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作者:陈长源;张钲

    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发展相关,然而提高患者血浆 HDL‐C水平的药物未能降低ACSVD风险。研究发现,HDL‐C亚类HDL3‐C以及 HDL‐C的胆固醇外排能力(CEC)在ASCVD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心脏起重要保护作用,这为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及指导调脂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 apoA-Ⅰ/apoB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作者:凯塞尔·阿不都吾甫尔;艾合麦提江

    越来越多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poA-Ⅰ/apoB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较强的预测价值,与传统的血脂检测相比,其有简单、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等优点,并且能反映体内胆固醇代谢是否平衡.apoA-Ⅰ/apoB值越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风险越低.

  •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分析

    作者:甄琴;丁晓颖;王雪姣;凌云霞;王育璠;彭永德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水平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T2DM患者211例,收集所有患者血脂各项指标、糖代谢指标和甲状腺功能等一般资料,按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水平异常组(n=118)和正常组(n=93),血脂水平异常组再按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分为3个亚组,即:单纯TG升高组(n=56)、单纯TC升高组(n=17)和混合高血脂组(n=45).记录并分析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HRV各项参数值(SDNN、SDANN、RMSSD和PNN50).结果 与血脂正常组相比,血脂异常组平均心率(HR)升高,PNN50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患者的亚组分析显示,组间SDNN和SDANN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G升高组SDANN低;单纯TG升高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PNN50显著低于单纯TC升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与PNN50呈负相关,空腹血糖(FPG)、25-羟维生素D[25-(OH)D]、大QT与PNN50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脂异常的T2DM患者HRV降低,对糖尿病患者加强HRV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新靶点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刚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及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药物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靶点是药物治疗的关键.本文主要综述近年发现的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病相关的治疗新靶点.

  • ASCVD患者HUA与CKD的交互作用对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影响

    作者:赵苗苗;张杰;李觉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中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关系,同时探讨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死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和上海8所大学附属医院年龄≥35岁且具有完整基线资料的ASCVD患者2 810例,经过(57.6±23.2)个月的随访,2 429例具有完整的随访资料,进入终统计分析.根据研究对象基线的HUA及CKD水平,将其分为4组:非HUA/非CKD组、HUA组、CKD组和HUA/CKD组.结果 根据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四分位分组,第1~4组CKD的患病率分别为9.72%、20.59%、26.55%、44.52% (P<0.001);正常组、轻、中、重度CKD组HUA的患病率分别为15.82%、34.99%、58.90%、64.62% (P <0.ooi).以非HUA/非CKD组为对照,经Cox回归分析调整相关协变量,HUA组、CKD组及HUA/CKD组发生全因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89(95% CI:1.046~1.845)、1.476(95% CI:1.165~1.870)、2.026(95% CI:1.595~2.573);发生CVD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440(95% CI:1.003~2.067)、1.611(95%CI: 1.198~2.166)、2.206(95% CI:1.634~2.978).结论 在ASCVD患者中,CKD患病率随着SUA水平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随着CKD病情的加重,HUA的患病率逐渐升高.HUA与CKD的交互作用可以增加ASCV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发生的可能.

  • 踝臂指数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作者:余飞;洪贵平;程铁牛;刘芳;朱彦;严凌;汪坤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2年11月至2015年4月铜陵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4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5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57例、单支病变组38例、双支病变组16例、严重病变组34例(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所有患者行ABI、baPWV检测,并收集各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吸烟、体质指数、肌酐、血尿酸等临床资料.分析ABI、baPWV、Gensini评分与不同病变组之间的关系,评价ABI、baPWV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严重病变组[(1675.62±328.05)cm/s]、双支病变组[(1778.00±307.66)cm/s]、单支病变组[(1753.16±348.52)cm/s]及正常组[(1683.42±333.72)cm/s]之间,baP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病变组(1.01±0.11)、双支病变组(1.07±0.12)、单支病变组(1.14±0.09)、正常组(1.14±0.09)之间,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病变组[(67.44±37.6)分]、双支病变组[(39.06±25.83)分]及单支病变组[(18.58±14.96)分]之间,Gensin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严重病变组Gensini评分与ABI呈负相关(r=-0.593,P<0.05),各病变组baPWV与Gensini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以ABI为因变量,影响因素为Gensini评分;以baPWV为因变量,影响因素为年龄、高血压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 ABI对老年冠心病及病变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baPWV对老年冠心病及病变程度无预测价值.

  • 瑞舒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研究

    作者:郭冬;林佩霞;李瑛瑛;迟玥;黄倩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给药,观察组84例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给药,对治疗效果进行讨论。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缓解,对照组患者TC、TG、HDL-C、LDL-C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缓解粥样硬化,建议推广。

  • 增龄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临床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胡洁;陈庆伟;贺无恙

    目的:探讨增龄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临床类型及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心血管科2016-07-2017-07入院患者1 014例.根据AS-CVD临床类型将患者分为3组:A组:非ASCVD组(130例);B组:ASCVD单一临床类型组(334例),包括缺血性卒中126例、冠心病154例、外周动脉疾病(PAD) 54例;C组:ASCVD多种临床类型并发组(550例),包括缺血性卒中合并冠心病147例、缺血性卒中合并PAD 116例、冠心病合并PAD 145例、卒中合并PAD及冠心病142例.比较各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ASCVD多种临床类型并发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采用相关分析研究增龄与其他ASCV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C组患者的年龄较B组升高[(76.49±8.07)岁∶(70.20±9.02)岁,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心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后提示:增龄(OR=1.059,95%CI:1.038~1.080)、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 (OR=15.177,95% CI:4.369~52.723)、吸烟(OR=2.472,95%CI:1.709~3.576)、糖尿病(OR=1.890,95%CI:1.273~2.806)、血清肌酐(Cr)(OR=1.028,95%CI:1.019~1.037)、脉压差(PP) (OR=1.029,95% CI:1.011~1.048)均与ASCVD多种临床类型的合并发生独立相关.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增龄与cIMT、Cr、PP呈显著正相关性(均P<0.01).结论:增龄与cIMT、Cr、PP对ASCVD多种临床类型的并发具有协同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ASCVD多种临床类型并发的风险增加,需及早开始监测相关风险指标.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治现状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作者:李建军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致病基因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B(ApoB)、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和LDL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其中LDLR基因突变直接导致LDLR功能受损或缺失是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FH分为杂合子(HeFH)和纯合子(HoFH)两大类,其临床表型的共有特征为LDL-C水平显著升高、广泛的黄色瘤及早发、多部位、进展迅速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目前FH面临的全球问题是其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而中国因人口基数巨大,对FH的认知水平极低,整体医疗投入及治疗手段相对有限,故针对中国人群FH的相关研究及科学、有效的管理平台缺乏,所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笔者借此撰文呼吁心血管领域的医务工作者率先跟进,为提高我国FH患者的诊治水平作出贡献.

  • ASCVD患者逆转斑块他汀治疗专家共识

    作者:廖玉华;程翔;黄恺;张运;张澄;杨跃进;李建军;唐熠达;葛均波

    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以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分析6项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冠状动脉(冠脉)斑块体积变化的临床试验:他汀治疗后LDL-C显著降低到1.4~2.1 mmol/L(53~79 mg/dl)冠脉斑块体积保持稳定,若同时升高载脂蛋白A1 (Apo-A1)>9%(达到1.35~1.5 g/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8%(达到1.2~1.4 mmol/L)(45~55 mg/dl),可以观察到冠脉斑块的逆转.这可以作为他汀类药物治疗减少胆固醇流入斑块和增加胆固醇流出斑块的目标值,对ASCVD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何平平;欧阳新平;唐艳艳;李金凤;尹卫东;唐朝克

    血浆甘油三酯(TG)主要存在于乳糜微粒(C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VD)密切相关.机体内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L)含量可以反映血浆TG水平,其代谢过程异常可引起TG水平升高,进而影响CVD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TRL本身及其残粒通过促进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泡沫细胞形成及诱发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本文主要针对TG与CVD的关系及高TG致As机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推动TG在CVD中的研究,为CVD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白细胞总数与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

    作者:杨冀衡;陆泽元;罗国辉;胡雪松;张东辉;许香广

    为探讨白细胞总数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对138例健康体检者在检测白细胞总数的同时,调查年龄、性别和吸烟,测定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以稳态模式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发现,白细胞总数与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肿瘤坏死因子α、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的对数、空腹胰岛素的对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对数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06);以白细胞总数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显示仅自变量腰围、肿瘤坏死因子α和吸烟进入回归方程.提示白细胞总数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餐后血糖、血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吸烟有关.

  • ω-3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阮贵云;罗飞;彭佳;彭然;李向平

    大量研究表明,ω-3脂肪酸可降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并具有抗炎、抗心律失常、抗栓等心血管保护作用.临床研究提示,补充ω-3脂肪酸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其与他汴合用有助于降低非HDL-C水平,且安全性良好.近年来ω-3脂肪酸联合他汀能否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的残余风险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对ω-3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非他汀类降脂药物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马应旭;李向平

    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降脂药物.但即使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达到血脂目标,另有部分患者对他汀类药物不能耐受.近年来,非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主要对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

  • 载脂蛋白A5基因多态性对三酰甘油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刘雅琼;赵旺;赵水平

    载脂蛋白A5(apolipoprotein A5,Apo A5)是载脂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它是三酰甘油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调控血浆中三酰甘油含量.Apo A5的基因多态性影响人体三酰甘油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对-1131T>C,c.56C>G,c.553G>T研究多.

  • 阿托伐他汀治疗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机制研究

    作者:向凝;马文;刘树馨;罗萍艳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中等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日)及低剂量组(10 mg/次,1次日).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中等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骨密度水平对比,中等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中等剂量组血清OPG、RANKL、IL-6、ox-LDL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值均<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骨密度水平.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OPG、RANKL、IL-6及ox-LDL水平有关.

  •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横断面研究

    作者:蒲丹岚;尹经霞;唐萍;廖涌;杨刚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disease,ASCVD)高风险(心血管风险可视化评估工具QRISK2≥10%)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搜集武警重庆总队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25~84岁住院或门诊T2DM患者共271例.按照心血管风险可视化评估工具QRISK2评分检测项目要求,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被调查人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主要疾病特征以及生化指标,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一级亲属早发(<60岁)心血管疾病史、既往病史、身高、体质量、血压及血脂情况.结果:调查人群中QRISK2≥10%患者比例占82.66%.男性患者平均QRISK2评分较女性患者平均评分高1.14倍[(23.28±8.77)% vs.(20.31±10.01)%,t=-2.364,P=0.019].QRISK2评分随年龄呈现逐渐增加趋势,男性患者ASCVD高风险较女性患者更显年轻化[(62.43±8.74)岁vs.(67.20±7.45)岁,t=4.367,P=0.000].年龄、是否吸烟、SBP、TG及有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影响QRISK2评分≥10%(ASCVD高风险)的影响因素,是否吸烟为重要影响因素(OR=297.03,95%CI=31.00-2845.66,P=0.000).结论:通过对QRISK2评分对T2DM患者ASCVD风险进行评估,简便、有效.我院T2DM患者ASCVD风险是较高,有必要进行积极管理干预以减少不良结局事件.T2DM患者ASCVD高风险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年龄、病程、吸烟等.

  • 补体C3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高军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补体第三组分(C3)是补体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表明,C3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C3的表达,并与冠心病、脑梗塞等ASCVD有关,但研究结论尚不一致.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补体C3基因多态性与ASCVD的关系做一综述.

  • 载脂蛋白B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郭凯

    载脂蛋白B在脂类代谢、胆固醇的运输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其在心血管疾病、家族性β脂蛋白血症、肥胖等疾病的研究中尤为重要.现对载脂蛋白B独特的基因结构和表达模式、脂蛋白滞留应答中的作用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和预测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体外反搏使用后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康复的作用观察

    作者:方德贵;李智慧

    目的 探索分析增强型体外反搏使用之后对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康复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的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0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平均每组为54例.对照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简单常规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的基础上,然后再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的治疗.后,将两组的诊断治疗情况进行相互比较,评价分析两组治疗方法 的优劣.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6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在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

41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