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延安市精神残疾人现状调查

    作者:张宏伟

    目的 调查延安市精神残疾人的现状,为精神残疾人救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为诊断工具进行精神障碍评定,对延安市下辖2区、11县,122个乡镇(31乡、91镇)、3个街道办事处的225.28万常住人口进行筛查.采用WHO-DAS分数和适应行为表现为依据对筛查出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精神残疾等级评定.结果 延安市精神残疾人数为5839人,占延安市总人口的2.59‰.精神残疾人在地区上与人口分布情况相符,但女性(53.69%)精神残疾比例高于男性(46.31%).被评定为精神残疾的个体中,二级和三级精神残疾人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精神残疾人在30~50岁(46.65%),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占比例高,达到61.77%.结论 延安市精神残疾人检出率较低,女性精神残疾比例高于男性,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比较大;大部分精神残疾人正值青壮年,有一定学习能力.

  • 1346例精神残疾患者形成的原因分析

    作者:季锦毅;钱妙珠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10年来被评定为精神残疾与智力残疾患者的成因.方法采用《中国残疾疾病标准》与《中国成人智力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结果精神残疾的成因与精神疾病的类型及症状的特性有关.还有与能否坚持长期治疗有关.部分智力残疾的形成与孕期感染及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相关.结论精神残疾与智力残疾的形成有很大部分可以预先做好预防,临床医生的预先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而卫生知识的普及也是十分必要的.

  • 中国≥15岁人群精神残疾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刘云涛;黄悦勤;马亚婷;李恒;刘肇瑞;董问天;刘靖;姚贵忠

    目的 描述我国≥15岁人群精神残疾的流行强度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关资料,计算≥15岁人群精神残疾的残疾率和构成比.结果 共调查771 797户2 526 145人,其中≥15岁多重残疾者15 155人,残疾率为6.01‰;单一残疾者11 501人,残疾率为4.57‰.单一精神残疾者中精神病性障碍的构成比为64.58%;心境障碍和癫痫的构成比分别为6.28%和6.27%;神经症性障碍占5.95%;痴呆占5.19%;其余精神障碍占11.74%.精神病性障碍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损害严重,其次为痴呆、其他器质性障碍以及癫痫残疾者.痴呆致残为严重,一级残疾构成比达44.89%.心境障碍和神经症性障碍所致残疾的功能损害较轻,但构成比较高.结论 第二次抽样调查的精神残疾率高于第一次,精神病性障碍为精神残疾中主要的致残疾病,痴呆是致残严重的疾病.

  • 江西省泰和县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彭勃;周念港;彭冬英;刘荣蔼;李春华;马开祥;龚坚;黄岚;沈翠萍;陈建秀

    为了解泰和县精神疾病患病率及其分布以及精神残疾情况,我们于2002年3-4月在泰和县进行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精神分裂症预后好坏取决于什么

    作者:邸晓兰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社会竞争的日渐激烈,患各种精神障碍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一部分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等,还有可能造成慢性衰退,精神残疾.因此,预防精神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 我院精神科实施开放式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裴树景;杨红卫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引导精神障碍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学习适应社会,充分调动家庭的支持系统,降低复发率,减少精神残疾,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我院于2004年6月开设开放式管理病房,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探讨社区精神残疾的“分级管理”

    作者:姜洪波;尹洪影;杨立华;钟沿风

    目的:探讨精神残疾患者的具体管理办法,为精神立法在社区精神卫生方面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走访和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某社区的实际情况分析。结果社区精神残疾应采取不同的模式,既保障精神残疾患者的权利,也有利于公共安全。结论建议社区针对精神残疾患者可采取“分级管理”。

  • 210例精神分裂症精神残疾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成玉敏;严保平;于丽燕;付希光;崔伟;狄亚琴;桑文华;孙秀丽

    目的 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残疾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及WHO残疾评定量表(WHO- DAS I),对来源于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4月-2010年9月进行精神疾病残疾鉴定的资料齐全的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残疾等级评定以中度(44.8%),轻度(34.3%)为主.精神残疾等级与年龄、病程呈显著的正相关(r=0.191,0.309;P<0.001).以WHO-DASⅡ总分为自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只有病程与病情严重程度呈独立相关(t=3.914,P<0.001).以病程≤10年及病程>10年的患者比较,WHO- DASI总分及理解与交流、身体移动、与人相处、生活活动、社会参与等因子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精神残疾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健全社区康复体系,可减缓社会功能缺陷.

  • 深圳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生存质量与残疾程度

    作者:周志坚;张星;金冬;丁军;邱友胜

    目的:了解深圳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生存质量与精神残疾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慢性病防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同时接受“深圳市精神卫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管理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60名,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调查.结果: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总分(47.9±21.4)分;精神残疾程度评分(59.4±19.1)分;生存质量量表中生理领域得分(12.7±1.6)分,心理领域得分(12.5±1.6)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12.3±2.8)分,环境领域得分(12.6±1.8)分;精神残疾组PANSS总分及其3个分量表得分高于非精神残疾组(P<0.001),生存质量量表4个领域得分低于非精神残疾组(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患者PANSS总分越高,生存质量量表中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越低(P<0.01),精神残疾程度评定得分越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越高,其社会关系及生存环境质量越低.

  • 浙江残疾人生存质量状况调查

    作者:刘悦坦;徐聪琴;王义强;南菲菲

    目的:调查了解浙江省各类残疾人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对浙江省6个地区的18个县市的1340例精神、听力、视力、肢体残疾人的生存质量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浙江省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的8个分量表分都明显低于四川正常人群(t=-18.72~-40.45,P均<0.001),精神、听力、视力、肢体残疾人生存质量量表的8个分量表分也都明显低于四川正常人群(t=-10.25~-30.47,P均<o.001);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组残疾人的社会功能量表分无显著差异(F=0.886,P>0.05),而生存质量量表其他7个分量表分都存在显著差异(F=3.192~37.583,P<0.05);③在4类残疾人中精神残疾有5个生存质量量表分处于低水平,而肢体残疾人有2个量表分处于低水平.结论:精神、听力、视力、肢体残疾人的生存质量都明显差于正常人.因此,不论是何种残疾,只要是残疾,都会给残疾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个人发展造成不同程度困惑和干扰,会使生存质量遭到损害.

  • 2007-2013中国精神残疾治疗康复变化趋势

    作者:刘天俐;陈功;温煦;郑晓瑛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和2007-2013年全国残疾人监测研究数据,描述历年有精神残疾者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情况,并通过纵向比较历年治疗康复率,总结精神残疾人接受治疗康复的变化趋势.方法:2007-2013年全国残疾人监测研究是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每年一次的追踪调查.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在全国734个县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2 526 145人,首先通过筛查发现疑似残疾人,然后由精神科医生依据ICD-10和WHO DASⅡ标准,将患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WHO DAS Ⅱ得分≥52分者,诊断为精神残疾.自2007至2013年,全国残疾人监测研究每年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734个样本县中每个县抽取1~2个调查小区,通过入户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生活在小区中残疾人的生活、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状况及变化情况.结果:分析发现有精神残疾者接受治疗康复率大幅上升,自2007至2013年,≤17岁有精神残疾的儿童接受治疗训练率从23.5%上升至43.9%,≥18岁有精神残疾者接受治疗率从49.5%上升至66.9%,接受康复率从21.8%上升至58.7%.但是,关于治疗康复效果,历年调查中认为效果“一般”的有精神残疾者均远远多于认为效果“好”或者“较好”者.并且≥18岁有精神残疾者治疗康复的形式多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日间照料与托养;参加工疗、农疗和职业劳动技能训练者相对较少.结论:从2007到2013年的几年里,我们国家精神残疾治疗康复服务的覆盖率大幅提高.未来在继续增加治疗康复服务覆盖率的同时,需关注如何提高治疗康复质量.

  • 成年精神残疾人分层服务需求满足的关联因素

    作者:张蕾;姜桂平;陈功

    目的:了解成年精神残疾人需求满足度的现状及关联因素.方法:基于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获得成年精神残疾人样本15 155例,研究人口、健康、社会、经济4个方面的变量,分别与个体服务需求满足得分、健康服务需求(第Ⅰ类)、基本生存服务需求(第Ⅱ类)、自我提升及发展服务需求(第Ⅲ类)、环境支持性服务需求(第Ⅳ类)满足与否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成年精神残疾人第Ⅰ、Ⅱ、Ⅲ、Ⅳ类服务需求满足度分别为46.1%、17.5%、0.6%和5.9%.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较高(OR=1.89)、参加失业保险(OR =1.73)、领取救济(OR =1.42)等11项因素是成年精神残疾人第Ⅰ类需求获得满足的有利因素.领取救济(OR=14.61)、领取低保(OR=3.47)、年龄15 ~59岁(OR=1.20)是第Ⅱ类服务需求获得满足的有利因素,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较高(OR=0.79)是不利因素.年龄15~59岁(OR=25.18)、居住在城市地区(OR=3.08)、女性(OR=1.99)是第Ⅲ类服务需求获得满足的有利因素,当前无工作(OR=0.55)是不利因素.领取救济(OR =1.78)、参加养老保险(OR=1.57)、鉴定为一级精神残疾(OR=1.36)和家庭人均收入水平较高(OR=1.25)是成年精神残疾人第Ⅳ类服务需求获得满足的有利因素.领取救济(β=0.28)、领取低保(β=0.11)和人均家庭年收入升高(β=0.08)是成年精神残疾人需求满足得分上升的重要的三项关联因素.结论:成年精神残疾人的需求满足程度按照健康服务、基本生存服务、环境支持服务和自我发展服务的顺序依次递减.需要重点关注的关联因素为经济因素,应加大对成年精神残疾人的外部经济支持,“按需”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 2004年北京市2-6岁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

    作者:刘靖;杨晓玲;贾美香;曲成毅;施继良;刘钢;王晓华;邵翠霞

    目的:通过针对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了解北京市2~6岁儿童精神残疾现况.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21866人.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进行筛查,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进行诊断.结果:确诊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16人(儿童孤独症14人,不典型孤独症1人,Rett综合征1人),假阴性率0.80 ‰,广泛性发育障碍现患率为0.73 ‰,校正现患率为1.53 ‰,年平均发现率为0.11‰;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民族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11~1.85,P=0.739~0.173),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患率随家庭经济收入的降低而升高(趋势χ2=4.70,P=0.030);25%的确诊儿童父母尚未发现儿童存在异常或尚未带儿童就诊,80%的确诊儿童未得到治疗康复,所有确诊儿童都有康复需求.结论:北京市2~6岁儿童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现患率并不低,家庭低收入是儿童发生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就诊率低,康复率低,所有儿童都有康复需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这一群体及其需求.

  • 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孤独症归因残疾率及其分布的现况调查

    作者:吉宁;黄悦勤;李恒;刘肇瑞

    目的:描述我国孤独症归因残疾率及其分布特征,为制定残疾康复相关的政策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获得的2~17岁儿童青少年585 679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2~3岁88 716人,4~6岁84 411人,7~17岁412 552人.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我国孤独症归因残疾率及其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结果:共诊断孤独症患者124例,其中2~3岁17例,4~6岁46例,7~17岁61例.孤独症归因残疾率为2.12/10000,2~3岁、4~6岁和7~17岁年龄组孤独症归因残疾率为1.92/10000、5.45/10000、1.48/10000.男性孤独症归因残疾率显著高于女性(2.81/10000vs.1.48/10000,P<0.001).城镇与农村的孤独症归因残疾率(2.11/10 000 vs.2.13/10000)、不同民族的孤独症归因残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17岁的精神残疾患者中,归因于孤独症者占11.8%.在2~3岁和4~6岁的精神残疾患者中,归因于孤独症者分别占22.1%和22.4%.结论:孤独症是我国学龄前期人群精神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增加重视程度.

  • 我国归因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残疾现况调查

    作者:马亚婷;黄悦勤;李恒;刘肇瑞

    目的:分析我国归因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残疾率及其分布特征,为制定残疾康复相关的政策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我国归因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残疾率及其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和危害程度.结果:归因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残疾率为17/10万(419/2 526 145),其中男性残疾率是女性的15.5倍,离婚者是在婚者的7.1倍,无工作者是有工作者的1.8倍,文盲是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3.7倍.归因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残疾率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63/10万)、云南(52/10万)、浙江(37/10万)、四川(34/10万)和贵州(30/10万).归因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残疾者中一、二、三、四级精神残疾构成比分别占5.0%、9.2%、11.5%和74.2%.单一残疾者共357人,在承担家庭责任、完成日常工作和家务劳动等生活活动方面有重度和极重度功能损害者占33.3%.结论:归因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残疾率有人群和地区分布差异.归因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残疾者各种功能中生活活动功能损害严重.

  •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精神残疾评定中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王莲娥;周洁;金欢

    目的:检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2版中文版(WHO-DASⅡ)在精神残疾评定中的信度和效度,以探讨其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对218例精神残疾者进行WHO-DASⅡ评定,采用相关分析和Cronbach α系数检验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应用探索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量表结构效度;以不同精神疾病的得分差异检验量表的实证效度.结果:总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93,6个分量表α系数在0.69~0.94之间;评定者一致性为0.93.除分量表6外其余5个分量表内部各条目间、6个分量表之间以及分量表与总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 =0.17 ~0.91,P<0.05).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6个因子累积解释的总方差为63.68%,所有因子特征根均大于1;但各因子包含题项均与原量表不一致;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原量表结构与样本的拟合度较差(x2/df=4.24,P<0.001、GFI=0.57、NFI=0.58、CFI =0.64、RMSEA =0.12).器质性精神障碍组的总分和理解与交流、身体移动、自我照料3个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组和精神分裂症组(P<0.05).结论: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2版中文版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实证效度,但结构效度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 中国≥55岁人群归因于痴呆的精神残疾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刘肇瑞;黄悦勤;陈红光

    目的:描述我国55岁及以上人群中归因于痴呆的精神残疾率及其分布特征,为精神残疾预防和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校正标准误后的Poisson回归模型估计患病率比(PR)为指标分析归因于痴呆的精神残疾各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归因于老年前期痴呆的精神残疾率为0.89‰,归因于老年期痴呆的精神残疾率为4.65‰.归因于痴呆的精神残疾中,多重残疾的残疾程度高于单一残疾,归因于老年期痴呆的残疾程度高于老年前期痴呆.高龄(PR=1.47)、高中及以上学历(PR=1.66)及未婚者(PR =6.09)归因于老年前期痴呆的精神残疾率较高,居住在西部地区人群(PR=0.58)归因于老年前期痴呆的精神残疾率较低.女性(PR=1.20)、高龄(PR =2.71)、高中及以上学历者(PR=1.28)以及非农业户口者(PR=1.26)归因于老年期痴呆的精神残疾率较高,而居住在中部地区(PR =0.38)和西部地区(PR=0.53)者归因于老年期痴呆的精神残疾率较低.结论:归因于老年期痴呆精神残疾率较高,尤其是合并多重残疾者,应作为精神残疾防治的重点.女性、年龄较大者、教育程度高、婚姻不稳定、非农业户口以及东部地区人群应是痴呆所致精神残疾防治的重点人群.

  • 中国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的残疾现况调查: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作者:张婷婷;黄悦勤;马亚婷;李恒;刘肇瑞

    目的:描述我国归因于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的残疾率及其人群和地区分布,分析其残疾等级及功能损害程度,以利于制定残疾防治和康复的卫生政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资料,计算归因于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的残疾率并进行人群和地区分布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本次调查共调查全国社区居民2 526 145人,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残疾率为2.3/10万.残疾率的性别分布为女性是男性的2.46倍(P<0.01);无工作者残疾率是有工作者的2.21倍(P<0.01);受教育程度高者残疾率低于受教育程度低者(高中及以上、初中、小学及以下的残疾率分别为9.8/10万、29.3/10万、61.0/10万,P<0.05);而残疾率的婚姻状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疾率在各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广东省高.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的残疾者中四级残疾多,占68%;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残疾者的身体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受到的损害较轻,理解和交流能力、与人相处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受到的损害较重.结论: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残疾率有地区和人群分布的差异,此类残疾的各方面社会功能损害程度不一,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 全程干预服务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王涌;马莉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00%,据我国1993年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55‰[1].随着病程的发展,此病逐渐趋于慢性化,容易复发,而且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约3/4的患者在慢性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损,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不能承担对家庭和社会应负的责任,导致精神残疾.

  •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玉静;周郁秋;王丽娜;李国华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高致残、慢性、难治性疾病,是引发精神残疾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精神残疾评估的工具及影响精神残疾的危险因素,以期为精神卫生医务人员完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残疾干预的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137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