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중국혈흡충병방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6661
  • 国内刊号: 32-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周晓农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水蛭 桃仁 黄芪 当归合剂对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易文龙;陈建明

    目的探讨中药水蛭、桃仁、黄芪、当归合剂抗血吸虫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制备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性肝纤维化模型,用上述合剂治疗;以秋水仙碱作药物对照.观察指标为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②肝细胞中Desmin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①水蛭、桃仁、黄芪、当归合剂治疗组中SOD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MDA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②肝细胞病理学检查:水蛭、桃仁、黄芪、当归合剂治疗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增生程度较模型对照组轻,Desmin免疫组化显示肝组织中Desmin阳性细胞较模型对照组减少(P<0.01).结论水蛭、桃仁、黄芪、当归合剂具有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

  • 中药用于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疫苗佐剂的研究

    作者:钟石根;冯振卿;李玉华;王祝鸣;仇镇宁;李芸茜;管晓虹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的佐剂,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主动免疫BALB/c小鼠,分别联用虫草多糖、猪苓多糖、黄芪、甘草酸和人体免疫调理剂(HIM),观察其对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G、IgG1和IgG2a抗体水平.结果黄芪和HIM能明显提高NP30对小鼠的保护性免疫作用,减虫率显著提高,从单用NP30的37.8%分别提高到50.6%和53.6%;但两者对血清特异性IgG、IgG1和IgG2a抗体均无明显升高作用.结论黄芪和HIM可明显提高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疫苗NP30的保护性免疫力,可作为NP30的佐剂,其佐剂作用与所检测的抗体水平似不相关,推测可能与细胞免疫应答有关.

  • 日本血吸虫二价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作者:张冉;易新元;曾宪芳;张顺科;蔡春;黄跃龙;Larry McReyolds

    目的观察本课题组所构建日本血吸虫大陆株二价DNA疫苗VR101 2-SjGST-Sj31和VR1012-SjGST-Sj32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用纯化质粒免疫昆明鼠:60只小鼠分为5组,2个对照组的小鼠分别于股四头肌注射生理盐水100μl或空质粒VR1012 100μg,3个实验组的小鼠则同法分别注射VR1012-SjGST、VR1012-SjGST-Sj31和VR1012-SjGST-Sj32各100μg,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以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VR1012-SjGST-Sj31、VR1012-SjGST-Sj32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后,每只鼠经腹部感染10条尾蚴,45 d后剖杀计数各小鼠成虫数及肝卵数,并用ELISA分析小鼠血清中的抗体.结果ELISA分析表明,第3次免疫后小鼠出现特异性IgG抗体.与生理盐水组比较,3个实验组的减虫率分别为33.90%、33.90%及27.14%(P<0.01),减卵率分别为61.86%、74.88%及68.87%(均为P<0.01),每雌肝减卵率分别为44.67%、59.40%、54.32%(P<0.01).与VR1 012-SjGST组相比,VR1012-SjGST-Sj31和VR1012-SjGST-Sj32组的减卵率分别为34.19%(P<0.01)、1 8.51%(P<0.01),每雌肝减卵率为26.62%、17.46%(P<0.01).结论DNA疫苗VR101 2-SjGST-Sj31和VR1012-SjGST-Sj32能在组织中正常表达,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保护作用,二价疫苗的抗生殖免疫效果要大于单价疫苗.

  • 日本血吸虫SIEA28kDa分子抗原的二维凝胶电泳分析

    作者:汪世平;刘立鹏;谭耀武;徐绍锐;何卓;吕志跃

    目的分析鉴定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28kDa抗原组分.方法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法对电泳纯SIEA28kDa抗原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对获得的色谱纯SIEA28kDa抗原组分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分析.结果SIEA经双向凝胶电泳分离、银染后获得的SIEA-2D图谱蛋白斑点以pI 3~7和Mw14~66 kDa范围多.进一步经图象采集、PDQuest 2D软件分析SIEA双向电泳图谱,计算在相同的设定值条件下获取的蛋白质斑点数,测得SIEA-2D电泳图谱平均为(948±89)个蛋白质斑点数.电泳纯SIEA28kDa抗原组分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法纯化后,280、220 nm波长色谱图均为一个两侧对称、光滑的高峰曲线,色谱洗脱液对其活性光密度图也为一个两侧对称、光滑的高峰曲线.二维凝胶电泳银染色可见一个显色饱和度高的蛋白质圆斑,免疫印迹分析为一个显色饱和度高的单一圆斑.结论色谱纯SIEA28kDa抗原组分为单一分子,其等电点为5.7.

  • 日本血吸虫普遍性结合酶E基因的获得和分析

    作者:廖力;肖建华;刘彦;曾桥;万志刚;曾谷清

    目的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成虫cDNA文库中获得并分析日本血吸虫新基因,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候选疫苗和药物靶点.方法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步移法测序获取全长cDNA,登录GenBank,利用BLAST程序对同源性高的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比较;并利用pcgene软件对其蛋白质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获得了1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普遍性结合酶E基因(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AY251608),长854bp,编码149个氨基酸,与人类普遍性结合酶E具有55%的同源性,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7.149 8 kDa,等电点为8.01;抗原表位可能位于氨基酸序列373~396处.结论步移法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有利于发现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 阿奇霉素对弓形虫病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永华;王春莉;陆永娟;胡玉红;石火英;施正良;王瑞兵

    目的检测阿奇霉素对弓形虫病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2×105/nl活的纯化弓形虫速殖子悬液(CF-11纤维素纯化)2 ml于SD大鼠,建立大鼠弓形虫病模型,用阿奇霉素200 mg/(kg.d)连喂7 d,治疗实验大鼠.9周后解剖大鼠,取睾丸制成睾丸组织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同时设有感染组和正常大鼠对照组.结果感染组和治疗组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P<0.05).治疗组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感染组(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可引起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发生凋亡.但阿奇霉素则可有效地抑制弓形虫感染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可有效地治疗弓形虫感染对大鼠的雄性生殖损害.

  • 中缅边境两个少数民族居民蚊帐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许建卫;吴显华;钟颜春

    目的了解佤族和拉祜族居民蚊帐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促进蚊帐使用和推广杀虫剂浸泡蚊帐(ITNs)的方法.方法问卷调查,对资料采用EpiInfo 20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佤族和拉祜族经常或有时使用蚊帐的分别占2.8%和4.8%;而没有蚊帐的分别占67.7%和59.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证实,大部分有蚊帐者不经常使用蚊帐防蚊的原因与当地居民缺乏疟疾预防知识有关.结论两个少数民族中的蚊帐覆盖率和使用率均很低,健康教育、交流沟通和市场营销等是促进蚊帐和ITNs的使用的适当策略.

  • 血水草生物碱杀灭钉螺的研究

    作者:黄琼瑶;彭飞;刘年猛;杨华中;胡琦;冯芳;孙慧

    目的探讨血水草生物碱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杀灭钉螺的效果.方法在实验室配制不同浓度的血水草生物碱溶液,观察在20、25、30℃时浸泡24、48、72、96 h的钉螺死亡率;观察杀螺卵效果;观察钉螺上爬率.结果浸泡72 h钉螺死亡率为100%的血水草生物碱溶液的浓度及温度分别为:1.25 mg/L、30℃;2.5、5、10 mg/L均为25℃.5 mg/L时能明显抑制钉螺上爬.螺卵在5 mg/L溶液浸泡72 h孵出率为0~10%.结论血水草生物碱有较好杀灭钉螺的效果,是一种有研究价值的植物灭螺剂.

  • 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的组化定位研究

    作者:蔡国斌;何立;蒋明森;赵琴平;章莹;杨孟祥

    目的观察酚氧化酶(phenol oxidase,PO)在日本血吸虫成虫的组织学分布.方法酚氧化酶组化方法:将42 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活成虫置含25 mmol/L邻苯二酚的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中,37℃孵育30 min后,转移虫体至载玻片上,吸去虫体表面液体,将其中一部分虫体置Olym-pus显微镜下观察酚氧化酶在虫体的组织学分布.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经上述过程处理后,在另一部分虫体上滴加2滴含0.05%戊巴比妥钠的PBS溶液,然后置Leica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酚氧化酶在虫体的组织学分布.结果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仅分布于雌虫卵黄腺及子宫内虫卵卵壳表面,呈现棕褐色显色反应;雌虫卵巢和雄虫均未发现酚氧化酶活性.然而,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酚氧化酶除主要分布于雌虫卵黄腺及子宫内虫卵卵壳表面,呈现强荧光外,还少量分布于雄虫体壁表层,呈现弱荧光反应.结论不仅日本血吸虫雌虫含有酚氧化酶活性,而且雄虫也含酚氧化酶活性,只不过其含量少、活性低.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能更灵敏地显示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活性,更适用于日本血吸虫酚氧化酶的组织学定位.

  • 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筛查方案的研究

    作者:戴建荣;朱荫昌;梁幼生;赵松;李洪军;许永良;华万全;曹国群;徐明

    目的探索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合适的筛查方案.方法在江苏省南京市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选择一近江滩的自然村,以粪便孵化法3送3检和胶体染料试纸条(DDIA)同时筛查病人.结果465人送检粪便,粪检阳性13例,阳性率为2.80%.其中1检465人,阳性9例;2检331人,新检出阳性4例;3检210人,无阳性.465人做DDIA,阳性65人,阳性率13.97%;1 3例粪检阳性者DDIA均为阳性.无血吸虫病史者408人DDIA检测阳性39例,其中10人粪检阳性;有史者57人DDIA检测阳性26例,其中末次治疗1~2年的24例中阳性18例,末次治疗≥3年的33例中8例阳性,包括3例粪检阳性者.结论在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用DDIA筛查病人的方案是可行的.

  • 核酸疫苗PcDNA3.1/SjTs-1粘膜免疫诱导小鼠抗攻击感染保护力的研究

    作者:黄复深;易新元;曾宪芳;唐连飞;张顺科;Larry McReynolds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pcDNA3.1/SjTs-1粘膜免疫诱导小鼠抗攻击感染的保护力.方法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包括单磷脂A(MPL)、pcDNA3.1、pcDNA3.1+MPL、pcDNA3.1/SjTs-1和pcDNA3.1/SjTs-1+MPL组.滴鼻免疫.第3次免疫后2周,每只经腹部感染(40±1)条尾蚴.45 d宰杀动物,以观察减虫率和减卵率.在初次免疫前和攻击感染前尾静脉采血和收集粪便,ELISA检测血清内特异性IgA和IgG及粪内sIgA水平.结果pcDNA3.1/Sjs-1滴鼻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全身和粘膜免疫应答,且疫苗加佐剂组诱导小鼠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不加佐剂组.pcDNA3.1/SjTs-1和pcDNA3.1/SjTs-1加MPL滴鼻免疫诱导小鼠产生的减虫率分别为24.98%和25.57%,减卵率分别为61.44%和64.59%.两者的减虫率和减卵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DNA3.1/SjTs-1滴鼻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全身和粘膜免疫应答及部分抗攻击感染的保护力.

  • 硼镁石粉有效灭螺成分的探讨

    作者:张涛;姜庆五;李凭健;赵春琳;郑力行;韦建国;赵根明

    目的阐明硼镁石粉灭螺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矿石样品经HNO3及HNO3-HClO4方法消解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其砷、铅、镉等元素的含量;采用WHO"杀螺剂实验室终筛方法"中的浸泡法进行灭螺试验.结果硼镁石粉(灭螺灵1号)及西藏改则的硼镁矿石中砷含量分别达34.10μg/g及61.70μg/g,远高于其他硼镁矿石,灭螺实验显示砷及硼化合物均具有灭螺作用.结论西藏硼镁石粉中的砷含量偏高,其杀灭钉螺的有效成分可能是砷及硼化合物.

    关键词: 硼镁石粉 灭螺药
  •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Ⅷ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与敏感株对鼠的易感性及其产卵量

    作者:梁幼生;戴建荣;朱荫昌;李洪军;徐明;司进;许永良;杭盘宇;G.C.Coles;M.J.Doenhoff

    目的了解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终宿主致病作用的强弱.方法采用浸尾法以200尾蚴/鼠逐只感染远交系CD1鼠,感染57 d后采集鼠粪便计数虫卵;78 d后剖杀鼠收集成虫计数并摘取肝脏和肠做组织虫卵计数;95 d后取肝组织,切片、染色测量虫卵肉芽肿面积和周长.比较抗性株与敏感株对终宿主的易感性、产卵量和肝虫卵肉芽肿面积.结果抗性株和敏感株感染鼠成虫回收数为22.5条/鼠和21.8条/鼠;抗性株感染鼠粪便虫卵数为68.6只/100 mg,敏感株为31.7只/100 mg,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感染第78天,抗性株组织虫卵数为8 364只/对成虫,敏感株为4 665只/对成虫,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敏感株产于肝和肠组织虫卵数为1 540只/对成虫和3 124只/对成虫,抗性株分别为4 297只/对成虫和3 887只/对成虫;抗性株和敏感株感染鼠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分别为392 236μm2和523 263μm2,周长分别为2 385μm和2 882 μm,两者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抗性株在粪便与组织中产卵量均高于敏感株,故抗性株对终宿主的致病作用强于敏感株.

  • 湖北省平垸行洪 移民建镇地区螺情和洲滩野粪污染动态观察

    作者:苏正明;魏风华;何汇;范宏萍;涂祖武;徐兴建

    目的掌握平垸行洪、移民建镇试点区螺情及野粪污染动态变化,为同类地区血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石首市、江夏区、团风县、黄州区平垸行洪洲垸为观察点,采用系统抽样与环境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螺情,同时进行野粪调查,用Excel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钉螺面积:黄州叶露州上升12.71%,其余观察点维持原状;钉螺密度:江夏三角州1999~2001年呈下降趋势,但2002年大幅回升,黄州叶露洲2000年下降,2001~2002年呈上升趋势,团风罗霍州呈上下波动,石首复兴洲维持不变.各试点除石首外均有阳性钉螺分布.洲滩野粪密度为1.14~15.6份/hm2,野粪阳性率为1.35%~37.21%.结论试点区洲滩野粪污染较严重,钉螺密度似有上升趋势,近几年钉螺面积无明显变化,但易感地带面积增大.因此,应加大查灭螺力度.

  • 盐城市消灭丝虫病5年后慢性丝虫病现状调查

    作者:曾玉林;夏秒英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沿海,原为班氏丝虫病中、低度流行区.经过近40年大规模反复查治,于1987年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其后又经过10年的监测和疫情净化,1 997年实现了消灭丝虫病的目标.为了解盐城市消灭丝虫病5年后慢性丝虫病(慢丝)患病情况,于2003年5月,在全市范围开展了慢丝调查,结果如下.

  • 基层血防人员282例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顾晓红;薛忠权;黄一心

    基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者长年工作、生活在第一线,担负着繁重的防治任务.为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更好地为广大疫区群众服务,于2∞3年8~9月对江苏省282例基层血防工作者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如下.

  • 血吸虫病27例2年追踪观察

    作者:白云富;丁兆军

    湖北省沙洋县郝台村是2001年发现的血吸虫病新疫区,共查出病人43人,钉螺面积20.01 hm2.该地是丘陵地区,经调查属外地疫情输入引发流行,其周围为非流行区,血吸虫病疫源地相对孤立.为观察血防干预措施对血吸虫病人的效果,选择27例血吸虫病人追踪观察2年,现报告如下.

  • 疟疾发病率在1/万~10/万地区疫点处理方法

    作者:范建华;袁守国;许松

    为探索疟疾发病率在1/万~10/万之间地区是否需要采取疫点处理措施,于2000年和2001年在江苏省盱眙县选择试点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 晚期血吸虫病120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王金胜

    1992~2000年手术治疗120例晚期血吸虫病人,对其效果分析如下.

  • 1999~2001年彭州市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监测结果

    作者:郑定立

    彭州市是四川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县(市)之一.经过几十年的防治,到1998年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1999~2001年,我市继续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积极开展监测工作.现将3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卡托普利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顽固性腹水

    作者:宗道明;赵晓贡;朱建君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ACEI)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96~2O03年确诊的206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顽固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层连蛋白(LN)、Ⅳ型胶原(CL-IV)、Ⅲ型前胶原(PⅢP)和腹水量的变化.结论卡托普利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显著而安全.

  • 强螺杀粉剂急性鱼毒实验观察

    作者:奚伟萍;黄轶昕

    目的评价强螺杀粉剂对鱼类急性毒性,为现场灭螺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斑马鱼实验法进行急性鱼毒试验.结果强螺杀粉剂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24、48、96 h LC50分别为0.327 6、0.260 0、0.1 65 6 mg/L和0.144 0、0.142 3、0.139 7 mg/L.两药物组斑马鱼死亡率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高,同时也随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强螺杀粉剂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24、48、96 h相对毒力比分别为2.28、1.83、1.19.结论强螺杀粉剂对斑马鱼的毒性低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但按农药毒性分级标准,两种药物对鱼的毒性均为高毒,现场灭螺时必须避免污染水产养殖水域.

  • 南通市住院寄生虫病2 312例调查分析

    作者:丁桂生;杨建斌;陈杰;陈大灵;顾光明;杜松如;杨宏斌;刘晓钟;倪冲飞;陆春彦

    目的了解南通市寄生虫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为开展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核实1991~2001年市直医院和6个县(市)乡镇中心医院以上共49家医院的住院病历,予以分析处理.结果1991~2001年全市因患寄生虫病而住院2 312例,其中土源性线虫病占99.2%,患者年龄小为11个月,大为82岁.各年龄组均以蛔虫病高,分别占总病例数的71%~95%.结论肠道线虫病对人体危害依然存在.低年龄组是肠道线虫感染的重点人群,因而是防治的重点对象.应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改变学生的不良卫生习惯.

    关键词: 寄生虫病 危害 调查
  • 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研究--低度流行区的情况

    作者:宋鸿焘;梁幼生;戴建荣;李龙根;神学慧;田启安;纪长生;殷芳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是否改变,为调整防治策略和修订日本血吸虫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苏省南京、镇江市各选择1个沿江血吸虫病低度流行村,对村中人群作粪便检查,进行病原学诊断,阳性者为观察对象,做个案调查.对观察对象分别按60 mg/kg或40mg/kg吡喹酮抗虫治疗.治疗6周后粪检复查,阳性者进行第2次治疗.第2次治疗6周后再粪检,体内仍有活卵排出者,结合以往病史和治疗情况,可被认为体内存在对吡喹酮不敏感虫株.结果43例观察对象中,有吡喹酮抗虫治疗史1次者16人,2次以上者27人;中度感染10人(EPG 216~31 2),轻度感染33人(EPG 24~96),第1次治疗使用吡喹酮60 mg/kg 30人,40 mg/kg 13人,复查均未查见毛蚴或虫卵.结论目前,在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仍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

  • 三峡库区钉螺生长繁殖模拟试验

    作者:肖邦忠;廖文芳;季恒清;吴成果;万仕学;林晓光

    目的探讨三峡水库建成后是否适宜钉螺生长繁殖.方法选择库区江津和万州2点,模拟三峡成库后的灌溉区和淤积区类似条件,投放湖北肋壳钉螺和四川光壳钉螺,逐月观察1年钉螺的成活、交配、孵化幼螺情况,同时设立现时环境的对照区.结果两试验点淤积区和对照区,肋壳钉螺和光壳钉螺成活率仅少数月份在50%以下,多数月份在80%左右;各试验区发现钉螺交配数量以3~6月为多,同时发现活幼螺.结论三峡建坝后,库区适宜钉螺生长、发育、繁殖.

  • 甲硝唑与替硝唑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吴伟;黄一心

    甲硝唑(Metronidazole)甲硝唑,又名灭滴灵,Flagyl.广泛应用于治疗毛滴虫感染、贾第虫病、阿米巴病和其他原虫感染等.对厌氧菌具有选择性抗菌活性,是治疗和预防厌氧菌感染的主要药物之一;对幽门螺旋杆菌亦有抗菌作用,已成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用药之一.目前,其应用范围日渐广泛.

  • 急性血吸虫病误诊2例分析

    作者:胡位陈;杨炯

    我站近年收治2例急性血吸虫病误诊病例,现分析如下.

  • 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术后内出血5例

    作者:章景贤;向阳;黄文劲

    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术后并发内出血是脾切除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报告5例诊断和治疗情况.

  • 慢性血吸虫病并发虫卵性胆囊炎1例

    作者:李刚

    1诊断与治疗患者,女性,50岁,因上腹部闷胀2年,伴乏力入院。入院前生活于血吸虫病疫区,有疫水接触史。体检:Bp 110/70mmHg,神志清,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上腹偏右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 什么是影响因子?

    作者:

    关键词:
  • 云南省大理州血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作者:罗天鹏;李远林;杨忠;左忠勋;马俊华;王尚位;刘榆华;范崇正;段玉春;殷关麟;陈建勋;杨文胜

    目的准确掌握本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流行特点,为调整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人群和家畜血吸虫病作调查,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对钉螺进行调查.结果人群粪检阳性率为3.89%,其中山区为6.10%,坝区为2.98%;男性为3.10%,女性为4.60%,山区高于坝区,女性高于男性;5岁以下儿童粪检阳性率为1.87%,病人EPG算术均数为7.76,几何均数为1.62;人群EPG算术均数为0.30,几何均数为0.04.家畜平均粪检阳性率为4.36%,山区为6.06%,坝区为2.51%,其中黄牛为7.25%,水牛为3.84%.有螺框出现率,山区为5.70%,坝区为1.82%;钉螺自然感染率山区为0.72%,坝区为1.94%.由本次抽样调查的人畜粪检阳性率,推算全州现有病人3.21万人,病牛8 100头左右.结论传播阻断地区疫情相对稳定,传播控制地区疫情反复,未控制地区疫情依然严重,人群感染率和感染度有所下降,但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与1989、1995年抽样调查相比,并无改变,疫情态势不容乐观.

  • 河北省动物弓形虫感染调查

    作者:苑文英;马凯;杨宏莉

    目的了解河北省动物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法,测定鸡、猪、牛、羊、马、驴、兔、猫、犬、鼠10种动物弓形虫IgG、IgM、CAg.结果收集10种动物血标本1 595份,经检查阳性397份,阳性率为24.89%,各种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感染率高的是猫,为57.33%(43/75),其次是鸡39.23%(162/413),感染率低的是兔1.33%(3/226).结论与人关系密切的各种动物均为弓形虫易感者,除兔外,感染率均比人高(同期对人弓形虫感染调查结果阳性率为2.84%).弓形虫感染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障碍,也是造成人体弓形虫感染的可能传染源.

  • 中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与阻断地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作者:吴晓华;许静;郑江;郭家钢

    我国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至2002年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自治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其余7个省血吸虫病流行范围也大幅度缩小,全国累计达到阻断和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标准的县(市、区)分别为253个和64个,占流行县(市、区)总数的74.2%[1].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流行县(市、区)达到阻断或控制传播的标准,但这类地区的疫情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

  • 血吸虫病与其他寄生虫病网络精选Ⅲ(2003.09.01~2003.12.31)

    作者:黄一心

    1血吸虫病1.1日本血吸虫病的影像学诊断-在日本的应用及目前流行区的现场应用为了测定日本血吸虫病的病理损害,在日本应用过X线技术、闪烁摄影技术、超声技术、CT、核磁共振和内窥镜检查等.超声技术和CT可以检测肝纤维化和钙化灶.内窥镜活组织检查可以查见沉积的日本血吸虫虫卵.

  • 英文摘要的撰写:问题与解答(3)

    作者:黄一心

    国内期刊英译作者姓名有多种拼写形式,有没有规范?确实,我国期刊在英译作者的姓名时拼写形式多种多样,据初步统计,主要译法有14种.以下是常见的3种:

  • 标准化应用超声显像评价与血吸虫病相关疾病实用指南

    作者:陈名刚

    1996年WHO/TDR在尼日尔Niamey召开了第2次国际超声显像讲习班,1997年在巴西的Belo Horizonte召开了超声方法研讨会.前一个会议集中讨论了埃及血吸虫病与曼氏血吸虫病的超声显像,后一个会议主要讨论曼氏血吸虫病的超声显像.2000年TDR编印了这两个讲习报告的白皮书.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