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奉化区社区居民基于血脂水平的总体心血管病危险评估

    作者:孙嵩

    目的:评估奉化区社区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风险,为确定ASCVD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奉化区开展慢性病与危险因素调查的数据,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提出的ASCVD发病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共1 049名无ASCVD病史的居民纳入分析,其中560人被直接列为高危人群,直接ASCVD发病风险高危的比例为53.38%;剩余的489名调查对象ASCVD 10年发病风险高危的比例为9.20%,男性、老年人、低文化程度人群ASCVD 10年发病风险高危的比例较高.ASCVD 10年发病风险为中危且年龄小于55岁的调查对象ASCVD余生危险评估高危率为40%.结论:奉化区ASCVD发病风险高危的比例较高,应对高风险人群包括血脂在内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终降低ASCVD的发病风险.

  • 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承铎;赵威;高炜

    心血管疾病在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在发达国家中亦是死亡的首因.该病的主要病理学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而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的相关研究,探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 不同剂量普伐他汀对高龄心血管患者血脂达标及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李春辉;邢春生;李扬;季瑞芬

    目的:比较普伐他汀20 mg/d、40 mg/d、80 mg/d对80岁以上高龄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ASCVD患者98例,均为男性,初始给予普伐他汀20 mg/d,每6周评估一次,LDL-C未达标者普伐他汀剂量增加1倍,普伐他汀大用量为80 mg/d。结果3种剂量的普伐他汀LDL-C达标率分别为32.56%、43.88%、51.02%,没有发现剂量相关的肝功能异常和肌肉损伤。结论中等强度的普伐他汀对80岁以上ASCVD患者是安全的,普伐他汀80 mg/d可以取得与普通成年人高强度他汀治疗相当的效果。

  • 关注免疫炎症及其标志物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中的作用

    作者:程仕彤;王绿娅

    免疫是机体抵抗外敌感染和入侵的自我保护行为,适当的免疫反应能清除病原体,有利于机体,但免疫反应过度则对机体产生伤害,炎症反应就是剧烈的免疫反应的结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的关系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实,炎症就是免疫的过程,免疫细胞中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广泛参与As过程.As是由脂蛋白、高血压、高血糖、自由基、感染性微生物、吸烟等损伤因素诱导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炎症.系统性炎症可通过加速As、降低斑块稳定性、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多方面作用增加个体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风险[3-5].

  •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

    作者:洪天配;母义明;纪立农;郭晓蕙;朱大龙;童南伟;霍勇;谌贻璞;赵冬;焦凯;李全民;李焱;李艳波;李玉秀;刘建英;彭永德;秦映芬;苏青;汤旭磊;向光大;杨刚毅;叶山东;张波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及外周动脉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对于T2DM患者,必须加强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以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近年来,由于美国FDA的强制性要求,全球已完成或正在开展一系列新型降糖药物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已经公布的两项CVOT显示,在伴有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的T2DM患者中,恩格列净和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因此,本共识建议,对于T2DM合并ASCVD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除关注降糖疗效外,还应特别注意心血管安全性问题;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这类患者,在二甲双胍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可考虑优先选择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如利拉鲁肽或恩格列净)治疗.

  •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

    作者:洪天配;母义明;纪立农;郭晓蕙;朱大龙;童南伟;霍勇;谌贻璞;赵冬;焦凯;李全民;李焱;李艳波;李玉秀;刘建英;彭永德;秦映芬;苏青;汤旭磊;向光大;杨刚毅;叶山东;张波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及外周动脉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对于T2DM患者,必须加强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以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近年来,由于美国FDA的强制性要求,全球已完成或正在开展一系列新型降糖药物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已经公布的两项CVOT显示,在伴有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的T2DM患者中,恩格列净和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因此,本共识建议,对于T2DM合并ASCVD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除关注降糖疗效外,还应特别注意心血管安全性问题;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这类患者,在二甲双胍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可考虑优先选择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如利拉鲁肽或恩格列净)治疗.

  •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刘欢欢;吴勇;李莹;高向民;周龙;麦劲壮;夏艳杰;曲艳吉;武阳丰;刘小清;赵连成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于1983~1984年在北京和广州的工、农人群中进行基线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水平,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等指标.于1987~1988年开始,每隔2年随访一次,随访截止到2005年底,登记并核实研究对象ASCVD(包括冠心病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基线血清TG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切点值分别为0.69 mmol/L、0.95 mmol/L、1.36 mmol/L),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基线不同TG水平与ASCVD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基线共调查35~59岁的研究对象11336人,剔除有心血管疾病或肿瘤病史(181人)、未采集空腹血标本(1709人)及其他关键变量缺失者(12人)后,共有9434人纳入终分析(其中1~4分位组分别为:2371人、2348人、2364人、2351人).其中男性4621人,女性4813人,基线平均年龄(45.8±6.0)岁,中位血清TG水平为0.95(0.69,1.36)mmol/L.对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9年后,共发生ASCVD事件632例(6.70%).从TG第1至第4分位组,ASCVD的发生率依次为4.09%、5.37%、6.68%和10.68%,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1).多因素分析调整基线年龄、性别、工农、南北、工作类型、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重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后,随着TG水平的升高,ASCVD发生风险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38),与第1分位组相比,第4分位组ASCVD发病风险增加40%(HR=1.40,95%CI:1.07~1.82).结论:血清TG水平与ASCVD发生风险呈显著正关联.

  • 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达标情况分析

    作者:王媛媛

    目的 分析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达标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017年10月,针对120例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患者分成三小组,分别为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及极度危险三组,针对三组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相应的检测,对比分析三组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达标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及极度危险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之间对比的血脂达标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达标率较低,在针对住院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血脂水平的管理及护理,维持患者血脂正常状态.

  • 变革创新,开启ASCVD防治新时代--2013 AHA/ACC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胆固醇治疗指南述评

    作者:王拥军

    2013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merican Col ege of Cardiology,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联合颁布了2013版降低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SCVD)风险胆固醇治疗指南。该指南聚焦在ASCVD防治的血脂管理,在颠覆了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成人治疗组第3版指南(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ATP Ⅲ)中部分传统理念的同时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胆固醇治疗理念。该指南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ed trial,RCT)及其Meta分析的数据为依据,强调他汀类药物在降低ASCVD风险方面的获益,对ASCVD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风险评估、他汀类药物的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其中对神经科的重大更新在于,该指南将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纳入了ASCVD范畴,强调了降胆固醇治疗对于减少缺血性卒中/TIA风险的重要意义。指南一经发布即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由此,特邀本刊主编王拥军教授针对这一新指南所阐述的全新观点进行解读,以期指导临床医生理性看待该指南,合理应用该指南。

  • 老年人群高脂血症的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刘桂萍;张国领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风险增加.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对老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和高脂血症的分布特征与年轻人群不同,在治疗高脂血症时,老年患者应强调依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强度、治疗方案、治疗目标,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体检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焦娟;魏文青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筛查指标,在正常人群健康体检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体检中心接收健康体检者512例为体检组,另取100份正常健康人混合血清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Hcy和hs-CRP的测定。结果①正常对照组Hcy值为(9.2±0.4)μmol/L,hs-CRP值为(0.58±0.04)mg/L。②体检组血清Hcy值为(12.2±2.5)μ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混合血清Hcy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60例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11.7%。③体检组血清hs-CRP值为(0.87±0.32)mg/L,与正常对照组混合血清hs-CR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93例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18.1%。④血清Hcy及hs-CRP同时检测的ACVD检出率为30.0%,高于单纯Hcy检测的23.3%和单纯hs-CRP检测的15.1%。结论无论Hcy还是hs-CRP,在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评估时都是独立的指标,二者同时进行检测意义更大。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

    作者:钟巧青;朱凌燕;张国刚;杨天伦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又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然而,与之相关的一些机制并未受到重视,现有的治疗策略中更多的是强调如何用药物控制好血糖.研究表明,未合并糖尿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经过调脂、降压、控制多重危险因素等处理后,其心血管复杂并发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而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就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理生理、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对策进行探讨,以加深临床工作者对合并糖尿病的ASCVD的认识.

  • 基于临床路径理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管理路径的初步研究

    作者:万荣荣;于凯;王爽;张陆;赫曙光;赵心;肖焕;林雪;刘雪君

    目的 通过试点研究验证初步设计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基层管理路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沈阳市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例签约全科医生团队服务的ASCVD高危慢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白身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按照预先设计的ASCVD基层管理路径采用创新性研制的“协同式”基层管理措施实施规范化基层管理,评价干预6个月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 干预6个月后,患者失访率为7.4% (9/122),1 13例研究对象完成问卷调查,问卷均合格有效.干预后患者积极度总体水平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09,P<0.05).各维度得分:相信积极主动的角色很重要(t =4.546,P <0.05)、有采取行动的信心与知识(t=4.684,P<0.05)、实际采取行动(t=5.332,P<0.05)以及压力下仍能坚持(t=7.785,P<0.05)也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命质量总分(t=2.086,P<0.05)、心理健康总分(t=1.980,P<0.05)、生理功能(t=2.420,P<0.05)、活力(t=3.077,P<0.05)、精神健康(t=2.992,P<0.05)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积极度和生命质量明显相关(r=0.320,P<0.05).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其中舒张压干预前后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5).结论 ASCVD基层管理路径及“协同式”干预措施在基层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实施后可通过增强患者积极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并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患者血压水平等临床结果.

  • 安今益和替勃龙对女性绝经症状临床疗效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程艽;张震宇

    目的 探讨新型连续联合复方制剂安今益(雌二醇屈螺酮片)治疗女性绝经后症状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对血脂代谢影响.方法 采用配对对照回顾性临床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北京朝阳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接受安今益(1 mg 17β-雌二醇和2 mg屈螺酮/片,隔日1片)治疗绝经症状女性27例,和同时期同年龄段接受利维爱(tibolone 2.5 mg/片,隔日1片)治疗26例对照,收集临床资料,服药前、服药12周和停药2个月血清激素、血脂、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盆腔、乳腺和颈动脉血管超声数据.结果 两组对象年龄、绝经时间、体质量指数和临床患病情况具有可比性.服药前安今益组E2水平(12±10) ng/L,甘油三酯(TG) (2.0±1.1) mmol/L,脂蛋白a(LPa) (47±43) mmol/L;利维爱组E2水平(23 ±12) ng/L,TG(1.3±0.7)mmol/L,LPa(28±14) mmol/L.服药12周后安今益组E2水平(30 ±18) ng/L,TG (1.6±1.1) mmol/L,LPa(37±36) mmol/L;利维爱组E2水平(23 ±9) ng/L,TG(1.1±0.6) mmol/L,LPa(18±12) mmol/L.安今益组服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23例服药中发生阴道出血.结论 安今益作为绝经后女性MHT连续联合治疗新型药物,能很好缓解绝经后相关症状,调节血脂代谢和保护心血管系统作用强于利维爱,阴道出血发生率高、子宫内膜增厚和乳腺胀痛不适降低了使用者依从性.

  • 血脂管理进展及思考

    作者:孙根义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病理基础,血胆固醇水平与ASCVD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SCVD防治任务艰巨.血脂管理的目标是降低ASCVD风险.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包括所有致AS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列为血脂管理干预靶标可能更为适合.依据风险评估,设定血脂达标值适用于中国临床.生活方式干预是血脂管理的基础,综合干预各项危险因素方可有效防治ASCVD.

  • 老年人调脂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刘梅林

    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病死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由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更大,他汀治疗带来的绝对获益更大.目前,缺乏专为高龄老年人设计的前瞻、随机、对照、大规模临床试验,缺乏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使老年人获益的临床证据.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的首要目标,非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次要目标.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是治疗老年人血脂异常的基本措施,他汀类药物是首选的调脂药物.建议根据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及个体特点,充分评估调脂治疗的利弊,合理地选择调脂药物,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 血脂领域热点荟萃

    作者:侯禹辰;张大庆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概念得到统一,包括冠心病(CHD)、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新近各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共同提出了管理胆固醇防治ASCVD的核心理念.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核心地位得到认同.本文综述了近年血脂领域在遗传学、循证医学及药物研发中的重要进展,并进一步阐述了科学管理胆固醇的策略.他汀类药物仍是管理胆固醇的基石,但非他汀类药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联合降脂治疗是未来全面管理胆固醇、降低ASCVD风险的重要手段.

  • 非他汀类调脂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宋衍秋;丛洪良

    调脂药物主要包括,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胆酸螯合剂、贝特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烟酸类以及中药调脂药物等.其中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防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他汀降脂治疗仍面临很多问题,不能完全解决血脂代谢异常的问题.近年非他汀调脂药物取得的新进展为强化降脂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重点论述近年来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在ASCVD治疗中取得的进展,强调非他汀调脂药物在ASCVD治疗中的重要性.

  • 对107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何晶晶;刘玲利

    目的:研究对107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UC组)与延续性护理组(CN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CN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FBS、TC、TG、HDL-C、LDL-C的水平及其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后,CN组患者FBS、TC、TG与LDL-C的水平均低于UC组患者,其HDL-C的水平与对护理的满意率均高于UC组患者,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血糖和血脂的水平,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降胆固醇首要干预靶点的价值与争议

    作者:王郑昊;陆国平;陈桢玥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近年来持续被关注的心血管疾病调脂新靶点,但其是否适合作为降胆固醇治疗的首要干预目标,一直未能达成共识.该文主要讨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降胆固醇首要干预靶点的价值与争议.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