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CT影像特点分析

    作者:谭洪淘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的CT影像特点与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肠梗阻患者125例,均接受CT诊断,总结、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CT影响特点.结果:125例患者经CT诊断后显示气滞血瘀型以粘连性与绞窄性肠梗阻为主,里热内结型以单纯性肠梗阻为主,气血不足型以麻痹性肠梗阻为主,脏腑失调型以肿瘤性肠梗阻为主,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间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影像诊断应用在肠梗阻中能为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提供参考,不同证候病型有自己的影像特点,且有主要的病因情况,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耀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肠梗阻患者103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更准确.

  • CT诊断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汪江

    目的:探讨CT诊断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肠梗阻患者56例,其中单纯性肠梗阻27例为A组;另29例为B组.由2名值机医生使用CT机检测.结果:A组患者中肠壁增厚12例,靶征3例;漩涡征6例,肠系膜水肿10例.B组患者中肠壁增厚20例,靶征14例,同心圆征6例,肠壁积气3例;漩涡征18例,肠系膜水肿12例,门静脉气栓3例,血性腹水12例.肠梗阻病因CT诊断为粘连、炎症及肠扭转居多.结论:单纯性肠梗阻CT影像多见病变肠管壁不均匀增厚、伴或不伴肿块;绞窄性肠梗阻CT影像多见肠壁增厚、靶征、漩涡征,CT诊断肠梗阻病因正确率较高.

    关键词: CT 肠梗阻 影像 特征
  •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梅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肠梗阻患者采用多层螺旋 CT 进行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肠梗阻患者57例,对其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在肠梗阻病因临床诊断当中的价值和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显示,57例肠梗阻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病因检查的检出总符合率91.23%。其肠梗阻病因主要是肠粘连和炎症。结论:在肠梗阻的病因临床检测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符合率较高,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出肠梗阻病因,漏诊、误诊率低,因此,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临床诊断手段。

  • 超声对肠梗阻的诊断体会

    作者:潘俊腾;马晓静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肠梗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肠梗阻,小肠梗阻21例(35.0%),其中手术后粘连7例(33.3%),阑尾炎及其周围炎14例(66.7%);结肠梗阻39例(65.0%),其中肠套叠、肠扭转17例(45.6%),肠内粪石9例(23.1%),结肠肿瘤13例(33.3%)。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结肠扩张>6 cm,小肠梗阻表现为小肠扩张,一般>3 cm,肠腔内有较强的气体回声及杂乱光点,肠腔内积气,管腔明显扩张,表现为肠壁变薄,梗阻处肠黏膜水肿表现为肠壁增厚,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肠套叠时表现为“套筒征”、“同心圆征”等多条线状稍强回声;肠肿瘤时则表现为“靶环征”或“假肾征”等。结论:彩色多普勒在诊断肠梗阻时具有可操作性强、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易于诊断、患者无痛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328例肠梗阻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作者:叶小春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5月1日至2005年12月30日328例肠梗阻的诊治经过.结果:粘连、疝、肿瘤分列肠梗阻病因的前三位.施行手术的256例中,术后产生并发症18例,死亡16例,病死率为4.57%.结论:粘连和疝是引起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积极合理的治疗能降低病死率.

  • 大肠镜检查前3种肠道准备方法比较

    作者:邹艳平;韩振琦;董敬蓉

    资料与方法全部患者均来自于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6月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均符合大肠镜检查指征.42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复方聚乙二醇组)140例,男76例,女64例,平均年龄41±0.5岁:B组(磷酸钠盐组)140例,男58例,女82例,平均年龄42±0.3岁;C组(硫酸镁组)140例,男69例,女71例,平均年龄38±0.4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三组患者中无肠梗阻及心、肾功能不全者.

  • 减轻肠梗阻留置胃管患者不适反应措施的研究

    作者:杨凤兰

    目的 通过对留置胃管患者舒适度改变的观察,追加肠梗阻留置胃管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留置胃管患者的舒适感觉.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本院2014年1~12月期间在外科因肠梗阻住院留置胃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期间本院外科肠梗阻需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增加心理护理、咽喉护理、卧位护理、颈肩按摩放松等方法,增加患者舒适感.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舒适感觉和心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通过对试验组追加护理方法,可有效地增加留置胃管患者的舒适度.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天慧

    目的 研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 的临床价值.结果 实验组手术指标与住院时间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参照组(22.50%),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用于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中,其效果好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该方法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急性结直肠癌性的梗阻患者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袁朝;匡玉庭

    目的 将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用于急性结直肠癌性的梗阻患者治疗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分组研究,以治疗意愿差异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20例,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参照组行传统术式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腹内压、导管引流量、胃管引流量、近端肠管大横泾各项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生命质量评分相比,组间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治疗后1W、1个月生命质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 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5.0%,与参照组20.0%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 经肛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用于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小肠扭转早期诊治体会36例

    作者:张海燕

    目的:探讨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小肠扭转患者36例临床资料.结果:部分空肠扭转9例,部分回肠扭转14例,空回肠扭转10例,肠粘连致不全性扭转3例,术前诊断18例,术中发现扭转小肠已坏死21例,15例暗红色肠管复位后血运可,术后8例出现并发症,死亡3例.结论:小肠扭转早期诊断不易,对不明原因的小肠梗阻,症状重,症状体征发展较快,按肠梗阻常见治疗后病情仍发展,要考虑到本病而进行必要检查,考虑本病应尽早剖腹探查.

  • 腹内疝致肠梗阻38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孟刚;陈晓聿

    肠梗阻诱发原因很多,临床甚为常见.肿瘤、有手术史的肠粘连、粪石、血管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腹外疝引起肠梗阻等等.腹内疝致肠梗阻以前较少引起临床工作者关注,近几年随着病案报道增多,腹内疝致肠梗阻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腹内疝早期诊断困难,后果严重.1995~2010年收治腹内疝源性肠梗阻患者38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 老年人大肠癌急性肠梗阻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关文;严石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5岁以上大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均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切除32例,姑息性原发病灶切除3例,Hartmann术2例,单纯结肠造口术1例.术后死亡1例,吻合口漏2例.结论:外科手术是老年人大肠癌急性肠梗阻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合理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同时加强对老年合并症的处理是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

  • 原发性腹茧症并肠梗阻的诊治

    作者:谢肖俊;吴俊伟;方喜

    目的 探讨腹茧症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收治腹茧症患者11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以急、慢性肠梗阻入院,术前进行了腹部X线平片、CT检查,均发现肠梗阻,完全性1例,不完全性10例.CT发现腹膜及肠管管壁增厚强化,肠壁间粘连紧密,小肠径路紊乱,聚集成团,似可见增厚的包膜包裹.剖腹术中均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行粘连松解、肠排列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等,术后11例全部治愈.结论 患者反复出现急性或慢性肠梗阻症状,排除其他原因或合并腹部包块者,应考虑腹茧症的可能.术前放射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很有价值.

  • 小儿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作者:何时鸣;肖声扬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儿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辅以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小儿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可治愈,一般不需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 肠梗阻 炎性 诊断 治疗
  •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40例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陆峰;高远东

    目的:总结结肠癌致肠梗阻治疗经验.方法:回顾经手术治疗的40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40例病人Ⅰ期右半结肠切除10例,Ⅱ期横结肠癌切除2例,Ⅰ期左半结肠癌切除13例,Ⅱ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13例,肿瘤无法切除,仅行回结肠吻合术1例,单纯造瘘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围手术期死亡率2.8%.结论:选择合适病例、手术时机及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Ⅰ期切除吻合的安全保证.

  • 10例闭孔疝诊治的经验交流

    作者:江淞;侯明强;胡伦海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收治闭孔疝患者1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和肠梗阻而行剖腹探查手术确诊.结果:10例患者均出现腹膜炎体征而采取剖腹探查手术,均已治愈.结论:对可疑闭孔疝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手术,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肠管坏死率及病死率.

  •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诊治与预防

    作者:周顺恩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梗阻诊治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收治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肠梗阻患者中,经保守治疗治愈57例(79.2%),梗阻缓解时间5~15天,平均11天.因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成功5例(20.8%),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7~22天,平均16.4天.72例患者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住院时间5~22天,平均14.6天.结论: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首选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选择手术治疗.

  • 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郑吉男;姜兴朝;薛万利

    资料与方法1993~2008年收治胆石性肠梗阻患者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48~78岁,平均63岁.均有经常上腹部隐痛病史,其中8例有胆囊结石、胆囊炎反复发作史.7例伴发有其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4例,呼吸系统疾病2例,糖尿病1例.发病至确诊平均13天(10~21天);入院时,无1例确诊为胆石性肠梗阻.其中10例诊断为肠梗阻,1例诊断为胆囊周围炎,1例以心肌梗死收入心内科治疗,后转入我科.均有上腹部疼痛,8例病程中断腹痛缓解期.

  • 肠梗阻术后合并Wernicke脑病1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琼;孙倩;张延军;夏云展

    目的:讨论肠梗阻术后长期禁食导致Wernicke脑病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肠梗阻术后出现Wernicke脑病15例患者临床资料,年龄21~72岁,平均58岁;男12例,女3例.患者治疗病程较长,术前、术后均有长期禁食史,术后出现神经系统表现.结果:15例患者确诊后经大量补充维生素B1后,12例在1个月内治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2例3个月后出院;1例死亡,死于重度营养不良.结论:迅速、大剂量补充维生素B1是治疗Wernicke脑病的有效手段,对于长期禁食患者在禁食过程中应注意维生素B1、B12等的补充,可预防Wernicke脑病的发生.

7120 条记录 7/356 页 « 12...45678910...3553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