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64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菌调查分析

    作者:王珍

    探讨我院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及流行病学特征.我科于2004年1月-2006年1月对来我院就诊的40例急性腹泻患儿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 刮痧配合针挑疗法治疗急性腹泻30例

    作者:白伟华

    笔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刮痧配合针挑疗法治疗急性腹泻30例,疗效确切.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小3岁,大65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短1天,长1周.所有病例均以临床症状、体征等为诊断依据.

  • 浅谈社区卫生对急性腹泻的防治与宣教

    作者:柳毅;徐雪雁;曾华英

    进入夏秋季节,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于急性腹泻患者骤多.急性腹泻是指致病因子作用于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增强,肠粘膜分泌增多,肠腔内渗透压升高,肠粘膜吸收障碍,而发生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水样或含有脓血、粘液等病理内容物.其临床症状为呕吐、腹泻、发热、腹绞痛等,在短期内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进而脱水,表现皮肤干瘪,眼窝凹陷,声音嘶哑,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休克状态,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这就需要在社区居民中进行急性腹泻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

  • 6120例婴幼儿急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陈志刚;杨军;周婷;付锦艳

    人类轮状病毒(HRV)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全世界每年约60万6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与HRV感染有关.我们对1999年~2002年间不同时期的6岁以下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儿科病房轮状病毒腹泻暴发流行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须玉红;高新;陈春花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常见于6月~2岁的婴幼儿.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及接触传播.不排除经呼吸道传播.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的流行季节为多见,并有暴发的报道[1,2].

  • 洪涝灾害期间急性腹泻临床研究

    作者:杨勤;杨明刚;崔桂芳

    急性腹泻是洪涝灾害期间的多发病,笔者于2005年6-8月间对洪涝灾害期间湖北当阳市洪涝灾害期间腹泻的流行特征、病原特点、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诊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病毒性胃肠炎的诊治

    作者:徐潜

    病毒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组十分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约占所有胃肠炎的30%~40%,婴幼儿腹泻中病毒引起的胃肠炎达80%.冬秋季病毒性胃肠炎可占腹泻患者的绝大多数,随着检测技术和手段的提高病毒性腹泻所占比例还在增加.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是急性腹泻,所以又称为病毒性腹泻.但也有些病毒性急性胃肠炎患者并无腹泻症状.

  • 儿童腹泻病的治疗

    作者:陈洁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为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1急性腹泻的治疗1.1脱水的防治脱水的预防和纠正在腹泻治疗中占极重要的地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具有有效、简便、价廉、安全等优点,已成为主要的补液途径,是腹泻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口服补液治疗是基于小肠的Na+-葡萄糖耦联转运机制.

  • 腹泻病的临床管理

    作者:陈洁

    急性腹泻是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仍然有超过150万的5岁以下儿童死于急性腹泻.腹泻疾病治疗目前的两大进展--对口服补液盐的全新阐述以及成功运用补锌非常有效地减少了腹泻病患儿死亡率.

  • 新生儿轮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桂林;傅万海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在所有急性腹泻的娶幼儿粪便标本中,20%~70%可检出轮状病毒.几乎所有3岁以内的婴儿都发生过轮状病毒感染.全世界范围内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死亡人数每年可达87万[2].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和腹泻病已有充分的认识,但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或症状较轻,对以后轮状病毒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对正在进行的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 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系统评价

    作者:孙义平

    目的 评价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至2011年6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 (SDOS)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数据库(VIP)及HighWire等权威数据库,收集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研究,1886例患者,结果显示,1、总疗效方面: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疗效优于对照组[OR=4.83,95%CI(3.70,6.31),P<0.00001];2.安全性方面:常见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皮疹等综合发生率与对照组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4,95%CI(0.06,0.30),P<0.00001],均无肝肾功能、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 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证据显示: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其疗效与安全性的评价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以做进一步的评价.

  • 思密达治疗儿童急性腹泻120例体会

    作者:徐国祥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思密达对儿童急性腹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思密达灌肠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思密达对儿童急性腹泻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少。

  • 降钙素原在监测儿童急性腹泻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奎莉越;聂文莎;袁廷运;王尚昆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在监测儿童细菌性腹泻上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方法 选择昆明市儿童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腹泻儿童患者84例,按照腹泻的病因将其分为3组: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以及肠外症状腹泻.采用ELFA方法对3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进行检测,并比较二者在治疗和转归中的意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年龄小于12个月的儿童,13~14个月的儿童以及25~ 60个月的儿童约各占三分之一.病毒性腹泻儿童的PCT和CRP含量分别为(0.15±0.23) ng/ml和(2.13±0.46) mg/ml.细菌性腹泻儿童的PCT和CRP含量分别为(6.12±0.65) ng/ml和(41.38±8.91) mg/ml.肠外症状腹泻儿童的PCT和CRP含量分别为(2.09±0.87) ng/ml和(17.12±4.33) mg/ml.统计结果显示,与细菌性腹泻和肠外症状腹泻儿童相比,病毒性腹泻的PCT和CRP含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前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CT与CRP的水平变化成正相关(r=0.891,P<0.05).结论 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原均可有效反映儿童细菌性腹泻疾病,对转归的预测具有临床价值,但能否作为诊断标志物还需进一步研究.

  • 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分析

    作者:胡品

    目的:对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种类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117例急性腹泻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门诊、住院部开展治疗的儿童.对所有患儿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夏季发病患者44例,秋季发病患者57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7.6%、48.7%,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117例患儿中细菌致病者52例,致病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P<0.05;病毒感染者60例,致病病毒主要为轮状病毒,P<0.05;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布在夏季26例,占86.7%;轮状病毒分布在春季31例,占88.6%.细菌致病的52例患者中夏季发病40例,病毒致病的60例患者中秋季发病的50例.结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轮状病毒是患儿常见的致病菌,患儿发病以夏、秋两季为主,夏季以细菌致病为主,春季以病毒致病为主.

  • 小儿腹泻贴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分析

    作者:吴思瑶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贴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腹泻患儿,将92例小儿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与实验组(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各46例,观察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实验组小儿的住院时间及及各项指标恢复时间皆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两组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皆为4.3%,且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腹泻采用小儿腹泻贴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疾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意义.

  • 200例急性腹泻患儿血锌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涂建华;赵红梅;刘友迎;刘勇

    目的:探讨急性腹泻患儿血锌变化情况,为临床使用锌荆治疗急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急性腹泻伴中、重度脱水患儿使用LK98B微量元素仪进行血中微量元素锌检测,并用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结果:急性腹泻惠儿血锌值为82.46±17.39μmol/L,正常儿童血锌值为126±11.27μmol/L.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腹泻患儿存在锌元素缺乏,治疗时应补充锌元素.

  • 急性腹泻消化内科治疗效果与观察

    作者:刘春香;刘春英;刘士闯

    目的 探究佳的急性腹泻消化内科治疗办法,优化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 以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02月-2018年02月内收治的500例急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的奇偶性将之分为实验组(奇数组250人)和对照组(偶数组250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香连片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香连片治疗+黄藤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问题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落实消化内科急性腹泻患者治疗时,"常规治疗+香连片治疗+黄藤素片治疗"能够发挥出比"常规治疗+香连片治疗"更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提高,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黄藤素片治疗手段".

  • 急性腹泻患儿应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治疗的优越性分析

    作者:黄泽萍

    目的 探讨应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及优越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与金双歧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4.79%)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有明显优越性,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 小儿急性腹泻应用思密达与宝乐安治疗的效果研究

    作者:乐艳珍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腹泻应用思密达与宝乐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将纳入实验的76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8例,其中常规组患儿应用思密达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应用思密达与宝乐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成效.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成效为94.73%,比常规组76.31%突出,两组数据经过比较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腹泻应用思密达与宝乐安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 小儿急性腹泻综合护理的应用与健康教育方式分析

    作者:黄群燕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腹泻综合护理的应用与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96.67%较对照组80.00%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6.67%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 针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既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又能提升其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因而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567 条记录 27/29 页 « 12...21222324252627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