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术室综合护理在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立敏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综合护理在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性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腹部切口甲级愈合,同时可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后促进肠蠕动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龚雪花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术后促进肠蠕动围米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24h内可闻及肠鸣音时间,对照组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24h内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对照组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FTS在外科腹部围术期护理中应用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倪洪波;许汝清

    目的 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3-9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实验组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腹部手术术后康复知识—行为调查问卷》调查并比较2组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执行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2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对禁食时间及要求(82.00% vs 44.00%、58.00%)、膳食知识(86.00% vs 48.00%、64.00%)、术后特殊卧床方法(74.00% vs 34.00%、54.00%)、早期活动方法(82.00% vs 34.00%、60.00%)、术后功能锻炼方法(84.00%vs 30.00%、58.00%)、切口自我检测方法(80.00% vs 52.00%、60.00%)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自身教育前及教育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自我检测(72.00% vs 50.00%)、早期活动(66.00%vs 40.00%)、合理膳食(70.00% vs 48.00%)、参加功能锻炼(66.00% vs 40.00%)的执行积极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12.79 ±2.95 vs 14.38 ±4.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30.03±10.26 vs34.58 ±9.37)、住院时间(5.52±1.04 vs 6.38±1.23)均短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10.00% vs24.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健康行为执行率,进而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快速治疗研究

    作者:祝栋;张静

    目的:西咪替丁注射液对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6例采用西咪替丁注射液切口内注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引流、换药及二期缝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换药疼痛程度、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换药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1).结论:应用西咪替丁注射液处理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液化,可以减轻换药疼痛,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 改良体位干预对行腹部手术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拔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陶千红;王颖;陈艳;牟红云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干预对行腹部手术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拔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台州市立医院于2015年5月针对行腹部手术患者开始实施改良体位干预,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aO2、PaCO2、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吸入氧浓度为40%时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前呼吸空气10 min和拔管后4h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率异常、血压异常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舌根后坠和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体位干预对行腹部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拔管时间,并有助于降低舌根后坠和压疮发生风险.

  • 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任春霞

    目的:分析术后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绍兴市立医院外科行胆管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胆管癌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d前白蛋白、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17,P<0.01).观察组患者输液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普通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促进肛门排便排气,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缩短了住院时间.

  • 腹部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护理体会

    作者:韦升余;韦进

    在普通外科腹部手术中常根据病情需要留置不同的腹腔引流管.引流的目的:一是用于对病情变化的观察;二是一种治疗手段,就是将腹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充分引流、密切观察、早期拔管等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有利于术后恢复.故引流管护理质量好坏,与减少术后并发症,甚至与手术成败都有很大关系.

  • 腹部术后胃瘫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沈敏平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指因各种腹部手术改变了正常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术后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症[1].

  •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吸入七氟烷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

    作者:柯富友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吸入七氟烷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由麻醉医生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来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试验组患者则结合脑电双频指数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结果:在喉罩拔除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方面,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全身麻醉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检测能让麻醉恢复的安全性和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麻醉临床分析

    作者:奚可军

    目的:分析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组(芬太尼组)和观察组(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与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都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但是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其可以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同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作者:姜冰

    目的:探讨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患者 4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进行胃空肠吻合术的患者在手术后横结肠系膜与小肠疝入输入段的空肠形成裂隙导致内疝致急性肠梗阻6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侧腹壁与降结肠形成间隙导致内疝2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盆底筋膜出现裂开导致内疝6例,因各种手术导致腹腔粘连,肠壁、腹腔脏器、腹膜以及肠与肠之间的孔隙导致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34例,所有患者均实行裂孔修补、粘连松解、疝入肠复位,其中16例患者出现肠坏死,实行肠切除吻合手术.结果:经尽早确诊及手术治疗 46 例患者均治愈出院,2 例患者在术后因中毒性休克死亡.结论:腹部手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病情危险,需及早诊治和手术避免肠坏死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且CT在术后诊治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洪涛

    目的:探究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世界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选择需要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试验组进行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对照组则直接进行全身麻醉.记录手术中可能会发生的脑卒中死亡、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肾功能下降程度、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所降低,腹部手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1个月内死亡率为0.结论: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在做腹部手术时,术中采用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比单纯全身麻醉有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分析

    作者:黄闻东;曾军;成光辉

    目的:探究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常规抗感染及甲泼尼龙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非常有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七氟烷吸入和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金娟;罗武平;朱亚军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和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4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试验组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并在两组患者麻醉结束后,对比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麻醉后的HR、SBP及DBP与麻醉前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和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的安全性均较高,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均较稳定,但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七氟烷吸入麻醉.

  • 综合护理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缓解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应用

    作者:段晓芬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缓解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方法:收治行腹部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EA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苏醒期躁动的情况,稳定苏醒期的血气指标.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宏金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49例,观察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麻醉前、后各时刻认知功能情况.结果:全身麻醉组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以及语言恢复时间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认知功能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且硬膜外麻醉组显著优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术后组内每两个时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 急诊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对策

    作者:赵玉国

    目的:探究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危险因素与诊治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00倒腹部手术患者,对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梗阻危险因素分析,制定诊治对策.结果:急诊腹部手术患者并发肠梗阻发生率为7.6%;在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术后白细胞计数对比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术后白细胞计数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部手术术后并发肠梗阻与手术时间、年龄、麻醉方法等有关,需进一步明确梗阻类型,将手术时间缩短,合理使用麻醉药物,才能将术后并发肠梗阻率降低.

  •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观察

    作者:傅瑜瑜;吴珊蝴;倪秀琴

    目的:观察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对减少躁动的影响,提高苏醒期安全性及患者舒适度。方法:收治需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全麻苏醒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时刻、拔管5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分别为(82.5±11.2)mmHg、(80.3±10.5)mmHg、(76.4±13.9)次/min、(73.6±14.1)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生命体征更为平稳(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可显著减轻躁动发生。

  •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全科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杨雪玲

    目的:研究全科护理的护理方案对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积分(VAS)的影响效果.方法:收治腹部手术患者118例,平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控制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科护理.结果:接受全科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通过全科护理的方式,明显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很高.

  • 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的原因与预防

    作者:李树河;侯栋;杨福兰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8年间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6例,再手术原因主要为胃肠梗阻(7例)、出血(6例)、脓肿(4例)、切口裂开(4例)、漏诊(3例),其中2例经受3次手术.病死率11.5%(3/26),主要死因为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结论全面细致的探查,手术操作精细、熟练,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

3788 条记录 5/190 页 « 12345678...18919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