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升阳举托汤配合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 临床分析

    作者:方向东

    目的 探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联合采用升阳举托汤与针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44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升阳举托汤联合针灸,72例)和对照组(聚乙烯醇滴眼液,72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4.7±2.5)分,均低于该组治疗前(12.7±3.1)分和对照组治疗后(10.8±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31,P<0.05;t=5.344,P<0.05).经治疗,实验组临床治愈14例,显效26例,有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81.94%)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2,P<0.05).结论 升阳举托汤联合针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可较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 1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儿行胸腺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姜一新;李兵

    病历资料患者,男,14岁,体重48kg,身高148cm.患儿因双上眼睑乏力2个月余入院.入院前1周曾在外院检查新斯的明试验(+),CT示胸腺轻度增生.入院前未服过任何药物,入院后开始服溴吡斯地明30mg/次,3次/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眼肌无力Ⅰ级,存在复视.

  • 穴位隔姜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4例

    作者:朱韪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以一或两侧眼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相当于中医文献所说的"睢目"、"侵风"(<诸病源候论>)或"睑废"(<目经大成>).此病为疑难病证,目前尚无一种特效治疗方法.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穴位隔姜灸的方法共治疗观察3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谢强教授升阳祛霾针灸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作者:刘新娟;谢强

    目的 观察谢强教授升阳祛霾针灸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脾胃气虚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升阳祛霾针灸法)及对照组(吡啶斯的明片),共观察7d.结果 治疗组30例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升阳祛霾针灸法能有效地激发并振奋全身之阳气,治疗由脾胃失养所致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 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9例

    作者:包安;杨白燕

    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眼肌型主要为眼外肌麻痹,表现为非对称性眼肌麻痹及上睑下垂、复视、斜视等[1].笔者于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跟随导师杨白燕教授学习期间,采用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9例,现报道如下.

  • “温通针法”针刺风池穴为主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0例

    作者:徐兴华;代东良

    笔者采用“温通针法”针刺风池穴配合口服溴吡斯的明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全部来源于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理疗科门诊,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9~66岁,平均47.5岁;病程15 d~2年.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①上胞下垂,两眼自然睁开向前平视时,上胞遮盖黑睛上缘超过2 mm,甚至遮盖瞳神,影响视觉,紧压眉弓部,上胞抬举困难;②患者视物时,呈仰头、眉毛高耸、额部皱纹加深等特殊姿势;③单侧上胞下垂者,可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目偏视,视一为二或瞳神放大;④两侧上胞下垂,朝轻暮重,神疲乏力,劳累后加重.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 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60例

    作者:陈金亮;王殿华;胡军勇;苏卫东

    目的 临床观察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与复发率,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治疗组60例采用益气托邪汤并用低剂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补中益气汤并用低剂量泼尼松治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2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6.97%,对照组为83.33%;复发率治疗组 26.67%,对照组为 40%.复发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 张运克教授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

    作者:闫洁;张运克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常见的重症肌无力类型,属于中医"睢目"、"睑废"、"视歧"、"痿证"等范畴.张运克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虚损,肝肾不足,临床治疗本病时,以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为原则,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取得了满意疗效.

  • 过伟峰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经验

    作者:李婷婷;孙蓉蓉;宋丽艳;过伟峰

    过伟峰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著名中医、脑病专家,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卓著。笔者随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过师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经验介绍如下。

  • 归芪健力丸配合火针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再军;吴碧辉;景小琴

    目的:探讨归芪健力丸配合火针治疗oM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强的松、嗅吡斯的明等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归芪健力丸配合火针治疗;在入组时及用药后第3、6个月时采用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效,实验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归芪健力丸配合火针治疗oMG疗效确定,在治疗6个月后疗效更显著,值得推广.

  • 滋养肝肾、补气升清法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体会

    作者:李婷婷;过伟峰;孙蓉蓉;宋丽艳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证属虚证,病变与肝、肾、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当根据肝肾不足、脾气亏虚的病机,予以滋肾养肝、健脾益气升清法治疗.

  • 老年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5例磁共振检查胸腺变化分析

    作者:王颖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对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献报道重症肌无力的年发病率为8/10万~20/10万,具有3~13岁和20~40岁两个发病高峰年龄段.60岁以上发病以男性居多,约7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胸腺增生,5%出现胸腺萎缩,约10%~15%出现胸腺占位性病变[1];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变化存在着年龄差异[2].我们重点分析60岁以上老年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与胸腺MRI信号变化,探讨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变化特点.

  • 129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

    作者:周景海;王如文;邓波;月文科;李坤;李彦宁;谭群友

    目的 总结和分析外科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5月至2014年11月胸腺切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29例,采用胸腔镜手术110例,胸骨部分劈开切口19例.术后经门诊及电话随访,疗效评定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及恶化.采用x2检验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7例(5.4%),治疗后均康复.术后随访123例,随访率95.3%,随访时间平均49(21~99)个月.123例中完全缓解40例,部分缓解68例,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87.8%;无效9例,恶化6例,无益(无效+恶化)12.2%.6例恶化中4例转化为全身型,转化率3.3%.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与无益组之间术前病程≤24个月(P =0.004)及术后病理有无胸腺增生(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但性别、年龄、症状、有无并发症、术前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手术径路和是否合并胸腺瘤无显著性差异.有效组与无益组间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病程≤24个月及术后病理为胸腺增生术后疗效更佳.结论 胸腺切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能有效缓解症状,避免或降低向全身型转化,并发症少,可作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方法.胸腔镜下胸腺切除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疗效与传统手术相近,值得推广.

  • 胸腺切除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邓艳;张旭

    目的 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8-06-2008-06作者医院收治的OMG患者93例,其中行胸腺切除术治疗44例,药物治疗49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病程、胸腺病理、术后药物治疗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绘制生存曲线比较手术与药物两种不同治疗方式OMG的转型率及复发率,并进一步比较术后不同病理类型的生存率.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胸腺切除治疗组总有效率68.2%,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3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腺病理类型及术后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术后疗效显著相关(P<0.05).胸腺切除术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及转型率较药物治疗组明显降低(均P<0.05),胸腺切除术治疗OMG合并胸腺瘤的生存率较未合并胸腺瘤的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 胸腺切除术治疗OMG患者可改善其症状,阻止其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转型,是治疗OMG的有效方法.

  • 我国西北地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

    作者:党丹;吴芳;郭俊;李宏增;张慜;李川;汪杰;李柱一

    目的 探讨我国西北地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6-2012-06作者医院就诊的以眼外肌受累起病的392例OM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OMG患者男女比例为1.2∶1.OMG第一个发病高峰在0~15岁,发病人数占47.4%,男女发病均等;第二个发病高峰在50~60岁,男性占优势.首发症状以单纯上睑下垂多见(67.6%).常见的眼球活动受限类型是眼球固定,常受累的眼外肌是外直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为95.8%.低频重复频率电刺激波幅递减的总体发生率为34.3%,其中面神经的阳性率高.OMG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8.3%,以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多.OMG合并胸腺影像学异常的发生率为20.7%,以合并胸腺瘤者多.结论 本文总结了我国西北地区OMG的临床表型特点,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演变.

  • 单纤维肌电图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中的应用(附80例报告)

    作者:崔丽英;汤晓芙;管宇宙;王含;李本红;杜华

    目的研究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的单纤维肌电图(SFEMG)及与其他辅助检查的关系,期望对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方法对80例(男39例,女41例)OMG患者低频和高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伸指总肌(部分额肌)SFEMG和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进行测定. 结果伸指总肌SFEMG示,50例(62.5%)异常,表现为颤抖增宽和阻滞.平均颤抖为(45.2±21.0) μs,颤抖>55 μs所占百分比为(18.2±26.5),阻滞所占百分比为(8.7±15.3).额肌SFEMG示,8例(80%)异常,平均颤抖为(66.3±26.8) μs, 颤抖>55 μs所占百分比为(32.7±28.5),阻滞所占百分比为(28.0±24.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RNS异常率为28.8%(23/80).AChRAb滴度增高占38.8%(26/67).SFEMG的颤抖和阻滞与RNS递减的程度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NS和AChRAb异常组平均颤抖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但SFEMG正常组仍有13.3%(4/30)RNS异常和26.7%(8/30)AChRAb异常. 结论 SFEMG在OMG患者的辅助检查中阳性率高,与RNS和AChRAb具有互补作用,三者结合可有助于OMG的诊断.

  • 欧洲神经病学联盟发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治疗指南

    作者:李海峰;张贤军

    2014年初,欧洲神经病学联盟(EFNS )发表了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的治疗指南[1]。指南对OMG的定义为无力局限于眼外肌和提上睑肌的重症肌无力(M G )。实际上,OM G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研究发现大约80%的OM G将发展到全身受累,因此 OMG治疗指南围绕改善眼肌症状和阻止向全身型发展这两个主题进行指导。现将主要证据类别、推荐级别和相关问题做一摘要介绍。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研究进展

    作者:张巍;李柱一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系统参与,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特指肌无力症状仅局限于眼外肌,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则是指除眼外肌外,无力症状还累及骨骼肌系统.oMG的自然病程复杂多变,临床表现时轻时重,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在2年内还有可能逐渐发展成为gMG.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俞宁;谢炳均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是重症肌无力的一种局限形式,仅累及眼外肌、上睑提肌和(或)眼轮匝肌,表现为复视、上睑下垂和眼睑闭合无力.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OMG一线治疗的佳选择,皮质类固醇对减少和减轻症状有效.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与类固醇相比,较为安全且有极好的耐受性.对于胸腺切除术治疗仍存在争议.在发病的初两年内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的比例高,早期治疗可能减少其向GMG转化.

  • 神经眼科概念和新进展

    作者:张晓君;宋维贤

    神经眼科学涵盖所有原发性或继发性神经系统损害而临床表现为眼部症状的疾病.该领域近年来研究进展迅速,但很多临床问题尚待解决.本文仅重点概述几个常见的临床疾病研究进展.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关系密切,预防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化非常关键.目前尚无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有效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的方法.在更多的DNA点突变被发现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相关同时,成功的实验性基因治疗为未来临床治疗LHON提供了可能.特发性颅内高压和其视神经损害的治疗强调个体化.早期免疫治疗对于减少重症肌无力从眼肌型向全身型转化的作用目前仍在探讨中.

8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