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然灾害期间救援食品的安全管理问题及法律适用

    作者:张理;舒德峰;曹江涛

    食品是灾区救援的重要物资,为做好灾害期间受灾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探讨了灾害救援过程中捐赠救援食品的卫生管理在适用法律方面的问题.鉴于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建议应对于捐赠性质的食品及应急的非常态状况下从事救援食品运作和临时调用人员,做出明确的规范或说明.

  • 灾害护理在中国的学科发展现状

    作者:陈晶晶;宋锦平

    发生在2009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树地震,让人们意识到了灾害事件的突发性和严重性,对我国救援体系带来了严峻考验,凸显出灾害救援中护士的角色和作用的重要性.

  • 突发公共事件救援中医护自身安全问题的探讨

    作者:刘秋玲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医学救援中,由于主观与客观因素,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探讨救护中医护人员人身安全问题,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自身的损害,更好地挽救受害者的生命.

  • 灾害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的构建与应用效果

    作者:姚晓丽;金培英;娄晓钰

    目的:构建灾害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以提高灾害救援护理人员的专业急救技能,提高受灾伤员的救治效率,以应对突发灾害的发生。方法组建灾害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由护理部统一管理并进行6个月的培训。整群抽样法选取储备库人员中的18人为储备组,随机选取院内非库内人员18人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分为3次参与模拟演习,对比两组人员的集合到位时间、明确诊断时间、治疗措施落实时间和急诊手术等待时间。结果储备组的集合到位时间、明确诊断时间、治疗措施落实时间分别为(16.2±4.0),(28.3±4.2),(39.7±4.2)min,对照组分别为(37.1±4.8),(39.9±7.5),(46.6±5.7)min,储备组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45,8.086,5.863;P<0.05)。储备组和对照组急诊手术等待时间分别为(57.6±13.9),(58.9±10.3)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7,P>0.05)。结论构建灾害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能有效提高灾害救援的抢救效率。

  • 灾难救援护理团队的训练与管理

    作者:李胜;陈燕

    某医院灾难救援护理团队在历次地震塌方救灾中,灾后15 min内即金员全装集合到位,30 min内便出发奔赴灾区,到达后即刻投入救援,且能完善自我保障,可实现救援连续性.针对我国灾害救援护理团队现存问题,对该院灾害救援护理团队的心理准备、人员配置及分组、体能及协同训练、物资储备等方面进行介绍.

  • 灾害救援“五库一网”方案的构建

    作者:张华;吴慧琴;陆皓

    目的 构建基于模块化的灾害救援“五库一网”方案,为灾害救援工作的管理与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28名专家进行3轮问卷咨询,构建包含灾害救援“五库”建设标准和“一网”软件平台建设标准的“五库一网”方案(五库指专家库、师资库、骨干库、志愿者库、资料库).结果 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60、判断系数为0.855、熟悉系数为0.865,确定灾害救援“五库”建设标准包含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742、0.654、0.532;灾害救援“一网”软件平台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710、0.545,协调系数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德尔菲法构建基于模块化的灾害救援“五库一网”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可为灾害救援培训、组织、建设提供依据.

  • 灾害辅助救援人员快速培训方案的构建

    作者:朱爽;赵文静;卢天舒;蒋金;高锐

    目的 构建灾害辅助救援人员的快速培训方案,旨在为我国灾害救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定初稿,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制订灾害辅助救援人员的快速培训方案.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1和0.82,两轮函询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72~0.460.结论 专家对灾害辅助救援人员快速培训方案的各级条目函询意见趋于一致,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所形成的条目能较好地满足灾害辅助救援人员快速培训方案的培训需求,为我国灾后快速开展救援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 对灾害救援护理培训的两点建议

    作者:管晓萍

    近年来随着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频发.灾害救援活动也随之增多.世界灾害护理学会南裕子会长提出今后灾害救援将会变得很平常.因此,面对灾害,我们需要准备[1].Gebbie和Qureshi[2]提出了灾害急救准备、护理人员应具备能能力及经常演练的观点.笔者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曾参加了印尼海啸、巴基斯坦地震、印尼爪哇岛地震的国际救援行动,经历了多次救援实战后,我认为护理人员是灾害救援全程的主要参与者,灾害救援护士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

  • 对地震灾害救治医院志愿者的管理对策

    作者:李桂蓉;刘晓春

    志愿者是一个在地震灾害医疗救援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热情主动、吃苦耐劳.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医院抗震救灾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他们不懂专业、无专人组织管理,从而给正常的医疗救治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专人负责、分类管理及责任到科等方法,迅速理顺了志愿者管理流程,促进了医院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 地震灾区救护护士心理反应与应对方式的分析

    作者:李莘;罗艳华;翟丽玲;周英;张绮静;王新

    目的 深入了解和探讨地震灾区救护护士的真实心理体验.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的访谈方法,深入访问9家省市医院10名参与地震灾区一线的救护护士.结果 护士在地震灾区的心理反应有4个主题:震撼和恐惧、悲伤和自豪感、不可控感和创伤后应激反应;应对方式有1个主题:幽默语言和善意玩笑、寻求归属感、寻找有效的个人宣泄方法.结论 加强灾区救护护士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各级医院应建立常规化应对灾害的各种训练.

  • 地震紧急救援野外医疗队的消毒隔离

    作者:朱咏梅;张玲娟;陆小英;戴静;储丹凤;刘翠;曹洁

    总结了在救治827例汶川地震伤员过程中的消毒隔离工作,认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应根据当时的环境因地制宜地制定简单、方便、适合在野战条件下运用的消毒隔离制度,强调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并提出在物资缺乏、条件艰苦的野战条件下,医护人员可灵活运用现有材料制作用具替代平时的器械或容器.

  • 海啸救援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高歌

    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救援队护理人员承担着大量伤病员的护理、转运、卫生宣教、灾区疫情防控以及协助恢复医疗秩序等工作,灾民和救援队员均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威胁,加强救援行动中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 ICU护士在海啸救援中的作用

    作者:管晓萍

    通过参与印尼海啸灾害救援的实践,体现了中国ICU护士在灾害救援中技术全面、操作能力强、专科技术过硬的特点,显示了专科护理培训继续向规范化、系统化迈进,为今后培养一专多能的护理人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灾害救援护理模式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 从汶川地震紧急医疗救援实践探讨我国灾害救援护士的培养

    作者:刘逸文;成翼娟;廖燕

    通过理论课程的设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本文对灾害救援护士的角色要求、培养内容和方式进行综述),以加快培养灾害救援护士进程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认证,提高医疗机构应对和处理灾害发生时对伤者的医疗救护能力,提高救治水平,大程度地挽救伤者生命.

  • 《灾害护理学》的教学设计

    作者:侯晓红;臧渝梨;娄凤兰

    针对救灾简述了发展灾害护理学的必要性,提出<灾害护理学>课程的内容大纲、培训方法及评价方法,用于加强护理人员的备灾、应灾能力的建设.

  • 急性化学品中毒1692例成因分析及救治特点

    作者:王涤新;朱晓莉;朱桂珍;杜旭芹

    目的 通过大样本回顾性调查,分析急性化学品中毒的成因、救治特点,并探讨应急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方法 对1692例急性化学品中毒患者的急诊和住院登记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急性化学品中毒的种类、接触途径及中毒救治特点.结果 因职业性暴露致急性化学品中毒者占44.91%,生活源性接触者占38.82%,环境污染所致的化学品中毒占16.25%.患者接触的化学品种类达173种,其中农药的种类为38种,有害气体19种,有机溶剂24种,三大类化学品占中毒发生频率的前三位.群体性中毒事故近年呈上升趋势.结论 急性化学品中毒的成因涉及品种多,范围广.应关注一些新毒物和多种化学品联合中毒的趋势.加强急性化学品中毒的院前急救、急诊室抢救及后期治疗处理的连接.急需加强毒物检测、解毒药物合理使用和储备,群体性中毒事故处理增设心理辅导.

  • 广州“5·6”火车站恐怖暴力袭击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分析

    作者:秦伟毅;唐绍辉;李双明;卢勇;魏翼荣

    目的 通过对2014年5月6日广州“5·6”火车站恐怖暴力袭击案伤员的院前、急诊科和专科救治全过程的分析,以改进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应对恐怖袭击事件的救治能力.方法 广州“5·6”恐怖事件导致7例患者创伤,其中5例刀伤,1例左膝关节跌伤,1例胸部枪伤.事件发生后,在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迅速启动急救预案,对7例伤员进行了快速地现场急救,安全转运.结果 参加现场救治医院接到急救指令后反应迅速,10 min内到达现场,救治医院急诊科处理均在30 min内结束,5例刀伤患者30 min内专科治疗介入,并迅速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5例刀伤患者在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1例膝关节伤患者和1例枪伤患者在术后3周痊愈出院,所有救治伤员未有任何伤后并发症.结论 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是应对恐怖暴力袭击事件有效的机制,创伤后的院前、院内急诊科和专科无缝连接救治是提高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伤残率的佳路径.

  • 汶川地震灾区一线医务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理义;宋梓祥;李光耀;涂德华;徐志熊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灾区一线医务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变化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精神疾病预测量表(MDPS)对参加抗震救灾的一线医务救援人员(136名,研究组)和未参加本次抗震救灾的医务人员(274名,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研究组MDPS总分及成长经历、精神病性、抑郁、跺狂因子等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99~5.301,P<0.01~0.05).研究组中低年龄(<35岁)者的成长经历、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及人格偏移因子分明显高于高年龄(≥35岁)者(t=2.028~3.602,P<0.01~0.05),而个性内向因子分则明显低于高年龄者(t=——4.429,P<0.01);女性的总分及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神经症因子分明显高于男性(t=2.422~5.079,P<0.01~0.05),社会支持缺乏因子分明显低于男性(t=-2.526,P<0.05);未婚者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抑郁、神经症因子分明显高于已婚者(t=1.982~2.801,P<0.01~0.05),既往及家族史、个性内向因子分明显低于已婚者(t=-2.077~-4.257,P<0.01~0.05);护士的总分及心理防御不良、抑郁、神经症因子分明显高于医生(t=2.563~4.241,P<0.01~0.05).研究组精神障碍危险因子与精神障碍症状因子密切相关(r=-0.294~0.522).影响研究组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心理防御不良、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缺乏、婚姻等,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4.6%~84.6%.结论 汶川地震灾区一线医务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尤以低龄者、女性、未婚者及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 地震早期医疗救援适宜技术的筛选

    作者:刘蓉蓉;秦银河;周林;李黔生

    地震早期医疗救援技术的适宜性是指该技术与地震早期伤病救治需求、地震现场环境、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的匹配程度.本研究从常用医疗技术中遴选适宜技术,为地震灾害救援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震 救援作业
  • 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障碍发生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涂德华;张理义;宋梓祥;李光耀;李宁;陈春霞;徐志熊

    目的 探讨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变化特点,为我军应对灾难性事件导致的官兵心理障碍的发生及建立干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法,使用<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参与救灾的324名官兵(研究组)和未参与救灾的418名官兵(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量表总分和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人格偏移、躁狂、社会支持缺乏、个性内向、成长经历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比较,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均呈现军官高于士官、士官高于义务兵的趋势,但只在部分因子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士官和军官量表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将相同文化程度者相比可见,研究组量表各因子分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尤以高中及中专文化者和大专及以上者的差异明显(P<0.05).影响救灾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军龄.结论 参与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受到明显损害,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干预.

6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