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力衰竭时心肌损伤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黄厚刚;陈萍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由于HF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以及作为心血管疾病中惟一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的疾病,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医疗保健问题.尽管某些治疗有一定效果(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1],但对心衰评估的指标仍然很少.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还有其他几种检查,包括胸片、超声心动图、心肌成像、心肺负荷实验和血流动力学测定对评估心衰有一定价值,但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较大[2,3].连续测定心力衰竭时心肌损伤的可靠标志物有助于监测其长期进展情况并评价其预后,现就目前有关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水平变化及临床评估

    作者:吴兰兰;张建敏;徐中林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脑钠素(BNP,又称B型利钠肽)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

  • 脑钠素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晓琴

    目的:探讨脑钠素(BNP)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进一步说明BNP测定对心衰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择56例住院心衰患者及52例无器质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人院当日采集血标本以备血浆检测BNP、血糖、血脂等,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BNP水平,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心衰程度加重,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患者BNP降低值与LVEF存在良好负相关.结论: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且随CHF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 健脾益气化痰方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肌酶谱及脑钠素、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康凤河;吕福全;刘伟

    目的 分析健脾益气化痰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 PCI术后患者心肌酶谱、脑钠素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资料采用盲法随机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38例对照组患者予西医常规治疗,38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化痰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血生化指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CK、CK-MB、BNP、CTn I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与心绞痛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加用健脾益气化痰方,可减轻心肌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

  • 血清BNP、cTnI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卢焕兴;赖兆新;陈荣健

    [目的]观察血清BNP、cTnI水平变化,探讨药物干预作用机制,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天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血清BNP和cTn I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BNP及cTnI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BNP及cTn I水平也有显著降低(P<0.05). [结论]曲美他嗪能明显降低血清BNP及cTn I水平,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血清BNP及cTn I联合应用,可作为评价CHF治疗效果的监控指标.

  • 血浆脑钠素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江渝;王娴;罗俊

    [目的]探讨血浆中脑钠素(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水平变化,研究其对AMI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评价.[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31例AMI,20例不稳定心绞痛(UA),23 例心功能正常对照组的BNP水平.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一年内患者心脏事件.[结果]①AMI患者和对照组的BNP浓度分别为(11 315.26±10 6.81)ng/ml,(66.18±44.30)ng/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AMI与UA的BNP浓度分别为(11 315.26±10 676.81)ng/ml,(224.95±175.22)ng/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按照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AMI后发生NYHAⅢ13例、Ⅳ级18例,其BNP浓度分别为(1588.31±1579.37)ng/ml,(17 193.02±9653.67)ng/ml(P<0.01).(④发生心脏事件14例,未发生心脏事件的17例,其BNP浓度分别为(13 211.66±11 637.67)ng/ml以及(1 085.42±828.27)ng/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中脑钠素水平可用于AMI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

  • 血清脑钠素水平的测定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

    作者:周萍;望艳美;甘玉杰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测定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产后出血患者38例,同时选择年龄、孕次、孕周与产后出血组相匹配的正常产妇35例为对照,测定血清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组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各亚组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量产后出血组血清BNP水平高于中量组及小量组,中量组高于小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BNP水平对产后出血有预测价值,BNP水平越高,产后出血量越多.

  • 脑钠素与肌钙蛋白和C反应蛋白在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比较

    作者:蒋晖;王伟

    生化标记物脑钠素(BNP)升高反映心室负荷增加,BNP主要由心室肌分泌.近年来许多试验显示BNP在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研究领域具有出色的诊断、预后及监测价值.另外,反映心肌坏死的肌钙蛋白和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对于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评判也有独到之处.重要的是BNP、肌钙蛋白和CRP代表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有必要在同一试验人群中对三者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提供更多的检验信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抗心力衰竭药物对血浆脑钠素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宾;关瑞锦

    脑钠素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分泌的神经激素.检测脑钠素有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现就抗心力衰竭药物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作一综述.

  • 脑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晶;季称心;边树怀

    脑钠素的临床应用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脑钠素的结构、合成、分泌及其在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脑钠素与心功能

    作者:王青;李越

    脑钠素(BNP)是继心钠素(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由于它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 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的因而得名[1],而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BNP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它可以促进排钠、排尿,具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可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缩血管作用,同ANP一样是人体抵御容量负荷过重及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工具.心功能障碍能够极大地激活利钠肽系统,心室负荷增加导致BNP释放.

  • 038 高血压患者脑钠素浓度与左心室肥原发生的关系

    作者:刘璟瑜

  • 脑钠素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作者:姚光;蓝海云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n=52)和非CHF引起呼吸困难患者(n=30),以及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n=28)血浆BNP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CHF组BNP浓度均显著高于非CHF组及正常对照组[(649.80±141.72)pg/mL比(59.08±18.60)pg/mL和(65.20±16.32)pg/mL,P<0.05],而非CHF组与正常对照组BNP浓度无显著差异,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浓度随心功能级别增加而显著增高,CHF患者血浆BNP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LEV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7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88~0.98,P<0.001),佳界值(206 pg/mL)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2%,86.8%,84.2%和91.8%.结论 血浆BNP是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

  • 心瓣膜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脑钠素浓度的变化

    作者:赖登祥;张尔永;王兰兰

    目的 观察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20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按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术前、术后24小时、7天、14天和30天测量血清BNP浓度,分析围手术期BNP浓度变化趋势,术前BNP浓度与心功能、LVEF的关系. 结果心瓣膜疾病患者术后BNP浓度急剧上升,24小时达峰值(P=0.003);术后7天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15);术后14天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0天略低于术前水平.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69,P<0.05),LVEF与BNP浓度无相关关系(r=0.29,P>0.05). 结论术前血清BNP浓度能反映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心功能状况,血清BNP浓度越高,心功能越差.术后早期BNP浓度升高,后期呈下降趋势.

  •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N端前体肽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何元军;李迪;杨明辉

    目的 探讨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和评估严重程度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87例心力衰竭患者和43名健康体检者血浆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水平,同时分析其与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结果 87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为(1143±239)fmol/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67±126)fmol/ml(p<0.001),且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而显著上升.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心力衰竭程度相关,提示血浆NT-proBNP水平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生化指标.

  • 生物标志物-血清脑钠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频佳;王娴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素(BNP)水平在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观察不同病因的心衰患者血清BNP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100例CHF患者,并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Ⅱ-Ⅳ级,选取100名心功能正常者为实验对照,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罗氏2010型)电化学发光法(E-CLA)测定各组HF患者血清BNP水平.结果 CHF病人血清BNP为4 745.49±3 698.70 ng/ml,高于对照组66.18±44.30 ng/ml,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NP浓度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也增加;不同病因(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所致的CHF患者血清BNP水平(NYHAⅢ、Ⅳ级)的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但NYHAⅡ级各病因组间BN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增高,且随着NYHA分级增加而增加,可作为评价CHF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 联合应用脑钠素、肌酸磷酸肌酶和超声心动图评价多发性肌炎所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作者:尹耕;毛蕾;岑筱敏;杨闵;谢其冰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脑钠素(BNP)、肌酸磷酸肌酶(CPK)和超声心动图评价多发性肌炎(PM)患者心肌病变所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价值.方法 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评级,酶联免疫法检测25例PM伴CHF患者(NYHAⅡ~Ⅳ级)和30例PM不伴CHF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CPK浓度,应用超声心动图指标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PM伴CHF患者血浆BNP、CPK浓度高于不伴CHF的PM患者(P<0.01);治疗后14 d PM伴CHF组BNP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PM不伴CHF组BN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CPK浓度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NYHAⅡ、Ⅲ、Ⅳ级的PM患者BNP浓度有递增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Ⅳ级比Ⅱ级的PM患者CPK浓度高(P<0.05),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K>2000 IU/L但不伴CHF的PM患者血浆BNP浓度与NYHAⅡ级的PM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组患者中有2例在病程中出现CHF;LVEF≤40%的患者BNP浓度高于LVEF>40%的患者(P<0.05),而CPK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是反映PM心肌病变所致CHF的良好指标;CPK明显增高(>2000 IU/L)的PM患者更易出现CHF,BNP具有早期提示作用.

  • 油酸诱导ARDS大鼠的左心功能变化

    作者:蒋涵;张谦;吕霞

    目的 观察油酸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取雄性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NS对照组(A组)和ARDS组(B组),每组18只.各组又按造模成功后1、2和4h分3个亚组(n=6).用生物信号系统分别测定各组各时段左心室大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心室内大上升速率(+LVdp/dtmax)及左心室内大下降速率(-LVdp/dtmax),分别在对应时间点上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脑钠素(BNP)水平.结果 ARDS大鼠LVEDP、LVSP、±LVdp/dtmax、BNP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RDS可致大鼠心功能降低.

  • 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的影响

    作者:罗贵全;唐川苏;邓学军

    目的 研究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并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清BNP及LVEF的影响.方法 血脂正常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他汀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剂、ACEI,或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他汀组再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均测LVEF、BNP.结果 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他汀组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LVEF显著升高(P<0.05),且以他汀组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浓度与LVEF之间存在负相关(r=-0.71,P<0.05).结论 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秦熠;王丽敏;宋倩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入我院急诊ICU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BiPAP组(常规治疗+BiPAP) 62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64例,比较两组BNP的变化.结果 治疗6h、24h后BiPAP组BN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BiPAP可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BNP下降,有利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454 条记录 21/23 页 « 12...15161718192021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