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onobloc截骨牵引成骨和颅骨重塑治疗Crouzon综合征

    作者:韦敏;詹明坤;方建蔺;张英;郭智霖;祁佐良

    目的 总结Monobloc截骨外置牵引和颅骨重塑治疗1例Crouzon综合征伴颅缝早闭额部后缩病例的经验体会.方法 经颅内外联合径路.额部颅骨截骨前移重塑加植骨,Monobloc截骨并外置牵引器,将额、双侧眼眶和面中部颧骨上颌骨整体逐步前移,牵引结束后同定4个月.结果 截骨牵引手术顺利.额眶、面中部牵引前移达20mm,患儿突眼、反咬合得到完全纠正,术前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转为轻度.结论 Monobloc截骨外置牵引和颅骨重塑为治疗Crouzon综合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牵引成骨技术在严重小颌畸形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傅潇慧;陈军;徐旭辉

    目的 探讨应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严重小颌畸形伴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 采用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严重小颌畸形伴中、重度OSAHS患者19例,分别于术前、后行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及螺旋CT扫描,评价疗效并比较患者上气道三维结构的改变。结果 根据OSAHS疗效判定标准,19例中17例治愈,2例显效;手术后上气道各段的矢状径、矢状面积、横径和横截面积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气道容积从治疗前的(15 572.03±3 370.11) mm3变为治疗后的(21 182.69±4 533.15) mm3,变化主要发生在腭咽及舌咽,喉咽变化不明显。腭咽及舌咽区段气道各项检测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可明显扩张上气道腭咽段和舌咽段气道容积,从而有效治疗严重小颌畸形伴中、重度OSAHS。CT作为一种影像学手段,在该研究中有独到和重要的作用。

  • 小切口Le FortⅢ型截骨治疗面中部发育不全

    作者:王瑞晨;柳春明;高全文;侯敏;梁立民;姚玉胜;马骁;金增强;常世民

    目的 探讨经小切口行Le FortⅢ型截骨术矫正面中部发育不全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1年6月至2015年2月,对33例面中部发育不全患者,分别经上睑皱褶内侧半切口、眉内近中侧切口或上睑弧形切口,结合睑缘下切口和口内上颌龈颊沟切口,切开后于骨膜下剥离显露截骨线并依序截骨,使用上颌骨把持钳折断面中部骨段.根据术前设计,安装颅骨外固定牵引器行牵引成骨术,或即刻前徙面中部骨段、植骨及坚固内固定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面中部骨段获得足够距离前徙,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较冠状切口减少,术后瘢痕不明显.X线头影测量侧位片显示上颌骨的上牙槽座点前徙距离为7.2~20.7 mm,平均12.4 mm.术后随访0.5 ~8年,平均5.4年,患者术后容貌明显改善,侧貌正常,鼻梁及鼻下部挺拔,上唇丰满;突眼明显减轻,无复视、视物异常或眼睑功能异常;张闭口运动正常.结论 小切口可以实现Le Fort Ⅲ型截骨及相关的牵引或正颌手术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瘢痕轻微,前徙效果稳定.

  • 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牵引术后上颌骨发育的研究

    作者:杨仁凯;唐晓军;石蕾;尹琳;杨斌;尹宏宇;刘伟;张智勇

    目的 通过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患儿手术前、后头颅正位X线片及三维重建图像进行测量,研究下颌骨牵引治疗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测量22例患者术前(T1)和术后半年(T2)头颅正位X线片上颌咬合平面及鼻基底平面与眶下平面的夹角,取相同的时间点在15例患者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第5齿颊侧牙槽嵴顶中点,及上颌窦底低点与参考平面的距离,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上颌咬合平面与眶下平面的夹角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基底平面与眶下平面的夹角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测量正常侧上颌窦低点无显著变化,患侧上颌窦低点和两侧牙槽嵴顶中点均发生显著下降.结论 下颌骨牵引治疗可以促进患儿上颌骨的发育,生长的部分包括牙槽骨段及上颌窦.

  • 快速成型技术辅助下行上下颌骨同期牵引矫治半侧颜面短小症

    作者:高全文;宋慧锋;许明火;柳春明;柴家科

    目的 探索快速成型技术及上、下颌骨同期牵引,矫治半侧颜面短小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术前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患者的头颅树脂模型,在模型上精确设计截骨线.按照术前设计,上颌骨行Le Fort Ⅰ型截骨并折断下降,患侧下颌骨升支行截骨,在下颌截骨线处安置内置式下颌骨牵引器,上、下颌骨分别置入颌间支抗钛钉.术后第5天行颌间坚固结扎,通过拧动下颌骨牵引器实现上、下颌骨同时移动.结果所有患者按预期完成骨牵引,无一例发生感染或成骨不良,长牵引距离28 mm,短16 mm.牵引结束后患者面部不对称畸形明显改善,咬合平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快速成型技术有助于术前精确设计截骨线,通过上、下颌骨同期牵引技术,可以矫治患者半侧颜面短小症,具有临床价值.

  • 进行性半面萎缩症的综合外科矫治术

    作者:李自力;毛弛;伊彪;彭歆;梁成;王晓霞;王兴

    目的 评价综合应用正颌外科、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术矫治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 5例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轻度畸形的1例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及同期行颏成形术;中度畸形的2例,一期行上颌Le Fort I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和颏成形术,3~6个月后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重度畸形的2例,一期行患侧下颌升支和上颌牙骨段的同期牵引成骨术,3~4个月后取出牵引器的同时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结果 5例患者正颌外科及牵引成骨均效果良好,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均成活,患者面部对称性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①进行性半面萎缩症的程度与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发病年龄越小,畸形越严重.②综合应用正颌外科、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和去表皮肩胛游离皮瓣移植充填术,可有效矫治进行性半面萎缩畸形的软、硬组织复合畸形.

  • 严重小下颌畸形患者牵张成骨后软组织侧貌变化

    作者:傅潇慧;陈军;平飞云;严丰国;单一旦

    目的 比较严重小下颌畸形患者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前、后软组织面型及唇颏部变化,评价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治疗下颌发育不全的效果.方法 对16例患者行颞颌关节成形术+颞肌筋膜瓣转移修复术,并于术后5 d开始行骨牵引延长,每日2次,每次0.4 mm.颌骨测量每例患者手术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软组织面型、唇颏部结构各项指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变化.结果 患者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前、后面突角、软组织下面高、面下份凸度、下唇长度、唇间隙、唇颏比、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颏唇沟深度和颏软组织厚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面突角从治疗前(35.488±6.510)°减小为治疗后(8.295±3.985)°,面下份凸度从治疗前(-40.281±7.558)mm变为治疗后(-14.506±3.359)mm,唇颏比从术前(78.375±12.340)%增加至术后(50.744±5.412)%.结论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治疗严重小下颌畸形可使患者面中下部软组织得到适应性改变.

  • 三维Z形截骨联合颅骨牵张成骨术治疗单侧人字缝早闭

    作者:沈卫民;崔杰;陈建兵;季易;邹继军;陈海妮;高庆文;严峻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Z形设计截骨线进行枕部截骨,并安装延长器行颅骨牵张术,矫正单侧人字缝早闭的临床效果.方法 把人的头部设想为一个长方体,将人字缝作为Z的中间线,平行于矢状缝的截骨线作为Z的上一横,截向后颅底的截骨线为Z的下一横,由此设计为一个三维的Z形,并截除1条2.0~2.5 cm宽的颅骨,安装2~3个延长器.术后5d开始延长,每日2次,0.6 mm/d,终延长2.0~4.5 cm,然后停止延长,固定3个月后拆除延长器.结果 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于临床应用11例,所有单侧人字缝早闭患儿均得到很好地治疗,未发生延长器固定螺丝移位和延长器回缩,除1例在头皮外有感染外,其余病例无感染和出血,未发生螺钉穿透颅骨和硬脑膜等并发症.术后随访5 ~ 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儿均获得满意外形和正常功能.结论 Z形截骨联合牵张成骨术可较好地矫正单侧人字缝早闭,在后枕部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枕部形态,即向上延长抬高了患侧颅高,向下延长增加了枕部的后隆突;Z的形态对整个平面起到稳定作用,使截骨分开的颅骨不易回缩,效果肯定,损伤小,适用于婴幼儿手术.

  • 牵引成骨术治疗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呼吸阻塞

    作者:沈卫民;崔杰;陈建兵;邹继军;季易;王顺荣;陈海妮

    目的 探讨应用牵引成骨术治疗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呼吸阻塞的可行性.方法 2007至2009年,用骨牵引技术治疗8例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行双侧下颌骨斜行截骨,安置下颌骨牵张器,术后第1天开始牵引,每天3次,每次0.4 mm,每天牵引1.2 mm,直至延长到所需长度.结果 8例患儿均按设计要求顺利完成牵引,无感染发生,无口角歪斜等面神经损伤症状.骨牵引达到预期的长度,约12~20 mm,平均15 mm.Pierre Robin综合征患儿的阵发性青紫、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哺乳困难等症状均消失.结论 牵引成骨术是治疗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严重呼吸阻塞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是可行和安全的.

  • 不同时机转染基因对兔下颌骨牵引区新生骨骨密度与骨强度的影响

    作者:胡纯兵;吴国平;周滨;何小川;兰永树;郭力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转染基因对兔下颌骨DO过程中牵引区新生骨骨密度与骨强度的影响,探索基因导入的佳转染时间,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8只,全麻下行双侧下颌骨截骨及牵引器植入后,采用随机区组法分成A、B、C、D4组,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3d(牵引开始时)、牵引结束时,于双侧牵引区分别注射2 μg(0.1 μg/μl)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A、B、C3组均予电穿孔刺激,D组单纯牵引不行基因转染.各组于术后3d开始以每天0.8 mm、每天1次的速率进行牵引,连续牵引10 d;各组分别于固定期1、2、4、8周处死3只兔子,切取下颌骨行X线片检测、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测量牵引区新生骨组织密度后,将4、8周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各组牵引间隙新生骨骨密度与骨强度,随着固定期的延长逐渐增高;固定1周时,A(83.43 ±9.96)、B(92.29±11.25)、C(89.93±14.15)3组新生骨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D组(70.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2、4、8周时B组骨密度(137.54±7.20、492.93±17.57、790.48±12.19)高于A组(121.44 ±9.27,396.15±15.70,603.39±16.46)、C组(125.06±7.24,464.15±15.45,764.15±17.28)、D(98.86±8.13,336.45±11.95,577.89±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4、8周时B组生物力学各项指标均高于A、C、D组(P<0.05).结论 在牵引开始时(牵引期)进行基因转染,能够获得佳的促进新骨生成的效果,提示牵引期是下颌骨基因治疗的佳时机.

  • 中药土鳖虫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作用的研究

    作者:彭利伟;杨海新

    目的 研究单昧中药土鳖虫能否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骨形成.方法 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性别不限,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均建立右侧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第1天起每天喂食土鳖虫粉2 g,直至处死;对照组正常饮食.于固定期24、72 h,1、4和7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耳兔各3只,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及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 实验组动物牵张间隙区内的新骨形成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同一时期实验组成骨活动较对照组活跃;实验组BMPs及VEGF的表达明 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土鳖虫可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骨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BMPs及VEGF的表达有关.

  •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

    作者:彭利伟;魏晓凌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rhPTH(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 40只SPF级日本大耳白兔根据出笼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根据rhPTH(1-34)注射剂量,实验组又分为12.5、25、50 μg/kg组,每组10只,均建立兔右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牵张开始后,实验各组每天上午8点于兔背部皮下注射相应剂量的rhPTH(1-34),直至处死;对照组皮下注射2%热灭活标准兔血清1 ml.牵张术结束后1、3周分别处死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各5只,取出下颌骨,对其进行大体、X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大体观察:固定期1周,50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呈较致密不透明的白色组织,骨缝缘连续;其余各组牵张间隙区呈白色半透明样组织.固定期3周,对照组牵张间隙区组织呈灰白色;12.5 μg/kg组颊侧牵张区组织类似软骨样物质,舌侧牵张区新生组织颜色接近正常骨组织颜色;25 μg/kg组颊侧牵张间隙区边缘与两侧原骨组织边缘连续;50 μg/kg组颊、舌侧牵张间隙区与两侧原骨组织界限难以分清.X线表现:固定期1周,50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可见稀疏之阻射影;其余各组表现类似,牵张间隙区可见低密度影.固定期3周,对照组牵张间隙区可见稀疏骨小梁,骨边缘不连续;随剂量增加,实验组牵张间隙区阻射增加、密度增大,至50 μg/kg组牵张间隙区表现接近正常骨组织.组织学观察:固定期1周,对照组牵张间隙区边缘偶见成骨细胞;12.5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可见大量成骨细胞、骨小梁;25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可见骨小梁连接成网;50 μg/kg组牵张间隙区可见明显的骨小梁分布,并可见少量新生骨.固定期3周,对照组牵张间隙区骨小梁连接成网;12.5 μg/kg组牵张间隙区骨小梁连接成骨;25μg/kg组牵张间隙区大量骨样组织生成;50 μg/kg组牵张间隙区骨组织发育接近成熟.结论 rhPTH(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骨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 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区新生骨骨密度与强度的影响

    作者:吴国平;黎德平;胡纯兵;何小川;兰永树;郭力

    目的 探索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下颌骨DO过程中牵引间隙新生骨密度与强度的影响,从而为促进下颌骨DO新骨生成,缩短牵引周期,减少并发症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A组:在牵引区注射2 μg(O.1μg/μl)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B组:在牵引区注射2 μg(0.1μg/μl)重组质粒pIRES-hBMP2;C组:在牵引区注射2 μg(0.1μg/μl)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D组:在牵引区注射2 μg(0.1μg/μl)空质粒pIRES;E组:在牵引区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5组实验动物均施加电穿孔刺激.各组分别于固定期第1、2、4、8周行X线及QCT检查.选整个牵张间隙新生骨痂部分为兴趣区,测定骨密度.然后处死动物.取材测量牵引区新生骨的三点抗压强度.结果 A、B、C组新生骨痂密度各时相点新生骨痂密度明显高于D、E组(P<0.01).固定2周,A组明显高于各组,但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固定4周,A、B组明显高于C、D、E组(P<0.01).固定8周A组明显高于B、c、D、E组(P<0.01).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D、E组(P<0.01).固定4周,A组新生骨的三点抗压强度明显高于B、C、D、E组(P<0.01).固定8周,A组仍明显高于各组(P<0.01),且B组也明显高于c、D、E组(P<0.05).结论 电脉冲介导的pIRES-hVEGF165-hBMP2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使牵引区获得较满意的骨再生和骨化成熟进程,其新骨骨化、改建过程均超过对照组.提示联合应用BMP与VEGF,可能会实现成骨与血供的联合重建,并且使单一生长因子的效应放大,使骨愈合的速度加快.

  • 牵张成骨矫治猕猴腭部软硬组织缺损的组织学及荧光标记研究

    作者:刘毅;陈刚;刘延山;申岱;朱彤;王之奇

    目的 观察猕猴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过程中,新骨组织形成与改建活动的特点,探讨新骨生成的规律.方法 建立猕猴腭裂动物模型,以牵张成骨术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以每天2次、每次0.4 mm的速率牵引,直至骨运送盘移动关闭裂隙后原位固定.分别于固定期第1、2、4、6、8、12及24周取材,每时相点3只实验动物.取材前6 d,实验组动物(21只)均肌肉注射四环素(30 mg/kg)标记.各组标本包埋切片行组织学及荧光标记观察.结果 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动物各2只,同法标记)对比.结果 实验组骨运送盘移动至裂隙对侧关闭缺损,牵开间隙内以膜内成骨方式原位成骨,成功整复腭部软硬组织缺损.牵张成骨术后固定期从1至24周逐渐延长,呈现出成骨-改建-成熟的动态变化过程:牵张区新骨形成的量及其钙化程度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新骨组织亦呈现不断改建成熟的趋势,软组织随着新骨的形成不断地延伸,对照组裂隙无法自行修复.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缺损,在良好的固定下,通过膜内成骨的方式,新骨不断的成熟和改建,直至成功修复软硬组织缺损.

  • 唇腭裂上颌复合体在不同类型上颌截骨内置式牵引下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侯敏;石广玉;濮礼臣;宋大立;张锡忠;柳春明

    目的 探讨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全应用不同类型截骨内置式牵引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唇腭裂上颌复合体Le Fort Ⅰ、Ⅱ、Ⅲ型截骨骨块及相应软组织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临床上新型内置牵引方式,使截骨块上牵引器固位点沿牵引方向前移10mm,比较分析其生物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唇腭裂上颌复合体不同类型截骨内置式牵引下,Le FortⅠ型截骨腭部出现压缩现象,而Le Fort Ⅱ、Ⅲ型截骨腭部压缩现象不明显.矢向位移比较,Le FortⅢ型截骨内置式牵引可以整体前移截骨体,Le Fort Ⅰ、Ⅱ型截骨存在不同程度的旋转.垂直向位移比较Le FortⅡ型截骨出现较多的逆向旋转.结论 三维有限元仿真研究应用于内置式牵引成骨手术,可以较好地反映颌骨位移情况,为手术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 不同时间基因转染对兔下颌骨牵引区BMP-2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绍兰;胡纯兵;上官文松;何小川;郭力;吴国平

    目的 探讨于不同时间体内转染重组质粒人形态蛋白-2和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真核细胞共表达载体(pIRES-hBMP2-VEGF165)对兔下颌骨牵引区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4组,均于双侧下颌骨截骨后置入内置式下颌骨牵引器,经过3d潜伏期后开始牵引,牵引速度0.8 mm/d,连续牵引10d进入固定期.A、B、C组动物分别于术后立即、术后3和14d,在双侧牵引区注射2μg(0.1 μg/μl)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D组不进行基因转染,4组动物均施加电穿孔刺激.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固定l、2、4周处死,取材行免疫组化检测新生骨中BMP-2的表达情况,并应用CMIAS系列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 BMP-2在牵引区肉芽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如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少量沿牵张方向排列的新生幼稚骨小梁表面的成骨细胞、骨细胞和骨周围结缔组织中表达.固定1和2周,B组阳性表达蛋白平均吸光度(MA)值和积分吸光度(IA)值,B组(0.58 ±0.03和0.34±0.02),与A组(0.42±0.02和0.31 ±0.01)、C组(0.32±0.01和0.30±0.01)、D组(0.27±0.01和0.23 ±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0.42±0.02和0.31 ±0.01)、C组(0.32±0.01和0.30±0.01)与D组(0.27 ±0.01和0.23±0.02)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4周时A、B、C、D各组BMP-2表达均减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牵引开始时进行基因转染更能促进牵引过程中BMP-2的表达,从而刺激牵引区骨基质合成和诱导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细胞等的增殖分化,更能有效地促进骨的生长和修复,提示牵引开始时转染可能是基因转染的佳时间.

  • 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兔下颌骨牵引成骨模型的建立

    作者:吴国平;李盛华;黎德平;杨智慧;何小川;廖毅;郭力

    目的 探讨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组+电穿孔组(C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 h及1、3、7、14 d处死,切取牵引区组织0.4 cm×0.4 cm行冰冻切片检查,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以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兔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心、肝、肾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转染新西兰大白兔,3 h可观察到GFP的表达,1 d时GFP的表达增强,3 d时GFP的表达强,其后开始逐渐下降,7 d后GFP的表达减少,14 d仍可观察到微弱GFP的表达.B组的GFP的表达时限与A组相同,但各时相点的GFP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A组,C组在各时间段均未观察到GFP的表达.3组肝、肾功能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穿孔技术介导的带有荧光标记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在兔下颌骨牵引区组织内表达,电穿孔能明显提高重组质粒的体内转染效率,提示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用于体内试验是安全的.

  • 牵张成骨术整复猕猴腭裂骨桥蛋白与骨钙蛋白表达研究

    作者:刘延山;陈刚;刘毅;李蕊;王之奇;申岱

    目的 以牵张成骨术整复猕猴腭裂骨缺损,定量分析新骨在不同时期骨桥蛋白(osteopetin,OPN)与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的表达水平,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规律.方法 以猕猴为对象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实验组动物21只行牵张成骨术整复其聘部软硬组织缺损,关闭裂隙后固定.固定期第1、2 4、6、8、12及24周分别取材,各3只动物.采用实时定量PeR法(real-time,RT-PCR)定量比较OPN与OC的mRNA表达水平,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定量分析其OPN与OC含量,与实验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各2只动物)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固定期第2周OPNmRNA表达上调,第4周达高(7.59±0.37);而OC mRNA表达则自第4周开始上调(4.98±0.21),第6周时达大值(7.94±0.31);随后开始下降,至第24周时两者的mRNA表达水平接近健康对照组(P>0.05).ELISA结果显示:固定期第4、6周OPN分别为(4.75±0.15)ng/mg和(4.86±0.09)ng/mg,OC分别为(3.18±0.16)ng/mg和(3.63±0.33)ng/mg,两者均为高水平表达.至第8~12周以后蛋白表达趋势与其对应mRNA表达基本一致.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骨缺损,其牵张区域新骨生成,裂隙被骨运送盘移动封闭,腭部裂隙被完全修复.

  • 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国平;李绍兰;胡纯兵;刘震;高志丹;何小川;尹康;郭力

    目的 探索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截骨后3d开始以0.8 mm/d速度行下颌骨牵引,连续牵引7d后,随机分为A、B、C、D、E5组,每组9只,分别在牵引区注射2μg(0.1 μg/μ1)重组质粒plRES-hVEGF165-hBMP2、pIRES-hBMP2、plRES-hVEGF165、空质粒pIRES和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后,均施加电穿孔刺激。各组分别于固定期第7、14、28天处死动物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 A、D1、E的表达情况,并利用CMIAS-2001A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 Cyclin A、D1、E主要在肉芽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如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少量沿牵张方向排列的新生幼稚骨小梁表面的成骨细胞、骨细胞和骨周围结缔组织中表达;固定7d时表达强烈,14 d下降,28 d时表达较弱。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固定7d时C组阳性表达蛋白的吸光度A值(0.59 +0.14)表达较强,与A(0.41±0.13)、B(0.38 +0.14)、D(0.34±0.12)、E(0.31 +0.1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14 d和28 d时,A(0.39±0.11)、B(0.34±0.10)、C(0.33 +0.0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0.19±0.12)、E(0.14 +0.0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各时相点基因治疗组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能使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A、D1、E在牵引区的表达增强、时限延长,可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与分化,促进牵引区细胞基质的形成和新骨生成。

  • 牵张成骨术整复猕猴腭裂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碱性磷酸酶表达研究

    作者:陈刚;刘延山;刘毅;马恒香;王之奇;李宏捷

    目的 以牵张成骨术整复猕猴腭裂骨缺损,定量分析不同时段新生成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1ike growth factor-I,IGF-1)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水平,探讨其成骨调控机制.方法 用猕猴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实验组动物21只以牵张成骨术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关闭裂隙后固定.于牵张成骨术后第1、2,4…6 8 12及24周分别取材,各3只动物.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析比较IGF-I与ALP的mRNA表达水平,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定量分析其IGF-I与ALP含量,结果与实验对照及健康对照组(动物各2只)进行比较.结果 固定期第1~2周为成骨早期,第1周时IGF-1和AIJP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分别为3.67±0.35和3.30±0.21,第2周时达高峰,分别为7.55±0.32和5.91±0.21,随后逐渐下降,至第12周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ELISA结果显示:固定期第1~2周,IGF-1和ALP表达均增强.IGF-1含量于第2周表达高,为(2.0±0.06)ng/mg,第4周为(1.46±0.08)ns/mg,第6周为(0.84±0.11)ng/mg,其表达逐渐下降;同期ALP则呈高水平表达,第4周为(25.34±0.44)U/mg,第6周为(26.21±0.82)U/mg.第8~12周,IGF-1和ALP的表达均下降至接近健康对照组.结论 腭骨牵张成骨区域,新骨的原位增量生成明确,增殖过程正常,终以膜内成骨的方式形成新骨整复了腭裂骨切开牵张间隙区域.

158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