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黄柏外洗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作者:盛梦娟;李静;董艳

    目的:观察以"清热燥湿"为理,以"祛湿退黄"为法的关黄柏外洗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关黄柏外洗,监测患儿治疗期间经皮胆红素水平,评价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经皮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在治疗第4天时下降明显,而观察组在治疗第2天时下降明显(P<0.05).在治疗第2天起,观察组经皮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疗效评价,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黄柏煎汤外洗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较好,能迅速降低经皮胆红素水平.

  • 口苦口臭口干是怎么回事

    作者:刘承

    中医认为口干口渴的原因有:胃热炽盛,湿热郁蒸,水饮内停,肺燥津伤,阴虚火旺等.不同的口渴要用不同的方药来治疗,胃热炽盛需要清胃热,可以选用牛黄清胃丸、竹叶石膏汤;湿热郁蒸可以用藿香、佩兰、芦根代茶饮,清热化湿;水饮内停代表方为五苓散,健脾利水;肺燥津伤可以用清燥救肺汤,阴虚火旺可以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阴虚燥热口渴,可用麦冬、石斛、菊花代茶饮.

  • 黄汗病证治遐议

    作者:陈重阳

    "黄汗"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后于"水气病篇"散见三则.前者示黄汗为历节病之并发症,盖由历节病湿蓄关节,郁久化热,湿热郁蒸骨节间,故局部疼痛而渗出黄色汗液,非为黄汗本病.

  •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44例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作者:覃柳菊

    目的:通过对茵栀黄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的观测,进一步探究其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把纳入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间断蓝光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18%和77.2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半身汗出证机辑要

    作者:崔文竹;薛一涛;王友娟;刘鹏;陈炜

    半身汗出作为汗出的特殊类型,以往医家多认为其为偏瘫之前兆,以不汗出为病侧.实则不尽如此,半身汗出可见于临床多种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结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多样,汗出可见于上、下半身,左、右半身,可有一侧汗出增多,一侧汗出正常或是少汗,亦见一侧汗出减少或无汗,另一侧正常.病机亦有虚实不同,实者可见湿热之邪熏蒸,热邪迫津外泄,或有形实邪阻滞,汗路痹阻,或邪气阻于少阳,少阳枢机不利,气血失和.虚者责之于气血亏虚,或阳气亏虚,气血不能周流全身,或阴虚火旺,虚火迫津外泄.病机总属营卫失和,气血不能周流全身,津液外泄失调.治疗应谨守病机,辨证施治,湿热为患予以清利湿热,通利气机;邪阻气滞予以疏肝理气,调和气血;气血虚弱予以补益气血;阳气亏虚予以温阳调营;阴虚内热予以滋阴清热.

  • 中医药辨治湿热郁蒸发热举隅

    作者:房莉

    发热为内科临床常见症状,有些发热西医诊断尚不明确,而中医药治疗可取得明显疗效.兹举例介绍如下.

  • 湿热郁蒸致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发病机制探讨

    作者:梁卫勇

    人体内,湿热不是从来就有的,女性机体内,诸多内外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伤津耗液而阴血亏虚,脾虚湿聚,使得湿热之邪侵袭机体,沿肝脾之经络下注,在女性外阴及阴道部位滞留郁蒸,形成女性外阴及阴道炎症系列症状的病机.运用各种直接或间接驱除湿热的处方用药方式,清除湿热产生并滞留的原因,是预防和论治的重点.

  • 饮证属阳虚论

    作者:

    按:饮证数条,《内经》《金匮》皆责之太阴,吾故曰脾阳不足,积水停污所致也。而嘉言云:饮因于湿,有热有寒。言虽近理,实则模糊,不得不为之辨。天地江淮河汉,水行地中,振而不泄者,皆大气为之包举。人身之水注于经络,贯乎百骸,泽于皮毛,皆脾气为之摄运,苟中宫之阳一败,非泛滥则停污矣。即有湿热郁蒸,变而为败浊者,似属元阳为害,不得概指为寒然。讵知其为阳气困极,虚阳脱于外乎譬诸沟渠之水积而不流,有经寒冱而凝结者,有经烈日而秽浊者。经寒冱而凝结者,地之阳气不通于外也。经烈日而秽浊者,地之阳气尽浮乎外也。均谓之阳虚可也。然则饮症之属寒也,可知矣乎夫。

  • 刘炳凡研究员调治脾胃二十八法(三)

    作者:刘光宪

    6 清宣温化法刘老认为:湿热之气触自口鼻,阻塞气分,不饥不食,便尿不爽;亦三焦同病,湿则太阴,热则阳明,湿热郁蒸,常致清窍不灵,发热不退,此湿遏热伏,邪在卫分、气分,治宜清宣温化,化其浊,逐其秽.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慧琴;张科进;张丹山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究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36例新生黄疸患儿资料进行调查,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早产患儿和足月患儿均以湿热郁蒸证型为主;过期产儿的3种证型差别不大.低体重患儿中医证型以寒湿阻滞型为主;正常体重患儿与巨大儿患儿的中医证型主要为湿热郁蒸型.新生儿黄疸在2天内出现者,以湿热郁蒸型为主;黄疸在2~6天内出现者,主要为湿热郁蒸型和寒湿阻滞证型;黄疸在6天以上出现者,主要为气滞血瘀证.总胆红素值<215 μmol/L的患儿,间接胆红素升高者中医证型主要为湿热郁蒸型和寒湿阻滞型,直接胆红素升高者中医证型全部为气滞血瘀型;总胆红素值在215~312 μmol/L的患儿主要为湿热郁蒸型;总胆红素值>312μmol/L时,各中医证型差异不大.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中医分型与患儿胎龄、体重、黄疸出现时间以及血清中胆红素值的关系有一定规律性.

  • 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

    作者:何森辉;武晓光;王晓燕;汤瑞莲

    目的:观察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湿热郁蒸型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茵栀黄颗粒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降黄散熏蒸.治疗后根据患儿各项症状的缓解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记录黄疸消退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总有效率8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5天及随访10天,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3天时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及随访10天,治疗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茵栀黄颗粒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基础上加用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

  • 肠癌证治琐谈

    作者:程剑华

    大肠癌多因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燥热或生冷之物,导致脾不健运,渐成久痢久泻,湿热蕴毒下迫大肠,损及肠络,毒瘀成块.肠为传导之官,司传化而不藏,若传导功能失司,糟粕不出,则腹痛呕吐;积滞内停,湿热郁蒸,蕴毒成痈,则大便脓血;湿热下注,损及肠络血脉,则下血不止.因此,在肠癌的辨证诊治中,必须紧紧抓住肠为传导之官这一关键.肠癌早期着重化湿解毒,清肠导滞,选用苦参、败酱草、八月札、木香、水杨梅根等;湿热下注则宜清肠泄热,化湿止痢,选用苦参、肿节风、火炭母、石榴皮、救必应、黄连等;瘀毒互结则宜清肠解毒,化瘀消瘤,选用藤梨根、野葡萄根、鸦胆子、红藤、地鳖虫、凤尾草、蜂房等;晚期患者多为脾肾亏虚,治宜健脾益气,养血固肾,宜选用人参、黄芪、薏苡仁、肉豆蔻、菱角、山药、补骨脂、紫河车等.现举验案数则,以资印证.

  • 黄祖明治疗胃癌经验

    作者:刘秀平;孙敬

    青岛市肿瘤医院黄祖明主任医师治疗胃癌有丰富的经验,介绍如下.1 病机 湿邪.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一有郁滞,百病生焉.湿邪内侵,首先困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郁结日久化热,湿热郁蒸,邪凝毒聚,日渐变成癥积.若暴饮暴食,嗜食醇酒厚味,易伤脾胃,食滞于胃聚湿生痰,痰湿互结日甚,阻滞气血运行,邪毒结聚,成痞积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