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探讨

    作者:刘美坪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方法:借助随机抽样法从2017年—2018年期间在我院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110例,随机分组,共分为干预组(包括55例)和对照组(包括55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腰痛、腹胀、烦躁不安、失眠、手足肿胀麻木、局部血肿瘀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为(12.34±2.64)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6.48±3.62)d,二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实施系统化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缩短其住院时间.

  •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陈营清

    目的:研究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 ~2017年3月收治的66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分析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穿刺成功66例,成功率为100%;手术成功64例,成功率为96.97%;发生出血2例、桡动脉闭塞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6%.结论:针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临床上更倾向于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方式,其疗效显著、预后效果好.

  • 老年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桡动脉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迎新;王志坚;张维君;闫振娴;聂斌;贾德安;葛海龙;张鸥;周玉杰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60岁)接受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TRI)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RAO)的发生率,并探讨影响老年患者TRI术后发生RAO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12病房择期TRI≥60岁的老年患者1 25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RAO分为正常组和RAO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RAO有关的危险因素.记录手术相关参数,包括桡动脉穿刺次数、鞘管型号、手术时间、术中肝素用量及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时间.疑有桡动脉闭塞的患者通过多普勒超声确诊.结果:1.1256例TRI患者急性RAO发生率2.2%(28/1256例).与正常组相比,RAO组患者中女性、糖尿病和既往行TRI患者的比例较高,RAO组术中平均肝素用量明显低于正常组[(3 826±523)IU vs.(7 425±980)IU,P=0.008],术后压迫时间长于正常组[(378.9±35.4)min vs.264.7±43.2)min,P=0.003],且RAO组患者应用7F动脉鞘的比例较高(10.7%vs.1.9%,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F动脉鞘管、肝素用量偏低及术后桡动脉压迫时间过长,是影响RA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TRI术中选择尺寸合适的动脉鞘管、足够强度的抗凝治疗、避免术后过长时间的压迫止血等均有利于减少RAO的发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桡动脉损伤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申华;周玉杰

    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前应用超声对桡动脉进行检测,不仅可以了解桡动脉的直径,还可以检测其解剖是否存在异常,从而为TRI筛选合适的患者,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避免桡动脉的损伤;同时,术后应用超声对桡动脉进行检测可以了解到桡动脉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从而采取积极的治疗.因此,TRI围术期的桡动脉影像学检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评价桡动脉的主要手段有多普勒超声、血管内超声、桡动脉造影、光学相干成像(OCT)以及近年来的超声生物显微镜等.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及防止方法

    作者:田军;储毓舜;王俊娥;孙婧;姜铁民

    目的:观察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探索防止桡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方法:2008-06至2010-04期间来我院就诊的TRI的患者2658例,根据术后有无桡动脉搏动减弱的情况分为搏动减弱组187例和正常组2471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桡动脉搏动减弱的危险因素.观察阻断同侧尺动脉血流恢复桡动脉搏动并探索防止桡动脉闭塞的有效性.结果:搏动减弱组患者女性比例、既往TRI经历比例、鞘管留置时间、术后压迫时间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有创收缩压水平搏动减弱组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桡动脉搏动减弱的发生与鞘管留置时间、术后压迫时间和有创收缩压呈明显相关性.血管超声多普勒观察187例搏动减弱组穿刺侧的桡动脉比对侧的桡动脉舒张期、收缩期血流速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压迫同侧尺动脉后,使得187例搏动减弱组患者中185例(98.93%)患者桡动脉搏动恢复.结论:鞘管留置时间长、术后压迫时间长、有创收缩压低是桡动脉搏动减弱的危险因素.桡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显著降低可以认为是桡动脉闭塞的预测指标.持续阻断同侧尺动脉血流可以恢复桡动脉搏动,有效防止术后桡动脉闭塞.

  •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圣文;乔树宾;徐波;秦学文;姚民;袁晋青;吴永健;杨跃进;陈纪林;高润霖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I)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6-01至2009-12的31例TRI(桡动脉组)和115例TFI(股动脉组)的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比较TRI和TFI患者临床特征、操作特点及住院期间临床疗效.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X线曝光时间[(15.6±3.7)分比(14.5±3.4)分]、操作时间[(34.6±15.2)分比(37.4±18.8)分]、造影剂用量[ (225±120) ml比(263±130)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操作成功率(93.5%比95.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股动脉组血管径路并发症较桡动脉组显著增加(3.2%比15.7%,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0%比2.0%)、死亡(0%比0%)、心肌梗死(0%比0.9%)、靶病变血运重建(0%比0.9%)发生率均类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TFI相比,TRI静脉桥血管病变安全有效,且血管径路并发症明显减少,但造影与介入同期完成比例较少.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桡动脉远期影响及其主要因素

    作者:曾书燚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桡动脉远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桡动脉血管壁及内径等远期的影响及其主要因素.

  •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谭尚郎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评定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预后的并发症上来看,对照组多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实施经桡动脉介入疗法作用突出,可缩短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 经桡和股动脉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建伟;张玉平;郭建星;程小军;郭进利;苗文洁;王增旭

    目的 探讨经桡和股动脉介入治疗应用在冠心病伴慢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分析不同的介入治疗对于患者的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10日~2018年3月10日我院收治的786例冠心病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纳入治疗研究,按患者就诊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纳入.观察组393例患者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393例患者进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结果以及手术指标展开对比和分析.结果 在进行两组手术时间分析之中,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观察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和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分析之中,实验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可比性(P<0.05).在实验组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之中,实验组患者左心衰竭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体循环和肺循环栓塞发生率以及介入失败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可比性(P<0.05).结论 冠心病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行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的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适合临床推广.

  • 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作者:张杰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方式。方法190例经桡动脉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患者治疗后的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全部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介入治疗,术后共有15例患者有前臂疼痛以及穿刺点远端肢体肿胀症状,提供关节训练后,患者的肿胀症状能够消退,有3例患者的桡动脉穿刺后搏动消失,在1个月内能够恢复,无死亡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需要结合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要接受针对性培训,保证提供细致全面的护理,为患者的安全负责。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手术成功率及预后的改善

    作者:王婷婷

    目的 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以我科2015年5月—2016年12月接收的16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成功率达100%;对照组中1例患者因穿刺不成功而导致手术失败,手术成功率为98.75%,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3.75%,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7.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不仅手术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较好.

  • 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作者:周栋雯;张曙;刘君;刘艳艳;张文杰

    目的:探讨介入上肢垫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本院心内科三病区收治的628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有无采用介入上肢垫进行术后穿刺部位护理,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98例(介入上肢垫护理)和对照组330例(非介入上肢垫护理)。通过护理记录对两组术后6 h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出血、指端紫绀等局部症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局部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介入上肢垫能有效减少TRI术后患者肢体的局部相关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 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成涛

    目的探讨对于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进行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急性左心衰发生率都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对于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相关手术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叶伦;何龙海

    目的 探讨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桡动脉组与经股动脉组,各55例.经桡动脉组患者采用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经股动脉组患者采用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治疗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桡动脉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经股动脉组(P<0.05).经桡动脉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治疗时间短于经股动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股动脉组(P<0.05).经桡动脉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 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劲;张励庭;黄炫生;袁勇;刘卫其;吴颖

    目的 前瞻性对比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索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20例诊断为冠心病择期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I组),一组接受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FI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病例血管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平均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的血管病变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R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6.0%(394/410),TFI组为97.6%(302/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TRI组和TFI组平均穿刺时间6.1 min (2~21min)、3.2 min (1~12min),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 52min (32~147 min)、53min (30~140m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410)、5.0%(16/310),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d(2~5d)、5.4d(4~8d),除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相差不大,可行性相当;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杨体霞;程昭栋;张军

    目的 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高龄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采取同种方法治疗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中年组,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冠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情况.结果 高龄组男性患者占比、有吸烟史占比、高血脂史占比、PCI完全血运重建率均低于中老年组,合并疾病占比、陈旧性心肌梗死占比、多支血管病变占比、阳性意义病变占比均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多支,且具有较多的阳性意义病变,采取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绿茶调金黄散外敷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皮下血肿的影响

    作者:戴卉;强琳;张凤琴;李晓露;刘娟

    目的 探讨绿茶调金黄散外敷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后皮下血肿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行TRI后出现皮下血肿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绿茶调金黄散外敷组(A组)和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皮下血肿消退及疼痛缓解效果.结果 A组干预后皮下血肿消退效果优于B组,并且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 绿茶调金黄散外敷可有效加速TRI后皮下血肿消退并缓解疼痛.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陈光兴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选择经桡动脉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介入治疗方法;对照组(44例):选择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方法展开治疗;观察组(44例):选择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方法展开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在X线曝光时间以及临床手术时间两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获得明显缩短(P<0.05);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系列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获得明显提升,并发症发生率获得明显降低(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经桡动脉介入疗法的实施,不会导致患者X线曝光时间以及临床手术时间有所增加,此外于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以及治疗满意度提升方面,效果理想,终对于冠心病患者病症显著好转,奠定基础.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100例

    作者:毛红岩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100例,其中40例患者给予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设为试验组,另外60例患者给予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X线曝光时间、操作时间以及造影剂用量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操作成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径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血管径路并发症,但是对介入治疗的相关器械和临床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创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年龄70岁以上)50例,与同期住院年龄70岁以上经股动脉行PCI治疗的52患者进行观察比较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及近期预后.结果 桡动脉组(观察组)50例中,对其中62支病变血管进行TRI,TRI成功率为97.2%;股动脉组(对照组)52例,对其种63支病变血管进行PCI,成功率为97.5%.观察组无桡动脉闭塞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PCI治疗中,经桡动脉穿刺途径与经股动脉穿刺途径相比,两者有相同的治疗效果,但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治疗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较股动脉路径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体位及活动不受限制,术后护理工作量小,尤其适合较为肥胖的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