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规范使用前后的用药情况

    作者:周毅强;郑重践;谢剑灵;许恺;林国文;陈志斌;陈淘;陈文龙;张建新

    目的 对比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及管理实施细则》实施前后骨折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骨三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348例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疗程、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术后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施前组与实施后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上下肢分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前组患者使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及限制性抗菌药物分别为20例和151例,实施后组患者使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及限制性抗菌药物分别为165例和12例,组间差异患者有统计学意义(χ2=232.15、P<0.001).实施前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分别为(4.006±2.279)d、(839.180±678.177)元和(4.674±3.727)%;实施后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比例分别为(1.492±0.948)d、(58.081±175.449)元、(0.239±0.546)%.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12.998、-14.746、-15.270,P均<0.001).实施前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339%和(20.440±16.838)d;实施后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为1.695%和(20.050±13.922)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及管理实施细则》后,本院骨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日趋合理,在未增加感染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级别及费用,并缩短了抗菌药物使用疗程.

  • 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恒爱;刘大钺;卢建军;杨超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分别在Ⅰ级和Ⅲ级洁净手术室进行手术的2 625例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BMI、术前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失血量、高血压、糖尿病史、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手术所在洁净手术室等级及静态空气培养情况等;比较术后感染率、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培养合格率,并分析Ⅰ类手术术后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 625例手术患者中有74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82%;Ⅰ级和Ⅲ级洁净手术室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66%和3.01%,手术室静态空气培养合格率分别为93.75%和96.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住院天数、失血量、高血压、糖尿病史与神经外科Ⅰ类手术术后感染密切相关,是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手术室洁净度、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等只是其中部分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按照规范要求,注重患者围术期管理,缩短术前住院天数,加强手术麻醉管理等,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 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后的时间趋势分析

    作者:李一杰;罗世坚;朱伟平;黄创新;邓琳;曾庆安

    目的 评价干预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变化趋势,探讨干预措施在提高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7月-2014年6月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测资料,每月随机抽样监测Ⅰ类切口50份病历,对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指征、用药时机、药物选择方面进行评价,逐月计算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不合理率,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及曲线拟合,估计不合理率的月度变化百分比(MPC)及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分析各不合理率变化在总不合理率趋势改变中的贡献.结果 1 800例Ⅰ类切口患者纳入研究,抗菌药物使用率月均降减3.295,不合理率月均降减4.372,变化趋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曲线模拟预测不合理率将进一步下降,并有望达到控制目标;月度变化贡献率分析显示,用药指征不合理下降对不合理率下降的贡献大,达68.53%.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不合理率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实施干预措施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持续干预措施对乳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作者:陶文婷;章小燕;沈建峰;张克良

    目的:了解持续干预措施对医院乳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5年4-6月5个阶段乳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各100份,调查比较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乳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无指征用药、选药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合理、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不当等突出问题,干预后,品种选择的合理率升高,使用率及24 h内停用率均显著降低,联合用药情况大大改善。结论持续干预措施对促进医院乳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大意义。

  • 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老年患者Ⅰ类切口感染影响的研究

    作者:吕俊超;吴小忠;杨民;徐峰;强济华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普通外科老年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SIs)的影响,以控制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I类切口SSI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17例>60岁、行Ⅰ类切口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以临床开始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2013年7月)为时间点,将在此时间点之前,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老年手术患者85例为对照组,在时间点之后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老年手术患者132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SSI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SSI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使用率分别为1.5%、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老年患者预防用药;针对Ⅰ类切口手术规范用药观念的推广使临床医师提高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对感染管理部门在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骨科Ⅰ类手术患者内植物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袁付成;白文晶;徐军丽;徐振华;岳春彦;许万洲

    目的 探讨骨科带内植物的Ⅰ类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为切口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0月在医院实施骨科带内植物的2 382例Ⅰ类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局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 382例Ⅰ类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5例,感染率2.73%;65例切口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54例阳性,阳性率为83.08%,培养出病原菌58株,其中单一病原菌感染50例占92.59%,2种病原菌混合感染4例占7.41%;58株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5株占60.34%,革兰阴性菌22株占37.93%,真菌1株占1.72%;检出的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均完全耐药,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革兰阴性菌普遍对青霉素、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完全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高低不一.结论 葡萄球菌属及大肠埃希菌是引起骨科带内植物的Ⅰ类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检出病原菌普遍对青霉素完全耐药,但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尚完全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高低不一,应对感染切口尽早采集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 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调查

    作者:陈锋;马刚;肖识愚;张莉;栾仕波;杨蓉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与专项整治活动后进行对比分析,对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1 026例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74例与对照组552例,对照组术前、术后均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观察组术前不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仅于术后24 h内酌情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一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体温、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无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45%(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于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和用药时间,非必要情况下避免联合用药.

  • 2013-2016年上海市86所医院I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调查分析

    作者:史庆丰;张尧;孙伟;沈燕;崔杨文;胡必杰;高晓东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外科I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现状.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市2013年-2016年86所不同医院I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用药类别、合理性及使用天数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3年-2016年,上海市I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40.2%、35.7%、33.5%和32.6%,用药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术前用药合理比例分别为87.7%、86.8%、85.4%和89.5%,以第一代头孢和第二代头孢应用为主;术后用药时间 ≥24h的概率分别为33.7%、29.6%、27.7%、26.5%.结论 上海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日趋规范,但使用类型和使用天数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今后需加强管理促进其更加合理应用.

  • 监测-培训-计划干预模式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研究

    作者:徐长妍;陈玉坤;李妍艳;张四喜;马鸿雁

    目的 研究监测-培训-计划(MTP)干预模式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及2014年3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抗菌药物应用实施MTP干预前的患者2 516例(干预前组),应用实施MTP干预后的患者2722例(干预后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前组患者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以青霉素类为主,共1065次占38.8%,干预后组以一代头孢为主,共2311次占83.3%;干预前组患者用药总合理率为22.9%,显著低于干预后组80.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患者的总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前组患者的抗菌药物费用显著高于干预后组(P<0.05). 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采取MTP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应用合理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 神经外科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高尚;任艳峰;刘运喜;邢玉斌;杜明梅;刘洪庆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调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神经外科1811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02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5.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及术后输血、术中出血量、是否有植入物、是否置引流管、性别、手术时长、是否急诊、N N IS评分、原发疾病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大、急诊、有植入物及NNIS评分高是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并且控制植入物放置及加强急诊和N N IS评分差的患者防护等,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 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魏小娟;林金贵;石炳光

    目的 调查和评价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0年1-12月出院的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103例病例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00%;药物使用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一、二代头孢菌素占43.33%、头霉素类占30.83%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占10.00%;103例患者中,63.11%的病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用药档次过高占59.22%、用药时间过长占54.37%、用法、用量不正确占28.16%、预防给药时机不当占26.21%、更换药物无依据占12,62%等.结论 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较严重,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医院Ⅰ类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作者:付廷雄;王奕

    目的 了解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8-10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35例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给药时机、预防用药时间、药物种类选择、联合用药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135例患者中围手术期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术前30 min~2 h给药87例,占64.44%,术前>2h给药12例,占8.89%,术中给药3例,占2.22%,术后给药33例,占26.65%;手术时间>3h患者35例,术中追加第2剂抗菌药物13例,占37.14%;总预防用药时间<24 h 35例,占25.92%,25~48 h 20例,占14.81%,>48 h 80例,占59.27%;抗菌药物选择一代头孢菌素仅为21.48%;单一用药93例,占68.89%,二联用药42例,占31.11%,无≥三联用药.结论 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长、选择种类不合理、有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问题,应针对问题加强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 颌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剑云;曾大顺

    目的 研究颌面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对2009年9月-2011年8月颌面Ⅰ类切口297例,按手术时间、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分为4组,比较4组切口感染率,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 手术时间>2 h,术前用药组切口感染率为1.11%,术后长期用药组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2 h,未用药组感染率为3.39%,术前用药组为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颌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 h,术前用药可替代术后长期用药,手术时间<2 h,围手术期可不使用抗菌药物.

  • 基层医院Ⅰ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对照研究

    作者:薛茜;张紫竹;马玉茹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Ⅰ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将医院骨科2009年第一、四季度同期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79例进行干预对照研究,其中第一季度为干预前,第四季度为干预后.结果 干预前后比较,抗菌药物应用率由100.00%下降至80.00%(P<0.05),其中用药无适应证比例由干预前55.96%下降为干预后34.29%干预前预防用抗菌药物共涉及9大类25种,居首位是头孢菌素类,占67.37%,前3位品种分别是阿洛西林、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干预后共涉及6大类13种,居首位为头孢菌素类,占73.21%,居前3位则为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结论 干预组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能显著降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率,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并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 2005-2012年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干预研究

    作者:张群;刘轶永;周全;殷瑾;陆燕

    目的 通过研究医院2005-2012年的每年4月份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实行持续基础干预与综合干预前后的使用进行比较,探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 将2005-2010年的每年4月份(基础干预)及2011-2012年的每年4月份(综合干预)两个阶段干预后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005-2010年每年4月份实施基础干预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的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用药疗程逐渐合理,从干预前的6.7d下降至干预后的4.7 d;2011-2012年的 每年4月份实施重点综合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明显进步,使用时机、介入手术零预防用药率100.0%合理,使用率从基础干预后的90.0%下降到综合干预后的57.9%,使用疗程从4.5d下降至2.1d,联合用药从47.0%下降至2.3%,用药品种选择合理比例从1.9%上升至50.0%,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均为0.结论 采取重点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对促进抗菌药物安全、有效、经济使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 228例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调查分析

    作者:闫赋琴;吕娟丽;孙慧萍;刘鹰

    目的 调查医院疝气修补术、甲状腺及乳腺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9年11月-2010年10月3种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228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诊断、手术情况、用药时间、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达100.0%,使用抗菌药物频度居前3位的为二代头孢87例次、一代头孢42例次、三代头孢40例次;108例术前30 min~2 h给予首剂药,占43.4%,35例首剂用药时间>术前24 h,术后平均用药时间3.5 d;单一用药占69.3%,二联用药占22.4%,≥三联用药占8.3%.结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仍需加强管理,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时间应遵守相关的指导原则.

  •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作者:周晓芳;吴烨芳;陈凌亚;黄晓龙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08年6~12月出院的702例Ⅰ类切口手术(乳腺、甲状腺手术)患者住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97.4%;使用频度依次为青霉素类、第二代及三代头孢菌素;术后平均用药2.6 d,术前30min~2h使用抗菌药物100.0%.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使用率高、种类选择欠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应针对问题,抓住重点,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未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关德;刘继荣;黄章骞;杨小华;钱江涛;施向阳

    目的 探讨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是否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112例妇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作为研究组与101例妇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感染率、血像等感染情况及切口愈合、术后住院日、医疗费用等.结果 两组术后感染率,对照组为6.9%、研究组为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中医医院的抗生素管理

    作者:张帆;胡育军;丁超

    目的加强抗生素管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方法依据<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试行)、<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管理制度落实专项检查>评分标准,组织人员对本院抗生素使用进行自查. 结果通过自查分析,针对问题,落实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并监督、检查考核,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 结论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实施管理细则、管理目标,并发挥中医中药优势,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目的.

  •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的对比研究

    作者:蔡秀丽;王灿阳;汤利;许文叹;黄跃兴;郭雪鸿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内固定拆除术和乳腺手术等3种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期提高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甲状腺手术、内固定拆除术和乳腺手术等3种Ⅰ类切口手术的117例患者,其中2011年1-12月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监测-培训-计划(MTP)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明显改善;平均药费和抗菌药费由干预前的1 853.24、1 123.9元降至干预后的1 492.5、54.53元.结论 采用MTP模式干预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是行之有效的,能显著地降低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疗安全.

354 条记录 2/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