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内大型动脉瘤经双微导管技术治疗的近远期 疗效探析

    作者:张涛;卢庆林

    目的 探讨颅内大型动脉瘤通过双微导管技术展开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61例2014年3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患者展开随机分组研究,27例通过支架辅助技术展开治疗为支架组,34例通过双微导管技术展开治疗为导管组,对比两组近远期效果.结果 导管组完全填塞率是85.29%,与支架组的77.7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填塞密度对比也(P>0.05);导管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94%,比支架组的18.52%低(P<0.05);导管组2年复发率是2.94%,弹簧圈脱出发生率是5.88%,分别较支架组的复发率18.52%、弹簧圈脱出率25.93%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内大型动脉瘤的治疗,经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可实现与支架介入治疗相当的近期疗效,但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并发症更少、复发率更低,远期效率良好.

  •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作者:浦毅;羊正祥;喻永涛;邵云;缪伟锋;俞向荣

    目的 探讨双微导管技术在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7年4月至2013年3月间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法治疗的18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18例复杂动脉瘤中宽颈动脉瘤9例,不规则动脉瘤8例,1例椎-基联合处夹层动脉瘤采用双股动脉入路,一侧予支架辅助,另一侧予微导管辅助,成功栓塞后双侧椎动脉保持通畅.动脉瘤有少许残留,半年后再补圈栓塞后痊愈.结果 18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随访6个月~2年,动脉瘤无复发.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是一种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的优势.

  •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附58例报告)

    作者:喻博;洪杨;陈亮宇;奚卓;于明军;郑健;阙中有;刘云会

    目的 评估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在“中等”颈宽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8例颅内动脉瘤,瘤颈/瘤体为0.5 ~1.0,采用单侧股动脉穿刺入路,应用1个四相Y形阀通过指引导管把2支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内,根据瘤体形态,两管头端的深浅和位置进行合适的调整,通过微导管先后、同时或交替地将弹簧圈填塞入动脉瘤,始终有一弹簧圈起稳定作用暂不解脱,待致密填塞动脉瘤后,解脱全部弹簧圈.结果 58例应用双微导管技术治疗的病例,即时50例致密栓塞,8例大部分(>95%)栓塞.临床随访,缺血并发症2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对于某些“中等”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相对安全的方法.

  •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不规则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高歌;张扬;晁迎九;陈昱;余舰;顾大群;魏建军;牛朝诗;傅先明

    目的 总结应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治疗颅内不规则形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7例颅内不规则形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均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治疗,其中单纯以双微导管技术治疗33例,支架辅助双微导管技术治疗4例.以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者预后.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37例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致密栓塞35例,近全栓塞2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GOS分级Ⅴ级),无并发症,无一例死亡.6个月后DSA随访24例,显示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无复发.13例失随访.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对于颅内不规则形复杂动脉瘤疗效较好,具有可行性.

  • 双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近远期效果

    作者:魏海亮;李翠君;刘吉祥;李建华;裴献光;史艳梅;牛丽杰

    目的 分析双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大型动脉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介入手术,术后即刻造影显示,两组患者填塞密度和栓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APTT、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再出血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患者近远期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 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张昌伟;王朝华;徐丁;胡利刚;向守卫

    目的:观察双微导管技术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 n =45)和观察组( n =45)。对照组采用手术夹闭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治疗且运用双微导管技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t =19.284, P =0.016),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t =22.105, P =0.043)、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t =16.926, P =0.038),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χ2=6.947, P =0.032),致残率、植物生存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7.015、5.306、6.391, P =0.025、0.019、0.026),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031, P =0.033)。结论与手术夹闭治疗相比,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时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作者:郭智勇

    目的 探讨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96例颅内复杂动脉栓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支架辅助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双微导管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支架辅助技术相比,双微导管技术更有助于改善颅内复杂动脉栓塞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不同术式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逄锦峰;张爱荣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6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采取 LEO 支架辅助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以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 MMSE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的栓塞方法,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评析

    作者:杜国然;胡秀玉;张秀和;赵树林

    目的:探究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庆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这15例患者均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这1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动脉瘤被完全栓塞的患者有10例(占66.67%),动脉瘤被大部分栓塞的患者有4例(占26.67%),动脉瘤被部分栓塞的患者有1例(占6.67%).这15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对这15例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显示,其中有13例患者痊愈,有1例患者遗留有轻度的残疾,有1例患者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其痊愈率为86.67%.结论: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预后.

  • 水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

    作者:吴新民;周宏智;张云峰;贲志进;吕美云;柯开富

    目的:总结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瘤的体会.方法:全麻条件下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瘤32例,3例动脉瘤采用双微导管技术.结果:栓塞手术成功,26例动脉瘤完全栓塞,4例栓塞>90%,2例栓塞<90%.结论: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双微导管技术填塞宽颈动脉瘤是一简便经济的方法.

  • 双微导管技术介入治疗颅内不规则复杂动脉瘤的疗效

    作者:魏文锋;袁雪松;刘平;卞晓星

    目的:总结双微导管技术介入治疗颅内不规则复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颅内不规则复杂动脉瘤患者25例,均实施双微导管技术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其动脉瘤栓塞、恢复及复发情况。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22例完全致密栓塞,3例接近完全栓塞,无大部分栓塞者。术后6个月均获随访。GOS评价结果:1例植物状态,其余24例为5级且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率为96.0%。结论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治疗颅内不规则复杂动脉瘤具有良好的栓塞效果,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

  •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作者:庞志宏;王文犀;郭立刚

    目的 总结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栓塞治疗的6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对象为瘤颈/瘤体比为1/3至1/1.结果 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致密栓塞59例,大部分栓塞6例.所有病例栓塞过程中没有发生弹簧圈游离出动脉瘤的现象.39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36例行CTA检查,3例行DSA检查,均没有发现动脉瘤复发.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实用且较安全的技术.

  • 双微导管技术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作者:张五中;王衍刚;张俊杰;杜顺利;殷建军;付兵舰;王永;辛艳超

    目的 总结双微导管技术血管内治疗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采用单侧股动脉穿刺双微导管技术治疗39例瘤颈/瘤体比为0.5~1的颅内宽颈动脉瘤.结果 39例动脉瘤均获得致密栓塞,即时DSA复查示动脉瘤均无显影.术后血管痉挛致脑缺血3例,经治疗后改善.3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均复查CT血管造影示32例无显影,2例部分复发,无出血等发生.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对瘤体瘤颈比为0.5~1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双微导管技术结合3D-DSA治疗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

    作者:郭再玉;马廉亭;李俊;杜浩;张戈

    目的 探讨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应用双微导管辅助技术结合3D-DSA的多次应用治疗12例复杂难治性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术后即刻造影示100%栓塞7例,>90%栓塞5例,载瘤动脉均通畅,无缺血并发症发生.11例病人恢复良好,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结合术中3D-DSA应用可有效治疗颅内复杂的临界宽颈动脉瘤.

  • 支架辅助、双微导管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56例临床分析

    作者:程安林;冯雷;潘力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双微导管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使用LEO支架辅助、双微导管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5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其中支架辅助43例,双微导管技术辅助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本组5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3例(76.8%),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5例(8.9%),中度神经功能障碍6例(10.7%),死亡2例(3.6%);64个动脉瘤中61个行血管内治疗,其中致密栓塞51个(86.3%),90%栓塞8个(13.1%),部分栓塞2个(3.3%),3个动脉瘤未治疗.结论 应用支架辅助、双微导管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可以提高单纯弹簧圈栓塞的致密率、栓塞率,且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良好.

  •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占兴;银公敬;夏国强;陈锦州

    目的 研究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治疗中的可行性、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13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共13枚动脉瘤,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13枚动脉瘤采用双微导管技术12例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2%,栓塞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瘤腔闭塞、未见造影剂充填.随访2~6年,复查DSA显示动脉瘤瘤腔闭塞100%者7例(53.85%),闭塞95%以上者4例(30.77%),闭塞90%者1例(7.69%),栓塞小于80%者1例(7.69%);格拉斯预后评分,5分9例(69.23%),4分3例(23.08%),3分1例(7.69%).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是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一种可供选择、疗效确切、比较安全的的栓塞方法.

  • 双微导管技术结合3D-DSA 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作者:唐海涛;范春红;赵江;鲁春鹤;陈刚;曹振宇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应用双微导管辅助技术结合3D-DSA的多次应用治疗10例复杂难治性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术后即刻造影示100%栓塞7例,>90%栓塞3例,载瘤动脉均通畅,无缺血并发症发生。9例病人恢复良好,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双微导管技术结合术中3D-DSA应用可有效治疗颅内复杂的临界宽颈动脉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