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李敬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40例冠心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心脏处于不停跳状态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对照组患者均在心脏保持停跳状态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试验纽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冠心痛患者心脏处于不停跳状态下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实际的治疗效果更理想,有助于加速恢复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32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体会

    作者:李光日;范萌;魏锋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两支狭窄患者3例,三支狭窄患者29例,合并左主干狭窄患者1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10~60个月,28例心绞痛完全消失,4例心绞痛减轻,心功能玉~域级。结论:采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比较

    作者:郭海平;郭建英;赵成秀;郭梅丽;李锐;李延珍;杨健;李忠辉;李良;宋华勇;凌云鹏

    目的:比较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MIDCAB)与常规正中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左胸小切口取左乳内动脉(LIMA)心脏不停跳CABG术45例和常规正中开胸CABG手术50例.比较术前基本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围术期心肌梗死、死亡等指标;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年时进行随访,比较术后1年的吻合口再狭窄、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死亡等重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入选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别.两组患者均成功施行不停跳CABG手术,围术期均无死亡.MIDCA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围术期出血少等优点.但MIDCAB组术后疼痛程度较常规正中切口CABG组大.两组在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时,两组患者在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脑卒中、吻合口再狭窄等终点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DCAB术具有与传统正中切口手术一样的近中期效果,MIDCAB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展现状

    作者:郭海平;凌云鹏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当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自从1962年,首次采用体外循环下行(off-pump) PCNBG治疗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以来,CABG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1].随着技术的提高,由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逐步发展到现在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无论是体外循环下还是非体外循环下CAB均需要正中开胸,纵劈胸骨,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为了减少患者痛苦,许多心脏外科医生逐步尝试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目前微创手术方式主要有:小切口CABG、胸腔镜下CABG、机器人CABG、冠状动脉杂交手术.随着微创手术器械的发展及心外科医生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病例越来越多.下面就几种微创手术方式进一步阐述.

  •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注册评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治疗中的评估价值

    作者:刘新梅;任长杰;刘宏生;程满花;马冬纹;费忠化;蔡国强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注册(GRACE)评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治疗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的患者100例,统计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收集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监护治疗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心功能指标(EF值)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分析患者GRACE评分与疾病危重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第1天APACHE Ⅱ评分、总住院天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时间、ICU监护治疗时间随GRACE评分升高而升高(r值分别为0.601,0.695,0.759,0.310及0.318,P<0.05),与术后心功能指标(EF)呈负相关(r=-0.543,P<0.001).低、中、高危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天数、A-PACHEⅡ评分及EF值组内差异明显.低危组与高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出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APACHEⅡ评分、EF值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危组与高危组的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患者中,GRACE评分对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序贯和单一静脉桥通畅率荟萃分析

    作者:李建荣;刘永民;郑军;白涛;刘宁宁;陈彧;孙立忠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序贯和单一大隐静脉桥通畅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文献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分别行序贯和单一大隐静脉CABG术;前瞻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须满足非随机研究方法组制定的队列研究特征;运用冠状动脉造影或超高速CT检查旁路移植术至少1个月以后桥血管通畅情况.文献纳入、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定均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运用RevMan5.0和Stata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合并相对危险度(RR)作为分析统计量,95%可信区间(CI)为判断结果标准.结果:12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序贯桥梗阻风险低于单一桥(13.56% vs.19.18%,RR =0.67,95% CI:0.60~0.74);序贯桥中侧侧吻合梗阻风险低于端侧吻合(9.58% vs.14.07%,RR=0.52,95% CI:0.34~0.80);序贯桥和单一桥中端侧吻合梗阻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7% vs.13.61%,RR=0.85,95% CI:0.68 ~ 1.06).结论:CABG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中长期通畅率优于单一桥,序贯桥中侧侧吻合口通畅率优于端侧吻合口,序贯桥和单一桥端侧吻合口通畅率无差别.

  •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满堂;郑丽丽;吴小永;申军丽;何继梅

    目的:探讨研究冠心病并发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同时分析总结手术的步骤以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了2010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首先进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然后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另外8例频发心绞痛的患者首先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然后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其中5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例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结果22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成功,术后7例曾出现高血压症状,1例出现手术切口肿胀,均顺利康复出院,手术后30天内未出现死亡病例,在术后6~12个月随访中22例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心肌梗死以及心绞痛等。讨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佟鑫;吴笛;苏华田;刘长江;曲颖;赵斌;赵佳媛;李艳玲;谢海龙;霍冬艳;卢德华

    目的:探讨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如术前 B 型脑钠肽(BNP)、C 反应蛋白(CRP)、动脉血乳酸等,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2011年7月~2014年10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50例资料,术前1周内行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术前1天进行静脉血 BNP、CRP、动脉血乳酸检测。根据术后住院时间是否超过3周或死亡,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冠脉病变情况、术前 BNP、C 反应蛋白、乳酸、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 P <0.05的因素进一步做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术前 BNP 高[(169.97±67.72)ng /L vs.(101.89±37.47)ng /L,t =4.765,P =0.000],CRP 高[(17.51±7.72)mg /L vs.(7.79±3.85)mg /L,t =6.590,P =0.000],乳酸高[(1.85±0.32)mmol /L vs.(1.43±0.35)mmol /L,t =4.701,P =0.000],左心房内径大[(35.60±0.97)mm vs.(32.99±1.80)mm,t =6.470,P =0.000],左室射血分数低(46.58%±2.26% vs.52.84%±3.50%,t =-7.782,P =0.000),差异有显著性。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均为影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OR =1.026、1.381、30.664、8.947、0.317,P =0.001、0.000、0.000、0.002、0.000)。结论术前 BNP、CRP、乳酸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全胸腔镜下左乳内动脉取材术在MIDCAB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郝兴海;万峰;赵鸿;崔仲奇;刘强;宋之明

    目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接受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手术治疗时,采用两种入路进行非机器人辅助全胸腔镜下乳内动脉取材术(TIMAH),探讨该手术方式的术前准备、操作方式、主要特点、优势及不足,并观察短期疗效.方法 CAD男性患者7例,年龄52 ~ 75岁,平均(63.8±8.5)岁,均行TIMAH和左乳内动脉(LIMA)到前降支(LAD)的旁路移植手术.其中LAD单纯闭塞性病变3例,钙化性重度狭窄2例,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再狭窄1例,此6例患者均试行介入治疗,未获成功.另1例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LAD静脉桥路闭塞,回旋支病变加重,进行二次CABG手术的患者.7例患者均行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右侧单肺通气,采用两种入路进行TIMAH,其后完成MIDCAB手术.其中4例经左腋前线第3肋间打孔置入胸腔镜,经左侧第5肋间左前外侧小切口完成LIMA取材术,其后经小切口进行冠状动脉吻合(简称2切口手术);3例经左腋前线第2或3肋间打孔置入胸腔镜,经左侧第4肋间腋前线和第5肋间锁骨中线打胸腔镜操作孔完成LIMA取材术,其后根据前降支位置扩大第5肋间操作孔进行冠状动脉吻合(简称3切口手术).冠状动脉血管吻合应用普通胸壁牵开器和压迫式心脏稳定装置.二次手术患者完成LIMA与LAD吻合后,以大隐静脉行LIMA到钝缘支的“Y”型桥.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MIDCABG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6例LIMA取材质量良好,1例LIMA床止血过程中误伤LIMA远端,导致长度不足,加用2 cm大隐静脉延长LIMA长度.6例对LAD单支手术的患者,左胸壁小切口长度(6.0±0.9)cm,TIMAH时间(112±18)min,手术时间(293±75) min,术中出血(233±52) ml,围手术期均未异体输血,术后气管插管(14.2±10.7)h,ICU停留(1.8±0.4)天,术后住院(10.1士6.7)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短期随访,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 2切口和3切口手术均可完成TIMAH,手术安全可行,无需为LIMA取材向正中方向延长切口,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顺利,短期随访效果良好.

  •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庄熙晶;何学志;张庆华;梁永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对移植血管的走行方向有特殊的要求,由于移植手术创面广泛组织损伤大,手术中要肝素化,手术后也不宜应用过多的凝血止血药物,因而手术后引流液较多.医用生物蛋白胶具有封闭组织创面,减少渗出,止血,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粘连等功能,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更能固定移植血管的走行方向方便手术操作.我们回顾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讨论医用生物蛋白胶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 不同血浆药物浓度的地佐辛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麻醉初期对循环的影响

    作者:王道宇

    目的 监测不同血浆药物浓度的地佐辛应用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麻醉初期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变化,探讨合理用药.方法选取80例无肝肾功能障碍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均常规使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和肌肉松弛;同时使用靶控输注技术(TCI)分别设定4组以10、20、30、40 ng/mL的血浆药物浓度输注地佐辛注射液,记录麻醉诱导前1 min(T1)、BIS值降到65时(T2)、即行气管插管前(T3)、气管插管后20 s(T4)、切皮后20 s(T5)和锯胸骨后20 s(T6)各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利用统计软件比较各组间、组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差异度.结果气管插管后20 s(T4)、切皮后20 s(T5)和锯胸骨后20 s(T6)各个时间点的SP、DP、HR与气管插管前(T3)相比,Ⅰ、Ⅱ组明显高于Ⅲ、Ⅳ组;Ⅲ、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血浆药物浓度达到30 ng/mL以上,可以满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麻醉初始阶段的镇痛要求.

  • 自体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文;甄文俊;佟宏峰;谭洁;吴青俊;马玉健

    目的回顾210例自体桡动脉冠脉搭旁路移植手术,探讨手术适应证,及移植血管痉挛和患肢缺血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应用自体桡动脉搭桥210例(其中常温体外循环78例,不停跳搭桥132例)术前均行改良Allen试验,无创血氧饱和度检查,超声多普勒检查.采用"无接触"技术获取桡动脉,术中使用VG溶液做保养液.结果共采用桡动脉210例,同时使用乳内动脉2203例,平均搭桥3.0支,平均使用动脉桥1.9支.无术后移植血管痉挛,无手臂缺血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死于术后严重心律失常.结论移植血管痉挛和取材手臂缺血并发症是桡动脉搭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通过严格术前筛选和完善获取技术及应用VG溶液可以预防以上情况的发生.

  •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的病情变化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克清;李伟

    目的:通过观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波动情况,了解患者术前病情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比较55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在转入外科前3 d及在术前3 d的用药、饮食、作息时间、有无除生病住院以外的应激事件、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波动情况.结果:冠心病患者在失眠、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方面,术前3 d与转入外科前3 d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术前病情有明显变化,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医务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变化对病情的影响

    作者:毛幼林;陈红卫;王瑞敏

    目的通过观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波动情况,了解术前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方法观察5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在转入外科前3天(A组)及在术前3天(B组)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率、血压、空腹血糖值波动情况,对两时段数据用t检验及x2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在失眠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值方面,术前3天与转入外科前3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心病患者的术前心理因素对病情有明显影响.

  • 68例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临床体会

    作者:李锋锐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8例老年患者中平均搭桥(3.2±0.7)根,其中固手术期死亡1例(1.47%),另外6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67例患者的心功能较入院前均明显改善,心绞痛完全缓解者共63例,心绞痛症状较前改善者占4例.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外科方法之一.

  • 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腔镜采集大隐静脉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王爱华;庄熙晶;高洋

    目的:总结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腔镜采集大隐静脉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观察96例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与术中采用腔镜采集大隐静脉对患者术后腿部切口恢复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术前高度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通过系统的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支持和康复锻炼指导,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早期协助患者康复锻炼、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结果96例患者膝关节小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对于并发症的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正确处理对其治愈至关重要。

  • 老年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麻醉

    作者:成立民;汪军;徐海洋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OPCAB)手术时间短,重危病人监护病房( ICU )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无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并发症,医疗费用低。 OPCAB病人存在心肌氧供需失衡,术中心脏受到直接压迫刺激,心脏位置改变频繁,同时无体外循环的支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剧烈。因此,OPCAB的麻醉极具挑战性。本文就我院完成OPCAB手术病例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 心理干预在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刘艳红;葛敏;王斌

    行冠脉搭桥手术的老年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且老年人常有的心理特征如孤独感、自卑、对疾病和死亡的忧虑等[1],不利于术后恢复,可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围术期使用心理干预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孤独心理,可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体会

    作者:韩冬;王伟林;严文俊;马韵生;闫敏

    目的:总结70岁及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临床经过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3例70岁及以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一般情况、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疾病、治疗情况、术中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1%),随访5年死亡4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低心排综合征、脑梗死等并发症49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均恢复良好,未出现脑血管意外,呼吸功能衰竭及肾衰竭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少,死亡率低,预后好,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应用BiPAP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及护理

    作者:迟丽娟;张志玲;刘希伶

    目的 探讨双正压型呼吸机(bi-level pos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患者肺部并发症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20例CABG术后患者应用BiPAP的治疗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18例患者成功恢复,1例患者重行气管插管,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结论 BiPAP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正确使用及加强护理是治疗肺部并发症成功的关键.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