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损伤所致吞咽障碍的评定技术

    作者:李冰洁;张通

    吞咽障碍是指固体或液体从口腔至胃的运动障碍或传送延迟.在脑损伤患者中,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20%-40%,其中以脑卒中出现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可达45%,占全部吞咽障碍者的25%[1-2].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25%[3].吞咽障碍常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塞及造成患者出现社会隔绝、抑郁等负性社会心理,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4].早期处理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发病率、死亡率[5].对吞咽障碍及其并发症的及时、正确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社会价值.

  • 卒中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治进展

    作者:陈鸿;姜劲峰;王欣君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对临床预后有较大影响.目前对卒中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评估工具发展不充分,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 超声弹性成像在肌肉痉挛评定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钟冬灵;杨璐萍;胡益娟;李梦晓;张福蓉;李涓;金荣疆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常见表现之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半定量量表对痉挛进行评定.超声弹性成像(UE)可用于评价肌肉组织弹性,不仅能用于脑瘫、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评定,还能用于痉挛治疗效果的评定,且与临床常用痉挛评定量表有很好的相关性.UE也用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肌肉痉挛评定中.

  •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方法的应用进展

    作者:林源;钮美娥;王丽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方法包括仪器评定和量表评定。仪器包括静态平衡测试系统和动态平衡测试系统。静态平衡测试系统包括平衡测试仪和Tetrax平衡测试系统;动态平衡测试系统包括Active Balancer EAB-100和Pro-Kin 254。常用量表有Berg平衡量表、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起立-步行计时测试、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平衡量表、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和五次站立实验等。本文综述以上方法的特点和适应证。

  • 延髓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楠;张立新

    延髓梗死后吞咽障碍常见,表现为误吸、咽部残留和食管上括约肌开放不良.根据梗死的部位能够初步判断吞咽障碍是否存在及其严重性,延髓头端、背侧、外侧梗死更易引起吞咽障碍.高分辨率测压能够了解咽部及食管上段结构的生物力学特点,联合吞咽造影检查能够对延髓梗死后吞咽障碍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从而指导康复治疗.姿势代偿、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球囊扩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老年人生活能力评定及康复

    作者:桑德春;朴春花

    老年人康复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能力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是老年病康复过程中的必须环节.本文重点介绍适合老年人的基本日常生活活动(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评定方法和选用原则、老年人康复机构的选择、康复流程的制定、康复的注意问题和老年人运动方法等.

  •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患者手神经肌肉功能评定中的应用

    作者:李芳;安丙辰;郑洁皎

    表面肌电图(sEMG)作为一种客观定量的评估工具,近年来已逐渐应用于脑卒中后手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本文综述近10年的相关文献,主要介绍sEMG分析手神经肌肉功能的常用参数,以及sEMG在脑卒中患者手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评定中的应用。

  • 老年人虚弱的测评和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段子才;徐琪

    老年人虚弱是残疾的前期阶段,与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在高龄人群中有较高发生率。当前对虚弱的研究主要分为表现型和虚弱指数两种模式。诸多研究开发了虚弱筛查测量工具,包括简易自报量表如PRISMA-7、格罗宁根虚弱指数(GFI)、埃德蒙顿虚弱量表(EFS)、简易虚弱问卷(FRAIL)等,客观测量项目如步行速度、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握力、呼吸功能等。运动和营养措施单独或结合应用,对老年人虚弱有积极的效果。

  • 持续性植物状态

    作者:张建宏;范建中;王振才

    近年来,在脑外科、神经科及康复科等科室中,常可见到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 )的患者.据粗略估计,我国PVS患者约7-10万[1].此类患者死亡率高、致残严重且缺乏有效治疗,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由于目前对PVS的认识尚未统一,其诊断、评定及治疗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严重残疾所引起的社会及医学伦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定义1972年,Jennet和Plum首先提出PVS,并用来描述严重脑损伤患者表现出的无意识功能而保持睡眠-觉醒周期、原始姿势反射和眼球运动的状态,即觉醒而不清醒(wakefulness without awareness)的状态[2].他们认为,此综合征关键是对外界无任何适应性反应,对传入和传出信息无意识思维,仅是觉醒而已.不从病理解剖角度命名主要是考虑此综合征尚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不应造成一种问题已解决的假象.对此觉醒而无认知(wakefulness without cognitive function)的状态,临床上已有许多种命名,如:去皮层或去脑状态(decorticate or decerebrate state)、无动性缄默(akinetic mutism)、睁眼昏迷(coma vigil)、植物综合征(vegetative syndrome)[3、4]等,命名十分混乱.为统一对PVS的认识并与国际接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召开"制定我国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专家讨论会”[5],重点讨论PVS的命名、定义及诊断标准.建议使用持续性植物状态而不是"植物人”或其他命名.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定义为"VS的主要特征是对自身和外界认知功能完全丧失,能睁眼、有睡眠-觉醒周期,丘脑下部、脑干功能基本保存.”此定义与1994年美国权威学术团体组成的专项研究PVS的多学科联合会提出的定义基本一致[1].2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断标准关于PVS的诊断标准众说纷纭.日本神经外科学会(1972)提出6条标准[6].Ohira等(1975)将其分为完全性、不完全性和短暂性植物综合征[7].美国于1990年制定美国"持续性植物状态临床诊断标准”10条[8].这些诊断标准多基于"植物状态”的定义及临床表现而制定.由于昏迷与植物状态可在一个患者身上相互转化,早期判断比较困难.有学者以昏迷3个月作为PVS的标准,也有的以1个月为标准.还有学者认为,昏迷超过3个月称为植物状态,而植物状态持续1个月以上为PVS[9].南京会议在明确植物状态的前提下,从PVS所反映出的大脑皮层、丘脑下部及脑干等部位功能活动的角度,对国外8种标准做了比较和分析,从临床特点出发制定了植物状态的7条标准:①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②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③有睡眠-觉醒周期;④不能理解或表达语言;⑤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⑥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⑦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这种植物状态必须持续1个月以上方可诊断为PVS[5].此标准有利于澄清目前国内在诊断中常见的混乱,有利于PVS的研究和交流.

  • 气脉冲感觉刺激技术对吞咽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钰莹;孙伟铭

    咽喉部感觉缺失会导致吞咽障碍及误吸.气脉冲感觉刺激技术以气流脉冲为刺激,以改善吞咽功能.本文归纳国内外不同气脉冲感觉刺激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在具体应用中的优势和缺点,总结气脉冲感觉刺激技术在提高吞咽功能的治疗和评估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其在吞咽评定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 偏瘫步态的运动学评定

    作者:胡雪艳;江晓峰

    步态是指人类行走时的方式和特征,是自身结构与功能、运动调节系统、个人行为及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 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及前角运动神经元功能的改变

    作者:欧喜超;杨朝阳;刘玉军;鲁强;张皑峰;李晓光

    目的 观察大鼠不同方式脊髓损伤后损伤下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并对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割型脊髓损伤组和撞击型脊髓损伤组,采用联合均分(ACOS)神经行为学评定观察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术后1、2、4、10周,用Karnovsky-Roots直接法染色检测L2~L4段脊髓AChE、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GRP的水平.结果 术后1~10周内,撞击组大鼠ACOS得分明显高于切割组,两损伤组大鼠术后前角运动神经元CGRP和AChE的含量均下降,但撞击组10周时有了明显恢复,而切割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CGRP的改变早于AChE.结论 在大鼠不同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变化与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具有一定联系;CGRP和AChE可能在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中起一定作用.

  • 半定量和定性方法评价截瘫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比较

    作者:张缨;纪树荣;范晓华;周红俊;刘根林

    目的 了解胸髓完全横断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特点;探讨评价截瘫大鼠后肢运动恢复的佳方法.方法 2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横断损伤组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d、7 d、15 d、30 d和45 d,采用BBB开放空间运动评分和ACOS(average combined scores)神经行为学评定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比较其异同点.结果 术后1 d大鼠后肢呈弛缓性瘫痪,BBB和ACOS评分均为0分;30 d和45 d时与损伤组比较,训练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BBB和ACOS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15 d与30 d、45 d,30 d与45 d相比,损伤组和训练组内ACOS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损伤组与训练组BBB和ACOS评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与0.987.结论 胸髓完全横断大鼠仍存在部分后肢运动功能自发恢复的征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促进截瘫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半定量和定性方法的评价结果均能较好地体现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两者相关性高.其中半定量方法能更敏感地反映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间运动恢复的细微变化.

  • 6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训练效果分析

    作者:吴萍;李丽华

    目的 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错误构音的特点与语音训练方案。方法 对6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儿童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为置换,其次为省略和歪曲音。经过2~6个月口腔功能训练、构音运动训练以及靶音位训练,58例全部纠正,7例部分纠正。结论 置换音是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语音训练是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有效措施。

  • 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期综合康复的疗效

    作者:高飞;何静杰;刘丽旭;山磊;胡雪艳;刘平

    目的 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期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2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期患者的一般资料、康复评定方法和主要问题点、康复治疗手段及功能评分.结果 经康复治疗,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评分和平衡评分、Holden步行分级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分级改善(Z>2.588,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评定的研究

    作者:瓮长水;赵承军;毕胜;刘忠文;杨娟;任学军;秦茵;于增志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实验室定量测定的静态平衡与临床评定的动态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两者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结局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19例患者用重心摆动测定法评定静态平衡;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定动态平衡;用功能独立性测量(FIM)和10m大步行速度评测(MWS)来评定功能结局.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确定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确定静态和动态平衡评定与功能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重心摆动测定参数与BBS之间呈中度负相关(r=-0.705--0.475,P<0.05);闭眼重心摆动测定参数与TUGT之间呈中度的正相关(r=0.508-0.583,P<0.05).重心摆动测定参数与FIM-A和MWS之间无相关性(r=-0.048--0.296;r=-0.404--0.01,P>0.05),BBS与FIM-A和MWS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r=0.752;r=0.700,P<0.001),TUGT与FIM-A和MWS之间呈高度的负相关(r=-0.600,P<0.01;r=-0.817,P<0.001).结论在实验室中测定的静态平衡结果与在临床上评定的动态平衡结果是相关联的,但是动态平衡评定比静态平衡评定更能有效地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

    关键词: 平衡 评定 偏瘫 脑卒中
  • 步行速度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评定中的价值

    作者:瓮长水;毕胜;刘忠文;杨娟;任学军;秦茵;于增志

    目的探讨步行速度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55例患者进行10m大步行速度(MWS)的评价、简式Fugl-Meyer法下肢运动功能评价(FMA-L)、Motricity指数下肢评价(MI-L)、Berg平衡评价(BBS)和FIM的转移和行进能力评价(FIM-A).另选择10例年龄相仿健康成人进行10m大步行速度评测作为标准对照值.按实用步行速度的要求将患者分成3组.用Pearson相关分析大步行速度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低速组患者的MWS与其MI-L、FMA-L、BBS和FIM-A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r=0.581-0.770,P<0.05);而中速组和快速组的MWS与其MI-L、FMA-L、BBS和FIM -A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0.016-0.380,P>0.05).步行速度达到44.8m/min(或标准值的41.3%)以上时,步行速度与平衡、肌力、运动模式和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明显被消弱.结论步行速度在脑卒中患者功能结局评定上是一个独立的变量.

  • 不同脑半球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

    作者:郭华珍;恽晓平;陈巍

    目的探讨左、右大脑半球损伤患者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特点.方法用失语症筛查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用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对55例左脑损伤患者和43例右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右脑损伤患者组在地点定向、重叠图形识别、空间知觉、运用能力等方面的成绩明显高于左脑损伤患者组( P<0.001-0.005),而在形状视认、视运动组织等方面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左脑损伤患者组( P<0.001-0.02);右脑损伤后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形状失认、图形背景分辨障碍、单侧忽略、注意力障碍的可能性明显多于左侧脑损伤( P<0.005-0.025),而出现失语、意念运动性失用的可能性明显少于左侧脑损伤( P<0.005-0.01);左右脑损伤后出现地点定向障碍、物体失认、颜色失认、空间失认、运用失用、结构性失用、思维障碍等方面的可能性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左右脑损伤后患者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其特征性表现.

  •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0年修订)

    作者:关骅;石晶;郭险峰;王德成;姚爱明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International Medical Society of Paraplegia(国际截瘫医学会,IMSOP)关骅石晶郭险峰王德成姚爱明(译校)第5版前言本手册内容为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5版.1996年该标准第4版公布后,国际社会中研究脊髓损伤的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给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制订委员会提出了大量意见、问题和建议.本委员会慎重修改了标准,所有主要的修改均有客观依据.委员会认识到,尽管总会有一些脊髓损伤的病例似乎不适合本标准,但本标准应能适合大部分病例的分类.2000年现行标准的大部分修订目的是使原标准更加明确,其中2处重要修订需加以注意.第1处修改涉及到不完全性运动损伤的定义.在旧版标准的参考手册中,对不完全性运动损伤的定义是模糊的.它将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定义为"损伤平面以下(保留有)3个或更多的运动节段”,且未明确是感觉、运动或神经学的平面,"和运动功能在运动损伤平面以下多于2个平面” .先前的版本将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定义为损伤平面以下残存多于3个平面.由此,第5版标准对此做了修订和解释,定义为不完全性运动损伤的患者,必须为不完全性感觉损伤且有肛门括约肌的自主收缩或运动损伤平面以下保留有多于3个节段的运动功能.第2处主要的改动是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删除.虽然这项功能评定对更完整地评定脊髓损伤患者很重要,但是委员会认为FIM的认定尚不成熟.虽然FIM是一个很好的功能障碍测评方法,但尚无足够的文献证明FIM优于其他功能障碍测评方法.况且,现版标准的目的在于进行神经学分类.委员会认为,如果有一个被认可的功能评定系统,那么,可制定一个独立的功能评定标准.神经学标准委员会欢迎来信提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提供新的相关经验性数据资料,使该国际标准更加精练,同时使该标准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ASIA神经学标准委员会主席Ralph J. Marino,M.D.

  • 反映肢体残疾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指标筛选

    作者:王玉龙;李旭辉;郭珊珊;余飞;范佳进;吕星;王玉珍;王坤;袁健

    目的:调查能反映肢体残疾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指标。方法对肢体残疾人进行入户调查。要求受访残疾人从3个层次,27个日常生活活动项目中选择3个与自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相关的项目。结果共发放调查表196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862份。在所有肢体残疾人中,与个人卫生相关的如厕、个人清洁、洗澡3项共被选899次(16.1%);与健康相关的小区诊所看病和小区锻炼共被选570次(10.2%);与社交相关的聊天和打电话共被选500次(9.0%)。一级肢体残疾人主要选择进食、个人卫生、转移和娱乐,二级残疾人主要选择个人卫生和家务活动,三级残疾人主要选择个人卫生、社区活动和家务活动,四级残疾人主要选择社区活动和参与交流。结论个人卫生、健康状况以及社会参与是肢体残疾人为关注的方面。随着残疾程度减轻,反映自理能力的主要功能活动从完成个人清洁增加至家务自理、参与社区活动等方面。

1088 条记录 7/55 页 « 12...45678910...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