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的临床研究

    作者:史卫泽;范红

    在正畸门诊的诊疗工作当中,我们经常遇见某些因面中部或上颌前突、上嘴唇向前噘、开唇露齿而来就诊的患者.经仔细的口腔检查和下颌功能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口面肌肉功能检查、模型分析、X线片分析,确定为上颌骨上牙弓发育基本正常、下颌骨下牙弓发育不足或下颌后缩,因此诊断为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个别为安氏Ⅱ类2分类错欱.

  • 正畸治疗中的牙弓整体移动

    作者:张瑞;黄晓峰

    早在20世纪70年代,Merrifield就提出以牙齿、咬合、骨骼等多方综合因素为中心的正畸诊断、设计和治疗的方案.因此,错牙 合畸形的概念已经从单纯的牙齿不齐转变为牙 合、颌、面的不协调.对于现代的正畸医师而言,高效的固定矫正器很容易将牙齿排列整齐,但是排齐牙齿并不一定会获得良好的咬合功能和美观的容貌.因此,解决上下牙弓之间的三维关系,同时兼顾上下颌骨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正畸医师在青春期和成年患者中使用了很多的方法来改善骨骼的生长,比如肌激动器、前方牵引器、颏兜、Frankle矫正器等.这些矫正器也有一定的矫形作用.但是通过正畸治疗来改善上下颌骨位置的结果往往没有那么乐观[1-2].正畸治疗对于骨骼畸形的治疗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正畸医师擅长的是熟练运用各种技能进行牙齿的移动.事实上正畸治疗中上下牙弓之间关系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牙齿的移动,而骨骼移动只占很小一部分甚至没有(或者在治疗后复发).因此,牙弓的移动是正畸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正畸治疗中牙弓整体移动的可行性和方法,探讨牙弓整体移动与调整咬合和颌骨间的关系.

  • 双阻板矫治器联合肌激动器矫治下颌后缩畸形

    作者:钟小龙;陈松龄;张春元

    目的 探讨用双阻板矫治器(twin block appliance,TBA)联合肌激动器矫治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24例下颌后缩的骨性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例,分别采用TBA联合肌激动器和传统的TBA矫治方法进行矫治.患者均在治疗的开始、第1期结束时和第2期结束时摄取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用McNamara分析法进行各参数的测量分析.结果 两组在矫治的第1期皆能有效改善面型,下颌后缩得到纠正,前牙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在矫治的第2期,TBA联合肌激动器矫治组后牙建(牙合)良好,并能维持第1期达到的前牙正常咬合关系;传统的TBA矫治组在后牙建(牙合)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维持前牙正常咬合关系,下前牙向后移动,下颌向后向上回复.结论 TBA联合肌激动器矫治下颌后缩畸形,较传统的TBA矫治器矫治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提倡.

  • 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治疗下颌后缩的疗效比较

    作者:叶静;寇波;王春玲

    目的 探讨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Activator)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用Forsus矫治器(A组)和肌激动器(B组),联合固定矫治器对两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和分析.结果 A组患者治疗时间(21.4±2.0)个月,B组治疗时间(27.3±2.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过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联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后,患者软组织改善明显,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前牙覆盖均减少,磨牙关系纠正为Ⅰ类关系.SNB角增大,ANB角缩小,软组织侧貌改善较大,两组测量项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骀平面的变化较明显.结论 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均可以有效地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显著改善Ⅱ类咬合关系以及下颌后缩面型.但改良式Forsus矫治器24 h发挥作用,不依赖于患者的配合性,能够更好地进行生长改良,缩短患者的矫治疗程,在矫治效率和矫治时间方面,明显优于肌激动器.

  • 肌激动器治疗前后关节盘矢状位置与颞下颌关节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

    作者:周传丽;白玉兴;杨晓江;王邦康

    目的 探讨功能矫治中关节盘矢状位置对颞下颌关节临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个AngleⅡ1错(牙合)患者,采用Activator功能矫治器治疗.用MRI检查治疗前后关节盘位置, Helkimo指数评价功能矫形前后的颞下颌关节功能.探讨治疗前后关节盘位置的改变及其与颞下颌关节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关节盘位置正常者,治疗后临床检查指数有下降趋势;治疗前关节盘前移位者,治疗后临床检查指数升高.结论 功能矫形虽然不会导致关节盘前移位的发生,但对于治疗前已经存在关节盘前移位者,治疗后可能会引发或加重其TMD症状和体征.

  • 安氏Ⅱ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的双期矫治

    作者:陈丹鹏;张斌;王晓玲;王照林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进行双期矫治,了解第一期矫治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2例覆盖大于10毫米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作双期矫治,对Activator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 SNB角增加1.25度,下颌基骨向前生长2.29毫米,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3.75毫米,前牙覆盖由12.42毫米减少至5.63毫米,上切牙向后移动2.25毫米,下切牙向前移动2.54毫米,下颌平面角无明显改变.结论用Activator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关系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以及下颌位置变化所致,而上切牙向舌侧移动和倾斜、下切牙轻微向唇侧倾斜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

  • 肌激动器和FR Ⅱ型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影响对比

    作者:马艳;李金超;施优灵;杨磊;鲍玮玮;曲幸辉;庞光明

    目的 对比肌激动器和FR Ⅱ型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治疗的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52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FR Ⅱ型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肌激动器进行治疗,矫治观察时间为3个月,观察2组畸形预后情况,统计与计算上下颌骨关系和软组织侧貌改善的定量指标.结果 2组患者经过矫治后,患者的牙齿排列整齐,开口度、开口型正常,无咬合干扰,磨牙和尖牙建立中性关系,上下唇均得到明显回收,侧貌得到明显改善.2组患者矫治后的下牙弓总长度明显高于矫治前(P<0.05),同时观察组矫治后的下牙弓总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矫治前后的上牙弓总长度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除SNA角无明显改变外(P>0.05),2组患者矫治后的SNB角明显增大,ANB角明显减小,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肌激动器和FR Ⅱ型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高角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都有很好的矫治效果,特别是肌激动器更加有利于改善上下颌骨关系,促进软组织侧貌改善,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许丽辉

    目的 探讨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3月采用改良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观察,反映上、下颌骨矢状向位置变化的SNA角、SNB角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说明上、下颌骨相对于前颅底的位置前移.反映上、下颌骨矢状向相对位置的ANB角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说明下颌骨前移量大于上颌骨前移量.反映颅面骨矢状面生长方向的Y轴角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说明下颌骨向下生长的趋势增大.反映下颌骨旋转角度的FH-MP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说明下颌骨发生顺时针旋转.结论 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面部形态,值得推广应用.

  • 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观察

    作者:鲁光炜;焉钰

    对于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患者,临床上一般应用前导下颌的矫治器进行矫治,比如:肌激动器、双(骀)垫矫治器、Herbst矫治器等.我们应用Herbst矫治器对生长期患者进行矫治,并评估疗效,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0年在我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10例,女6例,男4例,年龄9~14岁,平均11岁.

  • 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体会

    作者:胡景团;胡元玺;葛秋云

    安氏Ⅱ类1分类错是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如果不及时矫正将对上下颌骨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近年来,作者利用肌激动器矫治严重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肌激动器矫治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前后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分析

    作者:孙莉莉;陈敏;王建国

    [目的]评价肌激动器矫治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治疗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探讨其作用机理和效果.[方法]对3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用肌激动器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的17个硬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硬组织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早期的功能矫治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下颌骨长度增加,上切牙内收,前牙覆盖减少.[结论]大多数患者在矫治后X线头影测量值接近正常,下颌骨长度增加,但部分患者仍需进行二期治疗.

  • 改良肌激动器矫治儿童偏(牙合)的临床应用

    作者:岳松花;刘瑞建;张莉

    针对儿童偏发生原因及生长发育特点,近几年笔者对14例7~12岁患儿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肌激动器矫治,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一、改良肌激动器的制作常规取正畸模.先观察息止位时的上下中线关系,然后嘱患者慢慢咬至习惯位,观察中线变化,建立咬合时遵循息止位的中线关系,设计好下颌的新位置.用口内取 蜡堤的方法确定和记录该新位置,将蜡堤记录在工作模上核对后,转移至架上从保证矫治器制作准确.对常规制作肌激动器作3点改良:①将上颌尖牙间附有双曲唇弓取消,装置下颌尖牙间双曲唇弓,紧贴于下切牙唇面,限制下颌运动.②在下前牙区形成的下前牙塑料帽边缘延长至下前牙牙冠长度1/2,锁住下颌新位置.③在基托的上颌部分对个别反牙舌侧置双曲舌簧,用以加力矫正其反 ,消除干扰.

  • 头帽-肌激动器治疗早期II类下颌后缩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朝晖;王彬

    目的:采用头帽-肌激动器矫正骨性安氏II类错的儿童,论证联用的作用机理,研究其临床实用性.方法:采用头帽-肌激动器对12例平均年龄10.6岁,骨龄10.8的骨性安氏II类错合患者进行矫治,应用Pancherz分析法结合一些常用测量项目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头帽-肌激动器对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尤其体现在垂直方向上;对改善下颌后缩有明显作用,同时还避免了下颌顺时针旋转的负面作用;牙齿牙槽方面对上前牙有舌倾和压入效果,对下前牙的位置控制良好.结论:头帽-肌激动器对骨性安氏II类错合矫治的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上牙槽发育过度以及高角型病例.是一种可行的高效矫治器.

  • 改良肌激动器矫治儿童偏(牙合)及个别前牙反(牙合)

    作者:赵景杰;刘明叶

    偏验是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偏(牙合)发生的原因多见于:①偏侧咀嚼习惯.偏侧咀嚼可见于另侧有磨牙深龋、有乳磨牙早失或有错(牙合)存在,从而影响了该牙列的正常咀嚼,儿童愿意用健侧咀嚼食物,形成偏侧咀嚼习惯.偏侧咀嚼使下颌向健侧偏移,造成健侧后牙对(牙合)或反(牙合),下中线偏向健侧.②(牙合)干扰.一侧后牙反(牙合)伴有两侧不对称的磨牙关系.乳尖牙磨耗不足,咬合时上下乳尖牙发生早接触,引起创伤(牙合),为避免疼痛刺激,患儿常使下颌向前方和侧方移动,久而久之形成反(牙合)及偏(牙合).下颌偏斜,两侧肌肉活动不平衡,可出现颜面部形态发育不对称、咀嚼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其生理、心理健康.

  • 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对儿童安氏Ⅱ1类错(牙合)矫治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金婕;陈钰文;朱玉;王健;阎秀林

    目的 比较分析FRⅡ型功能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对儿童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2008-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6例安氏Ⅱ1类患儿分别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13例)和肌激动器(13例)进行功能性矫治,在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选择指示颅面部软硬组织形态位置特征的17项指标定点测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矫治后所有患儿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磨牙关系达中性或偏近中.两组矫治器均能有效促进下颌生长,回收上颌切牙,减小前牙覆(牙合)、覆盖,但对上颌骨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肌激动器能有效地控制下切牙的倾斜度.两组矫治器矫治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RⅡ型功能矫治器和肌激动器均能有效改善上下颌骨及牙弓的Ⅱ类关系,改善患者侧貌面型.

  • 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用治疗替牙期反牙合26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马贵廷;闫冰;刘志省;赵茹贵

    目的观察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治疗替牙期反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滕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替牙期反牙合患者26例,应用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进行矫治,并观察疗效。结果采用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矫治后,上颌骨前方生长明显增加,下颌骨向前方生长被抑制,面型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多用弓与肌激动器联合应用可刺激上颌骨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方发育,可有效矫治替牙期反牙合畸形。

  • 应用Pancherz分析法评价Twin-block矫治器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岩松;郭智博;王寒荻;江岩

    Twin-block矫治器Clark教授于1982年发明的一种改良肌激动器[1]Twin-block矫治器由分别就位于上、下颌的具有斜导面的咬合板组成的.通过咬合时斜面引导力的作用,使下颌骨向前移动,改善上、下颌骨矢状不调.本文运用Twin-block矫治12名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人,并以X射线头影测量对治疗前后牙及颌骨的位置变化进行观察来评价该矫治器的临床疗效.

  • 高位头帽式肌激动器临床疗效的定量分析

    作者:陈蔚;游清玲

    目的探讨高位头帽式肌激动器(HGAC)矫正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作用机理和疗效.方法采用HGAC对17例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应用Pancherz分析法结合一些常用测量项目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GAC对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尤其体现在垂直方向上;对促进下颌骨的前后向生长、改善下颌后缩有明显作用,同时还避免了下颌顺时针旋转的负面作用;牙齿牙槽方面对上前牙有舌倾和压入效果,对下前牙的位置控制良好.结论HGAC对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的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上牙槽发育过度以及高角型病例.

  • 肌激动器式保持器在下颌后缩患者固定矫治后的保持效果研究

    作者:陈丽丹;陈文静;彭辉

    目的 比较肌激动器式保持器与传统哈雷氏保持器在下颌后缩患者畸形矫治完成后的保持效果.方法 40例固定正畸结束后的青少年下颌后缩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佩戴肌激动器式保持器和哈雷氏保持器,佩戴时和戴用1年后对比头影测量主要指标和模型覆(牙合)覆盖的差异.结果 哈雷保持器组患者的下颌后缩趋势显著高于肌激动器组患者.结论 下颌后缩患者使用肌激动器式保持器有较好的防止下颌后缩复发的作用.

  • 肌激动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丽丹;曾科;马晓晴;许衍

    目的 观察Ⅲ型肌激动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例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使用Ⅲ型肌激动器进行矫治,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的平均时间是3.5个月,侧面外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肌激动器矫治早期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