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何洪涛;谭新发;肖宏韬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效.方法:自1999年3月~2005年10月对36例肱骨上端骨折的儿童患者采用开放复位AO小"T"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其中近端骨骺损伤17例,外科颈骨折19例:年龄8~15岁,平均10岁5个月.结果:术后随访1a~6a(平均2.5a).所有病例均解剖复位,术后6-9周骨折愈合,术后6月取除内固定,肩关节功能无障碍,骨骺发育未见异常.10例随访至18岁,患侧肢体未见明显短缩.结论:只要方法得当,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 肱骨近段肿瘤人工假体置换的临床分析

    作者:翁晓军;廖前德;李晓声;王靖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术和软组织重建对肱骨近端良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和肩关节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策略.方法:2007年4月至2014年4月间对17例肱骨近端侵袭性良性肿瘤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并软组织重建.从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情况、肩关节功能状况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96(平均58.9)个月.11例原发恶性肿瘤中有5例患者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6例无瘤生存24~91(平均54.83)个月.6例侵袭性良性肱骨肿瘤患者均无死亡,目前生存39~96(平均72.33)个月.17例患者肢体功能平均达到正常功能的64.88%,全肩关节置换患者肢体功能(平均72.56%)与半肩关节置换患者(平均5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外展肌及肌肩袖的IA型切除患者的术后肩关节功能(平均68.75%)与切除外展肌及肌肩袖IB型切除患者(平均61.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侵袭性良性肿瘤和原发恶性肿瘤人工假体置换患者的生存期主要与肿瘤病理类型有关,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与假体的选择、软组织切除范围有关.

  • 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谢跃;左文山;田纪伟

    目的 评价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PHILOS)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月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3例,平均65.4岁(61 ~78岁),男性12例,女性21例.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7例.均采用PHILOS内固定治疗,随访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1例发生肱骨头坏死,无切口感染或内固定失败.术后1年肩关节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二部分骨折为88.9%,三部分骨折为81.3%,四部分骨折57.1%,总的优良率为75.8%.结论 PHILOS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陈绍辉;孙国梁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4月~2007年10月对13例肱骨近端骨折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于3~14个月骨性愈合.按肩关节HSS评分评定:优7例,良4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4.6%.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

  • 儿童外伤性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连1例

    作者:李人杰;洪波波;李康华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3岁,因右肩外伤5年、右肩活动障碍逐渐加重3年入院.患者于5年前从3米高摔下致右肩损伤,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肱骨近端骨折",予以手法复位外固定2月,未予以进一步处理.3年前出现右肩上举困难,于当地医院摄片发现右肱骨外科颈陈旧性骨折,断端错位3/4,并内翻畸形,建议其继续观察.近半年来右肩渐进性功能障碍并疼痛,遂来我院就诊.

  •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

    作者:付玉庆;周伟平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根据Neer对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1],我们将NeerⅢ,Ⅳ型定位于复杂骨折.1995年以来,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我们采用AO-三叶草钢板,T型钢板,交锁髓内针加记忆合金卡环,记忆合金环抱器分别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21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锁定钢板配合带线锚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区健毅;符名赟;黎土明;谭国昭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配合带线缝合锚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创伤骨科住院治疗、诊断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3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术,术中锚钉辅助复位大、小结节和修补肩袖,术后定期复查X线并于末次随访使用Neer肩关节评分法评价患者功能情况,期间记录患者不良事件.结果 患者得到9~ 26个月(平均15.3个月)随访,Neer评分:优24例,良30例,可6例,差3例.其中3例出现肱骨头坏死,1例患者螺钉穿出肱骨头,2例患者内翻畸形.结论 锁定钢板配合缝合锚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强度可靠,可允许患者更早进行功能锻炼,临床疗效确切.

  •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雷卫军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PHP治疗21例肱骨近端骨折,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1例患者平均随访10.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7周.按Neer评分标准:其中优11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9%.结论:LPHP具有固定可靠、减少软组织损伤、血运破坏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何江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4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接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有助于其骨折加快愈合,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安全区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意义

    作者:朱乃锋;张睿;陈云丰;陆叶;何鸿陶;陆义安

    目的 测量旋肱前动脉和腋神经解剖学数据,为寻求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安全区提供必要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20具成人尸体标本,用游标卡尺测量肱骨近端旋肱前动脉、腋神经相对于手术切口和骨性标志的距离.结果 肩峰锁骨端下缘与旋肱前动脉上缘垂直距离为(5.1±0.2)cm(4.6±5.5 cm)、小结节顶点与旋肱前动脉上缘垂直距离为(2.5±0.2)cm(2.0~3.0 cm)、旋肱前动脉的横径为(2.6±0.2)mm(2.2~3.1mm)、旋肱前动脉与肱骨干长轴的夹角为(14±4)°(5~22°)、肩峰前下缘与腋神经上缘的垂直距离为(6.3±0.5)cm(5.2~7.0 cm)、大结节顶点与腋神经上缘的垂直距离为(3.5±0.2)cm(3.2±4.1 cm)、腋神经与肱骨干长轴垂线的夹角为(22±7)°(8~37°)、三角肌前外1/3间隙处腋神经横径为(4.2±0.8)mm(3.7~5.5 mm).结论 本研究得出了旋肱前动脉和腋神经上方相对于手术切口和骨性标志的安全区,以避免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时损伤旋肱前动脉和腋神经.

  • 肱骨近端解剖测量在人工肩关节置换中的意义

    作者:赵春明;范卫民;王青;王道新

    目的:为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假体设计提供参考数值.方法:对68例成人干燥肱骨标本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肱骨头横径:左侧(40.67±1.90)mm,右侧(40.49±1.36)mm;肱骨头纵径:左侧(44.54±1.31)mm,右侧(43.45±1.48)mm;肱骨头后倾角:左侧(26.59±1.36)°,右侧(26.85±1.61)°;头结节距(肱骨头高点至大结节高点的垂直距离):左侧(6.63±1.13)mm,右侧(6.80±1.02)mm;颈干角:左侧(134.320±3.49)°,右侧(135.58±1.50)°.结论:(1)假体头直径在(40~45)mm,后倾角30°左右,假体高度应该高于大肱骨结节6~8 mm;(2)人工肩关节置换应该考虑选择适合的假体高度、后倾角度、假体头的大小等,这与患者肩关节功能重建、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相关临床解剖因素分析

    作者:李菊根;史群伟;谢楚海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中假体安装中相关解剖因素及臂丛、旋肱后动脉的解剖特点和意义.方法 对15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中保护好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并选用适当的假体后倾角、高度、肱骨头的直径正确安装假体.患者平均年龄63.5岁.术后随访并进行Constant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2个月,Constant评分平均为80.5分(61~89分).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掌握相关临床解剖结构特点,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吴焯鹏;白波;余楠生;尹知训;刘琦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4种内固定方法的力学特征,探讨其手术方式.方法:将32个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8组,骨折复位后分别予交叉克氏针加螺钉(A1、A2组)、解剖钢板(B1、B2组)、Ender氏针加张力带(C1、C2组)、近端锁定钢板(D1、D2组)固定,对A1、B1、C1、D1组标本进行压缩试验,A2、B2、C2、D2组进行拉伸试验.结果:B1、C1、D1组的极限压缩载荷明显高于A1组(P<0.05),D1组与B1组的刚度分别和C1组与A1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P<0.05);而C2组与D2组的极限拉伸载荷分别和A2组与B2组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5),C2组与D2组的刚度分别和B2组与A2组比较,则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内固定力学强度大,优于其他内固定方法.

  • 非限制性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肩关节和肱骨近端严重病损

    作者:郑秋坚;刘斌;肖丹;王义生;伍中庆

    目的观察并评估非限制性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肩关节及肱骨近端严重病损的疗效.方法自1999~2004年共进行11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肱骨近端复杂四部分骨折6例,陈旧性肱骨解剖颈骨折并脱位3例,肩关节骨关节炎2例.其中对2例肩关节骨关节炎采用非限制性假体全肩关节置换术,对9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非限制性假体半肩置换术.所有11个肱骨头假体和2个肩盂假体均使用骨水泥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2.3年.2例复杂骨折患者存在肩关节外旋部分受限和轻度疼痛,其余病例均无疼痛,假体无松动.采用Neer评分和美国矫形外科学会评定标准,术后Neer评分平均为88.7分,评定为满意,肩关节功能满意.结论非限制性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病损疗效可靠、安全,精确的假体安置、软组织修复及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关节功能恢复及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传统AO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

    作者:陈云苏;杨轶;蒋淳

    目的 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传统AO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7月~2005年5月间收治37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PH)治疗18例,年龄65~82岁(平均69岁),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6例;采用传统AO钢板治疗19例,年龄65~84岁(平均71岁),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7例.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量表评分,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6周、12周、1年随访肩关节功能、骨折愈合及肱骨头坏死情况,发现LPPH治疗组的钢板螺丝钉松动发生率、术后肩关节评分均优于传统AO钢板治疗组.结论 LPPH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肱骨近端骨折相比传统AO钢板有明显的优势.

  •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作者:张亚非;庞贵根;张涛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002~2003年对43例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拉力螺钉、克氏针固定及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9个月,平均11.5个月.24例手术患者中优11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9.2%;19例非手术患者中优6例,良7例,可6例,优良率为68.4%;手术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X线片示无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结论对Neer分型中Ⅰ型和Ⅱ型中部分患者应采用非手术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而Ⅲ、Ⅳ型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主要采用解剖钢板固定.拉力螺钉、克氏针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手术中不宜过多使用.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

    作者:黄强;姜春岩;王满宜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结果.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共46例.手术均采用闭合复位,使用Ф2.5mm末端带有螺纹的克氏针经皮穿针固定.结果其中34例获得完全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10~34个月).随访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平均Constant-Murley绝对值92分(76~100分),优良占86%(29/34),可14%(5/34),差0例.所有骨折在术后6~8周愈合,无固定失效,未见肱骨头坏死病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时间短,软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取针简便.

  •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梁俊生;王铁铸;冯志杰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由于常伴有骨质疏松,因此低能量损伤即可引起粉碎性骨折.随着对该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其治疗也不断发展,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技术的应用使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愈合率大大提升.

  •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比较

    作者:Ian Harris;王簕;杨云峰

    Summary Results from thre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ne of these is included with the caveat that it is an e-publication accessed ahead of the published version) were consistent with respect to treatment of three and four part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All studies fou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unctional outcomes;however,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steosynthesis treatment arm compared with the conservative arm in the two recent reports.Small sample size and subsequent lack of power to detect a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s was problematic in all studies.Larger,randomized studies are needed to further elucidate whether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s in terms of functional outcome.对于肱骨近端三或四部分骨折的治疗,3项随机对照研究(其中1项研究以电子版发表)的结论一致.所有研究均发现,不论选择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患肢功能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现有的2项研究认为,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治疗会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现有的研究均为小样本研究,缺乏足够的病例来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间的差异,因此,需通过开展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来明确不同治疗方法对功能的恢复是否存在差异.

  • Bigliani/Flatow人工肩治疗肱骨近端四部骨折手术技术

    作者:Louis Bigliani;Evan Flatow;钱不凡

    近代人工肩初源自损伤修复的需要,由Neer于1953年设计,是关节单侧的肱骨假体.后来由于关节疾病治疗的需要,而出现全肩的假体,即具有肱骨干与肩胛盂二个部件.人工肩应用于损伤修复手术方法中某些步骤有别于应用于关节疾病,特别是大小结节的处理,本文主要阐明肱骨近端4部骨折时,进行半肩关节置换手术的方法.

345 条记录 13/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