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内障超乳术与非超乳小切口术后效果观察

    作者:张彦安;穆晓梅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乳术与非超乳小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比较老年性白内障152眼超乳术和133眼非超乳小切口术后3个月视力提高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超乳术后视力>0.3(82.5%),非超乳小切口术后视力>0.3(79.3%).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超乳术与非超乳小切口术后远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体会

    作者:刘洪新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转型到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采用普通手术设备,对12个月内完成207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后3个月随访,术后视力≥0.3者占87.4%,其中视力≥0.8者占72.9%,其中后囊破裂6眼,悬韧带离断3眼,囊袋内植入198眼,睫状沟植入6眼,双襻悬吊1眼,单襻悬吊1眼,超声时间平均0.5min,超声能量33%~66%。结论:基层医院虽设备较差,初学者并不能完全撑握超声乳化术,但只要充分准备,细心操作,完全能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 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作者:李开阳;王德辉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转型到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采用普通的手术设备,3个月内完成38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后2个月随访,术后视力>0.3者占89.5%,其中视力≥0.8者占78.9%.其中后囊膜破裂2眼,晶状体半脱位1眼.虹膜粘连引起小瞳孔1眼,超声时间28眼为0.2~0.9分钟,平均0.6分钟,超声能量20%~60%,平均38%.结论:基层医院虽设备较差,初学者并不能完全撑握超声乳化术,但只要充分准备,细心操作,完全能够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 双光学部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研究进展

    作者:陈艳蕾;郭海科

    随着患者对术后视力要求的提高,白内障手术逐渐由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转变,人工晶状体(IOL)也不断推陈出新.继多焦点IOL、单光学部可调节型IOL之后,双光学部可调节型IOL 应运而生.本文就双光学部可调节型IOL的设计原理、与多焦点IOL和单光学部可调节型IOL的比较及其初步临床效果予以综述.

  • 儿童白内障术后的近视漂移

    作者:张湘;施玉英

    儿童眼球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结构较不稳定,白内障手术后常发生近视漂移;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近视漂移加剧,而视觉剥夺与弱视、手术刺激、单侧患病等多种外界因素均可能导致患儿眼发育异常,进而增加白内障术后近视漂移的个体间差异,尤其在手术年龄不足2岁者,使术前选择植入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更加困难.目前不同文献关于研究对象的手术年龄、随访期长度、对近视漂移的度量方法差异较大,研究结论之间缺乏可比性;部分研究者发现儿童白内障术后眼屈光状态随年龄增长遵循对数衰减曲线,并进一步归纳出术后患儿各年龄屈光状态的预测方法应用于临床.

  • 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确定

    作者:刘显勇;洪荣照;艾育德

    高度近视眼行白内障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提高视力的有效方法,但术前如何确定IOL的屈光度,使术后达到理想的屈光状态,是手术的难点之一.本文对术后应保留何种屈光状态、几种常用的IOL屈光度计算公式及其演变、公式在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进行综述.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眩光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永华;林振德

    近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引起的眩光引起人们的重视.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眩光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工晶状体的材料,边缘设计,撕囊口、瞳孔直径的大小,人工晶状体直径的大小.不同类型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有晶状体眼的人工晶状体对术后的眩光有不同的影响.现就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引起眩光的原因作一综述.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细菌性眼内炎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大川;吴航;蒋慧中;董莹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细菌性眼内炎治疗的方法.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宣武医院2002-2008年治疗的IOL植入术后眼内炎患者15例15眼.方法 所有患者先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治疗,如果炎症不能被控制注药后24小时行玻璃体切除术.主要指标眼内感染情况,视力,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13例(86.6%)在术后72小时后发病.均进行了前房水或玻璃体标本的病原学检查,6例培养阳性,4例为表皮葡萄球菌.经玻璃体注入万古霉素等治疗,12例(80%)炎症被控制,其中10例视力恢复到0.1以上.3例炎症不能控制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术.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可能是亚急性IOL术后眼内炎的主要原因,及时的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治疗能控制大部分IOL植入术后的眼内炎.

  • 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轻度白内障的疗效探讨

    作者:程明智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轻度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9月收治83例青光眼合并轻度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行青光眼滤过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各指标手术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视力、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31.7%,其中角膜水肿、瞳孔变形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轻度白内障大幅度改善患者视力、前房深度与眼压,一次性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更少,疗效显著。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苇;邵彦;贡雅洁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24眼接受ICL植入术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比较其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眼压及透明晶状体性状的改变.结果 12例24眼术后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改善了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功能状况,术前眼压(14.26±2.13)mm Hg(1 mmHg=0.133 kPa),术后1年眼压(14.79±2.77)mm Hg(P>0.05),术后眼压稳定,术后ICL与透明晶状体存在裂隙,随访期间未见并发性白内障、慢性色素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手术效果确切,预测性好,安全性高.

  • 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

    作者:王玉元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较术前视力均升高,眼压均下降,且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B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优于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

  • 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用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疗效分析

    作者:胡甫密;马传勇;汪秀娟;林亮;许志林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作为白内障中特殊的一类,其白内障发生早,多为核性,而且晶体核大而硬,所以术前、术中、术后医生应考虑的因素更加复杂,需要有娴熟的手术技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切口小、术后愈合快、无明显并发症且视力恢复快[1],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认可.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具有同时治疗白内障和矫正高度近视的双重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8例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白内障病例,以期为临床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提供参考和依据,报告如下.

  •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红艳;黄振平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55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患者1周、1个月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海霞;陆蓓;郭玉清;黄武多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后膜缺如或大部分不完整情况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方法.方法:选用襻的中央各有一个孔的人工晶状体,用聚丙烯缝线将其两襻固定在睫状沟处.结果:12例(12眼)病例中,9例视力为0.6以上,3例矫正视力在0.2~0.4.所有人工晶状体位置均正常.主要并发症是术后初期虹膜、睫状体出血,但均能自行吸收.结论:两点悬吊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用于严重的眼球外伤后或手术中晶状体囊后膜完全或大部分缺如的病例,术后可提高视力,避免配戴矫正眼镜的不适,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后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解决这些病例无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问题.同时,该手术优点是缝针次数少,眼内出血发生率少,减轻了眼内组织反应,并发症明显比四点式固定术少.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型眼外伤的疗效比较

    作者:杨红兰;姚东平;寇列玲

    眼外伤中晶状体损伤较为常见,其中部分患者伴后囊破裂导致视网膜玻璃体发生增生性病变,终导致患者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力受到严重影响[1].目前,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常采用白内障摘除联合Ⅰ期或Ⅱ期晶状体的植入,但因受到外伤性质及个体差异的影响,术后患者矫正视力可有明显差异[2], 因此,选择恰当的摘除及晶状体植入时机显得更加重要.本研究对不同时段白内障摘除联合晶状体植入术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子杰;潘永称;陈之君;梁荣

    目的 客观与主观检测结合评价非球面设计的多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132例(207只眼)白内障患者分别植入非球面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 IOL 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IOL.记录患者手术后的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远、近视力.术后3个月检测患者明视、暗视和暗视眩光状态的对比敏感度.采用VF-14(Visual function -14)视功能和生存质量调查问卷评价患者主观的视觉质量.结果 术后两组裸眼远视力(t=0.61,P﹥0.05)佳矫正近视力(t=1.87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矫正近视力多焦点组优于单焦点组(t=11.38,P﹤0.001),单焦点组在明光、暗光、暗光眩光条件下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高于多焦点组,明光条件下3cpd和6cpd空间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光眩光条件下中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患者存在严重的视觉干扰现象.两组术后视远时脱镜率均大于98%,视近时脱镜率多焦点组为78.9%,单焦点组为10.9%.结论 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除了对比敏感度下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术后视功能和生活质量,患者能获得较高的视觉质量.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低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谷晨;王婷;史伟云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角膜植片低内皮细胞密度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方法 PKP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1500个/mm2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15例(15只眼),根据晶状体核硬度分别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行相应的围手术期处理,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裂隙灯观察角膜植片情况.结果术前内皮细胞计数为(1195±315)个/mm2,术后3个月内皮细胞计数为(1044±301)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内皮损失率为12.6%.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分别为0.06±0.09和0.35±0.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提高>5行标准视力表.白内障术后6个月之内无一例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及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结论 PKP术后角膜植片内皮细胞计数<1500个/mm2的患者,只要注意围手术期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注意术中保护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 碎核技术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凡;郑红;方雯丽

    目的 观察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应用碎核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92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碎核组和不碎核组,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周、1月时的视力和角膜散光程度.结果 术后1周和1月时角膜散光程度碎核组明显小于不碎核组.术后1周时视力≥0.5者两组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月时视力≥0.5者碎核组明显优于不碎核组.术中后囊膜破裂未见明显差异,术后角膜水肿和前房炎症反应碎核组高于不碎核组.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采用碎核技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视力恢复好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三联手术”效果分析

    作者:袁晔;蒋华;王永强;高洪瑞

    目的 观察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三联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05-2012-10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500/mm2)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27例(27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术前与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术后并发症.分析角膜内皮保护因素.结果 术前与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比较,除2例患者因视神经萎缩术后视力无明显改善外,余25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术前与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角膜内皮失代偿发生.结论 手术方式的选择、娴熟的手术技巧等因素可有效控制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青光眼白内障患者“三联手术”中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术前准确的评估及术后的处理也非常重要.

  • 三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眼囊袋内偏中心和倾斜的比较

    作者:王敏;王于蓝;宋超;兰应霞;高峰;赖凯明

    目的 高度近视眼患者囊袋内植入3种不同的一片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分析术后IOL偏中心和倾斜等位置改变的差异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的高度近视患者分为3组:其中IQ组植入疏水丙烯酸酯IOL(SN60WF IQ,Alcon) 36眼;HD组植入亲水丙烯酸酯IOL(Softec HD,Lenstec) 40眼;MCX组植入亲水丙烯酸酯IOL(MCX11 ASP,Humanoptics) 32眼,所有患者无术中、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后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与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IOL倾斜和编中心值.取随访时测量的IOL偏中心和倾斜的大值作为后结果.用Pentacam三维测量系统采集术后眼前节图像,用Image-pro plus 6.0系统测量分析得出IOL的偏中心量和倾斜度,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各组间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的UCVA和BCVA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IQ组、HD组与MCX组的偏中心值分别为(591.49±177.08) μm、(619.36±189.70) μm和(483.59±141.91) μ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1,P=0.046).组间两两比较:IQ组与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2,P=0.089);IQ组与MCX组、HD组与MCX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7、3.276,P=0.037、0.031,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时3组的偏中心值分别为(606.35±167.94) μm、(621.94±196.33) μm和(497.33±134.71) μ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9,P=0.039).组间两两比较,IQ组与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9,P=0.074);IQ组与MCX组、HD组与MCX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3、3.117,P=0.041、0.039).术后1个月时,3组的倾斜度分别为(2.51±1.04)°、(2.70±1.41)°、(2.27±0.96)°;术后3个月时3组的倾斜度分别为(2.66±1.39)°、(2.46±1.83)°、(2.31±1.06)°,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高度近视眼,多襻支撑的大光学面IOL在囊袋内的居中稳定性优于双襻支撑的IOL,但在倾斜度的变化上无明显差异.高度近视眼中IOL囊袋内位置的改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高度近视患者术前测量白对白(white-to-white),挑选个体化的IOL.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