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중국혈흡충병방치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6661
  • 国内刊号: 32-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周晓农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大理市1起食用螺肉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调查

    作者:陈凤;陈绍荣;李科荣;李庭华;方文;罗家军

    目的 调查2011年3月大理市1起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暴发的原因.方法 对集体进餐的18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对住院病例进行病历资料分析,核实诊断.通过线索调查,对未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同时,检测大理市市售福寿螺是否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结果 18人中16人进食福寿螺,9人发病,发病率为56.3%;未食螺肉的2人均未发病.7人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3人阳性,阳性率为42.9%.福寿螺的来源地为集贸市场,而同期福寿螺监测资料显示其感染率达7.3%.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定此次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由食用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肉所致.

  • SYBRGreenⅠ染料法定量PCR用于人体疟原虫定量检测及虫种鉴别的研究

    作者:汪圣强;周华云;李宗;刘耀宝;傅旭峰;朱京京;曹俊;高琪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疟原虫检测并同时鉴别虫种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 根据人体疟原虫18SrRNA基因序列特征,在疟原虫种特异性区域两侧的属特异性保守区设计引物,对4种人体疟原虫进行PCR扩增,将得到的扩增产物采用TA克隆法插入pGEM-T载体制备标准质粒,用于制备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熔解曲线分析,测定各虫种扩增产物的熔解温度.结果 4种人体疟原虫均能扩增得到特异性片断,荧光定量PCR方法中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 =-1.00),熔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4种人体疟原虫的熔解温度相差较大,分别为三日疟原虫71.3℃、恶性疟原虫72.8℃、卵形疟原虫74.6℃和间日疟原虫75.8℃.结论 建立的SYBR Green Ⅰ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同时进行人体疟原虫的定量检测和虫种鉴别.

  • 日本血吸虫病常用诊断方法应用价值的评估ⅢKato-Katz法低估疫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的分析与评价

    作者:林丹丹;刘跃民;胡飞;李宜锋;陶波;袁敏;谢曙英;黄美娇;姜秋林;李剑瑛;高祖禄;王金明

    目的 现场评估Kato-Katz法不同检测粪样次数和涂片数的居民血吸虫感染检出率与低估率.方法 采用“3检27片”Kato-Katz法对鄱阳湖区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人群进行连续3年的粪检,并以此为金标准,评估不同检测粪样数和Kato-Katz片数的血吸虫感染检出率与低估率.结果 血吸虫感染的检出率随粪检Kato片数的增加而增加,低估率则逐渐降低.1检3片Kato- Katz法对人群感染的低估率达40.98%~50.80%,即使增加到6张Kato片,低估率仍为30%左右(25.48%~32.39%).观察区人群2008-2010年的粪检阳性率分别为10.96%、8.54%和3.73%,各年间差异较大,但各Kato片的低估率接近.1检3片、6片、9片法分别和3检3片、6片、9片法的阳性率之间,2检6片与1检6片、3检6片法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相同Kato片检测数下,血吸虫感染者的阳性检出率主要取决于Kato片数而不是粪检次数.在血吸虫病低流行状态下,“1检3片”Kato-Katz法对血吸虫病疫情的低估率较大.为提高Kato-Katz法敏感性,宜首先考虑增加Kato片数而不是粪检次数.

  •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XIV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敏感性比较

    作者:李洪军;梁幼生;戴建荣;汪伟;曲国立;李幼子;邢云天;陶永辉;钱科;贾悦;杨振坤;魏剑英

    目的 测定实验室诱导筛选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变化,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传代的湖南株作为吡喹酮敏感株,以实验室传代并经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江苏抗性诱导株及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湖南抗性诱导株作为吡喹酮抗性株.分别收集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 d后分为6组,5个服药组分别一次性灌服剂量为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对照组不给药;用药后14d解剖小鼠,收集小鼠体内成虫,计算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吡喹酮对各虫株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取一定量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0、40、60、80 min和100 main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断尾变化,计算各虫株尾蚴断尾率.取一定量各虫株毛蚴分别暴露于104、5×10-6、10-6、5×10-7mol/L和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1、3min和5 min后,解剖镜下观察毛蚴的形态变化,计算各虫株毛蚴变形率.结果 吡喹酮对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47.7 mg/kg和565.5 mg/kg,对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51.8 mg/kg和467.2 mg/kg.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20 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68.8%,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100 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15.9%,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5 mol/L吡喹酮溶液中20 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59.4%,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暴露于5×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40 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34.3%,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5×10-7mol/L和10-7 mol/L吡喹酮溶液1、3min和5min后,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湖南吡喹酮敏感株毛蚴的变形率均明显高于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结论 采用亚治疗剂量吡喹酮,在小鼠体内经过诱导筛选所获得的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吡喹酮敏感性显著低于未经诱导筛选的原代虫株,其抗药性可表现在成虫、毛蚴和尾蚴发育阶段.吡喹酮对成虫的ED50值、尾蚴断尾率和毛蚴变形率作为量化指标,可用于现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检测/监测.

  • 江苏省重点地域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策略及其效果

    作者:孙乐平;田增喜;杨坤;洪青标;高扬;高原;张联恒;杨国静;闵捷;葛均;吴红辉;黄轶昕;梁幼生

    目的 评价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重点地域实施综合治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江苏省重点地域12个县(区)30个乡(镇)、87个滩块、78个渔船民集散地的血吸虫病基础资料和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情况,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每年对12个重点地域县(区)有螺环境进行系统抽样螺情调查和人畜病情调查,统计分析实施血防重点地域综合治理县(区)螺情指标和人畜病情指标变化趋势,比较对策实施前后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 2008-2010年在江苏省12个县(区)的30个重点乡(镇)共建造无害化户厕8.41万座,居民查病33.96万人次,健康教育269.38万人次,发放防护霜11.20万人份,发放宣传品79.80万人份,家畜圈养9085头,家畜查病1.18万头(只)次,淘汰易感耕牛130头;对87个高危易感江滩实施药物灭螺19 640.78 hm2,竖立警示牌798块,翻耕种植116.07hm2,挖池养鱼306.80 hm2,兴林抑螺506.74 hm2,水利项目投入11 883万元,治理河道39.82 km,硬化护坡70.04 km,涵闸改建30座,建造沉螺池22座;在78个渔船民集散地建造无害化公厕95座,发放粪便收集容器3 192套,查治船民2.87万人次,发放防护霜7.16万人份,发放宣传品5.32万人份,健康教育4.66万人次.综合治理实施后,12个县(区)的感染性钉螺环境数、感染性钉螺面积和钉螺感染率分别由实施前(2007年)的75个、802.73 hm2、0.10%均下降为0,下降率均达100%;2005-2010年12个县(区)居民感染率和家畜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居民感染率分别为0.16%、0.04%、0.02%、0.02%、0.01%和0.01%,家畜感染率分别为0.11%、0.05%、0、0、0和0.重点地域综合治理期间新增传播控制乡(镇)45个、村183个,至2010年12个县(区)全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结论 针对感染性钉螺环境为主的重点地域综合治理,是进一步推进防治工作进程、快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有效举措.

  • 血吸虫病疾病负担研究Ⅲ慢性血吸虫病的家庭危险因素

    作者:贾铁武;孙乐平;洪青标;邓瑶;张功华;易平;郭家钢;周晓农

    目的 探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家庭卫生经济因素与慢性血吸虫病的关系.方法 对有血吸虫病患者家庭(病家)和无患者家庭(非病家)卫生经济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对相关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家庭财产指数;采用二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吸虫感染与相关卫生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 共调查91个行政村的2716户家庭,其中病家1 050户、非病家1666户.砖瓦平房、楼房、黑白电视、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和副业等7个指标主成份分析的第一特征向量值分别为-0.42、0.46、-0.45、0.46、0.32、0.24和0.16,表明第一特征向量是反映“家庭富裕”的综合指标.多因素分析发现住所与疫水的距离、生活用水类型、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人均水田面积等4个家庭因素与慢性血吸虫病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住所与疫水距离在100m以内的危险度高(OR=12.590,P=0).结论 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加强对临水而居、无安全生活用水、贫困家庭的健康教育及卫生干预.

  •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ⅩⅢ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的实验诱导

    作者:梁幼生;李洪军;戴建荣;汪伟;曲国立;陶永辉;邢云天;李幼子;钱科;魏剑英

    目的 实验研究在吡喹酮药物压力下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方法 取采自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湖滩现场和江苏省实验室传代的感染性钉螺实验室逸蚴,获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从感染鼠肝脏分离成熟虫卵孵化毛蚴感染湖北钉螺,建立现场采集株和实验室传代株日本血吸虫小鼠-钉螺实验室生活史循环.用定量尾蚴(40条/鼠)感染小鼠,感染35 d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抗性诱导组:对照组小鼠感染后45 d解剖收集肠系膜静脉和肝门脉静活虫体,计算虫负荷(条/鼠);抗性诱导组小鼠采用灌胃法一次口服亚治疗剂量吡喹酮进行治疗,服药22d后解剖收集肠系膜静脉和肝门脉静存活虫体.计算虫负荷(条/鼠)和减虫率,完成首轮诱导.取抗性诱导组小鼠肝脏,分离虫卵,实验室孵化出毛蚴重新感染钉螺,感染后的钉螺经25℃生化培养箱内饲养60~70d后,分离感染性钉螺并逸蚴,用成熟尾蚴感染小鼠,开始新一轮循环诱导.首轮诱导吡喹酮口服剂量为100 mg/kg,后每循环2~3轮增加100 mg/kg口服剂量.取完成8轮诱导后和未经诱导原代虫株的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 d后分别采用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一次性灌胃治疗感染小鼠,服药后14 d解剖感染鼠,收集活虫,计算各虫株减虫率,评价虫株经8轮诱导后对吡喹酮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在实验室内建立了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湖南现场采集株2个虫株,并对其实施了8轮诱导.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在小鼠体内经第1轮口服1 00 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22.3%,第8轮口服300 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53.7%,减虫率随口服吡喹酮剂量增加而增加;湖南现场采集株在小鼠体内经第1轮口服100 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66.8%,第8轮口服300 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仅为20.6%,减虫率随口服吡喹酮剂量增加而显著降低.未经吡喹酮诱导的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在小鼠体内经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分别为71.5%和97.4%;经8轮吡喹酮筛选治疗后该虫株减虫率降至32.6%和68.1%.未经吡喹酮诱导的湖南现场采集株在小鼠体内经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分别为70.8%和97.5%;经8轮吡喹酮筛选治疗后该虫株减虫率降至45.7%和61.9%.结论 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在吡喹酮持续药物压力下可产生抗药性,但不同虫株间对吡喹酮敏感性存在差异,药物压力下产生抗性的潜能也存在差异.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的建立,可为研究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机制及其检测和监测技术奠定基础.

  • 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克隆表达和血清学诊断效果

    作者:江文才;金小林;沈明学;曹汉钧;徐祥珍;蒋岗;陶志勇;高琪

    目的 克隆、表达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S-CP),并评价其免疫学诊断效果.方法 根据已知的CS-CP(GenBank序列号:AF09324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华支睾吸虫成虫总cDNA中扩增该目的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9K,转化至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甲醇诱导表达、纯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鉴定该重组蛋白;用纯化的重组CS-CP(rCS-CP)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应用Dot-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评估该重组蛋白的诊断效果.结果 从华支睾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获得长度为927 bp的CS-CP基因,并成功进行了真核表达、纯化,纯化的rCS-CP免疫小鼠后的血清能被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识别,其血清抗体效价达1∶64000;采用该重组蛋白建立的DotELISA法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的敏感性为91.7%(55/60),检测正常人的特异性为97.6% (82/84);Western blot分析显示,rCS-CP与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无交叉反应,与卫氏并殖吸虫病人交叉反应率为20.0%(2/10).结论 rCS-CP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是华支睾吸虫重组蛋白中一个有潜在诊断价值的抗原.

  • Sepharose4B混合日本血吸虫22.6kDa/26GST抗原对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作用

    作者:周莹;石磊;郑丹;王勇

    目的 研究Sepharose 4B颗粒混合日本血吸虫22.6 kDa/26 GST抗原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不同剂型抗原免疫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Tregs占CD4+T细胞的比例,3H-TDR掺入法检测Tregs的功能.体外用颗粒化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s),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MHC Ⅱ类分子、CD40、CD80、CD86,以判定DCs的成熟度,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负载抗原后的DCs对Tregs的诱导作用.结果 Sepharose 4B颗粒混合日本血吸虫22.6kDa/26 GST抗原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中,Tregs比例为(11.48±4.12)%,均较其他各对照组高(P均<0.05),其抑制功能(cpm值为720± 180.4)亦较其他各对照组增强.体外将脾CD4+T细胞与负载过Sepharose 4B颗粒混合rSj22.6/26GST抗原的DCs共培养后,Tregs所占比例为(17.08±80.57)%;而与Sepharose 4B颗粒混合卵白蛋白负载过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后,Tregs所占比例为(30.14±3.62)%,均较对照组增高(P均<0.01).结论 Sepharose 4B颗粒与抗原蛋白共同存在可以诱导调节性T细胞.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高水位运行对输水河道自然生长钉螺影响的现场观察

    作者:杭德荣;汤洪萍;黄轶昕;佘广松;张键锋;黄永军;李伟;朱锡广;杨坤

    目的 验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未来高水位运行对输水河道自然生长钉螺的影响.方法 调查江都泵站应急抗旱调水期间消力池日平均水位,并以上年同期水位为对照;调查高水位运行前后消力池滩地自然生长钉螺动态;以应急抗旱调水水位为东线工程模拟运行水位,研究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未来输水河道运行水位对钉螺生长的影响.结果 江都泵站消力池滩地高程为6.4~ 7.2m.自2010-11-20--2011-07-31连续抽调江水255 d,抽调水量62.35亿m3.调水期间江都泵站消力池日平均水位≥7.2m为216d,≥7.5m为161 d,≥8.0m为38 d;而上年同期分别为77、60d和16d.江都泵站消力池自然生长钉螺的3号滩地在高水位淹没前高钉螺密度为0.856只/0.1m2,连续淹没后钉螺密度下降为0.015 3只/0.1 m2,且未发现子代钉螺.调查消力池其他滩地也未发现钉螺.结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未来运行水位可有效抑制输水河道内钉螺繁殖.

  • 酿酒酵母表达Sj23HD-HSA融合蛋白与免疫反应性分析

    作者:张伟;余传信;杨建良;冯炜;殷旭仁;宋丽君;王玠;钱春艳;柯雪丹

    目的 采用酵母表达技术制备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3 kDa膜蛋白分子大亲水肽段(Sj23HD)与人血清白蛋白(HSA)成熟肽的融合蛋白(Sj23HD-HSA),并分析其免疫反应性.方法 应用重叠PCR方法构建编码Sj23HD-HSA融合蛋白的融合基因片段,通过TA克隆和DNA测序确定构建的融合蛋白基因序列的正确性.将融合基因定向插入酵母表达质粒pWX530中构建分泌型重组表达载体Sj23HD-HSA/pWX530.重组质粒转化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在亮氨酸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筛选含重组质粒的酵母转化子菌落.对转化子酵母进行发酵培养,通过SDS-PAGE分析酵母培养液上清中的蛋白成分,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培养上清中的Sj23HD-HSA蛋白成分.经免疫印迹分别与血吸虫病人、华支睾吸虫病人和健康人血清反应,确定酵母表达的Sj23HD-HSA融合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DNA序列分析显示,编码外分泌型Sj23HDHSA融合蛋白的融合基因构建成功.含有Sj23HD-HSA/pWX530重组表达质粒的酵母转化子可以在非诱导条件下表达外分泌型可溶性的Sj23HD-HSA融合蛋白,其分子量大小与预期大小(73 kDa)相近.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Sj23HD-HSA融合蛋白可以特异性地被血吸虫病人血清所识别,但与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健康人血清不发生反应.结论 Sj23HDHSA融合蛋白被成功制备,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是一种有潜在价值的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抗原.

  • 长沙市湘江洲滩翻耕种植灭螺控制血吸虫病效果

    作者:饶敏;刘明章;申晓君;陈法明;郭彦昌;刘智斌;罗超;廖瑜;汤大明;王展新;郭雪飞;卓尚炯

    目的 研究适合长沙市湘江洲滩的灭螺方法,要求灭螺效果可靠,符合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方法 根据洲滩退水期早、适合秋种的特点,采用平整滩地、翻耕种植的方法灭螺,其中还对部分洲滩的下稀螺带先作降滩抬洲处理,然后平整滩地翻耕种植.结果 从2003年起,已连续实施8年,至2011年单纯平整滩地翻耕种植的洲滩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99.83%,降滩抬洲结合翻耕种植的洲滩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100%.2006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31%,下降了93.84%,2010年为1.03%.疫水测定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单纯平整滩地翻耕种植可控制江滩钉螺密度,降滩抬洲可提高翻耕种植的灭螺效果.长沙市湘江洲滩经过连续8年耕种灭螺已控制了血吸虫病传播.

  • 吡喹酮薄膜衣片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群中的化疗依从性

    作者:曹淳力;鲍子平;陈琳;王定海;蒙先洪;王林;张莹莹;汪红;钟波;赵根明;郭家钢

    目的 观察吡喹酮薄膜衣片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群中的化疗依从性,为制定此类地区化疗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四川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分别选择吡喹酮薄膜衣片组234人,吡喹酮素片组203人,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比较2组人群的化疗依从性.结果 吡喹酮素片组调查对象100%表示药物具有刺激气味,98.0%服用后有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69.5%主观认为药物对身体有害,99.5%表示服用的药量较多;吡喹酮薄膜衣片组调查对象表示药物没有刺激气味,18.8%服用后有不良反应,74.4%愿意选用该剂型药物.吡喹酮素片组和薄膜衣片组对药物的了解率分别为50.7%和29.1%,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x2 =21.449,P<0.01).结论 吡喹酮薄膜衣片刺激气味、不良反应小,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群的化疗依从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长江中游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俊芳;许静;杨国静;贾铁武;李石柱;刘琴;周晓农

    目的 研究湖沼型流行区血吸虫病的家庭和个人行为影响因素,为血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个村,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对调查对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吸虫病血清学结果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结果 共调查1 247户2 339人.Logitic回归模型拟合较好(R2=0.598 4),模型提示不同流行程度的村、家庭经济状况、村民年龄、文化程度及血吸虫感染史与日本血吸虫病抗体阳性率有回归关系.结论 为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针对不同流行区、不同防治人群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

  • 吡喹酮直肠给药治疗小鼠血吸虫病实验研究

    作者:杨艺;王建民;江艳;李小红;刘毅;朱传刚;石耀军

    目的 观察吡喹酮直肠给药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各实验组每只小鼠分别腹部贴片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2条.感染后第42天以吡喹酮直肠给药,按给药不同剂量设为3组,每组每只小鼠按100、200、400 mg/kg一次给药,同时设不给药对照组.给药1周后进行剖杀,计算减虫率、减肝卵率以及减配对率.结果 200 mg/kg组减虫率为57.63%,减配对率为76.60%; 400 mg/kg组减虫率为49.15%,减配对率为51.06%,减虫率、减配对率效果优于100 mg/kg组.结论 吡喹酮直肠给药方式效果较好,可为防治家畜血吸虫病提供新的选择.

  • 1979-2010年扬中市疟疾流行及防治效果

    作者:肖敏;吴荣凤;张庆东

    扬中市疟疾发病率从1979年的883.48/10万逐年下降,至2010年降至0.36/10万;2005-2009年连续5年发病率为0;但2010年发现1例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人.结果表明,扬中市疟防工作成效显著,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疟防意识的淡漠,应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杜绝疟疾病例发生.

  • 2008-2009年宜兴市重点地区棘球蚴病监测

    作者:邹伟飞;谭文文;薛志强

    对宜兴市近5年来有线索的棘球蚴病(包虫病)疑似本地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所在乡(镇)的宿主动物进行调查.ELISA检测重点地区所在乡(镇)的小学生、重点人群、交易羊只血清特异抗体和犬粪棘球蚴抗原.网络报告棘球蚴病2例,回顾性调查棘球蚴病4例,5例不排除本地感染的可能.20岁以上成年人、7~ 12岁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和犬粪抗原阳性率分别为0.52%、0.14%和1.08%.

  • 1994-2010年黄山市血吸虫病监测

    作者:方益民;汪业彬;汤以农;丁伟霞;姚成

    1994-2010年黄山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表明,本市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防治成果巩固;但部分地区螺情仍不稳定,且流动人口是主要传染源.因此,今后的监测工作重点是螺情,且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防控与管理.

  • 2005-2010年扬中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

    作者:杨杏娣;吴荣凤;肖敏;张庆东

    2005-2010年对扬中市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石城村疫情监测显示,6年钉螺面积均为16.43 hm2,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仅2007年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81%、0.98%、0.29%、0.28%、0.47%和0.51%;粪检均未发现阳性,居民感染率0.连续6年未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未查出晚期血吸虫病人和血吸虫感染病畜.结果提示,扬中市国家级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钉螺依然存在,需进一步加强江滩综合治理和传染源监测.

  • 2005-2009年镇江市丹徒区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

    作者:戴敏;神学慧;李叶芳;陈祥平;张联恒;王琳;洪青标;杨国静

    2005-2009年镇江市丹徒区三洲村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显示,监测区人畜病情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居高不下.建议对监测区内除加大灭螺措施外,还应加大江滩的综合治理力度;并对阳性钉螺形成原因进行调查,以明确各类宿主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

  • 2009-2011年绵竹市地震灾后援建人员血吸虫病监测

    作者:李大明;蒋健;谷勇;汤传兴;刘克刚

    为掌握5·12地震后绵竹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于2009-2011年对5 128名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的援建人员进行了血吸虫感染情况监测,共发现血清学阳性261人,血检平均阳性率为5.09%,但未发现粪检阳性者.提示,外来援建人员的血检阳性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今后仍应加强对外来援建人员的主动监测,防控传染源的输入,巩固当地血防成果.

  • 2010年扬州市输人性恶性疟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实施效果

    作者:徐玉慧;高扬;杨军;左引萍

    《扬州市2010年输入性恶性疟防治项目管理方案》实施1年后,出国回归人员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主动就医率为100%;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防治专业人员培训率达到100%,恶性疟病例在发病24h内得到规范治疗的比例为48.1%;劳务输出回归发热人员疟原虫血检率为100%.恶性疟救治康复率为100%,实验室确诊疟疾病例比例为100%.结果显示,该管理方案防治输入性恶性疟效果显著,但仍需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健康教育以及对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

  • 2005-2010年阳新县新湖村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

    作者:夏柱国;曹喆;刘正东

    2005-2010年阳新县新湖村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显示,监测区居民和家畜感染率已分别从4.56%和28.33%降至1.19%和1.67%,已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但疫情仍处于不稳定状态,需因地制宜地采取传染源控制等综合性防治措施,进一步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 常州市武进区基本消灭疟疾后疫情监测

    作者:陆伊丽;王安平;许莉;宣小菊;王允华

    常州市武进区基本消灭疟疾后疫情监测显示,1992年以来,年内疟疾发病率波动在0.01/万~0.15/万,病例呈散在分布,输入性病例增多.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流动人口抗疟管理、基层专业人员疟疾防治技能培训和全民健康教育是当前消除疟疾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疟疾 疫情 监测 武进区
  • 薄膜覆盖法杀灭鱼塘和沟渠钉螺的效果

    作者:张科;刘宁;刘松怀;龚云华;候宁;孙继江;吴锋

    目的 评价薄膜覆盖法杀灭鱼塘及周边沟渠环境钉螺的效果.方法 选择有螺鱼塘及周边有螺沟渠,分别采用“氯硝柳胺药物喷洒+薄膜覆盖”(“药物+覆膜”法)和单纯氯硝柳胺药物喷洒(药物喷洒法)进行灭螺试验,并于灭后15、30、90d和360 d进行灭螺效果观察;同时观察灭螺现场的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情况.结果 “药物+覆膜”法在鱼塘和沟渠环境15、30、90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31%、99.36%、100%和91.45%、95.84%、100%,未发生鱼类死亡现象,1年后活螺密度分别降为0和0.07只/0.1 m2;而单纯药物喷洒法在两种环境中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36%、72.59%、65.76%和70.36%、72.87%、75.82%,且有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1年后的活螺密度分别为0.11只/0.1 m2和0.13只/0.1 m2.结论 在鱼塘及周边沟渠特殊有螺环境,应用“药物+覆膜”法,既可显著提高灭螺效果,又可有效避免药物灭螺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毒性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大黄蛰虫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临床疗效

    作者:牛雪花;吴鹏飞;华海涌;黄利华;吴杭源;朱宏英;杨小娟;姚上志;李焱光;邱源旺

    目的 观察大黄蛰虫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确诊的6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1例,分别采用大黄蛰虫丸和常规治疗,疗程均为5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学的变化.结果 大黄蛰虫丸治疗组患者治疗52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黄蛰虫丸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大黄蛰虫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安全有效.

  • 2001-2010年南通市输入性恶性疟疫情分析

    作者:陈杰;许建军;丁桂生;陈大灵;曹彩群

    目的 分析近10年南通市输入性恶性疟疫情特点,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收集2001-2010年南通市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信息,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病例特征,统计疫情的三间分布.结果 南通市输入性恶性疟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市共报告79例输入性恶性疟,非洲感染占96.20%,病例以青壮年为主,多为建筑业劳务输出,无明显季节分布.结论应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疟防知识宣传,提高劳务输出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疟防水平,同时强化疫情管理,建立长期有效的疟疾监测机制.

    关键词: 恶性疟 疫情 南通市
  • 南昌市五星农场小学生血防知识问卷质量研究

    作者:唐启强;赵安

    目的 评价南昌市五星农场小学学生血防知识问卷的质量.方法 采用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等指标对问卷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知识问卷总体信度水平较好,分半信度和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68、0.627;问卷量表内容效度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13个条目的量表有5个公因子,可以解释58.3%的总体方差,同时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13个条目的量表结构效度较总量表好(x2 =90.5,自由度df=65,拟合优度指数GFI=0.92,平均拟合优度指数AGFI=0.88,规范拟合指数NFI=0.58,比较拟合指数CFI=0.81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49);血防知识问卷量表的条目难度适宜且区分度较好,平均难度指数和平均区分度指数分别为0.595、0.42.结论问卷总体质量合格,但部分条目需要修正,使之更加科学可靠.

  • 2008-2010年安徽省巢湖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监测与疫情预警

    作者:操治国;汪天平;张世清;杨卫平;郭见多;赵峰;沙建军;孙为斌;胡平安;方国仁;朱磊

    目的 了解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巢湖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动态变化,为该地区可能发生的突发疫情提供预警信息.方法 2008-2010年在巢湖东南沿岸的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采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调查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及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危险地带和可疑环境开展钉螺分布情况调查;在通江河道调查钉螺扩散情况;采用螺笼放养法,对钉螺在巢湖生存繁殖的可能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2008年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当地居民301人,未发现阳性者;2008-2010年分别检测渔、船民等流动人口321、362人和306人,阳性率分别为3.74%、4.97%和2.94%;对血检阳性者进行粪检,阳性率分别为66.67%、50%和55.56%.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分别检测当地及从疫区购进的家畜91头和92头,均未发现阳性.在危险地带共调查97.8 hm2,可疑环境调查193.62 hm2,均未发现钉螺;钉螺扩散调查表明,钉螺可通过漂浮物携带方式向巢湖扩散;现场放养实验表明,钉螺不仅可在巢湖生存,而且可以产卵繁殖.结论 巢湖地区已发现血吸虫病输入性传染源;外源性钉螺向巢湖扩散并在湖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需加强对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与管理,并阻止钉螺向巢湖扩散,以降低血吸虫病在该地区传播的风险.

  • 海安县农村居民疟疾防治健康教育需求

    作者:曹晓斌;王小健;顾光明;李林;曹勇;陈惠霞

    目的 了解海安县农村居民疟疾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将海安县分为东、南、北3片,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中小学生、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健康教育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居民对疟疾传播途径、症状、预防等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学生(P均<0.05);居民疟疾知识知晓率在文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文化程度与疟疾知识知晓率呈正比.农村居民获取疟疾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广播、报纸、村医、公共卫生宣传栏、宣传画、学生、电视滚动字幕;中小学生获取疟疾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电视、报纸、公共卫生宣传栏、老师、广播、老师、宣传单.结论 应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广泛开展疟疾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宣传;在选择宣传资料和形式时,应兼顾受众的不同特点,引入广告行业中倡导的“共生媒体”理念.

  • 棘球蚴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董美华;邵洁;施超;高东林;卫文学

    实验室诊断是诊断棘球蚴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免疫学和免疫学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棘球蚴病的实验室诊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本文参考国内外资料文献,对近年来用于棘球蚴病诊断的粪便检测、免疫学诊断抗原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等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血吸虫病合并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3例

    作者:李玉春;周太富

    以N-乙酰半胱胺酸、熊去氧胆酸及中药综合治疗血吸虫病合并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取得满意疗效.

  • 湖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思考

    作者:贺宏斌

    本文讨论了当前湖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措施和建议,以期对加速湖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有所裨益.

  • 我国农村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新模式探讨

    作者:黎学铭;陈颖丹;许隆祺;周长海;欧阳颐;林睿;杨芳芳;张小娟;王鸽;刘腾;王静

    目的 探索我国土源性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新模式.方法 在我国选择8个省(自治区)作为土源性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采取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健康教育、药物驱虫以及环境改造等措施开展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结果 通过3年防治,各示范区居民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主要的组织保障措施有3种模式,健康教育有3种模式,组织群众服药驱虫有4种模式,改水改厕和整治环境有2种模式.结论 通过各示范区的工作,总结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行之有效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新模式.

  • 2010年江西省县级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卫生人力调查

    作者:蒋湘荣;袁兆康;方晓;黄仁辉;万怡平;段晨辉

    目的 了解和评估江西省县级血防机构卫生人力变化情况,为县级血防机构卫生人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普查2010年全省县级血防机构卫生人力状况,与2007年基线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全省县级血防机构职工总数为1 384人,比2007年减少71人;平均每个机构人数为40.71人,比2007年减少0.86人.与2007年相比,本科学历上升6.17%,大专学历上升6.8%;培训和进修参加率有所上升.结论 江西省县级血防机构在卫生人力方面有所改善,应采取措施稳定血防队伍,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血防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素质.

  • 2010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作者:雷正龙;郑浩;张利娟;朱蓉;郭家钢;李石柱;王立英;陈朝;周晓农

    本文通报了2010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至2010年底,全国估计血吸虫病病人325 824例,与2009年相比减少了10.92%;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43例,与2009年相比减少了44.16%;共救治晚期血吸虫病病人25 115例,比2009年增加了3.43%.全国现有钉螺面积373 596.18 hm2,其中新增钉螺面积1 081.80 hm2.全国流行地区现有耕牛存栏数1 476606头,耕牛感染率为1.04%,略高于2009年(1.03%).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中国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