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分析

    作者:蔡永;骆梦佳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中选取68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乳腺恶性病变组患者的病灶边缘形态主要表现为毛刺、不规则,ST-Time曲线类型主要表现为Ⅲ型;乳腺良性病变组患者的病灶边缘形态主要表现为光滑、规则,ST-Time曲线类型主要表现为I型,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较高,为临床治疗方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 3.0T动态增强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评估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

    作者:陈林娟

    目的 探讨3.0T动态增强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评估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化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依据终病理结果,将患者区分为完全缓解(M)组及非完全缓解(NM)组.依据术后病理反应性分级为金标准,分别计算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退缩率、扩散加权成像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变化.结果 46例患者化疗前平均肿瘤大直径(5.10±1.34)cm,治疗后缩减为(3.53±1.12)cm,新辅助化疗结束1周后所有患者行手术切除,根据术后病理分析发现病理分级Ⅰ ~ Ⅲ级29例(63.04%),为非完全缓解(NM)组;Ⅳ ~ Ⅴ级17例(36.96%),为完全缓解(M)组.新辅助化疗后M组肿瘤退缩率为(84.13±15.26)%,NM组肿瘤退缩率为(56.12±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P<0.05);M组ADC值375.18±135.46,NM组ADC值132.50±7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0,P<0.05).46例患者在两次测量中发生曲线变化有33例,多数患者治疗后TIC曲线仍以Ⅲ型为主.结论 3.0T动态增强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中肿瘤退缩率及ADC值有助于预测患者化疗结束后乳腺癌病理反应情况,新辅助化疗后TIC以Ⅲ型为主.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MRI(DCE-MR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对比研究

    作者:党计锋;王伟霞

    目的 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MRI(DCE-MR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该院于2013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怀疑为乳腺疾病的患者36例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36名没有患乳腺疾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以及常规磁共振扫描,对试验组给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比较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磁共振常规扫描对于诊断乳腺良恶性的特异度为57.1%,敏感度为81.8%,阴性预测值为66.7%,阳性预测值为75.0%;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诊断的特异度为71.4%,敏感度为86.4%,阴性预测值为76.9%,阳性预测值为82.6%;动态增强扫描以及DWI联合使用对乳腺良恶性诊断的特异度为78.6%,敏感度为95.4%,阴性预测值为91.7%,阳性预测值为87.5%.结论 动态增强MRI以及DWI联合使用能够明显提高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阴性结果的估计值、阳性结果估计值、特异度以及敏感度.

  • 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分析

    作者:符益纲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 MRI 的表现特征。方法:收治乳腺病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乳腺良性病变42例,乳腺恶性病变26例。两组均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对比分析MRI检查下,两组乳腺病变的形态表现特征、T-SI分型及早期强化率和峰值强化率。结果:乳腺恶性病变组病变形态主要呈不规则状,病变边缘以毛刺状为主;而乳腺良性病变组病变形态主要呈规则状,病变边缘以光滑为主。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良性病变组T-SI以Ⅰ型为主,乳腺恶性病变组则以Ⅲ型为主,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组MRI早期强化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检查下,通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病变形态、T-SI分型及早期强化率特征表现的对比及总结,可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动态增强MRI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郭子威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 R I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从2016年5月—2017年5月共收治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并对其做了动态增强M R I检查,通过观察信号强度和早期强化率以及患病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 I C),对患者的疾病的良、恶性做出判断.结果:100例患者中,动态增强M R I发现早期前列腺癌44例,56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恶性病变的开始时间、大信号强度、早期强化率均高于前列腺良性病变,且其Ⅰ型曲线、Ⅱ型曲线、Ⅲ型曲线的比例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与前列腺良性病变动态增强曲线变化态势相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能够清晰的鉴别早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钼靶X线联合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疾病的 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赵晓峰

    目的:探讨钼靶X线联合动态增强M R I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各类乳腺疾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疾病患者,包含18例恶性病变患者(共11例浸润性导管癌、7例腺癌),共计26个病灶和42例良性病变患者(共20例炎性肿块、14例腺瘤、8例增生),共计42个病灶.60例患者首先采取钼靶X线进行检查,然后再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后对以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对单一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再对二者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钼靶X线检查,检出恶性病变患者11例,良性病变患者32例,诊断准确率为71.67%.60例患者经动态增强M R I检查,检出恶性病变患者16例,良性病变患者38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60例患者经钼靶X线联合动态增强MRI检出恶性病变患者17例,良性病变患者41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以上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乳腺疾病诊断准确率,要比单纯应用任何一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都明显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应用动态增强M R 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又显著高于单纯应用钼靶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钼靶X线与动态增强MRI联合检查的诊断方案对乳腺疾病进行诊断,可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从而为临床进行有效的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价值

    作者:王勇;霍丙胜;郎岩

    目的:分析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且确诊为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患者中分别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再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 .结果:三组强化率、峰值时间、ADC对比,P<0.05;相较于对照组,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的大信号强度更大,P<0.05.结论: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 动态增强MRI评价肺癌肿瘤血管生成

    作者:张继刚;张强;刘照信;李秀凤

    目的:分析研究动态增强MRI检测的各项强化参数与肺癌组值标本中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择已经由手术病理进行确诊的20例肺癌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分析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各项强化参数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结果:SIEP以及SIMAX与肺癌组织标本的MVD呈正相关,MER的值以及washout值与MVD没有相关性,SIEP以及SIMAX、MER、washout与VEGF没有相关性.结论:可以运用SIEP以及SIMAX评估肺癌组织标本的MVD水平,但是依据动态增强MRI的各项强化参数无法对VEGF的表达水平进行预测,应当引起临床研究和治疗的注意.

  • 动态增强MRI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探讨

    作者:李鲁波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宫颈癌患者中抽取43例作研究对象,术前分别予以动态增强MRI、螺旋CT检查,并以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宫颈癌临床诊断金标准,就动态增强MRI、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动态增强MRI对宫颈癌的检出率是95.35%,与螺旋CT对宫颈癌的检出率81.40%相比明显较高(P<0.05);(2)动态增强MRI对不同类型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是93.02%,与螺旋CT对不同类型宫颈癌诊断准确率76.74%相比较高(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效果肯定,术前对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借鉴.

  • 3.0T动态增强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作者:朱江

    目的:对3.0T动态增强M R I在前列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前列腺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常规M R I和3.0T动态增强M R I检查,对前列腺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早期强化率、开始时间以及大信号强度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开始时间、大信号强度、早期强化率与前列腺增生患者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3.0T动态增强M R I在前列腺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针效果,其能够清楚地显示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同常规的MRI相比检查结果更为准确.

  • 动态增强MRI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门方禹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7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T2WI诊断和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将常规磁共振T2WI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将DCE-MRI诊断结果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 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得出,研究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另外,研究组高分化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5.05%,显著低于中低分化前列腺癌(P<0.05).结论 DCE-MRI在前列腺癌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鼻咽癌动态增强MRI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胡丽霞;朱进;周阳泱;周亚燕;郭轶群;吴明祥;单军;徐坚民;李先明

    目的 探讨鼻咽癌动态增强MRI(DCE-MRI)相关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02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初诊患者行DCE-MRI,获取ROI的DCE-MRI参数,观察其曲线特征,并分析DCE-MRI相关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鼻咽癌患者的曲线大上升斜率(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MS差异有统计意义(P均<0.05);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鼻咽癌DCE-MRI相关参数与病变进展密切相关;DCE-MRI技术对辅助诊断鼻咽癌及准确分期有一定价值.

  • 犬正常腰椎间盘的动态增强MRI特征

    作者:韩志华;陈春;吴剑宏;黄敏华;任爱军;郭勇;何勍;阮狄克

    目的:研究犬正常腰椎间盘的动态增强MRI特点。方法:选取2岁龄健康杂种犬6只,麻醉后,对腰椎进行常规MRI T1WI、T2WI及X线片检查,排除退变或畸形腰椎间盘。 MRI常规扫描结束后,静脉注射对比增强剂(钆喷酸葡胺),并在注射增强剂后2min、5min、10min、30min、1h、1.5h、2h、2.5h、3h、3.5h、4h行T1WI扫描。动态扫描结束后,选取每个腰椎间盘的上下椎体、上下终板、上下周围髓核及中央髓核为感兴趣区,分别测量增强前及注射增强剂后各时间点腰椎各感兴趣区的信号强度值,计算增强率,绘制时间-信号曲线及峰值出现时间,观察感兴趣区的信号变化特点。结果:注射对比增强剂后5min、1h、1h、1.5h,正常犬腰椎椎体、终板区域、周围髓核、中央髓核分别达到第1个峰值,信号增强率分别为(172.7±14.6)%、(197.6±39.5)%、(234.2±56.3)%、(253.5±37.3)%。注射对比增强剂后3.5h各区域信号强度达到达到第2个峰值,信号增强率分别为(122.5±18.2)%、(164.7±36.0)%、(200.6±23.6)%、(220.9±15.2)%。各感兴趣区的第2个峰值均低于第1个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犬正常腰椎间盘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具有“终板延迟”现象及“双峰”特征。

  •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滢;兰军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武汉科技大学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80例,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专用软件标记信号强度时间曲线,观察病灶形态及边缘情况,统计边缘毛刺、光滑情况及早期增强率.结果 经手术病理诊断,良性病变35例,恶性病变45例.其中,良性病变者毛刺状及边缘不规则者少于恶性病变者;恶性病变者A型明显多于良性病变人群,良性病变者MRI增强率以<60%为主,恶性病变者以≥60%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有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同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和早期增强率可辅助临床疾病诊断.

  • 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疗效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附31例报道

    作者:刘文清;徐玲;刘荫华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对乳腺癌术前化疗疗效评价的价值,并对近期疗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新发乳腺癌患者中接受术前化疗并已行手术获得组织病理学评价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化疗方案以蒽环类及紫杉类细胞毒药物为基础,对HER-2阳性患者联合应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参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及组织学分级系统(Miller and Payne grading system)对术前化疗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1例患者中MRI影像学评价完全缓解(CR)5例(16.1%),部分缓解(PR)23例(74.2%),疾病稳定(SD)2例(6.5%),疾病进展(PD)1例(3.2%);组织分级系统评价13例G5(42.0%),5例G4(16.1%),8例G3(25.8%),4例G2(12.9%),1例G1(3.2%).结论 对于符合适应证的乳腺癌患者,个体化选择术前化疗可以使其获益;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术前化疗疗效的评价与组织病理评价有一定的关系.

  • 颞骨肿瘤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与肿瘤定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郑梅竹;刘松;汤若薇;夏爽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在鉴别颞骨良恶性肿瘤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初诊且行颞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的颞骨肿瘤患者21例,均行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颞骨恶性肿瘤13例,颞骨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8例.在3.0T MR动态增强扫描图手绘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各定量参数值: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和初始曲线下面积(initial Area under curve,iAU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颞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变组间各定量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各定量参数值对颞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颞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组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别.所有的病变均有明显强化或不均匀明显强化.恶性组和良性的Ktrans值分别为0.382±0.153(min-1),0.228±0.096(min-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别(t=2.543,P=0.020);两组的Kep值分别为0.552±0.221(min-1),0.277±0.072(min-1),两组间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378,P=0.003).两组间的Ve,iAUC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DCE-MRI在鉴别颞骨肿物良恶性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尤其是Ktrans和Kep.

  • 乳腺MRI技术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作者:许建荣

    随着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迅速增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愈发受到重视.近年来,MR功能成像技术不断发展,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带来新的思路.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可借助对比剂定量分析肿瘤组织病变特征;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显示组织内水分子运动特点,反映病变组织微观结构变化.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作为一种非高斯、双指数DWI模型,将组织内水分子扩散与微循环灌注效应分开,能更为真实地反映病变血流灌注等信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则通过评价水分子弥散位移分布偏离高斯函数的程度,更真实地反映病变组织复杂程度.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RI技术通过多元化地反映病变微环境(如血流灌注、组织成分及代谢变化等),有可能在乳腺癌的诊断、新辅助化疗疗效判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 马根维显动态增强核磁共振评价肾积水疗效

    作者:孙中堂;宋东奎;康海

    目的了解马根维显(Gd-DTPA)动态增强核磁共振(MRI)评估肾积水术后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单侧肾积水患者11例,年龄7~42岁,平均19.5岁,均为男性;左侧肾积水9例,右侧2例;病因经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和B超确诊,10例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pelvic ureter junction obstruction,PUJO),1例为输尿管中段慢性炎症所致不完全性梗阻;10例PUJO实施狭窄部成形术,另1例施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并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应用Gd-DTPA作为对比剂,分别在术前1个月和术后3个月实施动态增强MRI检查,选取肾实质、肾孟和集合系统的类圆形区域作为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ing,ROI),计算不同时间点不同兴趣区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和相对信号强度(relative SI,RSD,绘制T-SI曲线,对术前术后肾脏的形态和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积水肾脏术前肾实质与术后综合评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孟和集合系统排泄对比剂明显减慢,各ROI和SI以及持续时间与术后肾脏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作为一种简单、安全无创的技术、联合评估肾形态和功能,对于评价肾积水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蒋治远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方便收集来该院就医的80例临床怀疑乳腺癌患者(2015年4月—2017年4月)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8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均实施动态增强MRI、X线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对比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结果 MRI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7%、87.50%、91.25%,均高于X线的敏感性(72.22%)、特异性(75.00%)、准确性(72.50%),但组间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敏感性、准确性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显著的价值,确诊率较高.

  • 动态对比增强MRI在腮腺肿瘤中的诊断应用评价

    作者:张跃海;孔令伟;高源统;贾庆;张刚

    目的 研究动态对比增强MRI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瑞安市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腮腺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肿瘤29例(良性组),恶性肿瘤31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统计并分析两组病灶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曲线类型,诊断符合率.结果 良性组MRI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信号均匀、周围组织不受侵、T2WI为高信号者占多数,比例分别为75.9%、100.0%、79.3%、100.0%、82.8%,与恶性组(9.7%、16.1%、19.4%、38.7%、29.0%)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以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信号不均匀、周围组织受侵、T2WI为高低和等信号占多数,分别为90.3%、83.9%、80.6%、61.3%、38.7%和32.3%,明显高于良性组(21.4%、0.0%、20.7%、0.0%、13.8%、3.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的时间信号曲线类型以持续型、廓清型廓清率≥0.3、平坦型多见,分别占62.1%、13.8%、31.0%,明显高于恶性组(19.4%、0.0%、0.0%)(P<0.05),恶性组以廓清型、廓清率<0.3多见(80.6%),明显高于良性组(0.0%)(P<0.05).良性组的MRI增强峰值时间[(172.12±55.33)s]明显长于恶性组[(73.55±37.20)s](P< 0.05);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好,分别为100.0% 、99.6%、100.0%.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MRI诊断腮腺肿瘤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较高,对肿瘤良恶性鉴别具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