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金实补肾化毒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撷要

    作者:刘喜德;金实

    金实教授认为肾虚瘀毒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机关键,他将补肾化毒法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并随证施治,药随证变,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微观施治,终获良效.

  • 降脂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安坤

    目的 观察降脂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高脂血症患者50例.观察治疗前后2个月患者血脂下降情况.结果 治疗2个月后血脂明显下降.结论 降脂茶可有效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过程中的高血脂症.

  • 活血化瘀法对活动期SLE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

    作者:朱盈盈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对活动期SLE患者体内的凝血指标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例活动期SLE患者进行研究,对40例患者使用活血化瘀中药,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浆F1+2、抗心磷脂抗体(ACA)及血浆AT-Ⅲ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浆F1+2浓度明显下降,血浆AT-Ⅲ活性明显升高(P<0.05).血浆F1+2浓度及血浆AT-Ⅲ活性改变在ACA阳性及ACA阴性患者中同期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法对改善活动期SLE患者高凝状态有一定作用.

  • 系统性红斑狼疮使用糖皮质激素所致闭经治验1例

    作者:蔡峰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机复杂,糖皮质激素为主要用药且有导致闭经副作用,西医西药不尽如人意,中医中药通过辨证施治收效颇佳,分析1例如下.

  •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中西药简述

    作者:张瑞亮;黄鑫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因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不甚明了,西医、中医临床用药颇多争议,现就其常用的西药中药简述如下,希望有益于临床.

  • 浅述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药临床的几个问题

    作者:尚志华;于峥;杨建宇;杨金生;刘艳骄

    中药已成为攻克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世界医学难题的重要力量,现就其临床问题作一浅述,以期有益于临床.1 辨证论治的常用方药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是中医临床提高疗效的关键,是中医的核心,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辨证分型与用药大致如下:(1)毒热炽盛证: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生地、犀角、黄连、山栀、黄芩、知母、赤药、玄参、连翘、淡竹叶、丹皮、桔梗、甘草);或化斑汤(犀角、生石膏、知母、玄参、粳米、甘草).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8例

    作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多种原因诱发的一种自体免疫缺陷性疾病,现代医学往往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治疗主药.在本病的活动阶段,使用较大剂量的强的松口服.由于长期服药,会导致诸如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股骨头坏死、糖尿病以及精神系列疾病,给患者造成更大痛苦及精神创伤.本文运用中医辨证结合运用中医中药,取得了较好疗效.

  • 黄芪、生地黄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明;马晶晶;赵雪丽;朱芸

    目的 观察黄芪、生地黄配合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疗效及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对黄芪、生地黄治疗;对照组应用强的松、环磷酰胺为主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完成治疗27例、脱失9例,对照组完成治疗34例、脱失2例.至观察终点,治疗组强的松用量( 15.41±7.65) mg/d低于对照组( 17.25±8.83) mg/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治疗组激素撤减量总量为(50.12±12.53) mg,略高于对照组(48.96±13.71) mg,两组激素撤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因病情反复需加量使用激素者(15.92%)明显低于对照组(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4,P<0.05).两组不良反应柯兴氏征、感染、胃肠道出血、心血管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42,0.98,0.01,0.03,P均>0.05),但失眠、潮热及虚汗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4.24,5.9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LEDAI积分、血沉、C-反应蛋白、血补体3、血免疫球蛋白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6,1.04,1.18,0.26,1.61,P均>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1.06±0.12) g/L低于对照组(1.42±0.54) g/L (t=3.78,P< 0.05).结论 药对黄芪、生地黄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疗效增益不明显,但可减少激素的部分副作用,有利于激素的平稳撤减.

  • 由病例分析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王建明;阎小萍;王昊;陶庆文;张艳珍

    目的 探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对我科2005年成功救治的1例以“重度肺动脉高压、肢端坏疽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重症SLE患者进行病例分析.结果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该患者得到成功救治.结论 重症SLE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于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激素、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积极而细腻的针对重度肺动脉高压、重症肢端坏疽的对症处理,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中西并用,协同作战,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 何世东凉血活血法结合分期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作者:刘晓羽;彭剑虹

    何世东教授在治疗红斑狼疮中发现,火毒炽盛,耗伤阴液,灼伤血络,聚邪为瘀,流注肌肤、骨骼肌肉、肢体关节,继而内伤五脏,故而发病.在急性期,热毒炽盛,血凝经脉,发为高热烦躁、皮肤紫斑,何教授以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为治法,缓解期,余热未清,凝滞黏附血脉,脏腑虚耗,肝脾肾亏虚,表现为体虚低热,血尿、蛋白尿,则予以凉血活血,补益肝脾肾,辅以除湿通络,瘀热始终贯穿于疾病整个进程,故而将"养阴清热、凉血活血"治法常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施治中,在重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自稳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王萍中医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作者:李光宇

    介绍王萍老师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王老师认为本病以虚证占主导地位,其中脾肾两虚、阴阳不调是本病的核心病机,因此在治疗时,应确立扶正重于祛邪的指导思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使在急性期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而采用清热解毒凉血药,也不要忘记“顾护阴液”。若病情迁延,则更要注重扶正固本。扶正以健脾益肾、调和阴阳为核心,佐以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祛邪则多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为原则。

  •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43例

    作者:廖圣榕

    目的 探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6例轻中度活动期SL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羟氯喹片和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G)、补体C3、C4及抗核抗体( antinuclear antibody,ANA)滴度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 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gG、ANA滴度均下降(P<0. 05),补体C3、C4升高(P<0. 05),治疗后治疗组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 05),ANA 滴度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SLE可改善患者免疫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 皮肤红斑、咳嗽、咳痰、咯血、腰痛病案1例

    作者:韦衮政;潘承政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青年发病者,多有湿热体质,其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导致免疫功能的进一步下降,会引起肺曲霉菌的继发感染,常发生骨质疏松的并发症.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多耗伤阴气,湿热壅盛并阴虚阳亢者,易致痰热郁肺.肺曲霉菌有湿热的特性,常导致痰瘀的病变.其病变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咯血,西医治疗应用抗真菌药为主,中医治则以清热、化痰、利湿为关键.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肺曲霉菌感染并发骨质疏松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更好.

  • 纳米雄黄干预TWEAK-NF-κB信号通路下调MRL/IPr小鼠肾脏趋化因子表达的机理*

    作者:徐卫东;莫丽莎;邱明亮;杨柳;沈晓冬;喻建平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治疗SLE(LN)具体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分别给予MRL/lpr小鼠等体积高、中、低剂量的纳米雄黄混悬液及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小鼠血清ANA、ds-DNA抗体、IgG、IgM的水平,及肾脏组织的TWEAK、NF-κB、MC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纳米雄黄高、中、低剂量各组的ANA、ds-DNA抗体、IgG、IgM的水平明显降低,TWEAK、NF-κB、MCP-1 mRNA水平明显降低,TWEAK、NF-κB、MC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纳米雄黄可以通过干预TWEAK-NF-κB信号通路下调MRL/IPr小鼠肾脏MCP-1表达,从而降低ANA、ds-DNA抗体、IgG、IgM的水平,缓解自身免疫损伤,而起到治疗SLE(LN)的作用。

  • 益肾蠲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报道

    作者:朱婉华;顾冬梅;蒋恬;张爱红

    目的:研究益肾蠲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应用"益肾蠲痹法"对54例曾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副作用而改用益肾蠲痹法治疗3年以上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激素剂量、血沉、C反应蛋白、ENA系列等指标变化.结果:5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下降,ESR、CRP明显下降;激素用量逐渐撤减至停服,ENA系列指标阴转率高达96.3%.结论:益肾蠲痹法对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等理想疗效,是一种易于推广使用、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治疗方法.

  • 系统性红斑狼疮微循环下的中医分型与免疫指标和狼疮活动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张晨;魏艾红;陈永和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舌质微循环下的中医客观辩证与免疫指标和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符合SLE诊断标准的患者46例次,通过微循环观察,根据舌尖微循环将SLE分为血虚型和瘀热型.常规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 ds-DNA)和抗Smith( Sm)抗体.根据SLE活动指数标准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结果:瘀热型主要见于SLE疾病的活动期,与SLE的相关抗体有明显的相关性;血虚型主要见于稳定期.结论:瘀热型与狼疮活动期有明显的相关性.

  • 复方自身清对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

    作者:赵蓓俊;茅建春;陈湘君;苏励;顾军花

    目的 探讨复方"自身清"对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轻中度SLE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自身清结合激素以及硫酸羟氯喹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组(对照组),从临床证候、活动积分、临床疗效性指标等方面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病情活动积分、改善疗效性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激素撤减量以及平均日激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副作用失眠的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自身清结合激素和硫酸羟氯喹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气阴两虚、热毒内扰的症状,如红斑、口疮、关节肌肉疼痛、目涩咽干、脱发、神疲乏力等;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各项免疫指标,如可以明显降低抗ds-DNA抗体,升高补体C3和C4,有助于缓解和改善病情,并且安全可靠,对患者的血尿常规、血小板以及肝肾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利于撤减激素,稳定病情,并可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 基于五体痹、五脏痹理论阐释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辨证特点

    作者:胡艳;甄小芳;陈黎;单鑫;幺远

    目的 以五体痹、五脏痹理论为基础,研究儿童SLE各体痹、脏痹分布及组合特点,为儿童SLE临床中医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255例SLE患儿的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各体痹、脏痹分布特点,对各痹病的组合类型及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本组资料中,SLE患儿男女比例约为1:4,平均年龄为(9.92±2.78)岁.②255例SLE患儿的各痹病病程主要集中在<2月区段.③各痹病的分布:五体痹以皮痹(81.18%)为主,五脏痹中以肾痹(56.86%)、肝痹(44.31%)、心痹(34.12%)为主.④各痹病组合类型中,单一痹病型共23例,主要为皮痹(60.87%).痹病组合型以三痹病相兼型(36.47%)和两痹病相兼型(32.94%)为主.两痹病及以上相组合的类型占90.59%.结论 ①255例SLE患儿各痹病多数在短期内发病.②痹病的分布:五体痹以皮痹为主,五脏痹以肾痹、肝痹、心痹为主.③痹病组合类型以相兼痹病居多.④儿童五体痹五脏痹的发病特点与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及SLE的病因病机基本一致.

  • 养阴清热解毒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证患者Th1/Th2细胞失衡的影响

    作者:陈汉玉

    目的 研究养阴清热解毒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阴虚内热证患者Th1、Th2细胞失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接受养阴清热解毒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Th1 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系统性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IL-4、IL-12、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IL-4、IL-12/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LED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养阴清热解毒方治疗阴虚内热证SLE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调节Th1/Th2细胞平衡,缓解临床症状.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作者:代荣琴;潘磊;杨丽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身抗体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187例 SLE 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室检测患者的抗核抗体( ANA)、抗 dsDNA 抗体和抗 ENA 抗体谱。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湿热痹证、瘀热痹阻证、阴虚内热证和脾肾阳虚证4型,比较患者自身抗体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的联系。结果4组证型间抗 dsDNA 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6,P =0.000)。进一步做两两比较,风湿热痹证患者抗 dsDNA 抗体阳性率高于瘀热痹阻证和阴虚内热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320、20.739,P =0.000);4组证型间抗核小体抗体(Anu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15,P =0.000)。进一步做两两比较,脾肾阳虚证患者 AnuA 阳性率高于风湿热痹证、瘀热痹阻证和阴虚内热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090、7.599、8.252,P =0.000、0.006、0.004);4组证型间抗 U1RNP 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49,P =0.083),实证组(风湿热痹证和瘀热痹阻证)与虚证组(阴虚内热证和脾肾阳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8,P =0.026)。结论抗 dsDNA 抗体、AnuA 和抗 U1RNP 抗体可作为 SLE 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7562 条记录 7/379 页 « 12...45678910...37837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