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E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作者:林臻杰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Holter)是一种重要的无创性心脏电活动榆查设备,本文针对我院该系统使用中出现的故障,结合以往的维修经验,对此故障进行简单的分析.

  • GE Revolution XR/D 全数字DR通讯故障的维修分析

    作者:吴文生

    GE Revolution XR/D全数字DR的通讯故障是日常维修中常碰到的故障现象,通过使用网络命令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故障点,及时解决故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 药学监护的发展与实施的必要性

    作者:魏琴

    目的 阐述药学监护(PC)的发展,探讨其实施的必要性,为我国全面实施PC提供方向.方法 结合各种关于PC实施的资料,总结PC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应对我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的必要性.结果 PC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处于领先水平,然而当前我国在PC上刚刚起步,应加强药学服务工作者在PC知识方面的学习和普及.结论 PC是药学服务的新领域,应着力于药学的人性化服务.

    关键词: PC 发展 必要性
  •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对肥胖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研究

    作者:闫少芳;李勇

    目的观察原花素(PC)对肥胖高脂血症体脂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根据大鼠体重、血脂水平进行随机分组,设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PC低、中、高剂量组(摄入量分别为25、100、150 mg/kg bw).受试物每天经口灌胃给予.6周末测定体重、肾周和睾丸周围脂肪组织重量、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PC各组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大鼠体重、体脂比、血清TC、TG水平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C有抑制肥胖高脂大鼠体脂的作用.

    关键词: 肥胖 高脂血症 PC 大鼠
  •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白羽;刘金辉;李清祥;应颖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方法 对环丙沙星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变异株采用诺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唑啉、氟氯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采用PCR扩增20株变异株的DNA拓扑异构酶Ⅱ和Ⅳ的gyrA、gyrB、parC、parE基因片段并测序,研究基因突变与耐药之间的关系. 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耐药变异株对诺氟沙星100%耐药,对氟氯西林57%耐药,对亚胺培南55%耐药,对左氧氟沙星48%耐药,对头孢唑啉36%耐药.20株变异株中,17株发生基因突变,包括gyrA基因QRDR区域发生突变15株,其中12株突变发生于编码83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形式为Thr→Ile(ACC→ ATC);5株突变发生于编码87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形式为Asp→Asn或Gly(GAC→ AAC或GGC);3株在83位和87位氨基酸密码子发生双点突变.gyrB基因QRDR区域发生突变3株;其中2株突变发生于编码470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形式为Glu→Asp (GAG→GAT);1株突变发生于编码361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形式为Phe→Try (TTC→ACG).parC基因QRDR区域发生突变13株,其中11株突变发生于编码80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形式为Ser→ Leu (TCG→TTG);4株突变发生于编码84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形式为Glu→ Lys (GAG→ AAG);2株在80位和84位氨基酸密码子发生双点突变.parE基因QRDR区域发生突变4株,其中1株突变发生于编码420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形式为Asp→ Ash(GAC→ AAC);3株突变发生于编码425位氨基酸密码子,突变形式为Ala→ Val (GCG→ ACG).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DNA拓扑异构酶Ⅱ和Ⅳ的QRDR区域发生突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 浅谈我院 PC 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医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因此提高我院的管理水平,通过绩效考核手段和成本控制来优化我院资源的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是我院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并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PC 管理
  • 浅论药学监护

    作者:陈参

    本文介绍了药学监护(Pharmaceuica lCare,PC)的定义、内容和功能,以及PC的3个发展背景下药师所起到的主要作用.简述PC的意义及重要性.药学监护中药师的职责,未来医院药学的展望.

  • 卵巢上皮细胞癌应用TP 方案和PC 方案的效果比较

    作者:刘苑玲

    目的 比较卵巢上皮细胞癌应用TP 方案和PC 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62例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P 组31例患者采用TP (紫杉醇+ 顺铂)方案,PC 组31例患者采用PC (顺铂+ 环磷酰胺)方案,所有患者均随访6-60 个月,比较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效果,TP 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为80.65%;PC 组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为48.39%;比较两组远期疗效,TP 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29%、45.16%、29.03%、12.9%,PC 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9%、29.03%、16.1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骨骼抑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及神经毒性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P 方案无论近期效果及远期疗效均优于PC 方案,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可作为卵巢上皮细胞癌术后化疗的首选.

  •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前列腺质地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吴庆昕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PC)中医分型与前列腺质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32例慢性前列腺患者,依据患者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各分析分布频率和触诊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触诊中指诊为扁平的患者显著多于其他指诊(P<0.01);体积减小的患者显著少于其他指诊(P<0.05);PC主要以湿热下注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且多合并出现;体积减小与肾阳虚证呈相关性,前列腺饱满与湿热下注证密切相关,气滞血瘀证与前列腺硬度呈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C以湿热下注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要中医辨证分型,且多合并出现,前列腺的质地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原花青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邹金发;叶丽平;刘晓光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30只,于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剂量为120 mg/kg的PC.分析两组再灌注后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含量及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PC处理观察组血清NO浓度升高,心肌SOD活性回升,MDA、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大鼠的心肌梗死范围(19.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4±4.9)%(P<0.05).结论 PC对于大鼠血流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 急性脑血栓形成及其高危人群血浆PC、PS、D-Dimer水平的测定

    作者:钱进;姜长斌;袁百香;马晓露

    目的探讨蛋白C(PC)、蛋白S(PS)和D-二聚体(D- Dimer)对诊断脑血栓形成的血栓前状态的意义.方法采用APTT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过滤法检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高危人群、对照组的血浆PC、PS、D-D imer的变化.结果 3组间PC、PS、D-Dimer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前两组间PC、PS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Dimer浓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处于血栓前状态,PC、PS、D-Dimer可作为实验室诊断脑血栓形成的血栓前状态的指标.

  • 抗凝血酶Ⅲ、血浆蛋白C、血浆蛋白Z在子痫前期中的应用

    作者:叶智良;李相新;周绮娴;杨晓明;赵新

    目的:探索子痫前期孕妇凝血、 抗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的改变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因果关系,探索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寻找敏感有效的指标检测病情变化和判断严重程度.方法:选取子痫前期孕妇42例,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8例,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34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40例作对照组.测定PT、APTT、TT、FIB、D-D、ATⅢ、PC以及PZ,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①子痫前期孕妇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浆中的PT、 抗凝血酶Ⅲ、 血浆蛋白C和血浆蛋白Z含量明显降低(P<0.05);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②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与迟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血浆蛋白C和血浆蛋白Z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除检测常规凝血指标PT、APTT、TT以及FIB、D-D外,联合检测ATⅢ、PC和PZ等的抗凝血指标有助于对子痫前期孕妇(特别是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病情检测,对降低母婴并发症、 提高分娩安全和保护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子痫前期 ATⅢ PC PZ
  • APTT、抗凝血酶III、蛋白C、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分析

    作者:吴燕;刁金囡;魏凌;吴云清;葛镇镇;董萍

    目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及抗凝血系统各因子变化的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随机选择在我院住院的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APTT、D- D、抗凝血酶III、蛋白C。结果: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APTT呈缩短趋势, D- D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蛋白C活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低,但有少部分出现代偿性升高。抗凝血酶Ⅲ(ATIII)极易从病变的肾小球滤过,ATIII血浆中含量减少促使肾病综合征患者内源性凝血活性大大增高,而引起的血栓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指标较健康对照有明显变化,处于高凝及纤溶亢进状态,有血栓形成的条件。临床医师应根据结果评估相应风险及时依据指标变化采取预防措施。

  • 血清TPSA、FPSA和F/T比值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红兵;高波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FPSA/TPSA(F/T)值对前列腺癌(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微离子酶免疫标记法测定PC患者和BPH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并计算F/T值.结果PC组、BPH组TPS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在TPSA>10.0ug时,两组比较TPSA,F/T比值有显著差异(P<0.01);在TPSA<10.0ug时,两组比较TPSA无显著差异,而F/T值PC组明显低于BPH组(P<0.01).TPSA浓度阈值为5.0ug/L时,PC的诊断效率高(66.8%),F/T比值为0.20水平时,PC的诊断效率高(69.6%),而联用TPSA 5.0ug/L、F/T值0.20双界值标准诊断PC的效率将提高到77.5%.结论PC和BPH患者TPSA均增高,当TPSA<10.0ug/L时,对PC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而F/T值PC的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以TPSA5.0ug/L和F/T0.20双界值对PC的鉴别诊断效果佳.

    关键词: tPSA F/T值 PC BPH 鉴别诊断
  • 聚酰胺色谱法鉴别不同产地的厚朴药材

    作者:江汉美;孙代华;芦金清;黄芳;曹杨

    目的:对湖北道地药材厚朴及不同产地来源的厚朴的酚类成分进行聚酰胺色谱(PC)的比较研究,以期解决厚朴专属性鉴别特征.方法:应用聚酰胺色谱(PC)建立厚朴的特征图谱.结果:厚朴的PC具有相似性、特征性,且易于区别.结论:该方法可作为鉴别厚朴,并评价其质量的方法之一.

  • 医用三维牵引床控制系统通信软件的设计和人机界面的开发

    作者:仲为武

    以VB作为上位机的开发语言、汇编语言作为下位机的开发语言对医用三维牵引床控制系统串行通信软件进行了设计,并对人机界面进行了开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