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附3例报告)

    作者:王昆明;张方华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的特点为内斜视前先有眼球震颤,双侧外展神经假性麻痹以及当注视眼由内转位向外转位运动时,出现显性眼球震颤.本文报告3例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对其发病率、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手术方法作了简要讨论.

  • 先天性内斜视术后的双眼单视功能

    作者:陈培正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内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的发育状况.方法 把45例先天性内斜视患儿分≤2岁组,≤5岁两组,≤2岁组12人,≤5岁组33人,术前用同视机和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立体视功能(2岁前组不理解除外).术后行双眼单视功能训练9月至1年.结果 术前≤2岁组未查,≤5岁组术前全部无双眼单视.术后通过训练,≤2岁组中有2例有中心凹立体视觉,4例周边立体视觉,2例Ⅱ级视功能,4例Ⅰ级视功能.≤5岁组无一例有中心凹立体视觉,5例有周边立体视觉,6例周边融合,3例中心融合,11例仅有Ⅰ级视功能,8例无同时知觉.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术年龄对患儿术后的双眼视觉发育至关重要,先天性内斜视2岁前手术可望获得亚正常双眼视觉,2岁后手术者获得较好的双眼视觉可能性极小.

  • 改良内斜视矫正术治疗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作者:赵永旺;黄海涛;牛海雁;邝丽频

    目的 探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以[(裸眼视近-裸眼视远)+(戴镜视近-戴镜视远)]×1/2之所得三棱镜度设计行内斜矫正术,术后平均观察2年.结果 术后2年,斜视治愈率高达94.23%;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眼单视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以1/2×[(裸眼视近-裸眼视远)+(戴镜视近-戴镜视远)]的斜视角来设计手术,对矫正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效果较好,但要注意早诊断早治疗.

  • 应用下加压贴球镜治疗小角度高AC/A调节性内斜视

    作者:许江涛;肖亦爽;钟江涛

    目的 探讨小角度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方法 .方法 给14例小角度高AC/A调节性内斜视儿童长期佩戴下加压贴球镜的双焦点眼镜,并观察眼位变化及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戴镜后所有患者视近眼位正位,AC/A值2~4;14例Titmus检查获400″~40″立体视锐度,11例随机点图片检查获800″~60″立体视锐度.结论 8岁前儿童长期佩戴压贴膜球镜制做的双焦点眼镜,可以替代双焦点眼镜治疗小角度高AC/A调节性内斜视.

  • 发生继发性外斜视的相关因素及治疗

    作者:韩惠芳;孙卫锋;韩爱君

    目的研究内斜术后继发外斜视的相关因素及手术治疗.方法我们对1998-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23例内斜术后继发外斜的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并观察疗效,探讨发生原因.结果内斜视的发病年龄,是否合并垂直性眼位偏斜,弱视及调节-集合功能(AC/A)减弱是造成继发性外斜视的重要因素.外斜视矫正的效果与术前斜视角及术中眼位矫正情况相关.结论 1. 内斜术后应该进行长期的随防.2. 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移是治疗继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方式.3. 术中5-10 PD小度数过矫可提高术后的正位率.

  •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临床特征及转归

    作者:任华明;孙先桃

    分析219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平均发病年龄2.45岁,多为+10°~+20°内斜视,平均屈光度+5.46D,74.88%戴镜4个月内斜消失,73.52%伴斜视性弱视.平均8年的观察中,83.11%眼位良好,79.91%弱视治愈,70.50%获得立体视功能;部分患儿眼位不稳定,终19例回退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5例呈连续性外斜视,3例呈微小内斜视.内斜视发病年龄小、治疗晚、两眼较大的屈光参差、重度弱视、双眼视功能不良可能是引起眼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淑琴;钟启明

    目的总结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AET)的临床特点,探讨RAET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收集65例,随访观察3年以上的RAE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戴镜后恢复正常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5例发生眼位回退.结论RAET的治疗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治疗过程,对斜视度、屈光度、视力、双眼单视功能等多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查评估,以保证RAET治疗效果.

    关键词: 屈光 调节 内斜视
  • 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作者:杨树立;赵广喜;骆和平;骆威浩

    目的 观察35例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局麻下行内直肌断腱,巩膜牵引缝线,外直肌超长量缩短术.结果 35例固定性内斜视手术后,31例正位,4例欠矫.结论 内直肌断腱,辅助巩膜牵引缝线,外直肌超长量缩短术是治疗固定性内斜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固定性 内斜视 手术
  • 反折眶骨膜瓣矫治固定性内斜视

    作者:李红艳;杨方列;包煜芝;宋秀胜;李家璋

    目的 探讨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方法 、疗效.方法 通过对2000年10月至2006年4月期间采用反折眶骨膜瓣矫治固定性内斜视7例11眼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所有病例均无复发,其中8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除一眼欠矫约10度外,其余眼位均矫正满意,达到了美容的目的 .结论 采用反折眶骨膜瓣矫治固定性内斜视,其牵拉效果稳定持久,反折眶骨膜瓣制作简便,不会发生吸收变形,对供区的功能及外形均无不良影响,且反折眶骨膜瓣与外直肌有相似的弧度.因此,我们认为反折眶骨膜瓣矫正固定性内斜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

    作者:魏建兰

    目的 探讨与调节有关的内斜视矫正规律.方法 随机选择36例内斜视伴有远视性屈光不正患者进行散瞳检影、验光.戴镜和弱视治疗,首次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检影验光1次,检查内斜矫正度.结果 治疗6个月后内斜度数基本稳定.结论 与调节性有关的内斜视戴镜治疗6个月后,即可考虑手术矫正非调节部分内斜视

    关键词: 内斜视 调节性 治疗
  • 渐进多焦镜治疗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研究

    作者:邓大明;余新平;麦光焕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非手术光学疗法--用渐进多焦镜治疗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效果.方法 16例高AC/A调节性内斜视患儿,配戴渐进多焦镜,视远为全矫镜片,下加屈光度为+2.50~+3.00D,观察戴镜前后的视远、视近斜视度、AC/A值的变化.结果 16例患儿戴镜前均存在高AC/A值,其中13例患儿戴镜治疗后AC/A值显著降低,戴镜前为7.29±1.60,后复诊时为4.19±1.63,戴镜治疗前后AC/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9,P=0.000);另3例患儿戴镜后AC/A值不降低,随诊过程中出现内斜视度加大,AC/A值为8.12±2.21,手术治疗后继续佩戴渐进多焦镜治疗,后复诊时AC/A值为5.43±0.15.戴镜前16例患儿视远正位,视近内斜视15°~20°,戴镜治疗或联合手术治疗后终视远、视近均正位.结论 配戴渐进多焦镜能有效降低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异常高的AC/A值,消除视近和视远时的斜视度差,从而达到眼位矫正目的.

  • 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王芹;张海霞;丁宏

    目的 探讨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方式.方法 对6例7眼固定性内斜视患者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眼术后均达到较理想的眼位.术后随访2~12个月,疗效稳定,未发现过矫、感染等并发症,未见明显回退现象发生.结论 对于因定性内斜视,根据患者的斜视度数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达到较理想的术后效果.

  • 先天性外斜视临床分析

    作者:王光萍;潘以方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10例先天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随访1年~2.5年,正位者7例,欠矫者2例,回退者1例,欠矫及回退者经二次手术矫正均正位;术前无1例具备双眼单级视功能:术后6例出现Ⅰ级同时视功能,其中3例有Ⅱ级功能,均不具备Ⅲ级视功能.结论 先天性外斜视发病早,多数病例外斜角度大且恒定,无双眼单视功能,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外斜视的佳方法,手术越早效果越好.

    关键词: 内斜视 先天性 治疗
  • 共同性内斜视患儿术前压贴三棱镜对术后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曦琅;王平;何容;田密;熊师

    目的 探讨压贴三棱镜治疗对共同性内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保护作用,比较术前压贴三棱镜与未行三棱镜治疗的内斜视患儿的术后远双眼视功能及近立体视情况.方法 选择自2010年6~12月我院就诊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40例,年龄4~11岁之间,平均5+0.7岁,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配镜后根据戴镜后的三棱镜检查结果给予压贴三棱镜,对照组仅戴镜,所有患者均于戴镜6~12个月后接受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均用同视机检查远双眼视功能、Titmus立体图检查近立体视.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 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远同时视及融合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633,P>0.05).同视机远立体视、Titmus近立体视觉比较,实验组术后远立体视功能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8.286、8.120,P<0.05).结论 内斜视患者术前行压贴三棱镜治疗能保护双眼视功能,同时视及融合功能改善较未戴三棱镜者无明显差异,远近立体视功能比未行三棱镜治疗者好.

  • 共同性内斜视水平肌止端的测量与后徙量的探讨

    作者:房学军;徐春军

    目的探讨共同性内斜视水平肌止端的的位置与后徙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7例共同性内斜视,斜视角40△~140△患者的内外直肌止端进行测量,主要行内直肌后徙并根据测量结果加大手术量可至原附着点后8mm.结果以角膜缘计手术量加大了内直肌后徙量,治愈率达94.8%.57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水平肌止端异常者28例(49.1%),主要是内直肌止端变异大,均为80△~140△大角度者.结论肌肉附着点位置与斜视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内斜视中尤以内直肌为主,斜度越大,内直肌止端异常率越高,所以手术以角巩缘计手术量是内直肌后徙术的确切标准.

    关键词: 内斜视 手术 眼外肌
  •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陆穗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综合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随机收集70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分析评定疗效.结果所有病例恢复正常眼位,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过程.强调双眼单视功能的检查,评定及功能训练.

    关键词: 屈光 调节 内斜视
  • 内斜视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冯雪亮;常敏;张丽军

    目的 探讨影响内斜视的因素.方法 观察136例远视度大于+2D的儿童,年龄2~14岁,随访至少2年(24月),观察其发生内斜视的可能性及内斜视矫正的情况.结果 1.未被矫正的远视并不都过度使用调节引起集合过强而致内斜视;2.高度远视合并内斜视其内斜视的矫正满意度明显较中低度远视差;3.斜视矫正满意与否与发病到就诊时间明显相关;4.斜视矫正满意与否与弱视程度有关;5.斜视矫正满意与否与立体视有一定关系.结论 影响内斜视的因素包括弱视程度,双眼视功能,屈光参差,远视的程度等.

  • 高度近视合并固定性内斜视的特征及病因分析

    作者:孔令媛;杜兴亚;徐爱真;张方华;胡士敏;陈英杰

    本文报告31例高度近视合并固定性内斜视,并对其特征,治疗方法作了介绍.对其中17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12例患者还做了CT检查,发现眼球增大并与眶壁接触.术中做肌电图检查内、外直肌均有自主收缩电位.对眼外肌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肌肉有退行变.对病因进行初步分析证实本病不是外直肌麻痹引起,可能与眼外肌的炎性变化或缺血有关.

    关键词: 近视 内斜视 病因
  • 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治疗高AC/A内斜视疗效观察

    作者:肇龙;甘晓玲;李巧娴

    目的探讨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对高AC/A内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 50例高AC/A内斜视患儿,以戴全矫镜后看近(33cm)斜视角为依据行双内直肌后徙术,并比较手术前后眼位、AC/A值及双眼单视功能.结果手术前后看近看远(6m)斜视角及AC/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眼位满意率达到98%.38例病人中,术后28例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占73.7%,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根据戴全矫镜看近斜视角采取相应手术量的双内直肌后徙术治疗高AC/A内斜视,可以有效降低AC/A值并获得满意的看近看远的眼位,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的融合及立体视功能.

  • 直肌移位联合改良肌联结术治疗麻痹性内斜视

    作者:刘江;陈志杰;谷万章

    目的:观察直肌移位联合改良的肌联结术治疗麻痹性内斜视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1例(33眼)麻痹性内斜视病人采用直肌移位联合改良加强的肌联结并同时行相应内直肌后徙术治疗。观察术后原在位眼位、代偿头位、眼球运动及复视的改善效果。随访6月~36月,平均14.5月。结果术后26例(27眼)原在位<+10△,2例(3眼)欠矫10△以上,3例(3眼)轻度过矫。原在位满意者(+10△~-10△)占90.9%。术后27例代偿头位矫正。2例残存微小头位。外转过中线5°~20°,平均9°。随访期间过矫的3例恢复。原在位满意者占81.8%。未发现眼前节缺血并发症。结论直肌移位联合改良的肌联结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麻痹性内斜视的良好方法。

231 条记录 3/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