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及肌钙蛋白T水平的变化

    作者:刘东;李成香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变化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放射法(IRMA)度Roche公司生产的Elecsys Systems 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20例同期非心血管病者(对照组)的血浆脑钠素、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组血浆脑钠素、血清cTnT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心衰(心功能Ⅳ级)组的血浆脑钠素、血清cTnT测定值及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度心衰(心功能Ⅲ级)组(P<0.01);中度心衰组血浆脑钠素、血清cTnT测定值及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心衰(心功能Ⅱ级)组(P<0.01).结论:血浆脑钠素、血清肌钙蛋白T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提示其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脑钠素在快速诊断心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巧萍;余颀;徐坚强

    目的评价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心衰诊断中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182例心衰疑似病人及12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BNP值.同时对这182例心衰疑似病人进行心超检查.结果182例心衰疑似病人中有110例被确诊为心衰.心衰患者组的血浆BNP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NP在心衰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7.3%,特异性为68.1%.结论BNP在心衰快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早期的筛选指标.

    关键词: 脑钠素 心衰
  •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含量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苗磊;毛文珍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纳素(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4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30例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BNP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P<0.01).LVEF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LVEF的各亚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LVEF呈负相关(r=-0.33,P<0.05).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对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作用.

  • 脑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作者:封红灵

    选取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脑钠素浓度。对观察组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比较组内再次出现心血管事件患者与未再次出现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脑钠素浓度。结果观察组脑钠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脑钠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内再次出现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脑钠素浓度明显高于未再次出现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脑钠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存在正相关性,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卢飞舟;赵殿有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 P)浓度变化及与心功能级别和30天再住院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78例 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并测定其入院及出院当天血浆BNP浓度,选择20例健康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CHF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476.9±243.6pmol/L对184.3±54.2pmol/L(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均有显著差异,NYHAⅡ~Ⅳ级血浆BNP浓度分别为263.4±56.3pmol/L、412.1±163.6pmol/L、 769.7±141.7pmol/L(各组间P<0.01);33例CHF患者出院时血浆BNP浓度小于300pmol/ L,30天再住院率6%,45例CHF患者出院时血浆BNP浓度大于300pmol/L,30天再住院率27% (P<0.05).结论血浆BNP浓度可作为诊断CHF的参考指标,随着心衰的加重,血浆BNP浓度逐渐升高,当血浆BNP浓度降至300pmol/L以下时,患者30天再住院率明显下降.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爱萍

    心肌缺血损伤是血浆脑钠素(BNP)释放的重要触发因素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NP和氮端前体BNP(NT-proBNP)水平升高是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独立于传统的临床症状及其他生化指标如肌钙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越高,患者的心力衰竭的程度越重,病死率越高.

  • 烧伤病人休克期血浆ANP、BNP含量变化

    作者:赵英;郭菲;廖立新;李国辉

    目的观察烧伤病人休克期血浆中ANP(心钠素)、BNP(脑钠素)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伤后8 h内入院的烧伤休克期住院病人14例,抽取病人静脉血3 mL,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ANP、BNP含量,并与正常成人作对照.结果烧伤患者休克期血浆中ANP、BN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成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烧伤面积增大ANP、BNP含量增大,BNP比ANP变化更为明显(P<0.01).结论烧伤后血浆中ANP、BNP含量明显上升;BNP含量的变化比ANP更敏感;休克期ANP、BNP含量的变化可能与容量失衡有关.

  • 脑钠素对急性心力衰竭患儿的诊断价值

    作者:任更朴;李继广;史静;张德

    目的评价血浆脑钠素(BNP)浓度测定在急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测量方法测定9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儿以及40例正常对照儿童和36例仅先心病患儿的血浆BNP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力衰竭患儿的BNP浓度在心力衰竭早期、心力衰竭期和恢复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BNP浓度;肺炎心衰组各期的血浆BNP浓度也都显著高于肺炎对照血浆BNP浓度;先心病心衰组各期的血浆BNP浓度水平也均显著高于先心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水平.结论血浆BNP浓度的测定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儿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是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脑钠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梁林燕;曲春萍;王惠玲

    本研究通过测量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脑钠素(BNP)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性相关性的分析,以提示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展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脑钠素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张雅冰;孙晓斐;武宗寅

    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又称为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是1988年首先由日本学者Sudoh 从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来,所以又叫脑钠素.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是维持血容量稳态的重要神经激素,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测定血浆BNP水平在呼吸困难的病因鉴别,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诊断、预后判定与指导,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心功能评价与预后判定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提高血浆BNP水平还是HF治疗的一种新手段[1~2].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中脑钠素、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方征;李方;高扬;邹雄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脑钠素(BN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Ⅰ组(29例,cTnI<0.15 ng/ml)和Ⅱ组(13例,cTnI>0.15 ng/ml),均给予地高辛、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BNP和cTnI等指标.结果:治疗前Ⅱ组LVEF值显著低于Ⅰ组(P<0.05),心功能分级、LVDd、BNP、cTnI测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治疗2周后,Ⅰ组心功能分级、LVEF值、LVDd及BNP水平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Ⅱ组心功能分级、LVEF值、LVDd、BNP及cTn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Ⅱ组LVDd及cTnI水平仍高于Ⅰ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前,Ⅰ组BNP水平与LVDd测值呈高度正相关(r=0.871),Ⅱ组BNP水平与LVDd测值呈中度正相关(r=0.61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cTnI水平与LVDd测值呈正相关(r=0.629).结论:综合评价BNP和cTnI的测定结果,可以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和左室重塑程度,预测心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NP的影响

    作者:刘爱国;顾华丽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82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米力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应用米力农7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NP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治疗后米力农组BNP水平明显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米力农治疗CHF疗效较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失调.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6、GMP-140、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冯惠平;冯惠清;王占启;张兰芳;陈春红;王艳飞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IL-6、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脑钠素(BNP)及心功能影响.方法 将66例AMI患者随机分两组,常规组(33例)给予10 mg/d瑞舒伐他汀,强化组(33例)给予20 mg/d瑞舒伐他汀,两组疗程均为32周;另选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组血清IL-6、GMP-140、BNP,双平面Sinpson法计算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及强化组治疗前IL-6、GMP-140、BNP水平升高,LVEF降低(P均<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常规组及强化组IL-6、GMP-140、BNP水平降低,LVEF升高(P均<0.01);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强化组IL-6、GMP-140、BNP水平降低,LVEF升高(P均<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AMI患者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稳定斑块,改善心功能.

  • 卡维地洛治疗CHF的短期疗效及其对血浆脑钠素、N-端脑钠素前体的影响

    作者:赵士超;曹林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疗效及其对血浆脑钠素(BNP)、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将92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在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加用比索洛尔,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观察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及心排血指数(CI),以及血浆BNP和NT-proBNP.结果 对照组LVEF、CO及CI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治疗组均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BNP、NT-proBNP均显著降低,但以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卡维地洛能在短期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且无其他β受体阻滞剂应用早期使心功能恶化的作用.血浆BNP、NT-proBNP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

  • N端脑钠素前体与脑钠素对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士超;曹林生

    目的探讨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与脑钠素(BNP)对无症状性心力衰竭(SHF)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筛选SHF患者34例,无心力衰竭(HF)症状和体征;HF患者34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级;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三组血浆NT-proBNP、BNP.结果HF组及SHF组血浆BNP、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F组显著高于SHF(P<0.05).结论SHF患者血浆BN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可判断SHF存在,NT-proBNP升高可能是诊断SHF更好的指标.随HF加重,BNP和NT-proBNP明显增高,此可判断HF的严重程度.

  • 脑钠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包金丽;高东升;孙根义

    脑钠素(BNP),又称B型利钠肽,是在血容量和心室压力增加下由心脏分泌的循环激素,是继心钠素(ANP)后利钠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日益重视其检测意义.本文就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利钠素系统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冷振璞;姚红

    利钠素系统主要包括心钠素(ANP)、脑钠素(BNP)、C型利钠素(CNP)。利钠素系统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的天然拮抗剂,有抑制垂体后叶加压素及交感神经的保钠、保水作用.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脑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娜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医证型与脑钠素的相关性,分析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分析探讨不同年龄AMI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相关性以及中药治疗效果.结果:中医证型比较分析中,中青年组以气虚血瘀型(40.3%)和气虚痰瘀互阻型(30.6%)为主,老年组以气虚痰瘀互阻(43.8%)和气阴两虚血瘀(25.0%)为主;在血清BNP相关性分析中,老年组各中医证型的BNP含量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中青年组BNP含量高低依次为气虚痰瘀互阻型、气滞血瘀型、气阴两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老年组BNP含量高低依次为气虚痰瘀互阻型、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经中药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结论: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型和血浆BNP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可作为AMI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指标.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周欣荣;孙惠萍;王坤;李月春;赵龙;买苏木·马合木提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以rh-BNP 1.5μg/kg静脉冲击治疗后,0.007 5 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B组20例静脉滴注异舒吉或硝普钠。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前及给药后30 min和24,72 h患者呼吸困难程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用药后24 h液体入量与尿量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及用药后72 h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治疗前及治疗后5~7 d血浆N-末端脑钠素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24,72 h后A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好转率优于B组(P<0.05);用药24 h后A组尿量明显多于B组(P<0.05),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扩血管药物相比,rh-BNP能更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 脑钠素、N-末端脑钠素前体与心力衰竭

    作者:李月春;买苏木·马合木提

    脑钠紊可用于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可鉴别心源性及肺源性哮喘,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本文对脑钠素的机制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454 条记录 16/23 页 « 12...13141516171819...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