ALP)2周时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2月时有明显下降(P<0.05),1年时进一步下降(P<0.05).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lNP)2周时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2月时进一步下降(P<0.05);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在治疗后下降.长随诊时间为5年,随访患者复查骨扫描均基本正常,无复发迹象.所有患者未发现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等提示PDB病变恶变的情况.结论:zol 5mg sf治疗对中国人PDB患者有效,未发现双膦酸盐抵抗的病例,但极易出现低钙血症,应积极补钙及维生素D;tPlNP与ALP均可作为PDB活跃度及疗效的监测指标.

  • 密固达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初探

    作者:费琦;王炳强;唐海;杨雍;李东;李锦军

    目的:探讨临床初步应用密固达(唑来膦酸,5mg/100 ml)静脉输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静脉输注密固达治疗8例老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情况,通过电话短期随访和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副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第二次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发生,但半数患者在输注后3 d内出现了急性一过性不良反应,包括低热、关节痛、肌痛、流感样症状等,较文献报道的发生率要高,均为轻到中度,能很快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绝大多数患者同意继续使用.结论:密固达治疗老龄骨质疏松症安全性较高,依从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新选择,其疗效有待于长期随访.

  • 唑来膦酸盐对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及CD138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红铭;丁润生;项喜喜;侯健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盐对体外培养的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3生长增殖及CD13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1×10-5mol/L、5×10-5moL/L、1×10-4mol/L、5×10-4mol/L、1×10-3mol/L唑来膦酸盐处理后的KM3细胞存活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唑来膦酸盐作用下KM3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并进一步检测KM3细胞表面CD138表达的改变.结果 在1×10-5mol/L~1×10-3mol/L的浓度范围内,唑来膦酸盐对KM3细胞生长增殖均有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与唑来膦酸盐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盐能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明显阻滞于S期,且呈剂量依赖趋势.在唑来膦酸盐作用下CD138+细胞数及荧光强度均降低(P值均<0.05).结论 唑来膦酸盐对KM3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诱导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也可能涉及影响CD138的表达.

  •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骨痛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房凤岭;任秀智;毛国良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FD)是一种先天性、非遗传性的类肿瘤疾病.在FD患者中骨痛非常普遍,但骨痛的发生机制仍然不明.目前没有理想的药物能够彻底根治骨痛.现阶段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药物、麻醉性止痛药和二膦酸盐类药物如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盐、阿仑膦酸钠、托珠单抗和地诺塞麦,主要对上述FD骨痛的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 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超

    目的:探讨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方法73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例)和观察组(n=3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总缓解率和疼痛总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效果佳,且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 唑来膦酸盐对去势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及髓腔内晚期糖基化产物的影响

    作者:闫文婷;高莺;焦艳军;连博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盐对去势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及其骨牙腔内晚期糖基化产物( AGEs)的影响。方法:取2月龄 SD 雌鼠20只,腹腔注射麻醉后,行双侧卵巢摘除术,术后3个月,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去势+唑来膦酸盐组,每组10只,麻醉后,将钛植体植入大鼠胫骨中,植体植入后3个月,处死,取其胫骨,进行骨密度及骨矿含量的检测以及 AGEs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去势组骨密度与骨矿含量均小于去势+唑来膦酸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去势+唑来膦酸盐组 AGEs 的阳性表达率比去势组低,且着色程度比去势组浅。结论:唑来膦酸盐对钛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有改善作用,对去势后骨质疏松大鼠骨牙腔中 AGEs 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新方法应用唑来膦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赵玫;刘淑华;李玉红;王丽丽;李晓梅

    目的:探讨降低唑来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21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前100例给予常规疗法(对照组),后117例给予新方法应用唑来膦酸盐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新方法应用唑来膦酸盐治疗对减轻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效果确切.

  • 唑来膦酸盐配合手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树鑫

    目的 探析唑来膦酸盐配合手术治疗骨巨细胞瘤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2月~ 2013年2月收治50例初发骨巨细胞瘤患者进行研究,两组患者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手术方式,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应用唑来磷酸,比较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肢体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前Enneking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0%,低于对照组2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盐在骨巨细胞瘤患者中的应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形成与生长,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较大临床借鉴价值.

  • 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俊;许仁炜;周理兰;杨欢;吴奇;虞建新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密固达(唑来膦酸,5 mg/100 ml)静脉输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次脉输注密固达治疗20例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情况.通过短期内电话随访和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副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第2次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但部分患者在输注后3d内出现急性一过性不良反应,包括低热、关节痛、头痛、肌痛、流感样症状等,与文献报道的发生率基本相符,均为轻到中度,能很快自行缓解,无严重不可控的不良反应发生,绝大多数患者同意继续使用.结论 密固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性较高,依从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新选择,其长期疗效有待于长期随访.

  • 唑来膦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马俊华;刘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盐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009年8月~2011年8月对19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盐治疗,1年使用1次,使用时间1~2年.结果:1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平均14.8个月(6个月~2年).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例.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2例),肌肉痛(3例).结论:唑来膦酸盐在临床上对缓解骨痛,降低骨折危险性等方面有明显作用,但须对其不良反应提高警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