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安智全;王烨明;曾炳芳

    目的报告通过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进行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5月~2005年6月间共治疗17例肱骨近端骨折,Neer二部分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4例.自肩峰前1.5 cm处向下切开皮肤,长6 cm,沿肌纤维方向劈开三角肌,显露骨折,直视下间接复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在肌层深面向远端插入钢板,近端用锁定螺钉固定,远端经皮引入固定螺钉.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28±35)min,术中平均出血(65±19)mL,平均住院时间4 d,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得到平均6.1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连接,平均愈合时间15.7周.肩关节外展80°~150°,前屈80°~160°,上臂外侧皮肤感觉正常.结论经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简便、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

  • 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林博文;肖德明;徐忠世;张晓明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月对3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予以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3周(7~12周),1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按Constant评分标准,平均81.4分(39~95分),其中优22例,良8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带血管蒂骨及骨膜瓣移位修复肱骨不连和肱骨缺损的现状

    作者:陈振光

    带血管蒂的骨及骨膜瓣移位手术应用日益增多,临床实践表明,这些手术具有就近取材、方法简便、效果可靠和易于推广等优点,深受骨科医生青睐.肱骨骨折是四肢常见伤之一,以其中段多,因解剖因素,中段又是骨不连易发部位[1].肱骨近端更是骨肿瘤多发区,肱骨肿瘤切除后遗留的骨缺损和骨折后合并的骨不连均为临床上的难题.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尽早恢复上肢功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 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

    作者:史思峰;董扬;张春林;鲍鲲;马小军

    背景与目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辅助化疗技术的进步,保肢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肱骨上段骨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瘤段切除,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18例.其中骨肉瘤7例,软骨肉瘤5例,侵袭性和复发性骨巨细胞瘤3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转移性平滑肌肉瘤1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Enneking分期,7例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属Ⅱ b期;2例软骨肉瘤、3例骨巨细胞瘤和1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属Ⅰ b期;1例软骨母细胞瘤肱骨近端破坏严重;1例单发性转移瘤患者疼痛严重.手术均采用瘤段切除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结果:随访5~61个月,中位随访期34个月.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19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复发.1例患者术后深部感染.2例患者出现术后假体位置欠佳和半脱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人工假体置换后肩关节后伸25°~42°,前屈35°~90°,外展8°~35°,旋转18°~25°.根据国际保肢学会术后功能评分,为18~29分,平均24分.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上端骨肿瘤疗效较好,能达到切除肿瘤和保肢目的.但是并发症较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95例

    作者:罗晓东;何志明;王斌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5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中的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7.5个月,95例患者经X线摄片显示骨折均愈合良好,出现1例感染,3例内固定松动,无肱骨头坏死、无断裂、无血栓形成及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采用Neer评分对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三部分骨折优良率为96.08%,四部分骨折优良率为90.91%,总有效率为93.68%。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对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理想,疗效显著。

  • 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吴昊;查振刚;林宏生;候辉歌;冯永洪;李劫若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探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骨科因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的病例并归列为两大组: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简称假体置换组)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简称切开固定组).术后采用Constant评分标准计算两组的优良率,通过优良率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同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肩关节部分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等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组48例,随访40例.疗效优16例、良18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5.0%.切开复位内固定组43例,随访36例.疗效优9例、良12例、可8例、差7例,优良率58.3%;同时,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相对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和较少的术中出血量,较好的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情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并且近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

    作者:宋绍勇

    目的 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施以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疗效确切,患者手术时间有效缩短,术中输血量减少,骨折更好更快愈合,且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 人工肩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李东霞;杨艳芳

    目的 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肩关节和肱骨近端严重病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1例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患者术后出现外旋部分受限伴轻度疼痛,只达30°,其余10例活动范围满意,活动时无明显疼痛.所有病例无脱位、感染和肩关节不稳定出现.结论 积极地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 微创经皮内固定配合中药烫熨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36例

    作者:朱永林;朱勇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内固定配合中药烫熨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配合中药烫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6例,患肢于术后第3天开始行腕、肘关节功能锻炼,拆线3天后行中药烫熨治疗(将桑枝、地龙、桃仁、红花、青皮、独活、羌活、秦艽各50 g,小茴香、五加皮、姜黄、牡丹皮、半夏、木瓜各20 g装入布包中文火煎煮,甩干药包后熏蒸患处).[结果]36例患者经2~17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其中Neer评分优11例、良20例、中5例,优良率为86%.[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且固定牢固可靠,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中药烫熨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关节僵硬,减轻术后关节粘连,两者配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获满意疗效.

  •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柴晟;唐刚健;吕青;周运勇;伍业雄

    目的:观察并评估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8例患者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分析临床疗效并得出结论.结果:8例患者术后随访4~20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6例无明显疼痛,1例有静息痛,1例因中风患侧肢体活动不利影响肩关节功能.所有患者无关节脱位、不稳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

  • 锁定钢板MI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德强

    目的 探讨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MIPO技术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160例中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及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T型钢板手术固定治疗,观察组80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MIPO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功能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MIPO技术是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胎儿骨移植术治疗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护理

    作者:钟小青;徐兰凤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骨端肿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为多见,桡骨远端、肱骨近端次之,且良性也有复发、转移恶变.胎儿骨移植术是目前治疗骨巨细胞瘤术后缺损的一种新医疗技术,为治疗骨肿瘤病人开辟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我院1994~2000年成功地为22例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病人施行骨移植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作者:周业渊;张寿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间收治16例肱骨近端骨折经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结果 16例病人均得到随访,术后随访4个月至1年2个月,优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7.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传统的切开复位克氏针及螺钉内固定,因内固定不牢固,现已被淘汰.近年来经采用AO三叶型钢板及T型钢板内固定,因内固定牢固,能做到早期的功能锻炼,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 肱骨近端 骨折 治疗
  • 不同方法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孔祥安;华兴一;董力军;朱宏炎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收治的51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者30例(A组),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者21例(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6.7%,与B组的9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治疗法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对于高龄、严重骨质疏松等患者应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

  • 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57例分析

    作者:张绍伟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目前不同年龄阶段常见骨折.交通事故、建筑工地事故是常见致伤因素,损伤机制复杂.自2002年3月至2008年2月,本科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Ⅳ型外科颈骨折,随访57例疗效满意.

  •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6例报道

    作者:卜庆丰;张杰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软骨源性肿瘤,好发于四肢长管骨骨骺区,并可向干骺端扩张.其中以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多见,次为股骨近端、肱骨近端、跟骨及坐骨等.一般有2次骨化中心的骨骺皆可发病[1].此病青少年多见,本文报道6例,结合临床及病理回顾分析其影像特征.

  •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26例临床分析

    作者:喻一东;刘振宇;向云;冯铃

    自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和三叶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骨折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体会

    作者:李凯;刘列;宋宁亚;肖文兴;李小宏;张永刚

    目的:探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NeerⅢ~Ⅳ型)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plate,LPHP)内同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于术后3~33个月进行随访总结及分析.结果:按Neer标准评定,优4例,良7例,可5例,差1例,患者主观满意.结论:肱骨近端骨折NeerⅢ~Ⅳ型采用手术肱骨近端LPHP治疗,可以达到早期活动的目的,效果满意.

  •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外翻嵌插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红军;刘永国;王建军;成国祥;汪洁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外翻嵌插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38例肱骨近端外翻嵌插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男25例,女13例;年龄47 ~ 63岁,平均52.3岁.左侧18例,右侧20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0例,交通事故伤15例,跌伤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0d,平均7.5 d.X线片检查示颈干角为160 ~ 200°,平均176°.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 30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于术后10~16周(平均12周)达临床愈合;术后12个月时颈干角恢复至120~145°,平均135°;随访期间骨折复位无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术后10~ 12个月3例(7.9%)发生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按照Cruess标准2例Ⅲ期、1例Ⅳ期.末次随访时,Constant肩关节评分为56~95分,平均82.6分;其中优10例,良15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达66%.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6分,平均0.9分.结论 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外翻嵌插型骨折,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肱骨近端三维解剖结构的测量分析

    作者:龚继承;唐康来;曹洪辉;李锦青;陈伟;汪华清;陈磊

    目的 利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测量国人肱骨近端三维解剖结构核心参数,比较性别和侧别的差异,为研制适用于国人解剖结构特点的新一代肱骨近端假体提供参考. 方法 征集重庆地区正常成年志愿者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21~57岁,平均40.4岁.经多层螺旋CT扫描双侧肩峰至肱骨滑车末端后,将信息传送到LEONARDO工作站.利用容积再现技术测量前后扭转角(retroversion angle,RA)、股骨头倾斜角(neck-shaft angle,NSA)、向内的偏心距(medial offset,MO)和向后的偏心距(posterior offset,PO).将测量结果进行左右侧、男女性别间比较,并分析参数间相关性.结果100例200侧肩关节RA为(19.9±10.6)°,NSA为(134.7±3.8)°,MO为(4.0±1.1)mm,PO为(2.6±1.3)mm.RA及MO左、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NSA及PO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双侧肩关节RA及PO均大于女性(P<0.05),NSA及MO均相似(P>0.05).PO和RA成正相关(r=0.617,P=0.000),MO和NSA无相关性(r=-0.124,P=0.081). 结论 RA及MO存在侧别差异,不能用对侧测量值作为模板:RA和PO存在性别差异.假体设计和肱骨近端重建时,需注意考虑以上因素.

345 条记录 14/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