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居民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与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王静;叶冬青;汪凯

    目的 探讨中国居民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RevMan 4.2.9版本软件中的Meta分析,对1999-2006年国内有关研究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等因素对脑卒中关系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检索到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与脑卒中关系的文献分别有6篇、6篇、6篇;经异质性检验后,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OR值的合并.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对脑卒中影响的合并OR值分别为1.81(95% CI:1.40~2.35)、1.22(95% CI:1.08~1.37)和1.19(95% CI:1.03~1.38),经Z检验,Z值分别为4.52、3.24、2.36,P值均小于0.05.同时绘制漏斗图,发现图形基本呈现对称的漏斗状,这说明该类研究发表偏倚较小.结论 中国居民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均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1985-2010年中国学生超重与肥胖流行趋势

    作者:马军;蔡赐河;王海俊;董彬;宋逸;胡佩瑾;张冰

    目的 了解中国1985-2010年学生超重与肥胖流行趋势.方法 利用1985、1995、2000、2005、2010年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分析,各年总样本量分别为204 977、216 786、234 421、215 319名.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应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生超重肥胖体重指数值筛查标准”评价超重和肥胖,并计算7~18岁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以及各次调研时间区间超重肥胖检出率年均增长值.结果 2010年中国7~18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4类群体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23%( 12 503/53 830)、13.76%(7 414/53 857)、12.72%(6 839/53 744)、8.56% (4 612/53 888),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其中7 ~12岁年龄段检出率高为17.14%( 18 463/107 741);201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7 ~18岁学生肥胖检出率在0.44%(8/1800) ~ 21.67%(390/1800)之间.1985-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年肥胖检出率年均增长值分别为0.10%、0.30%、0.23%、0.23%,1985-2005年城市肥胖年均增长率高于农村,其中,1985-1995年间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年均增长值分别为0.20%、0.13%、0.05%和0.03%.2005-2010年间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4类群体肥胖检出率年均增长值分别为0.30%、0.10%、0.34%、0.17%,乡村超过城市.结论 中国1985-2010年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持续增长,其中,2005-2010年乡村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年均增长速度已超过城市.

  • 中国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与形态发育的关系

    作者:阳益德;马军;付连国;王海俊;董彬;宋逸;尚晓瑞;刘芳宏;张子龙

    目的 探讨中国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与身体形态发育的关系.方法 资料均来自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年龄的第10百分位数(P10)概率界值,将界值以前已来月经者定义为月经初潮较早(9.0~11.6岁),共筛选出初潮较早女生1072名,按城乡、年龄(精确到0.1岁)1∶2频数匹配未来潮女生2144名,并选取其身高、体重、坐高、胸围、BMI和身高坐高指数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9.0~11.6岁各组中月经初潮较组与未来潮女生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x2检验分析超重、肥胖率的差异;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月经初潮较早与各项形态指标及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纳入1072名月经初潮较早者以及2144名未来潮者.初潮较早组女生身高、坐高、胸围、体重和BMI分别为(151.42±7.46) cm、(80.86±4.21)cm、(73.88 ±7.72)cm、(44.32±9.35)kg和(19.18 ±3.03) kg/m2,未来潮组分别为(144.86±7.55)cm、(76.96±4.05)cm、(67.25±6.94) cm、(36.07 ±7.88)kg和(16.64±2.48) 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20、-23.69、-24.38、-23.12、-20.17、-6.33,P值均<0.01);多水平分析结果显示,9.0~11.6岁组月经初潮较早与各项身体形态发育指标均具有相关性(P值均<0.05),初潮较早组女生与未来潮组比较,身高、坐高、胸围、体重和BMI分别高5.28 cm、3.37 cm、5.53 cm、6.37 kg、1.79 kg/m2;分年龄段分析,发现初潮较早组与未来潮组之间身高、坐高和体重的差异随年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胸围呈“U”形变化;9.0~10.8、10.9~11.0、11.1 ~11.2岁组初潮较早女生出现超重肥胖的风险分别是未来潮组的2.98倍(95% CI:1.92 ~4.63)、6.76倍(95% CI:2.79 ~16.39)、2.99倍(95%CI:1.40~6.40).结论 中国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较早与身高、坐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有关,且与超重肥胖密切相关.

  • 2007年和2011年广州市儿童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

    作者:刘步云;静进;麦锦城;陈亚军;徐桂风;暴芃;余美侨;张雯;彭仰华

    目的 了解2007年和2011年广州市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资料来源于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2007年和201 1年的体检数据.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依据入校人数比例在广州市的4个行政区(天河区、越秀区、白云区和海珠区)抽取19所学校,以抽样单位内所有5 ~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7年27 944名,2011年38 284名.使用标准方法测量体重和身高,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标准和WHO标准分别对7~18岁和5~6岁儿童少年进行超重、肥胖筛查,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7~18岁组肥胖率从2007年的5.96%(1 553/26 055)增长为2011年的6.56%(2 339/35 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95,P<0.05);男生超重率[2007年为13.25%(1 766/13 329);2011年为13.87%(2 559/18 451)]和肥胖率[2007年为7.82%(1 042/13 329);2011年为8.63%(1 592/18 451)]明显高于女生[超重率:2007年为7.43%(946/12 726),2011年为8.17%(1 406/17 213);肥胖率:2007年为4.11%(523/12 726),2011年为4.48% (771/17 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率:2007年,x2=236.123;2011年,x2=292.892;肥胖率:2007年,x2=158.533;2011年,x2=247.794.P均<0.05).2007年与2011年比较,仅16、17岁男生和12岁女生肥胖率明显增加[男生:16岁组:2007年为3.34%(64/1 919),2011年为4.98%(107/2 148),x2=6.820,P<0.05;17岁组:2007年为3.04%(58/1 908),2011年为4.38%(89/2 034),x2=4.893,P<0.05.女生:12岁组:2007年为3.13% (21/670),2011年为5.84%(43/736),x2=5.921,P<0.05].Joinpoint回归显示,男生10岁前肥胖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2007年年龄变化百分比(APC) =3.75,201 1年APC=1.76),10岁后年龄越高肥胖率越低(2007年10 ~18岁APC=-18.58;2011年10 ~18岁APC=-15.95).2007年女生7~9岁肥胖率呈上升趋势(APC=12.16),9~18岁肥胖率下降(APC=-17.23);2011年女生的肥胖率随年龄升高而降低(APC=-4.66).结论 广州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男生高于女生.男生肥胖在10岁高发,并有向青少年期蔓延趋势,女生肥胖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 中国成年居民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状况的关系

    作者:曹可珂;何宇纳;杨晓光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居民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连续3 d 24 h回顾法获得的33828名18~60岁调查对象的膳食消费数据(不含调味品),计算每人每天在家、在外就餐时各种食物、能量以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并分析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2002年我国18~60岁成年居民的在外就餐率为28.3%(9562/33828)。男性、女性在外就餐率分别为32.4%(5117/15805)、24.7%(4445/18023)。男性在外就餐者超重肥胖率为38.9%(1991/5117),在家就餐者超重肥胖率为31.7%(3389/10684),男性在外就餐者超重肥胖率高于在家就餐者(P<0.05);女性在外就餐者超重肥胖率为35.6%(1581/4445),在家就餐者超重肥胖率为38.1%(5174/13571),女性在家就餐者超重肥胖率高于在外就餐者( P<0.05)。与在家就餐者相比,男性、女性在外就餐者平均每天分别多摄入膳食能量130.4、102.5 kJ,脂肪12.2、8.6 g,蛋白质6.2、3.4 g,钠67.1、60.6 mg。男性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呈正相关(OR=1.18,95%CI:1.09~1.27),但在女性间没有得到这一结果(OR=0.94,95%CI:0.87~1.01)。结论我国成年男性居民在外就餐者肥胖率高于在家就餐者。

  • 超重肥胖小学生BMI、腰围与体脂百分比及腹部脂肪率的关系

    作者:王晶晶;王海俊;刘佳帅;马军

    目的 研究超重肥胖小学生BMI、腰围与体脂百分比及腹部脂肪率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抽取2所小学,以两所学校医务处4月份体检记录中符合超重肥胖标准的162名2~5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检,测量其体脂百分比、腹部脂肪率和内脏脂肪等级,并计算BMI.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各指标性别间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探索各脂肪分布指标(体脂百分比、腹部脂肪率和内脏脂肪等级)与BMI及腰围的相关性;运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各变量对各脂肪分布指标的贡献率.结果 超重肥胖小学生体脂百分比为(43.62±2.98)%,腹部脂肪率为(28.06±6.02)%,内脏脂肪等级为7.51±3.43,BMI为(23.41±2.83) kg/m2.男生腰围、体脂百分比和腹部脂肪率分别为(78.57-±7.76)cm、(42.36±2.56)%和(26.47±5.39)%,女生分别为(73.34 ±7.22)cm、(45.88±2.26)%和(30.92±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2、8.75和4.81,P值均<0.01);男、女生内脏脂肪等级分别为8.86±3.42和5.09±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8,P<0.01).BMI与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及对其方差贡献率(r =0.563,R2 =31.7%)高于腰围(r=0.402,R2=16.1%)(P值均<0.01),腰围与内脏脂肪等级的相关性及对其方差贡献率(r=0.723,R2=57.3%)高于BMI(r=0.621,R2=41.7%)(P值均<0.01).结论 BMI对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及预测能力优于腰围,腰围则对内脏脂肪的相关性和预测性较BMI强.

  • 多频生物电阻抗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成年超重、肥胖人群全身肌肉含量的一致性分析

    作者:王政和;董彦会;阳益德;王烁;马军

    目的 分析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多频生物电阻抗法(MF-BIA)测量成年超重与肥胖人群全身肌肉含量的一致性,建立MF-BIA校正预测模型.方法 于2014年4月1日至5月2日期间,以志愿招募的形式,选取在北京居住满1年、22~55岁、自报BMI≥24 kg/m2的志愿者1488名,排除体检时BMI≤24 kg/m2或存在器质性疾病的171名志愿者后,共纳入1317名研究对象.采用MF-BIA和DXA同时测定其全身肌肉含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MF-BIA与DXA测量超重、肥胖者全身肌肉含量的差异;组内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图分析2种方法测量结果 的一致性;并采用线性回归建立MF-BIA的校正预测模型.结果MF-BIA测量成年超重男性、肥胖男性、超重女性、肥胖女性的全身肌肉含量与DXA测量结果的差值分别为(3.29±1.94)、(2.05±2.65)、(0.17±1.85)和(-2.22±2.89)kg,除超重女性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成年超重男性、肥胖男性、超重女性、肥胖女性人群中两种方法所测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0.956、0.911、0.851,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Bland-Altman图显示,MF-BIA和DXA测量超重男性、肥胖男性、超重女性、肥胖女性全身肌肉含量的一致性限分别为-0.51~7.09、-3.14~7.24、-3.46~3.80、-7.88~3.44 kg.MF-BIA校正预测模型为:超重男性人群:yDXA=-0.648+0.952xMF-BIA,肥胖男性人群:yDXA=-3.646+1.026xMF-BIA,超重女性人群:yDXA=-4.800+1.117xMF-BIA,肥胖女性人群:yDXA=-9.884+1.287xMF-BIA.结论 MF-BIA和DXA测量我国成年超重、肥胖男性和肥胖女性人群全身肌肉含量的一致性较差;在我国成年超重、肥胖男性和肥胖女性人群中,使用MF-BIA测量全身肌肉含量时需进行校正.

  • 生育对妇女体质指数和肥胖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赖建强;荫士安

    目的 本研究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阶段女性体质指数和肥胖率,以探讨中国成年女性肥胖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本研究抽取20~30岁育龄女性,分为3组,包括未婚(2474名)、已婚未育(10 816名)和已婚生育(4103名)的女性,共计17 393名.结果城市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和已婚生育的女性平均体重分别为(53.7±9.0)kg、(57.6±9.4)kg和(54.5±8.5)kg,其中未婚女性、已婚生育女性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已婚未育女性(t=12.25,P<0.0001;t=8.32,P<0.0001).城市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和已婚生育的女性平均体质指数分别为(21.1±3.3)kg/m2、(22.8±3.4)kg/m2和(22.0±2.9)ks/m2,其中已婚未育、已婚生育女性的平均体质指数显著高于未婚女性(t=14.88,P<0.0001;t=5.76,P<0.0001).农村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和已婚生育的女性平均体重分别为(52.3±7.8)kg、(55.3±8.6)kg和(52.8±8.1)kg,其中未婚女性、已婚生育女性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已婚未育女性(t=11.67,P<0.0001;t=14.15,P<0.0001);农村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和已婚生育的女性平均体质指数分别为(21.2±2.8)kg/m2、(22.5±3.1)kg/m2和(21.8±3.0)kg/m2,其中已婚未育、已婚生育女性的平均体质指数显著高于未婚女性(t=13.80,P<0.0001;t=5.34,P<0.0001);城市未婚女性的低体重率(18.1%)高于已婚未育、已婚生育女性(7.3%和9.1%)(与已婚未育比较χ2=113.69,P<0.0001;与已婚生育比较χ2=29.65,P<0.0001),而已婚未育女性超重肥胖率(32.7%)显著高于未婚女性(14.4%)(χ2=28.257,P<0.0001).农村未婚女性的低体重率(12.36%)显著高于已婚未育女性(6.73%)(χ2=50.040,P<0.0001);而已婚未育女性超重率(22.4%)显著高于未婚女性(12.3%)和已婚生育女性(15.4%)(与未婚比较χ2=69.119,P<0.0001;与已婚生育比较χ2=69.866,P<0.0001);已婚生育女性超重肥胖率随产后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 已婚生育女性体重滞留是产生成年女性肥胖的重要原因,然而已婚未育女性的体重变化值得重视.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

    作者:翟屹;夏代提古丽·苏拉衣曼;李伟荣;沈冲;赵文华;施小明

    目的 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2010年9-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中国内地8省(市、自治区)为抽样框,抽取19 934名7~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超重肥胖状况.采用Green综合分析方法确定家庭SE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家庭SES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Green评分低、中、高家庭的儿童超重率分别为7.4%(538/7295)、9.3%(560/6013)和12.6%(832/6626),肥胖率分别为4.4%(321/7295)、6.4%(387/6013)和10.2%(677/66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3.82、180.27,P值均<0.01).在调整年龄、城乡、经济类型地区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低SES儿童相比,高SES男童和女童患超重肥胖的OR(95% CI)值分别为1.83(1.61 ~2.08)和1.67(1.42~2.00);中SES的男童和女童患超重肥胖的OR(95% CI)值分别为1.30(1.15 ~1.48)和1.23(1.04~1.46).结论 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

  • 2010年中国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的行为影响因素

    作者:宋逸;张芯;马军;张冰;胡佩瑾;董彬

    目的 了解2010年中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的生活行为因素.方法 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选取9~18岁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149 912名.资料包含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等体检指标,对超重、肥胖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睡眠、饮食情况、体育锻炼意愿和行为以及静态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肥胖组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的报告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学生,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组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分别为93.60%(118 394/126 491)、94.39%(15 053/15 947)和95.09%(6782/7132)(P<0.05);肥胖组学生每周吃鸡蛋少于3次的报告率低于体重正常组学生[ 56.49% (4025/7125) vs 65.25%(82 518/126 464)] (P<0.05);肥胖组学生从来不喝牛奶的报告率低于体重正常组学生[7.08%(505/7134 )vs 7.55% (9 545/126 503)](P<0.05);超重组学生做家庭作业时间长于2h的报告率高于体重正常组学生[30.17% (4 809/15 941)vs 29.53% (37 354/126 482)] (P <0.05).在喜欢上体育课、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等体力活动意愿方面,肥胖组男生报告率均低于体重正常组男生,分别为67.7% (4828/7134)vs 68.6%( 86 776/126 511)、71.2% (5083/7135)vs 72.6%(91 814/126 509)和35.9% (2560/7135)vs 47.4% (59 914/126 512).13 ~ 15岁年龄组肥胖学生体育锻炼每天大于1h报告率低于体重正常组学生[(19.87% (376/1893)vs20.66% (8 253/39 94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不足学生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睡眠充足学生[校正的OR(AOR):1.11,95%CI:1.00 ~1.25].每周吃鸡蛋少于3次的学生发生肥胖的风险小于每周吃鸡蛋大于3次的学生(AOR:0.88,95%CI:0.83 ~ 0.92).从来不喝牛奶的学生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喝牛奶的学生( AOR:1.14,95%CI:1.03 ~ 1.25).不喜欢上体育课和参加长跑锻炼的学生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喜欢上体育课(AOR:1.23,95%CI:1.16 ~ 1.30)和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学生(AOR:2.16,95%CI:2.05 ~2.28).每天做家庭作业时间长于2h与肥胖呈正相关(AOR:1.09,95%CI:1.02~1.15).在不同群体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模式不尽相同.结论 2010年中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并与不良饮食行为、静态生活方式等高度关联.

  • 广东省东莞市超重及肥胖青少年代谢综合征与糖调节异常的研究

    作者:彭易清;聂伟明;陈锦国;唐红梅;曹婷;林燕霞

    目的 通过研究超重及肥胖对青少年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耐量低减(IGT)影响的特点,了解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方法 2007年5月至11月,以东莞地区3856名11~18岁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志愿的原则,对符合超重及肥胖(b/Ob)的368例男生和326例女生再抽静脉血,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 h PC)、空腹胰岛素(Fins),然后根据体质指数(BNI)(暂定)标准Ⅱ分成超重组(b)和肥胖组(Ob),以11岁~和15~18岁年龄段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同年龄段两组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G和IGT的比较:①女生ll岁~b组的BMI值为(22.1±2.4)kg/m2、LDL-C为(2.38±0.65)mmol/L、IR为1.15±0.58,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3.5%和1.4%;Ob组的BMI值为(24.4±3.9)kg/m2、LDL-C为(2.70±0.73)mmol/L、IR为1.36±0.67、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4.6%和6.3%,两组相比的t或X2值分别为4.83、2.45、2.10、7.41和7.99(P值均<0.01或<0.05).15~18岁b组的BMI值为(25.8±3.1)kg/m2、LDL-C为(2.35±0.61)mmol/L、IR为1.14±0.64、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3.1%和4.1%,Ob组的BMI值为(28.0±4.3)kg/m2、LDL-C为(2.69±0.69)mmol/L、IR为1.43±0.84、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2.8%和15.4%,两组相比的t或X<2>值分别为3.33、2.79、1.87、4.75和5.17(P值均<0.01或<0.05).②男生11岁~b组的BMI值为(22.4±2.3)kg/m2、LDL-C为(2.36±0.67)mmol/L、IR为1.19±0.65、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3.6%和1.8%,Ob组的BMI值为(24.6±4.2)kg/m2、LDL-C为(2.68±0.71)mmol/L、IR为1.44±0.89、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3.3%和9.4%,两组相比的t或X2值分别为4.85、2.72、2.19、6.75和6.76(P值均<0.01或<0.05).15~18岁b组的BIM值为(26.4±2.8)kg/m2、LDL-C为(2.35±0.70)mmol/L、IR为(1.24±0.68)kg/m2、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4.7%和5.6%,Ob组的BMI值为(28.2±4.8)kg/m2、LDL-C为(2.71±0.73)mmol/L、IR为1.50±0.95、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7.9%和17.9%,两组相比的t或X2值分别为2.80、2.69、1.84、6.68和6.27(P值均<0.01或<0.05).男生11岁~b组FIG为(4.88±0.76)mmol/L,Ob组FPG为(5.09±0.80)mmol/L,两组相比t=1.84,P<0.05.(2)不同年龄段比较:①男生Ob组11岁~的2 h PG为(5.13±1.18)mmol/L,15~18岁的2 h PG为(5.36±1.24)mmol/L,两组相比t=1.78,P<0.05,接近成人的水平.男生11岁~(h/Ob)IGT阳性者有8例,阳性率为3.6%;15~18岁(b/Ob)IGT阳性者有13例,阳性率为8.9%,两年龄段相比X2=6.86,P<0.01.②女生11岁~(b/Oh)IGT阳性者有5例,阳性率为2.6%;15~18岁(b/Oh)IGT阳性者有10例,阳性率为7.4%,两年龄段相比X2=4.02,P<0.05.结论 青少年T2DM的预防,应从预防体重超重开始,同时对有高危因素的青少年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并对有高危因素者及早地进行干预性治疗,防止或减少糖调节异常患者(IFG、IGT)向T2DM的转化.

  • 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流行特征

    作者:李晓燕;姜勇;胡楠;李镒冲;张梅;黄正京;赵文华

    目的 了解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方法 2010年在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 271名18岁以上居民,测量调查对象的体重和身高,并计算了BMI.以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经复杂加权后,计算了我国不同性别、年龄、区域成年人的超重率、肥胖率、超重和肥胖总率.结果 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0.6%,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1.5%、29.7%(x2=16.05,P<0.01),18~44、45 ~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为27.1%、37.2%、32.3%(x2 =482.00,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33.9%、29.1%(x2=21.14,P<0.01),东、中、西部分别为32.0%、31.1% 、28.0%(x2 =8.72,P<0.05);肥胖率为12.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9%、12.1%(x2 =0.33,P>0.05),18 ~44、45~ 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为10.6%、14.7%、12.6%(x2=111.25,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4.2%、11.0%(x2 =12.11,P<0.01),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3.5% 、11.9%、9.9%(x2=10.05,P<0.01);超重和肥胖总率为42.6%.超重和肥胖总率呈现城市(48.1%)高于农村(40.1%)(x2=20.37,P <0.01),东(45.5%)、中(43.0%)、西(37.9%)部地区依次降低的趋势(x2=10.46,P<0.01).结论 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超重和肥胖总率较高,且存在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差异.

  •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可降低超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脂肪和血脂水平

    作者:张月红;刘英华;郑子新;王觐;张永;张荣欣;于晓明;景洪江;薛长勇;吴坚

    T可以减少超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脂肪,降低血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肥胖对儿童青少年心肺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付连国;王海俊;马军

    肥胖(obesity)是在遗传和诸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1].肥胖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成为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成年人超重、肥胖者多达11亿,其中肥胖有3.12亿,儿童超重或肥胖者超过1.55亿[2].2004年美国儿童青少年肥胖者达17.1%[3],2 ~19岁重度肥胖(BMI≥第99百分位数即P99)较1976年增加3倍[4],2008年6~19岁肥胖率约为20%[5].

  • 327例高血压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结果分析

    作者:田磊;洪昭光;和风俊;陆希贤

    1992年5月至1995年7月,对北京国棉一厂、三厂327例高血压高危个体进行了3年的干预和对照研究.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筛选3 276名年龄在30~55岁的工人.高危对象标准:高血压家族史、超重[体重指数(BMI)≥25]、收缩压为134~139 mm Hg和(或)舒张压为84~89 mm Hg(1 mm Hg=0.133 kPa).

  • 高度关注学生肥胖流行新趋势有效落实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

    作者:马军

    WHO发布的《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表明,心肺疾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主要过早死亡(70岁以前)死因.2012年全球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达3800万人,中国有860万人,其中300万人属于过早死亡,原因是中国有50%以上的男性吸烟、4/5以上的11岁~17岁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约1/5的成年人血压偏高.随着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明显增加及其相关的高血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的检出增加,有效落实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要求,贯彻零级预防理念,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营养均衡、口腔保健、视力保护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实现预防工作的关口前移.

  •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缺乏锻炼在心脏病危险因素中较肥胖更为重要

    作者:

    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缺乏锻炼较其他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超重,更增加女性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 超重肥胖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张琪;钱云;靳子义;董美华;韩仁强;周金意;赵金扣;张作风;武鸣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超重肥胖与中国女性乳腺癌研究的文献,以“乳腺癌”、“超重”、“肥胖”、“体重”、“体质指数”、“体重指数”和“危险因素”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以“breast cancer”、“overweight”、“obesity”、“China”、“risk factors”为关键词,检索荷兰医学文摘(Embase)、PubMed、Science Direct、Elsevier、Cochrane等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等方法,时间范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2年4月,共检索到124篇文献.、采用Stata1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合并OR(95% CI)值.结果 终纳入18篇文献,包括中文12篇,英文6篇,纳入研究的病例7217例,对照81 605名.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合并OR(95%CI)值为1.08 (1.04~1.12),超重肥胖女性相对正常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了7.7%,绝经状态调整前后超重肥胖女性相对于正常BMI值女性的OR(95% CI)值分别为1.07 (1.03~ 1.11)和1.56 (1.29~1.84).结论 超重肥胖是中国女性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将有助于降低女性乳腺癌的人群发病风险.

  • 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

    作者:邵婷;陶慧慧;倪玲玲;孙艳丽;严双琴;顾春丽;曹慧;黄锟;郝加虎;陶芳标

    目的:分析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关联,探讨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生命早期影响因素。方法孕妇和孕期基本信息来源于中国安徽出生队列(C-ABCS)中的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中招募研究对象,共计5084名孕妇及4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该队列进行随访,终3797名儿童纳入本次分析。相应性别及月龄儿童BMI高于WHO标准中BMI第85百分位数界定为超重,高于第95百分位数界定为肥胖(排除病理性及继发性肥胖者);参考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新修订的孕期增重推荐值判定母亲孕期增重情况。运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随访到的3797名母亲中,孕前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者分别占22.6%(858名)、70.3%(2671名)、6.2%(234名)和0.9%(34名)。有孕期增重数据的3563名母亲中,孕期增重不足、适宜和过度者分别占12.4%(443名)、25.9%(922名)和61.7%(2198名)。学龄前儿童超重率为11.5%(437名),肥胖率为10.8%(411名)。控制分娩孕周、儿童性别、月龄、出生体重、6月龄母乳喂养和目前家庭月收入混杂因素后,母亲孕前超重肥胖(OR=2.01,95%CI:1.53~2.65)和孕期增重过度(OR=1.65,95%CI:1.35~2.03)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孕前低体重是保护因素(OR=0.49,95%CI:0.39~0.62)。母亲孕前较高的BMI和孕期增重不适宜对儿童超重肥胖存在联合作用:与仅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孕期增重过度或孕期增重不足的单独作用相比,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合并孕期增重过度或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合并孕期增重不足,子代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更高,OR(95%CI)值分别为2.90(1.97~4.28)、3.17(1.44~6.97)。结论母亲孕前较高的BMI和不适宜的孕期增重是导致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孕妇应采取科学的方法调整孕前BMI,并根据孕前BMI控制孕期增重,以在生命早期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 超重肥胖与青少年青春发动时相的关联及性别差异研究

    作者:许媛媛;孙丽;郭欣;张静;娄晓民;王宏;陶芳标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与青少年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和延迟的关联及性别差异.方法 于2014年10—12月,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北京市延庆区、郑州市二七区和重庆市九龙坡区采用立意抽样,选取二、三、初一、初二年级女生,三、四、初一、初二年级男生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特征,采用青春发育量表评价青春期发育.共调查了6701名中学生,收回有效问卷6137份.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肥胖与男女生青春期发育的关联.结果 小学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4.8%(522/1499)、24.2%(341/1409),中学男女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31.3%(591/1658)、21.8%(342/1571).小学男女生青春发育提前检出率分别为15.0%(225/1499)和14.2%(200/1409),中学男女生青春发育延迟检出率分别为14.3%(237/1658)和14.9%(234/1571).调整地区、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文化程度后,与正常体重相比,小学女生超重肥胖与青春发育提前呈正向关联(OR=2.16,95%CI:1.56~2.99),中学女生超重肥胖与青春发育延迟呈负向关联(OR=0.54,95%CI:0.36~0.80),P值均<0.05.与正常体重相比,小学和中学男生超重肥胖与青春发动时相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OR(95%CI)值分别为1.08(0.80~1.45)和0.93(0.69~1.27)(P值均>0.05).结论 小学女生超重肥胖与青春发育提前呈正向关联,中学女生超重肥胖与青春发育延迟呈负向关联;但在男生中并未发现这种关联.

1919 条记录 10/96 页 « 12...78910111213...959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