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TCD和PTCD+PTG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鹏;袁玉峰;黎建军

    目的:比较PTCD联合PTGD引流术与单纯PTCD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60例,分析采用不同术式的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第3天及第1月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水平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CD联合PTGD引流术早期降黄效果优于单纯PTCD外引流术,2月后二者的降黄效果相当.

  • 整体护理在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TCD及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施剑丹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在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及支架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超声引导下PTCD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罗燕青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结果:治疗成功42例,治疗成功率95.5%,死亡2例,死亡率4.5%。且治疗后患者黄疸及皮肤瘙痒症状均明显改善,总胆红素显著降低。结论:将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等优点。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

    作者:周传国;魏宝杰;王剑锋;翟仁友;高堃

    目的 评估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14例,记录手术成功率、引流管拔除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并随访胆肠吻合口长期开通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实施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手术成功率100%(14/14),行胆道球囊扩张术1~6次,平均(3.0±1.8)次,胆道球囊直径8~10 mm,单次球囊扩张时间1~3 min.引流管拔除率85.71%(12/14),可夹闭引流管、但需间断开放引流管者占14.29%(2/14).14例患者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肽酶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1例患者因术中疼痛需静脉麻醉处理.随访6~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5个月,吻合口开放良好.结论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处理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临床效果好,患者耐受性良好,手术并发症少.

  • 经皮胆道引流术在不能手术的胆管癌调强放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青峰;刘莹莹;张娟;周庆丰;徐海声;易铁男;宁四清

    胆管癌包括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是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而且预后差.手术根治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在过去的十年间手术切除率大幅度提高,只有少于50%的患者有机会能够切除[1].胆管癌常表现为无痛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置管外引流可以减轻黄疸.放射治疗是可以用来治疗胆管癌的,目前还缺少优化的放疗策略.

  • 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55例治疗分析

    作者:郭强;邵英梅;温浩;蒋铁民;冉博;吐尔干艾力·阿吉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诊治的55例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姑息性手术组)38例采用姑息性病灶切除加胆道减压术;B组(介入组)17例采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脓腔引流管时间、病灶侵犯第一肝门程度、病灶继续浸润和(或)远处转移、胆道并发症、病死率、累积生存率等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行log rank检验.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血白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分布无明显差异.术前肝功能、术后脓腔引流时间、病灶侵犯第一肝门程度、病灶继续浸润和(或)远处转移、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是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有效方法.该法具有微创、简便、安全、可重复性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姑息性手术治疗.

  • 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夏卿;周新锋;范晓翔;沈佳;严佳

    目的 研究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TCD治疗,观察比较并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22例,感染率18.33%;对1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卡氏评分(KPS)、引流量、术前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生化指标与术后出现胆道感染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前黄疸天数过长、术前ALP指标水平过高是造成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引流良好是术后胆道感染的保护因素;性别、梗阻部位及引流方法均不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KPS评分、引流量、术前ALT、ALP、TBIL等,其中造成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术前黄疸天数过长、术前ALP指标水平过高,有效的引流能够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继而降低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属于术后胆道感染的保护因素.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凌云;鲁杰;李香瑞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术后胆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1月医院因梗阻性黄疸接受PTCD术的患者共66例,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临床以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影响术后胆道感染因素进行总结,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接受PTCD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胆道感染16例,感染率为24.2%;通过对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监测,结果发现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70岁、术前黄疸天数>15 d、术前有胆道感染以及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引流方式、每日平均引流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PTCD术的过程中加强术后胆道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意义重大,具体要做好术后的平均引流量、引流方式、术前黄疸天数等影响因素的监测和控制,消除和控制感染的影响因子,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多支胆道外引流管置入在晚期肝门胆管癌中的应用

    作者:王彦冬;经翔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多支胆道引流管置入在晚期肝门胆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32例经超声、强化CT、磁共振(MRI)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为晚期肝门胆管癌的患者,制定合理的穿刺计划后,在超声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技术(导丝导管交换技术)依次置入3或4支胆道外引流管,对肝内扩张胆管进行外引流,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黄疸指数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患者生存期进行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2例行多支胆道外引流的患者,共置入外引流管109支,其中19例同时置入3支,13例同时置入4支.所有靶胆管均完成引流管置入,成功率100%.术后4~8周黄疽完全消失28例,明显减轻4例.出现并发症2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患者生存期短4个月,长15个月.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门胆管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多支胆道外引流管置入术是一种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有较高价值.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的探讨

    作者:牛洪涛;翟仁友;王剑锋;黄强;于平;戴定可

    目的 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后与胆道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因恶性梗阻性黄疸第1次行PTBD引流术,术前白细胞计数不高、无发热、不存在术前胆道感染的连续患者154例纳入研究.根据术后30 d内胆道感染发生的情况将患者分为胆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术前20个潜在的与PTBD术后胆道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糖尿病、肝功能分级、引流方式、是否存在未引流胆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胆肠吻合手术史等进行分析.20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连续变量的比较应用Student t检验,分类变量应用x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可能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154例患者中55例发生术后胆道感染(35.7%),即胆道感染组;99例术后未发生胆道感染,即非胆道感染组.胆道感染相关的病死率为2.6% (4/154).154例患者中131例行术中胆汁细菌培养,胆道感染组45例,26例为阳性;非感染组86例,17例为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57,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20个潜在危险因素中,糖尿病(x2=10.470,P<0.01)、肝功能分级(x2=36.324,P<0.01)、存在未能引流胆管(x2=9.540,P<0.01)、内外引流(x2=9.856,P<0.01)、ERCP或胆肠吻合史(x2=14.196,P<0.01)、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t=-3.288,P<0.01)、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t=-2.099,P<0.05)、丙氨酸转氨酶(t=-2.112,P<0.05)、凝血时间(t=-3.648,P<0.01)、血白蛋白含量(t=-2.071,P<0.05)、白细胞计数(t=2.022,P<0.05)、高位胆道梗阻(x2 =6.190,P<0.05)、肝硬化病史(x2=5.439,P<0.05)13个因素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对这13个因素继续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5.093,P<0.01)、肝功能分级(OR=13.412,P<0.01)、存在未能引流胆管(OR=3.348,P<0.05)、内外引流(OR=3.168,P<0.05)、ERCP或胆肠吻合病史(OR=8.330,P<0.01)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肝功能分级、ERCP或胆肠吻合手术史为3个相关的患者因素,内外引流和存在未能引流胆管为2个与手术相关的因素.结论 PTBD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姑息治疗方法.术前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如控制血糖、改善肝功能、改变引流方式、充分引流等,能够降低PTBD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

  • PTCD及PTIBS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疗效

    作者:胡小波;曹建民;许健;陈波;朱志刚;孔伟东;卢光明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及经皮经肝胆管内支架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Insertion of Biliary Stent,PTIBS)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梗阻性黄疽24例,均采用DSA引导下PTCD或PTCD+EMBE术治疗,术后7~10d复查血生化指标.结果 本组23例患者黄疸症状减退,7~10d后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肝功能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引流不畅,黄疸无减退,2月后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创伤小、安全、简便、经济等优点.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作者:李秀琴;许伍娣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120例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60例,加强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6.67%,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系统化护理有助于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作者:李健洪

    目的:通过对术前、术后2周胆红素指标的比较,验证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比较术后与术前的TBIL、DBIL、IBIL有无差别.结果:术后胆红素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是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适时辅以动脉化疗灌注或栓塞术可以控制肿瘤生长速度,缩小肿瘤体积,延缓支架再狭窄时间.

  • 观察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谭秀英

    观察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12月间于我院采取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疾病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8.1±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7±1.3)分,p <0.05。结论:给予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有积极临床意义。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孟祥博;石磊

    目的 观察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肝功能与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术后感染25例(20.8%),肺部感染5例(4.2%),肝功能衰竭死亡2例.术后感染和未感染者KPS评分(患者高低分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ALP过高、黄疸的时间过长是PTCD术后出现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的引流能够降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及时解除梗阻,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

  • PTCD联合PTBS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作者:乔娜;刘进鸽

    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于胆管癌、胰头癌、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以及肝门淋巴结转移等原因压迫、侵犯肝管和(或)胆总管所致.患者除皮肤、巩膜黄染外,还有皮肤瘙痒、厌食,反复的恶心、呕吐,大便色浅、尿色深、精神差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存期以及生存质量影响极大[1].采用介入放射学技术,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或金属内支架置入术(PTBS),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肿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地缓解黄疸症状的方法[2].我科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PTCD联合PTBS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肝癌并阻塞性黄疸介入引流的临床观察

    作者:汤连喜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肝癌并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于2009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行经皮肝胆道引流术的原发性肝癌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 介入术后谷丙转氨酶(ALT)为(54.2 ±27.4)IU/L;谷草转氨酶(AST)为(96.7±72.8)IU/L;总胆红素(TBIL)为(218.2±145.8)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为(141.6±115.5)μmol/L;血清白蛋白(ALB)为(27.6±4.4)g/L.除了血清白蛋白之外,其他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也未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采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对肝癌并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肝功能,疗效非常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小银;覃金海;岑展芬;余秋花;余娜

    目的 对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286例晚期恶性肿瘤行PTCD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PTCD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痛伴发热,严重并发症少见.内外联合引流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单纯外引流术.经禁食、抗感染、补液、抑制胰酶治疗、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严密观察PTCD术后病情变化,及时诊断,有效的治疗,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控制PTCD术后并发的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

  • 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勇飞;周芝兰;章雅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53例,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通过胆道引流管注入超声造影剂行超声造影检查,同时给予患者常规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分析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总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结果 超声造影检查的显示准确率(10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显示患者胆管梗阻程度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总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治疗前、治疗后l、2、4周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中可清晰显示患者的胆管梗阻程度和提高显示准确率.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及效果观察

    作者:靳明香;王平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0年12月之前)和观察组(2011年1月之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患者严重呕吐、休克发生及腹痛加剧时间,并在患者出院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急性胰腺炎时患者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慢于对照组(P<0.05),患者严重呕吐、休克发生及腹痛加剧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更好地稳定患者病情,避免延误诊断,提高护理满意度。

4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