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435例女性乳腺增生症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克菲;郭琪;裴晓华;杜玉开

    目的:通过郑州市677例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影响因素研究,获得该疾病危险因素的提示.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5月在河南省中医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乳腺增生病患者共435例及未患乳腺增生病女性共242例,对其一般情况、生育情况、社会学情况等信息进行收集、统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乳腺增生患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多因素条件logisitie回归分析,痛经、孕次>2次、人流次>2次、中等偏低家庭收入、人际关系一般、职业以脑力劳动为主、工作压抑焦虑程度较高、被动吸烟为危险因素.体型偏瘦、教育程度偏高、初潮年龄晚、产次>2次、饮食清淡、偶尔饮酒为保护因素.结论:乳腺增生的影响因素除月经、生育史外,职业因素和情志因素对疾病影响很大.

  • 乳宁颗粒对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内分泌激素和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作者:袁帅;袁晓航;张军;吴云;颜望碧;谢发清

    目的:观察乳宁颗粒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孕酮(P),雌二醇(E2),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1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则女性乳腺增生症患者122例,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逍遥丸,3次/d,8丸/次.对照组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乳宁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患者乳腺增生症状评分,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疼痛评分、肝郁痰凝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检测两组血清内分泌激素P,E2,PRL,LH,FSH水平及Ang-2,HIF-1α,VEGF和bFGF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乳房肿块硬度、乳腺肿块大小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郁痰凝证症状(善郁易怒、胸闷胁胀、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86.89% (x2 =4.319,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内分泌激素E2,PRL和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和FS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血管生成因子Ang-2,HIF-1α,VEGF和bF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乳宁颗粒,对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乳痛均有明显疗效,调节患者体内的内分泌激素(P,E2,PRL,LH,FSH水平)和血管生成因子(Ang-2,HIF-1α,VEGF和bFGF)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 青香丸(浓缩丸)对家兔乳腺增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作者:林成仁;马雪瑛;王敏;宗红心;刘建勋

    目的:观察青香丸(浓缩丸)对家兔实验性乳腺增生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给雌性未孕家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乳腺增生病理模型,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测定乳房直径和长度、乳腺体积和重量、血清性激素水平、SOD活性、MDA含量、脏器系数,镜下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青香丸(浓缩丸)明显减小家兔乳房直径、长度及乳腺体积,减轻乳腺重量,减少乳腺小叶数和腺泡数;此外,青香丸(浓缩丸)明显降低血清E2水平,明显增加SOD活性,抑制胸腺系数减少.结论:青香丸(浓缩丸)具有调节性激素水平、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减轻乳腺组织增生性病变等作用.

  • 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

    乳腺增生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乳腺增生性病变,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现乳腺增生模型有根据内分泌激素失调引起的病因性动物模型,也有针对症状设计的动物模型.基于对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分析及大量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形成了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为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 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友义;黄黎珊;陈丽笙;王苹;林平

    目的:观察中药膜外敷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肝失疏泄型的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中药膜外敷加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3组综合疗效、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彩超检查.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显著(P<0.05),穴位注射组疗效不明显(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穴位注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疗效(P<0.05或P<0.01),但治疗组仍优于穴位注射组(P<0.05);治疗组和穴位注射组均能有效降低血清中泌乳素、雌二醇水平(P<0.01),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穴位注射组(P<0.05);治疗组血清中孕酮水平出现升高(P<0.05).结论:中药膜外敷加穴位注射疗法对肝失疏泄型乳腺增生病疗效可靠.

  • 刮痧及中药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研究的影响

    作者:邢松丽;罗小光;刘凯

    目的:探讨刮痧、中药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刮痧组和刮痧中药结合组(综合组).观察大鼠乳房的大小及大鼠第3对乳腺病理组织形态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和催乳素( PRL)的含量.结果:治疗4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3对乳房乳头高度和直径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第3对乳腺病理损伤改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各治疗组血清E2、PRL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P、T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综合组显著.结论:刮痧中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能调节SD雌性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

  • 通络刮痧法对肝郁血瘀型乳腺增生大鼠乳房微循环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沈爱玲;丁优;罗小光

    目的:探索通络刮痧法对肝郁血瘀型乳腺增生大鼠乳房微循环及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早预防组、预防组、治疗组、晚治疗组.各预防组和治疗组采用通络刮痧治疗.观察造模前后及治疗后各组动物行为学改变、乳头大小的变化、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并观察乳房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其它各组大鼠的乳头高度、直径增加明显(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上升(P<0.05),乳腺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早预防组、预防组、治疗组和晚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P<0.05).结论:通络刮痧可能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乳腺血管生成来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

  • 乳癖消颗粒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艳玲;王丽娜;肖洪彬;王铭慧;张秀萍

    目的:观察乳癖消颗粒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用药后观察各组大鼠乳头外观和乳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实验大鼠血清内雌二醇(Estradio,E_2)、黄体酮(Progestone,P)、催乳素(Prolaetin,PRL)含量.结果:乳癖消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乳头的高度和直径(P<0.01);用药各组均能显著降低E_2、PRL含量,升高P水平(P<0.05或P<0.01);乳癖消3个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镜下乳腺增生程度(P<0.01).结论:乳癖消颗粒对乳腺增生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71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祥碧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乳房疼痛,主要体征为乳房肿块,其恶变的危险性比正常女性可增加2-4倍,而目前临床以中西药结合治疗较为普遍.笔者通过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71例,同期使用乳癖消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前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自拟疏肝祛斑汤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30例临床研究

    作者:翁丽丽

    2006年10月-2008年6月,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疏肝祛斑汤口服治疗黄褐斑,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本院美容科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治疗组30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7.6±2.5)岁;病程2年-10年,平均(4.2±1.4)年.其中,伴发乳腺增生25例,月经失调20例,痛经16例,子宫肌瘤10例,偏头痛8例,上述病症兼杂者22例.对照组30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8.2±2.1)岁;病程1-12年.其中,伴发乳腺增生22例,月经失调18例,痛经11例,子宫肌瘤6例,偏头痛2例,上述病症兼杂者19例.两组间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

  • 以"消法"治疗良性包块--浅谈舒肝散结法

    作者:徐远;黄艳玲

    临床常见的良性包块有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外孕包块、前列腺增生、慢性淋巴结炎、脂肪瘤等.

  • 半刺配合按摩治疗产后缺乳138例

    作者:肖红玲;杨继军

    近年来,由于高龄产妇日趋增多,剖官产率明显上升,加之妊娠期营养不均衡、精神过度紧张等诸多因素,产后缺乳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致使婴儿母乳喂养不足,生长发育迟缓,而产妇因缺乳导致乳腺增生、乳腺癌等疾病的几率日益增加,严重影响母、婴双方健康.

  • 漏乳案

    作者:王桂玲;贺普仁

    陈×,女,30岁,2002年5月29日初诊.主诉:漏乳2年余.病史:自2000年3月发现漏乳(非哺乳期),挤压乳房时乳汁便从乳内溢出,色白,无乳房红肿疼痛,无痞块硬结,伴月经量少,色淡,每次仅持续2天.到协和医院妇科就诊,查:泌乳素正常;做乳房红外线扫描,除发现双侧轻度乳腺增生外,未见其他异常;做头颅核磁共振正常.考虑为内分泌失调,未予特殊药物治疗.既往史:2000年发现血压高,近2年体重增加近10 kg.查:双乳外观正常,无红肿及硬结;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辨证为肝郁脾虚,气血不足,冲任失调.治以疏肝健脾,补益气血,调理冲任.方法:患者仰卧位,用1寸毫针刺双侧足临泣,留针30分钟,每周针2次.治疗1次后,溢乳量已明显减少.共治疗5次而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 针刺腋下到肘窝区域反应点治疗乳腺增生病28例

    作者:王旭;陈松鹤

    多数乳腺增生病患者在腋下到肘窝之间的区域有一些豆粒状结节反应点或者压痛点,其中以肱二头肌肌腹部位居多,笔者针刺这些反应点治疗乳腺增生病28例,现报道如下.

  • 电针肋间神经干预大鼠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新荣;张晶晶;马晓军;马小卫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的发挥与肋间神经调节途径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电针组(C组)和肋间神经切断后干预组(D组),A、B组各12只,C、D组各13只.B、C、D组均制备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手术将D组大鼠左侧第7肋间神经切断.C、D组选背组穴:"天宗""肝俞""肾俞";胸组穴:"屋翳""合谷""膻中",进行电针干预,每次留针20 min,每日1次,两组穴位交替选用,5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干预20次.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乳头高度和直径、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及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激素受体(PR)的含量变化.结果:(1)大鼠乳头高度和直径:干预后,与B组比较,C组乳头高度和直径明显较小(均P<0.05);与C组左侧乳头比较,D组左侧乳头高度和直径较大(均P<0.05).(2)血清E2、P:干预后,与B组比较,C、D组血清E2、E2/P含量下调,P含量上调(均P<0.05);与C组比较,D组血清E2、E2/P含量上调,P含量下调(均P<0.05).(3)乳腺组织中ERα、PR:与B组比较,C组ERα含量下调、PR含量上调(均P<0.05);与C组比较,D组ERα含量上调、PR含量下调(均P<0.05).结论:电针干预乳腺增生的疗效机制可能与肋间神经通路具有密切关系,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E2、P含量及乳腺组织中ERα、PR蛋白含量实现的.

  • 从络病学探讨乳腺增生的辨治机理

    作者:张霄

    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易复发,可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尤其是络病学的兴起为本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的思路.故就乳房生理、病理特点及乳腺增生的疾病特点与络病学相关性进行探讨,认为乳腺增生具有络病特点.从络病学角度探讨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认为正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根本,气滞、痰凝、血瘀是乳腺增生的主要病理环节,为发病之标;而乳络阻滞则是乳腺增生的病机关键,而对于本病的治疗则应遵从通补结合原则.

  • 从调补营卫法论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刘玉斌;李德辉;张素燚;谭碧珠;廖锐;马民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临床上乳腺增生病的发病越来越高.通过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调和冲任、调理脾胃等方法,调和乳腺增生病患者自身的营卫失衡状态,达到缓解或治愈乳腺增生性疾病的目的,这对临床上预防乳腺增生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形态与内分泌的影响

    作者:张拴成;王丽娜;肖红玲;佘延芬;边文静;郭帅;杨继军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直径、高度,血清E2/P、PRL、T水平以及乳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中药组给予自拟消瘀通络散50mg/d,西药组予三苯氧胺1.8mg/kg,均灌胃治疗,1次/d,共30d.于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高度,测定血清E2、P、PRL、T水平,计算E2/P数值,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结果:治疗后乳头直径、高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2组之间比较,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血清各激素水平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E2/P、PRL、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表现相似,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明显,与正常组相近.结论:自拟消瘀通络散具有缩小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改善内分泌紊乱状态和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 乳安汤联合健乳操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作者:罗玉梅

    目的:观察给予乳安汤合并健乳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38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后患者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治疗后,治疗组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 <0.05),孕酮(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结论:自拟乳安汤合并自拟健乳操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

  • 吴敏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经验

    作者:吴姣;吴敏

    甲状腺结节和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多发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随着环境因素影响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这2种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同时患有2种疾病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吴敏教授认为从中医学角度分析,两者有共同的致病机理,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痰凝且多责之于气滞血瘀.临床上,运用脏腑辨证法从肝论治,运用疏肝活血法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疗效.

1910 条记录 7/96 页 « 12...45678910...959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